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视频,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雪健出席某个活动。前面几个男男女女为其开道。李雪健反复摆手阻止。
又看到张大导演说,“我作为一个电影导演,我还是很希望观众走进电影院去看。你最好别在手机上看,你最好别看那个三分钟介绍。我觉得实在很无语啊,作为一个电影导演看到这个就很难过。”
李雪健的意思很明显,我也是群众,我没有什么特权,凭什么让群众给我让道?哪来的这个毛病?
张导演的意思也很明显,你们这些观众,要进电影院,电影院才能感觉到电影的效果。
一个是平等相待,尊重群众;一个是居高临下,给群众提要求。
天底下的艺人,给自己做广告的有的是,但是,指责观众不到影院观看自己的作品的,似乎还不太多。
手机上的短片,原来是给影剧院观赏“正片”做广告的,谁知道,却抢了“正片”的风头。要是我在手机上看到某电影非常好,再掏出几十元、上百元去电影院观赏一下,有何不可?
不是害怕进影剧院要掏那几十元、上百元钱,而是在影剧院里反复看那些让人恶心、诅咒的作品,观众被他们的广告弄怕了。所以,才要在手机上先“审查”一下。
张导演,难道不知道观众被他们那一代导演的作品弄怕了吗?说张导不知道,我看有些欺负张导的感知能力。
但张导为什么要发如此牢骚呢?恐怕要从张导这一代艺人的发迹经验说起。
“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这是中国普通观众对文艺作品的整体观感,也是一种价值观,或者说是对文艺作品的要求。
就是说,一部作品,比如戏曲、小说、电影、电视、曲艺,只要是好作品,观众并不是只看一次,而且会看很多次,看一辈子,一辈子要看无数遍,要看好几辈子、好几百年。
比如旧京剧,《锁麒囊》《铡美案》《失空斩》《四郎探母》《梁祝》等等,仔细数一数,其实也没有多少部。每部戏都有不同的名角演绎,每次演绎都有无数观众。每个名角,天天演的就那几部戏。观众呢?同一批观众,会看不同名家演绎的同一部戏!看多少遍都不烦,看了还想看,直到知道每句台词、每个动作,直到自己会唱,成了名票。
新中国的文艺作品,是按照“观众要看一辈子、要看无数次”的标准来创作的。
比如说《白毛女》,有不同的剧种演绎,换了若干代主演,每个主演均有其特色,均受观众热烈欢迎。从抗日战争时期演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战争,从延安演到全国,演到全世界,一直这么演下去,一直这么有观众。《上甘岭》《英雄儿女》《地道战》《南征北战》《刘三姐》《难忘的战斗》《侦察兵》这样的电影,有的重拍过,有的没有。但是,不管是重拍还是旧版,每次上映,总会有大批的观众。比如我本人,对于这些电影,我也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但一旦有空闲,我仍然选这些电影再看一遍。
样板戏或者说革命现代京剧呢?更加典型。全国各地、各大剧种,几乎均曾经彩排样板戏,每次演出,均大获成功。有人说,那是因为那个时代人民群众的娱乐方式少,所以,都喜欢看电影。但是,后来,娱乐方式多了,样板戏只要复演,照样有大量的观众。这又怎么解释?显然不是娱乐方式多少的问题,而是作品本身的问题。
另外,革命现代京剧,总共才几十部,有人说太少了。其实,中国观众经常欣赏的各剧种演出的旧剧,总共也没有多少部。所以,十多年时间内创作出十几部或者几十部革命现代戏,也不少了。
剧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为什么还要观看呢?
