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阶级社会下的历史皆是阶级斗争史。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还是辛亥革命都是其背后阶级力量斗争的表现。而历史也证明了无产阶级是最为先进的阶级,是革命性最强最彻底的。而无产阶级先锋队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才可以真正的将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在半殖半封时期,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
毛主席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分别评价了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他说:“辛亥革命为什么没有成功,没有解决吃饭问题呢?是因为辛亥革命只推翻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而说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对帝国主义走狗清朝的太平天国战争”。辛亥革命只推翻了一个清政府,却没有推翻封建制度、赶走帝国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后来在土地革命时期,在毛主席领导下,农民在农村形成了广大组织,掀起了农村的革命高潮,“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农民在几个月内做到了。这是四十年乃至几千年未曾成就过的奇勋。”(《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只有依靠群众,才有真正的力量。
【第二个洪秀全】
历史在150年以前的时候,革命被消灭了,但革命的遗孤还在。洪秀全作为东大历史上最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他是一位天才的革命领袖和理论家,领导了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他虽然死了,但革命的威名还在。
冯阿公是当年太平军的老战士,参加过金田起义,直到南京沦陷后,他躲在翠亨村里生活,他向小孩子们讲述太平军的故事,一个三四岁的男孩就此产生了疑惑和思考,他告诉冯阿公,他要去推翻清王朝,要做洪秀全第二!
这个男孩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孙中山。
1864年,南京政权被清政府攻破,洪秀全的骨灰被清军用炮弹发射出去,曾国潘的部队在这里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使得曾经有一百多万人口的南京城只剩下了不到五十万人;
1911年,五十年以后,第二个洪秀全则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反动清王朝的腐朽生命,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了资产阶级民国。
因此,一直以来的论断都在强调辛亥革命的进步性,强调第二个洪秀全的成绩要远远高于第一个洪秀全,因为"孙中山成功了,而洪秀全失败了"。
但是当我们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再次重新审视这两场不同性质的革命,我们会看到大不一样的结果。
【脱离群众的革命】
近代东大处于这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东大农民和各被压迫阶级的人民,为解除身上的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的镣铐而向内外敌人进行的斗争一天都没有停止,而且一天比一天激烈。
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革命就是这些大大小小革命活动中的最佼佼者,而这些革命,出于不同的立场进行,也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革命状态。
毫无疑问,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的主要领导者也都是资产阶级,他们提出的革命纲领中并没有彻底的解决广大下层人民尤其是农民的土地问题,无法调动他们的革命热情。
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也曾经联合新军,多数是穿起军装的破产农民和学生,还有以游民和破产农民为主体的会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动员了群众的力量;但在清政府被推翻之后,他们便把群众抛弃了。他们不但不能领导农民进行反封建的斗争,反而指责农民“行为越轨”,并派兵加以镇压。
