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井冈山斗争史与人民军队建军史上,朱毛会师无疑是一桩具有十分重大意义与影响的大事。
回顾朱毛会师的历程,根据当年的历史资料和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与亲历者的谈话、自传、回忆录等资料加以考证研究,从系统思维角度与事物发展总体看,可认定朱毛两军会师是一个渐进过程,通过几次会师最后在宁冈砻市大会师并召开会师大会。
一、朱毛会师的全过程探析
(一)朱毛互派代表联络
1927年10月12日,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到达酃县十都,毛泽东在十都的万寿宫住下来后,就派何长工去长沙走一趟,一是向湖南省委汇报秋收起义余部的情况和打算,二是打听一下南昌起义部队的下落。
何长工一路艰辛到了长沙,找到了湖南省委。
省委听了他的汇报后,告诉他南昌起义部队下落,大概是在赣南、粤北一带,要他南下广东进一步打听。
他按省委的嘱咐,绕道武汉、上海、香港,于12月上旬到达广州,只身一人在街头转了几天,没有打听到任何消息。
他只好返回,从广州来到韶关,住在一个旅馆里,无意中听到了别人议论朱德率部在离韶关40华里的犁埠头的消息。
何长工第二天早晨来到朱德的军营,与朱德、陈毅、王尔琢相见。
何长工把长途跋涉,苦苦寻找他们的前后经过,以及毛泽东的指示和井冈山根据地情况等作了详细汇报。
朱德听后十分感动且高兴地说:
“长工同志,你辛苦了,我们十分感谢你。我们从南昌撤出来,跑了几个月,都没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我们很想去找毛泽东同志。
前不久,我在江西信丰见到赣南特委派来的同志,才打听到你们的下落,并派毛泽覃到井冈山地区去找毛泽东同志和他的部队了,这下我们总算互相联系上了,真是不容易呀!”
两天后,何长工返回井冈山,临别时,朱德给他30元银洋和一份给曲江县委的介绍信,并握着何长工的手再三叮嘱说:
“请你回井冈山后,一定要向毛泽东同志转告我们的谢意,汇报我们的情况,希望早日会面。”
与此同时,张子清、伍中豪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第三营在遂川大汾遭敌袭击,与毛泽东失去联系后,也转战来到了赣南。
陈毅闻讯后化装成农民,亲自前往第三营,互通了情报。而毛泽覃根据朱德的指示,化装成国民党军第十六军副官的身份,经郴州、永兴、安仁,来到了茶陵,途经茶陵与宁冈交界的坑口时,碰到了袁文才的部队。
袁文才、陈伯钧得知他是朱德部派去井冈山进行联系的同志,当即派人把毛泽覃护送到井冈山。
11月中旬,毛泽覃到达大井,见到了哥哥毛泽东,详细汇报了朱德部队的情况。何长工和毛泽覃经过秘密转战,艰苦寻找,前后花了几个月之久,各自终于找到了对方部队,互相取得了联系。
(二)毛泽东前往湘南接应,朱德湘南起义部队分头向井冈山撤退,各部队分别在资兴、茶陵、酃县等地先后会合
1928年3月上旬,应湘南特委要求,毛泽东亲自率领部队向湘南行动,策应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暴动。
在中村集结休整后,
3月下旬,毛泽东接到湘南起义失败朱德率部向井冈山转移的消息,随即兵分两路,前往湘南接应。
3月28日,毛泽东率第一团抵达湖南桂东县四都。29日,击垮桂东县挨户团。30日率部到达桂东沙田圩,在此停留7天后经寒岭界南下汝城。
4月7日,毛泽东率部由汝城田庄圩出发,进驻黄家村。8日,在汝城附近击溃胡凤璋一个连之后攻占汝城县城。9日,继续与敌激战,随即撤出战斗返回田庄圩。10日,由田庄圩入南洞,然后进入湖南资兴县龙溪洞。
11日,在龙溪洞,与萧克率领的宜章独立营600多人会合。几天后,独立营随毛部到达酃县水口。
不久,龚楚、胡少海率二十九团和郴宜两县赤卫队、苏维埃政府、工会、农会负责人和眷属男女老少4200人左右,经东江、何家山行至酃县水口,赶上毛泽东部。
第二天,毛泽东命令龚楚、胡少海、萧克率会合后的4800多人向宁冈转移,
他们未经酃县而直接去了沔渡。因宜章县委和农民团驻在十都,萧克随即前往十都。
毛泽东仍率部继续打后卫,掩护朱、陈部队转移。
4月下旬,毛泽东率部在湖南酃县吕公坳、水口击溃当地挨户团。
与此同时,3月下旬,何长工、袁文才率领二团前往湘南策应。部队行至资兴,首先遇见邓允庭率领的郴县农军第七师两个团。会合后一并南进,行至滁水,与范石生的十六军激战两天两夜,退回资兴。
4月5日清明节这天,朱德率部从安仁县城和大水塘出发,夹永乐江而上,由毛泽东委派的毛泽覃、黎育教、伍中豪及其特务连带路,到达茶陵界首墟,宋乔生带领独立三团一路随行。
这时,谭思聪(茶陵县委书记)、谭家述、谭趋新率茶陵游击队200余人与朱德部会合,并引导朱德部向茶陵城进发。驻城“团(挨户团)兵应战不敌”“溺毙多名”。朱德部进城,秋毫无犯,市民照常营业。
因国民党军熊震部尾追而来,五天后,朱德率部离开茶陵城向酃县趋进。10日前后抵达酃县沔渡。
4月8日,陈毅率领的部分暴动农军和地方党政干部也由郴州退到资兴,何长工、袁文才率领的二团与陈毅率领的部分农军和地方党政干部会合。
在彭公庙,何长工等接到毛泽东的指示,要他们立即撤回井冈山,自己断后掩护。
