历史小说中的历史观
:雷达
雷达在《文艺报》2003年10月21日的撰文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至今,历史观的大变革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强调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和“圣君贤相”们共同创造的——对后者的作用尤其强调。第二,不少作品由单一的政治视角转化为经济视角、文明视角,以至更为宽阔的文化眼光。第三个方面是,众多作品的主题几乎都由原先阶级斗争史转换为政治经济的变革史,无不贯穿“敬天法祖”还是革故鼎新的矛盾。第四方面,突出了人性内涵,更注重历史中的个人命运和心灵变化的历史;摆脱了简单的政治视角的配合、影射、比附的功利主义历史观,开始走向了一种更为深沉的思考。这一切无疑给创作带来了大变化。如唐浩明的《曾国藩》、二月河的《雍正皇帝》都属“正说”之列。新近受到好评的熊召政的《张居正》,选择一个聚讼纷纭的改革家为主角,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历史眼光。与以前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的共鸣之处在于,它们都不是要比附什么,而是寻求历史发展的内在精神。
文学界的历史题材创作要比影视严肃许多,但对帝王将相的描写依然存在值得审视的问题,如对某些皇帝重臣的美化过度,形成对皇权文化的顶礼膜拜,有悖于现代民主法制精神。对于农民起义,如何看待太平天国,义和团等等,史学界和创作界中不少人也存有质疑的态度和重新评价的欲求,并将之称为游民文化。如张笑天的《太平天国》,本是一部比较严肃有力的作品,但是电视剧几乎播不下去,以至对书的评价也大受影响,其实这乃是历史观大动荡中的必然牺牲,“非战之罪也。”事实上,当前历史题材创作已呈现多样化格局,大致划分,有以“正说为主”的现实主义的一路,还有以“解构”为主的消费历史的一路。
转载本站文章请自觉注明:“转引自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
匿名 发表时间:2004-9-17 17:54:37 IP地址:221.3.101.*
不少学者反对英雄史观,而又有人认为只有像周文姬发,周公姬旦,文圣墨翟,汉武刘彻,光武刘秀,武侯孔明,大帝孙权,汉寿亭侯关羽,太宗世民,太祖努尔哈赤,圣祖康熙以及孙中山,宋教仁,邓铿,邓演达,李大钊,李立三,或华盛顿,林肯,列宁,斯巴达克这些杰出人物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原贴]
〈三国志演义〉.〈水浒全传〉.〈说岳〉.〈东周列国志〉.〈东汉十二帝演义〉.〈西汉演义〉.〈五代残唐〉.〈隋唐演义〉.〈南明演义〉.〈英烈传〉之所以流传千古,在于它们宣扬了爱国思想,尽管也有缺点。而且它们总体给人们一种历史的真实感与恢弘感,而不是随意编造。突出了关羽的忠义,赵云.张辽的智勇兼备,顾全大局,刘秀的深藏不露,秦琼的忠勇,单雄信.王伯当的义气深重,徐懋功的年青有为。 近代的〈洪秀全演义〉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反清与反帝国主义,全书仍有传统说部的特点。
回复本贴 回复数:0
匿名 发表时间:2004-9-16 1:17:36 IP地址:221.3.41.*
〈东周列国志〉对晋文公的百折不挠,蔺相如的智谋与大度,晏子的审时度势,申胥的不畏困难,句践的卧薪尝胆,徐图复国都有所表现。 对于革命战争年代黄埔生,参加过国民革命,曾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留在国民革命军中工作,最后或起义或回祖国内地的抗日将领(有的还参加过工人武装起义和南昌起义),如廖运泽,廖运周,廖运升,覃异之,曾泽生,侯镜如 等等,就应有文学作品加以表现。
[原贴]
〈三国志演义〉.〈水浒全传〉.〈说岳〉.〈东周列国志〉.〈东汉十二帝演义〉.〈西汉演义〉.〈五代残唐〉.〈隋唐演义〉.〈南明演义〉.〈英烈传〉之所以流传千古,在于它们宣扬了爱国思想,尽管也有缺点。而且它们总体给人们一种历史的真实感与恢弘感,而不是随意编造。突出了关羽的忠义,赵云.张辽的智勇兼备,顾全大局,刘秀的深藏不露,秦琼的忠勇,单雄信.王伯当的义气深重,徐懋功的年青有为。 近代的〈洪秀全演义〉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反清与反帝国主义,全书仍有传统说部的特点。
回复本贴 回复数:0
匿名 发表时间:2004-9-16 0:37:12 IP地址:221.3.41.*
〈三国志演义〉.〈水浒全传〉.〈说岳〉.〈东周列国志〉.〈东汉十二帝演义〉.〈西汉演义〉.〈五代残唐〉.〈隋唐演义〉.〈南明演义〉.〈英烈传〉之所以流传千古,在于它们宣扬了爱国思想,尽管也有缺点。而且它们总体给人们一种历史的真实感与恢弘感,而不是随意编造。突出了关羽的忠义,赵云.张辽的智勇兼备,顾全大局,刘秀的深藏不露,秦琼的忠勇,单雄信.王伯当的义气深重,徐懋功的年青有为。 近代的〈洪秀全演义〉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反清与反帝国主义,全书仍有传统说部的特点。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