而太平天国革命则是一场完全的农民战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资本主义侵略者鄙视洪秀全是“苦力王”,而太平天国却认为这个“称号是最大的恭敬”,这个农民政权,是在翻天覆地的阶级斗争中产生的,太平天国与农民有血肉相连的关系,怀有深厚的阶级感情。
他们的政权紧紧的依靠着贫农、中下农、苦力和一切穷人们,它坚决的实行着农民阶级专政的大旗,广泛的发动并号召了各地的农民起义,革命的旗帜到了那里,那里的地主阶级就被消灭,就在打土豪分田地,人们前赴后拥,拖家带口,乃至焚烧草屋的参加太平军,出现了诸如“洪杨带头打天下,哪个穷人不跟来?”的革命民谣。
相反的是,辛亥革命在这个时候,尽管永久的废除了帝制,消灭了皇帝,但由于资产阶级并未广泛的发动群众,在革命之时,社会上竟然是出现着广泛的混乱,虽然讨论的人数众多,说是开化了民智,但由于群众没有被组织起来,人们只能通过报纸和街头传闻来了解革命,革命恍然成为一件和群众无关的事情。
这还是稍好一些的城市,而革命党人甚至没有尝试在农村发动农民的工作。四亿农村人口对民主革命的冷漠和麻木,大约用《药》里面“花白胡子”说的“疯了”一词就能概括,所谓“立宪民主”云云从何说起?对于在长期专制制度下习惯于循规蹈矩、逆来顺受的绝大多数农民,不把他们组织起来,他们不知道革命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只可能更多的是倾向于保皇。
而在太平天国革命时期,亿万劳动人民都被发动起来,中央政权掌握在劳动人民之手,地方政权基层组织为乡官,权力掌握在农民手里,都是从劳动人民之中选举出来的先进分子。太平天国重视对人民的教育和灌输,经常举办几千人的大会,向农民们不分男女,宣讲太平军的革命思想。
太平天国正是如此勤勤恳恳的教育和组织人民,使得亿万人民怀抱着革命必胜的决心,浩浩荡荡的参加进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农民战争——时间经十九年,势力遍及全国内部十八省,建立了与地主阶级根本对立的农民政权。革命的火焰燃遍东大大地,从两广到山东,从上海到陕西,到处都在爆发革命——因为人民已经被组织了起来。
辛亥革命恰恰是站在了一小撮资产阶级的革命环境中,它的革命也只能依赖这些资产阶级内部的利益斗争,因此这场革命也只能是冷冷清清,充满着不安和混乱,与太平天国时那样全国亿万人民热烈的拥护和参加革命,是完全不一样的景象。
毛主席说:“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软弱无能的路线】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东大革命的承认和支持。
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以至使一些汉族旧官僚、旧军官也混入革命的营垒。受当时政治局势的左右和妥协退让思想的支配,革命党人最后甚至还把政权拱手让给了袁世凯。
而太平天国内部自然也存在着严重的路线斗争,也存在着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但在面对路线斗争时,以洪秀全为首的革命领袖,却能无比坚持正确路线,同反革命路线进行了长久的斗争。
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路线是要坚决的执行农民阶级专政,按照太平军的官方语言,这就是要“斩邪留正”,地主阶级以及他们的走狗就是妖,洪秀全更进一步的提出了”杀妖不算杀人“的口号,这是一种朴素的阶级斗争观念。必须杀尽妖魔——反革命分子,才能够巩固革命政权,解救人民的痛苦。
太平军战士早晚敬拜上帝,在长跪默祷之后,全体奋然起来,高呼”杀尽妖魔“,就是这条革命路线的具象化。
在一方面,太平军坚决执行反对孔子,到处焚烧孔孟书籍,将过去的圣贤书或烧或扔,或丢进粪坑里,是”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而杨秀清则威胁洪秀全停下了这场如火如荼的反孔斗争,说孔子的书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如何对待孔子这座封建礼教的神像,是太平天国内部路线矛盾的雏形,这种矛盾激烈到了最后,以至于出现了像李秀成这样胆敢当面对洪秀全说要”效古法以惠四方“的人,效古法,就是要模仿地主阶级的政策,重新走回地主阶级那一套去。太平天国内部出现了这种严重的路线分歧,究竟是要走贫下中农的道路,还是要走地主阶级的道路?但洪秀全作为农民革命领袖,他坚决的同李秀成这样走反动路线的军阀进行斗争,又拉又打;而李秀成也在他管理的浙、江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抗拒南京政府的命令,建立起了一个到处钻满地主余孽的地主阶级政权,把解放区又变成了白区,使得农民军队解放的区域,竟然又出现了地主镇压农民的惨案,这些都是血淋淋路线斗争的惨案。
