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战争规律其背后是对辩证法的实践与运用,怎么在敌我双方的运动变化中,将敌方的优势转化成劣势,将我方的劣势转化成优势,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的。
2、有时看似荒谬的一步棋,但也能够是制胜的关键,其中要点就在于以己之长攻人之短;敌人总体虽强但总有弱势,敌人的某个环节虽弱,但却是重中之重。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笔者将持续更新三国历史人物,以现代的视角,以马列毛主义为指导,和读者朋友们一起探讨,从尘封的历史中学习经验得出对当今革命的启发。
上期我们讲到,曹操集团确立了自己的政治路线并发展了自己的武装力量(详细请见此片时评:雄才大略与奸诈诡谲——品评三国历史人物之曹操),而本篇我们将来到发生于公元199至200年,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最重要的一次战役,这次战争为结束北方军阀混战的局面,这是一次力量悬殊,以至弱对至强,而最终则是以弱胜强,笔者将介绍官渡之战中几次关键的事件,以及其背后所展现的战争规律。同时结合毛主席的军事著作《论持久战》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同读者一起品评曹操这位“一世之雄”一生事业中的得意之笔。
我们先来将目光放在战争开始前的北方局势上,在三国历史系列中,笔者在“黄巾起义”这篇文章中详细的解释了,东汉政权的腐败,农民同地主阶级的矛盾空前激烈,黄巾起义的英雄们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反动的统治者,东汉的中央政权也成为了没有力量的空架子。而各路军阀也在这场起义中兴起,将地方同中央分隔开,成立了自己的政治武装集团。公元198年,曹操擒杀吕布,占领徐州,199年灭袁绍,破张绣,占领扬州大部以及宛城。此时袁绍集团也占领了幽州,这样北方的中原地区只剩下曹袁两大集团,为了争夺北方政权展开了最后的斗争。
了解完局势之后,我们再来分析曹操的优势以及劣势。他的劣势是比较大的,第一,曹操集团地区比袁绍小。第二,人力物力资源都比袁绍少。第三,军队数量比袁绍少,袁绍军队有十多万,而曹操仅有四万多人,是绝对的劣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曹操也是有优于袁绍的地方:1,军队组成比较精锐,我们上期讲述过,曹操最大的武装力量来源于黄巾起义的青州部队,同时曹操采取了正确的对待农民的政策,这些军队的作战能力很强,而反观袁绍,他的主力部队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实行老一套作风,腐朽的缺发战斗力的,旧式部队。2,曹操内部,统帅与谋士之间团结,而袁绍独断转行,内部分裂。
分析完对垒双方的优势劣势,那么我们就正式开战,笔者将本次战争分为三个阶段四个段落,三个阶段即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以及战略反攻。而形成三个阶段中的四次关键战役则为四个段落,这四次战役促成了或者说推动了三个阶段之间的转化。
战略防御阶段
首先,面对袁绍十多万大军由幽州向南进军,曹操并没有选择在边界线上进行对垒,而是选择了放袁绍进入自己的根据地,在官渡组织对袁绍的进攻,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拉长袁绍军队的补给线,我们直到战争除了要考虑打仗问题,还要考虑到士兵的吃穿住,衣食住行样样都不能落下,十多万人的军队除了要看到他人数上的优势,同时也要看到他补给上的劣势,将袁绍的补给线拉长了近两倍,不得不说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而在战略防御阶段,发生的两次战役则推动战争向着下一阶段演变
刘备反叛,两面作战的成功
第一场便是刘备的反叛,公元199年,曹操军队的真正麻烦不再正面而在侧翼,原来在击败袁术之后,袁术想要带领自己的残兵败将北上同袁绍会合,曹操命令依附他的刘备前去伏击,而刘备则借此机会趁机占领了曹操的地盘徐州,并联合袁绍举兵反曹,曹操在官渡战场处于了腹背受敌的两难境地,我们都知道,两面作战是兵家大忌,面对袁绍和刘备,曹操选择从正面战场分兵攻打刘备,他的部下都不赞成,可曹操却说“刘备不是简单的人物,我们要在其没有站住脚跟之前就击垮他,袁绍虽然野心很大,但是此人行动迟缓,他不会袭击我们”。本来就处于劣势的军队,再从正面战场分兵,风险是很大的,但是曹操掌握了对方的特点,迅速组织兵力东击刘备,只有了一个月就打败刘备,收复徐州并占领下邳,擒获关羽,而袁绍在曹操打完之后,还端坐在家里,没有反应,令我们惊讶的是,为什么触犯兵家禁忌的分兵作战竟然取得了完全的成功,这个问题笔者将在后续解答,总之此次战役的成功,令曹操稳固了自己的右方,为接下来的阶段扫清了障碍。