显然,大家愿意反复观看,并不是因为剧情。
人们想在观赏的过程中,体会某种在现实中无法体会的东西,满足精神上的需求。观众走出剧场,便充满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大约是这个原因吧。所以,某部戏的剧情尽管大家极为熟悉,仍然愿意观看,甚至越是熟悉的剧情,越喜欢反复看,因为观众知道这部戏会让他精神一振。
张导的作品,有这种追求吗?有没有达到这种标准?从来没有。
张导的作品,有人愿意看第二遍、第三遍吗?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秋菊打官司》《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几部电影我是看过的,看完后非常反感,整体感觉:“不健康”。在看这几部电影的同时,我还看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电影,尤其是文革期间的电影。两相对比,我对张导还有与张导同时代的所谓第某代导演,充满不屑。
所创作的作品观众只看一遍,便再也不愿意看第二遍的导演,我认为不是好导演,违背最基本艺术规律。
你可以赚很多钱,很有名气,但,你不是好艺人。你只是个打着艺术旗号的成功的商人而已。
这种打着艺术旗号的商人,因为只追求商业上的成功,所以,就更加不在意观众对其作品的感受。
只要能赚钱,何必在意观众对作品的感受?
而追求赚钱,就必然乞求于宣发、院线、名星,装神弄鬼吹牛皮,更加不会“讨好”观众。“礼不下遮人”,让一个大导演“讨好”观从,岂不是“礼崩乐坏”?
但是,这几年,时代似乎有些变了,观众的话语权似乎大大增加了。已经有若干个大腕“栽”在观众面前。冯导“栽”过,就大骂观众“垃圾”。某歌王“栽”过,犹不服气,故伎重施,搞了个平台,给自己封了“歌王”,又趁着自己营造的“歌王”名气,四处开演唱会,结果,被观众骂下舞台。某以“毒舌”著称的变性艺人,也不服气,四处搞演出,先后被地方政府拒绝。著名作家方主席,也不服气,以为有中外媒体势力加持,天不怕地不怕,面对网友的痛批,不但不反省自己,还指责读者“开过会、发过文件……”;某教授,在讲台上大放厥词,被学生赶下讲台。
观众话语权的增加,意味着“大腕”们话语霸权丧失,好日子过到头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张导也感到了这股潮流之寒,不过也颇为无奈。
控制了舞台,控制了作品,便控制了观众!我搞什么文艺作品,你就得看什么!你不看我的作品,你就无作品可看;是我在改造你们的精神,不是你们改造我的创作指导!这样的思维霸权在张导那一批人心中,根深蒂固!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相信,难道我有舞台、媒体,有专家、学者、官方的大力支持,我有钱、有势、有社会影响力,我们还搞不过一群乌合之众吗?
他们认为,似乎,少了他们的作品,观众这日子就没法过。实在对不起,对于观众来说,你们以及你们的所谓文艺作品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似乎可有可无。
观众是非常喜欢文艺,并不是非得喜欢你们的文艺。没有你们的文艺作品,观众这日子也不是不能过!
面对既熟悉又陌生的观众,张导很无奈,但又不可能改变自己的那套做派,那就只能想办法改造观众了。张导为什么不可能改变一下自己的创作思维呢?一是自己根本不尊重观众,根本不知道观众希望看到什么样的作品;或者即使知道观众喜欢哪种作品,他们也不愿意做。相反,他们总是想把自己的那套腐朽、陈旧、落后甚至反动的东西,强行灌输给观众,这是其立场决定的。二是艺术水平极其有限。难道不能把那套腐朽、陈旧、落后的东西,从艺术上演绎得老少咸宜、让观众喜闻乐见吗?不行,他们没有这套艺术本领。思想上与群众敌对,艺术上平庸无能,这就导致这批艺人面对观众的冷淡,既愤怒、又无奈。
于是,“霸王硬上弓”,无奈的张导对观众发出了愤怒!我敢断定,张导的愤怒并不能把观众诱进影剧院,相反,他的愤怒只会把仅有的那几个观众赶出电影院。
什么电影院观影的仪式感、沉浸感,那是个什么东西?观众需要吗?当年中国人露天看电影、看戏、看各种演出,要什么仪式感、渲染感?用仪式感、渲染感为噱头吸引观众,这是要坚决拒绝改变自己的创作观念,坚决拒绝承认自己的作品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了。
看来,张导这一拨人,是没有救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