太平天国直到灭亡前,都没能中止并战胜党内的路线斗争,致使一个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反而成为了国之栋梁。但尽管如此,太平天国也从来没有一时一刻放弃过斩邪留正、消灭地主的革命路线。反而太平军内部出现的其他路线分歧,不管是洪仁玕提出的效仿资产阶级国家,还是李秀成提出的返回地主阶级专政,都不是太平军的主要路线,不管是在领导层中、还是在人民中,都是没有影响力的。
斩邪留正、消灭地主,推翻清妖,恢复华夏天下,是太平天国革命从始至终坚持的总路线,从不动摇,从不向外国侵略者和清朝反动派动摇,直到它的灭亡,哪怕在它灭亡后,太平天国的革命路线,仍然鼓舞着东大革命人民前进的脚步,仍然是一个不灭的鬼魂飘荡在满清王朝的上空。
而相反,辛亥革命一开始就根本没有提出过什么成熟的革命方针,相反是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有着难以完全割断的联系,一旦革命受到干涉和威胁以后,马上就软弱的让出了政权,他们这种软弱、妥协的一面,这就使得他们不敢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彻底决裂,无法担当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
辛亥革命充斥着各种混乱的势力,他们唯一能联合起来的理由只有推翻清王朝。可在清政府退位以后,马上就爆发了混蛋和争斗,在之后,资产阶级们尝试过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都没能找到出路。他们连一个根本的辛亥革命路线都总结不出来,连一条能坚持下去、持久有效的方针都确定不下来,每隔几个月都要换一种方案,换一个领导,可谓是朝令夕改。这种辛亥革命,说的好听是尝试不同的救国方针,说白了就是资产阶级的无能和竞争,以至于辛亥革命不仅未能完成政治革命的任务,相反把东大带入了长年内战的混乱局面,带入到了民国军阀混战之中,东大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东大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
革命是不能没有暴力武装支持的。孙中山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失败也说明了独立武装的重要性,这更体现在我们这一代无产阶级的革命中。革命是否能成功更在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在于是否能发挥其阶级力量。辛亥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还较弱小,面对落后的半殖半封的情况难以成功。而毛主席领导的无产阶级共产党成功的将无产阶级工农组织联合起来,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才彻底的根除了半殖半封的状态,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太平军通过组织建设,在群众在树立了权威,发展了深厚了群众基础,这种组织力量就依靠于纪律性。历史上一切革命,离开了组织建设都不可能成功。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描述了这样一种典型现象:“农民既已有了广大的组织,便开始行动起来,于是在四个月中造成一个空前的农村大革命。”在四个月内,使得革命运动产生飞跃的,正是组织。
【组织与武装】
辛亥革命既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又甚至看不出鲜明的阶级背景,相反,武昌起义只是一起偶发的枪击事件所导致。一名士兵开枪打死了巡哨的排长,然后到了各省独立,当时并无一个有力的政党,也无一个有声望的领袖,但居然就站住了脚,且旬月之间,南方各省纷纷独立,清廷几乎没有作出什么反抗,就宣布放弃政权。
孙中山紧急回到国内,领导了这场辛亥革命,但他本身既不是那支军队的领袖,他领导的同盟会也处在分裂和衰败的状态,甚至在汉阳保卫战之前,它都没有任何革命组织在现场指挥,完全是一场由偶发事件导致的自发行动。
通过这样一场兵变似的革命,想在一个老大封建帝国建立起现代民主政体,只能说是一个绝对不可能完成的历史任务。这只能说是清朝反动派已经走到了自己的历史末路,陷入了统治崩溃,所谓辛亥革命,只不过就是一根火苗,让庞然大物倒塌的,根本就不是它。
在辛亥革命这样侥幸的历史戏剧中,我们是难以学到任何东西的,同盟会的组织虚弱分裂,他们甚至有人主张取消党,有的要另建党派;而参与武装暴动的也主要是农民帮会势力,他们在革命后就被迅速地在政治生活中边缘化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则是新建陆军,他们则是服务于这些满清遗留下来的军阀。
因此,孙中山虽然一辈子兴思想,办教育,创军校,修铁路,但他既没有自己的军队和地盘,甚至都难以称得上是革命领袖,难道世界上还有指挥不动军队的革命领袖吗?
