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历史上,中国人习惯称小日本为"倭寇"。现在,我们又习惯称其为"日寇"和"鬼子"。那么,这些称谓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早在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注意到了东海周边有很多岛屿,因为这些岛屿上生长着一种叫“扶桑”的植物,所以就用"扶桑"来泛指这些岛屿。
那时,这些岛屿上有近百个国家,有叫"扶桑国"的,有叫"邪马台国"的,还有叫"狗奴国"的,反正都是划地自封的。因为这些国家并没有统一的语言,也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都是按自己的语音来叫的。不过,这近百个国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得向中国岁贡。
直到我国汉朝的汉光帝时期,这些岛屿上才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虽然国家大一统了,但由于没有自己文字,国王不知道给自己的国家取个什么样的国号,于是就派使者向大汉请求赐予他们国号。汉光帝随即派人制作了一枚“汉倭奴国王”的玉玺送了过去。国王在得到汉光帝赠送的玉玺后,高兴地将玉玺上的"倭奴"二字定为国号——倭奴国。
到我国隋唐时期,中国和倭奴国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越来越密切。随着中国文化的融入,倭奴们渐渐明白了汉语,也渐渐明白了“倭奴”二字的真正含义,于是就一次又一冷向隋唐提出改国号的请求。
向隋炀帝请求了一次,隋炀帝不理睬;向唐高宗请求了一次,唐高宗没答应;向武则天请求了一次,武则天说:"既然你们说你们在日出的地方,那你们就改叫日本吧。"(《史记正义》载:“武后曰日本”。《旧唐书·东夷传》云:"以其国在日边,故以日本为名。”)
弄清了小日本国号的演变史,也就知道"倭寇"的称谓是怎么来的了。
在日本国还叫倭奴国的时候,倭奴曾倾全国之力大举进犯唐朝的附属国百济(属朝鲜半岛),结果被大唐打趴下900年。
在消停900年之后,已经改名为"日本"的倭奴又多次冒犯明朝并进犯明朝的附属国朝鲜,结果被大明扁得疼痛了300年。
不自量力,还偷鸡摸狗,称其"倭寇",可谓名副其实。
历史的车轮辗转到了晚清。
甲午海战前夕,清廷派李鸿章带团出使日本。在日方召开的记者会上,倭奴为了羞辱中国代表,便拿出来一副事先准备好的对联的上联,要求中国代表当场对出下联。
其上联云: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
这上联的意思很明显:我大日本将士骑的是日行千里的快马,用的是威力无比的长弓,光“大王”就有八个,他们单枪匹马就能够踏平中国。
不得不说,这上联出的是既狂妄,又刁钻,要想当场对出下联,确实有难度。
不过,就在倭奴们洋洋自得要看中国代表出丑的时候,中方一名代表随即就挥毫对出了下联:
倭委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
记者们一看,无不拍手叫绝。
倭奴们则个个目瞪口呆、羞愧难当。
这下联不仅字字对应,而且句句工整,尤其是嘲讽、羞辱之意跃然纸上:
你骑马张弓,不就是想偷我们的龙衣吗,你们所谓的八大王对我们来说也就四小鬼而已,还是赶怏跪下认错吧,否则只会变成我们的阶下囚。
说倭奴不自量力,还真不自量力,连文字都是从中国偷过去的,还跟中国人斗文字,真是妥妥的班门弄斧,妥妥的自取其辱。此后,中国人也就不再称倭奴"倭寇"了,而改称为"鬼子"了——魑魅魍魉,尽是小鬼啊。
至于"日寇",则是二战时期在国际上流行的对倭奴的称谓。因为此时的倭奴叫"日本国"了,它们到处侵略,就跟强盗一样。
无论是"倭寇"、"日寇",还是”鬼子",都是对日本人的贬称,实在是日本人太坏太坏了,坏得跟强盗、恶鬼一样。
不过,对付总在觊觎我中华的魑魅魍魉,就应该跟大唐一样,把它扁得900年都抬不起头来。因为这邦魑魅魍魉从来都是吃硬不吃软,记打不记疼。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