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jixuie)题记:看到一张毛主席在抗大讲话的照片,那是1938年的场景,主席叉着腰霸气十足,我军统帅藐视一切敌人的深深感染着广大指战员。抗大校长林彪元帅站在主席身旁,威风凛凛,后面的两员大将是抗大教育长罗瑞卿、抗大训练部长许光达。
毛主席十分重视抗大每一次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每当举行这样的活动时,主席都会过来发表讲话。
1938年,毛主席将大部分精力重点都放在了抗大。
1938年3月5日,主席为抗大同学会题词,首次明确提出了抗大的办学方针和人才培养目标:“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便一定能够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解放的新中国。”(《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第55页)
1938年4月2日毛主席对即将从延安迁到瓦窑堡的抗大第四期第一大队,作临行讲话中指出:
【抗日军人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一要开展,就是在政治方面知大局,顾大体,因此在军事方面要讲点战略问题、兵团以上的问题。二要积极,就是要有政治热情和政治积极性,有了这种积极性就可以战胜工作中的困难。三要有朝气,就是要有蓬蓬勃勃向上发展之气。】(《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第63—64页)
到了1939年5月26日毛主席在《抗大三周年纪念》里,进一步清晰概括指出:
【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 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三者,是造成一个抗日的 革命的军人所不可缺一的。抗大的职员、教员、学生,都是 根据这三者去进行教育与从事学习的。】
这样,抗大及抗大学员的定位,就更加清晰了。由此可以看出,抗大之所以越抗越大,抗大的教师、学员之所以那么厉害,最重要的是抗大最重视突出政治,这是毛泽东文化的特点决定的。毛泽东文化第一个维度就是优——异而优。
【抗大为什么全国闻名、全世界闻名,就是因为它比较其他的军事学校最革命最进步,最能为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而 斗争,到延安参观的人们,所以十分注意去看抗大,我想不外这个道理。
抗大的革命和进步,是因为它的职员教员和课程是革命 的,进步的。没有这两方面的革命性,进步性,抗大决不能 成为一个被国内外革命人民所称赞的学校。】
抗大,首先就是雨别的军事学校不一样。这个“不一样”不仅没有否定它有和别的军事学校一样的地方。
例如,从派林彪去担任抗大(前身叫红大)的时候,毛主席就提到黄埔军校,意思就是要把黄埔军校好的东西学到手,同时还要超过黄埔军校。
就军事学校的共性而言,抗大给学员提供了基本的战略战术素养训练,至于水平怎样,那有待于在实战中的发挥、提升,但是,在政治素养方面,别说是抗大学员了,就是抗大的老师也要首先过得硬,这不是什么书面考试可以考核出结果的,那完全是全面的行为考察。
并且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毛主席亲自去上课,以身作则,循循善诱,对广大教师、学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叫什么?
这不就是文化影响吗?
这不就是形成校园文化的有效方式吗?
以前对这一点还不是领悟很深,那情有可原。现在如果还是那个样子,那就有问题了,因为这些年我们都很熟悉企业文化,以及企业文化的形成机理。
抗大文化,延安文化,毛泽东文化,那还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呢?
毛主席抓文化建设,最有效,最绝妙的一招,就是突出政治。那里面一整套想法说法做法,有些人至今执迷不悟,但这些年有一个群体里面的几乎每一个人,都会下功夫深悟其道。这个群体,就是企业家群体,表现突出的当然是吴仁宝、王宏斌这样的红色企业家,还有比较突出的是任正非这样的人。
这里不得不说一句,企业家指的是创新创业的企业领导者,不是搞投机买卖,更不是那些搞坑蒙拐骗的龌龊之徒——那样的人根本就不是企业家。
毛主席当年特别注重分析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更重视团结、帮助他们向革命的人民靠拢。毛主席一贯不喜欢两种做法,一种是不分青红皂白把民族资产阶级划为革命对象的简单、粗暴做法,此为“左”;另一种,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就是看不到民族资产阶级的弱点,不注意对他们的思想改造,稀里糊涂地就把他们等同于革命的先进阶级,此为右。
讲斗争时容易犯“左”倾错误,讲联合时容易犯右倾错误,这是规律。
如何在实践中既不“左”,也不右,那就得老老实实是跟着毛主席学习、实践,在政治上坚定不移。
至于何为政治?何谓政治方向?那不是几句话能够概括的,需要悟道,唯有悟道方能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道器变通。
天底下没有免费午餐。
打仗也好,搞建设也好,做生意也好,都得付出艰辛的劳动,这其中还包括不一定与劳动时间成正比的悟道。悟道,涉及一个人的心境,如果私心杂念太多,那是悟不出什么道道来的。要悟道,就得清心寡欲。说到这里,也许会对毛主席总是提倡大公无私想法说法做法,有所领悟吧!
老人家寓意深远,是不是?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