同盟会缺乏强有力的组织,没有组织也就不会有军队,也就不会有什么路线和方针,没有组织,这一切都是无源之水,都是只能去依附其他组织来获得。尽管孙中山在后来的十多年里,他多次解释过民国和共和国的异同,重申自己立宪民主的主张,但缺乏了革命的组织,他的主张也就只能是主张了。
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孙中山说,“民生主义,在前数十年,已有人行之者,其人为何!即洪秀全也。”
洪秀全之所以能践行他的主义,恰恰就是因为洪秀全仅仅的依靠着强有力的革命组织,仅仅依靠着建设和发展地下组织。早在金田起义以前,冯云山就在1844年已经来到了紫荆山,他们依靠着宗教外衣向农民们进行政治灌输,使他们对现存的制度发生憎恨。于是把他们组织起来,在平在山创立起拜上帝教革命组织。
拜上帝教的纪律是严格的,它秘密在清政府的地下去发展和扎根,组织起了坚强的成员,它有每天都需要背诵经文、一起祈祷、禁食鸦片吸烟等等严格的规定,依靠这种纪律,它才能培养坚强的组织。带领群众去反对清朝法律,先是打烂了地主阶级的神像,再是武装打烂了地主阶级的团练,就这样,拜上帝教在地下拥有了权力,广西地区到处都出现着传颂洪先生的声音。
在清政府的统治区里,权力发生了转移,过去人们崇拜政府、地主和法律,今天人们开始崇拜洪先生和革命组织。就这样,在金田起义前夕,拜上帝教已经发展8年,变成一个严密、拥有武装的地下巨型组织,随着革命领袖的一道秘密口令,传遍广西十几个县,两万多人浩浩荡荡的拖家带口、焚烧草屋,将一切钱财全部带到金田,准备圣库,立刻以军事化的方式将人们组织起来,东大农民战争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场起义也就发生了。
与辛亥革命松松垮垮的组织不一样,太平天国革命一开始就展现了无与伦比的纪律性,革命军队仿佛就像是从地下冒出来的一样,一声春雷,四起响应,不到三年时间,就克服南京,震撼北京,让满清统治者狼狈的逃向了热河。
太平天国的集中和组织程度,在农民起义史上从未有过,就是东大历史上也少见有如此高度中央集权。在军事上,一纸令下,全国兵将星驰电集,赴汤蹈火; 在政治上,所有全国大大小小的政务全部集权到中央政府,东王府每天的政令要发出三万条,整整齐齐,发向全国,像流水一样。
只有在这样的权力树立以后,富有自发性和涣散性的农民的力量才能结聚起来,消灭分散主义和无纪律状态,而得运用全力去推翻地主阶级。也只有在这样的权力树立以后,才造成太平天国前期巩固如磐石的政权,比天朗气清的澄空还要清明的政治。
在这样一个集中的时期,也恰恰是太平天国最民主的时期,总的形势始终是:太平天国是进攻的,敌人是防御的;太平天国是政治清明、民安国泰的,敌人是焦头烂额、民不聊生的。不论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太平天国都显现出一派向上发展的大好形势。
【革命的遗产】
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太平天国革命,在今天都已经面临了惨痛的失败。当人们总结革命的经验时,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以后,历史界也出现了资产阶级的反攻倒算,总结太平天国的经验,变成了一场荒唐的事情。
太平天国革命,被扣上了“破坏”“邪教”“灾难”的帽子;对太平天国的研究,通通都变成了“极左思潮”的错误;对太平天国的正言,也变成了“用意识形态去扭曲历史”。
而相反,屠杀太平军革命者、镇压劳动人民,手上沾满了人民鲜血的反革命侩子手,诸如曾国潘、左中棠、李鸿章等反革命分子,一变成为道德模范、民族英雄,成为了“五百年之完人”。历史就这样遭到了篡改,这深刻的教育着我们,历史只能是阶级的历史,革命者上台,历史就是革命的历史;反革命上台,历史也只能是反革命的历史。
在市场经济时代,像辛亥革命这样无害的历史被捧上了神坛,而太平天国革命则被扔进垃圾桶里。这好像在教育着人们,像辛亥革命那样依靠学生、军队、激进分子和演说家的革命路线是正确的,而像太平天国这样紧紧依靠着革命组织、劳动人民、武装斗争的革命路线是错误的。
我们需要认清这些舆论指向的错误,这恰恰是反对革命的资产阶级们散播出来的毒草,通过对革命的污名化,来达到反对革命的地步。