白马之围,声东击西的绝妙计策
此阶段的第二次关键战役就是白马之围的解决,公元200年,陈琳发表讨曹檄文,大将颜良直击曹操东郡太守刘延驻守的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同年四月,袁绍亲率大军支援为颜良做后援。打算北渡过黄河与颜良会师。为了稳定自己的东面,曹操也亲率大军由南向白马进军。
而我们知道,本次战役依旧是力量对比十分悬殊,如何以少胜强的关键在于,分散敌人逐个击破,曹操集团也是如此,决定采取制造假象来把袁绍引走,让敌人的拳头无法合拢,他们的优势也就转变为劣势。曹操做出如下部署,即将自己的军队抽离一部分,做出从西面渡过黄河以攻击袁绍后方的假象,目的是为了将援军调离正面战场,自己的主力部队攻打白马的颜良。
此计果然成功,袁绍决定分兵向西,然而依然是犯了他慢慢悠悠的坏毛病。等到他赶到时,曹操早已全歼颜良军队斩下了颜良的首级。白马之围解除。并在后续的撤退中斩杀袁绍著名骑兵将领文丑。
至此,曹操集团歼灭袁绍两大军事主力,斩颜良文丑,战争阶段转向战略相持阶段
战略相持阶段
经过上一个阶段的两次战役,曹操正式在官渡展开与袁绍的对垒。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而在本阶段,一次重要的决策又在一次推动战争向着下一阶段演变
坚持还是撤退,这是一个问题
公元200年八月,袁绍的军队不断向前推进,不断发动袭击,因为前几次的战争,曹操的军力以及不足一万,形式非常困难,粮食日渐减少,军情溃散。于是曹操动摇了,他想要撤退回到许都,而曹操的做法不仅决定了战争的走向同时又体现了他最重要的一个品质“多谋善断”。
他分别询问了谋士荀彧和贾诩的意见,荀彧这样说:“撤退又能撤退到哪里呢?敌人真的会放过我们嘛?袁绍这次是倾巢而出,他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这场战争就算是输也一定要打下去!”
而贾诩则建议说:“大王你之所以不敢打,想逃跑是因为你总是向把事情做到完美,可是谁又能做到十全十美呢?敌人又怎么会等着你准备充分在进攻呢?打战到最后拼的就是意志。”
曹操在听取了多方建议后下定决心,寻找战机,主动出击,以求将自己的被动转变为主动。
这正如毛主席在《论持久战》(八一)所说:“我之相对的战略劣势和战略被动地位,是能够脱出的,方法就是人工地造成我们许多的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去剥夺敌人的许多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把他抛入劣势和被动。把这些局部的东西集合起来,就成了我们的战略优势和战略主动,敌人的战略劣势和战略被动。”
战略反攻阶段
曹操最终还是选择了主动出击,那么如何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之下,进行对袁绍集团的反攻呢?关键在于对敌我双方情报的把握,谁搞清楚了这个问题,谁就摸清了战场的基本规律,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那么是什么使得曹操获得了此次战争的关键呢?请容我娓娓道来
关键先生
在曹操困难的时候,袁绍其实也处于困难之中。
首先曹操采取进攻之后,袁绍方面不断打败仗,战斗意志消沉
其次,我们前面说过,曹操拉长了袁绍的补给线,一支十万多人的队伍粮草消耗极大,运输也更加困难,不久前运输部队还被曹操袭击,情况更加困难。
这些情况说明,在曹操困难增大的同时,敌人的困难也在不断的增大,只要能居于正确的指导或者打一个关键性的胜仗,那么敌我双方的军事实力就会立即产生质变,被动变为主动,战争就可以赢得胜利。
而目前曹操正真的困难在于无法真实掌握敌我双方的情况,没有正确的分析敌我双方,就不可能有正确的部署,没有正确的部署就不会有军事上的主动权,前一个阶段所产生的动摇思想的源头就是在这里,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坚持下去或许就会有转机。而这个关机,就在许攸的投诚,笔者将其成为“关键先生”。