之后,陈毅带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主力一部和湘南农军第三师、第七师以及何长工、袁文才、王佐带领的第二团经中村、水口、策源、大院、十都等地到达沔渡,同朱德率领的主力部队会合。
4月21日,毛泽东率一团到达酃县,团部驻洣泉书院,敌军张敬兮一个团和罗定清乡团、罗绍志挨户团由茶陵方向开往酃县。
第二天中午,敌人进攻县城,张子清和伍中豪率一团一、三营在城西的湘山寺、八角亭、天河仙一带阻击敌人。
下午战斗结束后,毛泽东率部队转移到坂溪。晚饭后经石洲往井冈山转移,第二天回到宁冈茅坪。
(三)朱毛在酃县第一次见面,朱毛两军在酃县胜利会师
酃县接龙桥战斗持续了六七个小时,沔渡与县城只相距30华里,走路也只需3个小时左右,驻扎沔渡的朱德部队当天就得到了消息。
当听到毛泽东部撤出战斗向十都方向转移时,朱德当即前往十都联系。
陈毅、王尔琢等工农革命军湘南起义主要领导人以及宋乔生等湘南工农武装领导人随行。
与此同时,回到茅坪的毛泽东又获悉朱德、陈毅率部还在沔渡一带的消息。
第二天一早,他带领第一团三营一连下山迎接朱德、陈毅的部队,他没有从砻市方向下山,而是从他多次走过的熟悉的路线大陇、大坪到十都,正好与朱德部会合,在十都万寿宫,两人第一次见面。
23日上午毛泽东给驻扎在十都的部队讲话,正是陈光回忆的那段情景,与钟云山同志的回忆相吻合。
由此,朱德、毛泽东两部主力在酃县基本集结完毕。
这次两支部队最高领导和主要领导在酃县的见面,从而在酃县沔渡、十都一带实现了朱毛两军的胜利会师。
当天,毛泽东讲话后,考虑到朱德的主力部队还驻扎在沔渡一带,为尽地主之谊,毛泽东率三营八连与朱德一行再赴沔渡慰问朱德的主力部队。
毛泽东和朱德等一同走进沔渡张家祠的后厅。落座之后,双方将身边的同志一一作了介绍。
参加这次会见的有陈毅、王尔琢、张子清、蔡协民、何挺颖、伍中豪、胡少海、邓允庭、宛希先、袁文才、何长工、黄克诚、宋乔生等。
他们首先各自回顾了起义队伍的近况。
毛泽东着重介绍了井冈山地区及周围的地理、政治、经济与社会状况,党组织、群众基础以及半年来武装割据的基本经验。
会上,毛泽东朱德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毛泽东说:“两军会合,以井冈山为中心,建立根据地,我们就有了一个家,给养有地方,伤病员医治也有地方,军队就可以发展,井冈山的老百姓待我们很好,给部队送粮食、让房子、抬担架,战士没烟抽,老百姓都会送来。军民团结起来,就能战胜任何困难,打败一切敌人……”
接着,朱德也讲了话。他说:“两支部队会合了,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又有井冈山作为根据地,我们就能打败敌人,发展自己,希望大家团结起来,打个漂亮仗。”
(四)宁冈召开誓师大会
1928年4月底,朱毛两支部队的主要领导和骨干在宁冈砻市的龙江书院召开会议,研究两军合并后部队合编与召开誓师大会等有关事宜。
根据先前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改名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参谋长王尔琢,士兵委员会主任陈毅。
同时决定成立第四军军委,由毛泽东、朱德、陈毅、王尔琢、龚楚、胡少海、张子清、何挺颖、何长工等23人为委员,毛泽东任书记。
5月4日,在砻市广场举行誓师大会,正式宣布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建立。
二、关于朱毛两军会师
会师,语出《左传·文公十六年》:“楚子乘驲,会师于临品。”
实际上,朱毛两军各主力部队亦应有多次会师。
第一次是1928年4月8日,陈毅率领的部分暴动农军和地方党政干部也由郴州退到资兴,何长工、袁文才率领的二团与陈毅率领的部分农军和地方党政干部会合。
第二次为1928年4月11日,在资兴龙溪洞,毛泽东带领一团与萧克率领的宜章独立营600多人会合。
第三次是4月中旬,龚楚、胡少海率二十九团和郴宜两县赤卫队、苏维埃政府、工会、农会负责人和眷属男女老少4200人左右,经东江、何家山行至酃县水口,赶上毛泽东部。
第五次是4月中旬,何长工、陈毅率领大队人马,经中村、水口、策源、大院、十都等地到达沔渡,与朱德部队会合。
第六次是4月下旬朱毛在酃县十都第一次见面,两支部队最高领导和主要领导的见面,两军主力在酃县基本集结完毕,从而在酃县实现了朱毛两军主力部队的胜利会师。
第七次,4月底,朱毛部队在宁冈砻市会师,
5月4日,朱毛带领工农革命军、相关党组织、各界群众在砻市召开会师大会,宣布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暨各部队番号和领导人员名单。
这七次会师尤以宁冈会师和酃县会师最为重要。
根据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与当年亲历者的谈话、自传、回忆录以及湘南特委有关文献资料分析,酃县会师的重要性在于:
朱毛两军主力部队基本上是在酃县集结完毕,两军主要领导人朱德、毛泽东等在酃县第一次见面。
应该说没有酃县等地的各主力部队会合就没有井冈山宁冈会师。当然,重新认识酃县会师,不是要取代更不能否定宁冈会师的地位与作用,应该肯定宁冈会师在上述几次会师中是最重要且意义深远的。
三、朱毛会师的重要作用