当我们回顾历史时,我们可以看到辛亥革命是多么的无害和无能,它的破产转瞬即逝,既没有在底层群众中引起什么波澜,也没能深刻的改变社会现状,它的果实很快被北洋军阀窃取,初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只存在几个月即告夭折,而四亿农村人口对革命是那么的冷漠和麻木,所谓赶跑了皇帝,也不过是一个幌子,没有皇帝,也会有总统,有元帅,也会有其他各种名字的压迫者回来。
“无量金钱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辛亥革命就是如此,它既没能把劳动人民组织起来,也没有改变东大深层的社会结构,只是沦为了其他资产阶级内部交易和斗争的棋盘,因此在它失败以后,东大就陷入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之中。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军阀势力的统治下,东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愈陷愈深。
假如辛亥革命能拥有像太平天国这样坚固的组织和强大的群众基础,那么它所能取得的成绩也不会仅仅如此。
与此相反,太平天国革命则是完全深入到了农村基层,在农村开展了翻天覆地的新创造。太平军创造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农民阶级专政的新世界,它广泛的把穷人们都发动起来,在天京初创之际,太平军就发布过这样的号召,要“有技术的兄弟来做工,没技术的兄弟来出力”,实现了全体天京人民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了这座“苦力王们的城市”的建造中。
太平军正是如此放手发动群众的能力,在政治上,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明确地提出重新平分土地,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这是农民战争中最光辉的文献,尽管由于反革命对南京的包围,使之不得立刻实行。但太平天国依旧在农村实事求是,坚定的维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太平天国先是保护农民去烧毁地主田契,实现拥有土地的自由,再是恢复旧日的交余粮制度,但不再是给地主交,而是统一向革命政府交粮。这就完全打破了东大几千年来地主阶级专政的威风,过去是地主向农民收粮,法律和军队则保护地主的利益,因为地主是统治阶级收税的主要来源,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就是维护封建王朝的税收。但到了太平天国统治时期,一切人都是向革命政府交粮,地主阶级的威风被一扫落地,出现了大量地主破产、乃至饿死的情况,出现了地主阶级和知识分子们的一片哀鸿遍野,当他们哪怕想通过武装去镇压农民的时候,也会被革命的太平军所制止。就这样,地主阶级失去了纳税的来源,开始成片的遭到破产,反而是过去贫穷的农民,恢复了土地,受到了太平军在农忙时的帮助,也没有过重的纳税负担,于是展现出了一片生产积极、农村繁荣、商业发展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再到后来,太平天国向农民颁发田契,以革命政府的权威向农民保证他们土地的来源合法性,从颁布理想法案,到打土豪分田地,到不再向地主阶级交粮,再到向农民颁发田契,这是一条脉络清晰的、脚踏实地的路线,这都说明了太平天国是如何站在农民阶级的立场上,深刻的改变并重建了基层的农村结构。
在另一方面,太平天国则发展了基层管理,创造了乡官制度,乡官由人民公举本乡人担任,他们是人民爱戴的人。虽然是仍用乡举里选的旧方式,而实质上已起了大变化。封建社会乡举里选的对象为地主阶级。而太平天国公举乡官的权柄,则掌握在农民阶级手中,举出革命的农民来钳制地主阶级。从前被地主阶级踏在地下的农民,今天翻身作主,做了乡官,地主阶级分子不得不向农民们低头了。