许攸夜奔曹营的故事相信读者朋友们在三国演义都有看过,这里不多讲述,而许攸最重要的就是带来了,袁绍部队的详细情况,袁绍目前也非常的困难,并且在距离其大营北面四十里的城市——乌巢。驻扎着大批粮草。曹操知道能否拿下乌巢是此次战役的最关键因素,而历史的结果同志们都知道,没有了军粮之后,袁绍军队一触即溃,曹操俘获了大部分袁军,官渡之战取得完全胜利,并且一路高歌猛进,一统北方。
总结
官渡之战,读者同志们观看完笔者的讲述之后,都能感觉到其复杂与曲折,而正是这种复杂曲折的战争过程,解释了几个战争规律性问题。
第一,战争的决定因素或者说决定性的力量来源于哪里?是超天才的军事家?是神算鬼谋的谋士?是力能扛鼎的勇猛将领?不,它的正真源泉是人民以及士兵的支持。从官渡之战就可以看出,如果单从军事力量,兵力对比上来看,官渡之战曹操并不具备胜利的条件,但是最后的胜利者是曹操,关键在于人民以及士兵是比较支持曹操而不是袁绍,我们在上一期的时评中提到过,农民革命改变了曹操的思维模式,他虽然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也不得不采取利好农民阶级的政策,因为他在农民起义中间看到了巨大的力量,所以在官渡之战,实行屯田制度的城邦的农民依然“丁壮荷戈,老弱负粮”来支持曹操而反观袁绍,则是在镇压农民起义之后,被自己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从这一场伟大的农民运动之中学到任何一点东西,他们愚蠢的认为农民起义失败了,自己可以照旧地统治下去,袁绍就是如此,在《免租令》中有记载:“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姿,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不足应命”。可见袁绍统治地区的实际情况。
当然在后续笔者更新的赤壁之战详解中,我们更能看到,同样的统帅,同样的将领,同样的谋士。在人民以及士兵不支持的战争中究竟是如何被打的落花流水,他们的英明神武又到哪里去了呢?
人民和士兵才是战争的主体,他们才是决定战争命运最后的,真正决定者
第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人民支持的基础上,如何正确的指挥,以及兵力如何正确的部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两方面的根本来自于对敌我双发的正确分析,曹操掌握了袁绍优柔寡断,行动迟缓的特点,所以敢于分兵直击刘备,在白马又声东击西,造成敌人的错误,解了白马之围,最终在决战时又掌握了袁绍的底牌,看出来袁绍的薄弱环节,一举打败袁绍,这些都印证了这条规律的正确性。
正如毛主席在《论持久战》(八三)中这样说道:“错觉和不意,可以丧失优势和主动。因而有计划地造成敌人的错觉,给以不意的攻击,是造成优势和夺取主动的方法,而且是重要的方法。错觉是什么呢?“八公山上,草木皆兵”〔34〕,是错觉之一例。“声东击西”,是造成敌人错觉之一法。在优越的民众条件具备,足以封锁消息时,采用各种欺骗敌人的方法,常能有效地陷敌于判断错误和行动错误的苦境,因而丧失其优势和主动。“兵不厌诈”,就是指的这件事情。”
第三,战争的主动被动,优势劣势转换
曹操就是这样善于将敌人的优势转变为劣势,将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在官渡之战开始时,拉长袁绍的补给线,使得他十多万的军队反而变成了负担。在白马城,则是将敌人的集中兵力分散开,敌人的兵力无法聚拢,拳头握不紧,力量也就削弱了,采取逐个击破的歼灭战争,蚕食掉袁绍的两大主力。
“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观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信。中外历史上这类事情是多得很的。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内战,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都是先以自己局部的优势和主动,向着敌人局部的劣势和被动,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全局因而转成了优势,转成了主动。”————《论持久战》(八二)
最后笔者将以毛主席对官渡之战的评价结束本篇时评。
“曹操能够多谋善断,既能广发听取自己谋士的意见,又能够做出果断的决策;而袁绍则是少谋武断,这是曹操战胜袁绍的重要原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