井冈山宁冈朱毛会师,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之一,对中国革命的胜利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一,进一步坚定了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决心。
1929年2月25日,湘赣边界特委书记杨克敏在《关于湘赣边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中记载:
“边界自去春(一九二八)自湖南与朱部会合后,确定了建立罗霄山脉中段割据政權的决心,因为鉴于过去军队没有一个根据地,流寇式的东闯西窜,得不到一个休养的机会。
军队十分疲劳,而甚难解决的是伤兵的安置问题。
要找一个军事根据地,必须用力量去建立一个割据区域,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是很好的军事根据地,于是创造罗霄山脉中段的割据,建立罗霄山脉中段的政权,为朱毛当时唯一的工作和企图。”
1929年9月1日,陈毅在《关于朱毛军队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写道: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部被迫向南转移至宁冈,复得当时绿林(洪会)首领袁文才、王佐之帮助,乃留在井冈山附近各县游击,这是1927年底至1928年3月间的事。到了4月,朱部2000余人,湘南农军8000余人,毛部千余人,袁王各300人……当时决定在宁冈建立军事根据地。”
1936年,毛泽东与斯诺谈话时也谈到这一点,毛泽东说:“1928年5月,朱德来到井冈山,我们的队伍会合了。我们共同制定一个计划,建立一个六县苏区,逐步地在湘粤赣交界地区稳固苏维埃政权,并以此为根据地,扩展到更大的地区”。
其二,壮大了边界武装力量,促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巩固。朱毛会师之前,井冈山根据地的武装力量不足2000人,会师后,武装力量增至1.3万余人,特别是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装备和训练较好,干部战士的军事素质都比较高。
正如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所描述:“中国土地革命的两大主流会合了,朱毛这两个人的全部生活便浑然成为一体,好像同一个人身体上的两只臂膀。”朱毛会师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初创时期进入发展时期,从此开始了毛泽东、朱德两位伟人长期而亲密的合作。
红四军的创立,把继承了北伐战争优良传统的,在我党独立领导下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两支精锐革命武装聚集为一体,成为我军初创时期群雄并起中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部队。
“朱毛”也便成为一支闻名中外,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部队代名词。
长征途中,张国焘分裂红军,另立中央,逼迫朱德表态,朱德旗帜鲜明地表示:“大家知道,我们这个‘朱毛’在一起好多年了,全国和全世界都闻名,要我这个‘朱’去反对‘毛’,我可做不到。”
其三,朱毛会师,为毛泽东总结根据地的斗争经验,研究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战略思想提供了客观条件。
朱毛的亲密合作以及对中国社会、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共同探讨,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拓宽了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视野。
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对中国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就是朱毛会师后写成的。
四、结语
从朱毛互派代表联络,到朱德、陈毅撤往井冈山、毛泽东前往湘南接应,继而两军部队分别在多地先后会合、会师并在酃县基本集结,而后朱毛在酃县第一次见面与各主力部队在酃县胜利会师,最后在宁冈总会师并召开誓师大会。
所以,今天史学界研究井冈山会师,不能用朱毛酃县会面与会师代替宁冈会师,也不能只提宁冈会师而不认酃县会师,必须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从整个事态发展全过程、从朱毛会师链上来进行历史考察研究,实事求是、全面科学系统地认识朱毛井冈山会师这一重大党史事件。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