而在文化上,太平天国更是一扫满清腐败的、死气沉沉的文化,开展了广泛的属于农民阶级的新文化。地主阶级为了维持他们的夏历,哪怕夏历“岁年错乱、四时失位”也不在乎,而劳动人民则自己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的生产规律,太平天国顺应人民的呼声,决然将数千年之久的阴阳混合历彻底推翻,建立起了以劳动人民发明的节气为造历的基本原则的天历。
与千年夏历一起被推翻的,还有种种儒家文化和经典,还有种种服务于这种压迫制度的繁琐文学,文言文到清末早已成为了死文字,成为了一种只有极少数儒生能看懂,而完全脱离人民群众的文字。而太平天国革命如暴风骤雨,把这些封建主义和他们依附的种种腐烂产物全部推翻,提倡了更富有生命力的人民语言的语体文,这就是早期的白话文。太平天国编写的革命史,都是用的白话演义小说文体,把它向广大人民作教育宣传,提出反对“古典之言”,使劳动人民都能读能写的革命口号。
太平天国所创造的这种生机勃勃的革命景象,不但毅然决然的同五千年封建文化彻底决裂,从满清一口气推翻到封建统治者,同旧世界进行了彻底的划分,更是掀起了宏大的革命文化,不但在文字、绘画、诗歌、男女平等、革命思想等等方面都对封建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建立起了种种太平天国光辉的农民阶级文化。
在一则旧事中:
英国外交官询问将领李明成:“工人得工资多少?”
李明成答:“你们英国人只是给工资雇人做工,我们太平军同时知识多些,我们天朝是不是很伟大呢!”
太平军战士们能认识到平等公有的太平天国,比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英国伟大而自豪。生活在太平天国的人们都感到万象维新,人人都欢呼——新天、新地、新人、新世界!
太平天国正是创造了这样伟大的新文化和新政治,将亿万人民发动并组织了起来。这使得太平天国深深的改造了东大广大的农村,使得这些农村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任由地主阶级压迫了。
即使在太平天国覆灭以后,清朝统治者再度恢复夏历。但太平天国所改干支的字,民间还是照样使用,太平天国的货币,民间还是照样流通。
在首都南京沦陷以后,太平天国依旧有着十几万的军队在天南海北的继续作战,时时刻刻准备恢复祖国,尽管这些各地作战的太平军,也都陆续遭到消灭。但还有以东西捻军为首的反抗力量,依旧在此后四年时间里,从湖北打到山东,处处进行着对地主阶级的有力打击。
而即使到了太平天国覆灭几十年后,它革命的旗号,依旧处处为人所铭记,依旧是被压迫阶级的人民起义的神圣号召。
在太平天国覆灭40年以后,还有以杨辅清在广东、洪全福在香港进行的复国起义。
在太平天国覆灭50年以后,发动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们依旧还在以洪秀全第二来自称。
在太平天国覆灭一个世纪以后,红军在农村所组织农民时,农民们甚至还能找出来太平天国遗留下的大土炮。
太平天国就是这样把人民都组织了起来,即使革命走向了失败和低潮,人民群众依旧口口相传这些大炮埋藏的地方,就等着革命暴动的那一天可以再用。太平天国革命将士留下来的大炮穿越时空射杀国民党匪帮,这样的情节实在是解恨!
【革命还在孕育】
在新时代,经历了伟大的解放战争和群众大革命的洗礼,革命的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1年,东大的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纪念太平天国伟大历史意义的社论:
“太平天国是旧式的农民战争——没有先进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所发展到的最高峰……东大的人民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已经得到了伟大的胜利,创造了东大历史上空前未有东大人民共和国。这个胜利,当然是远非太平天国的英雄们所能够想像于万一的了。”
这是一则可悲的历史,但逝者已逝,不可改变,未来的斗争则肩挑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我们这一代人必须去总结和提炼过去革命的经验,不能再像资产阶级右派的宣传那样,沉迷进如辛亥革命这种资产阶级利益瓜分的“革命”中,不能去依赖那些演讲家、旧军队和把群众排挤出去,而是要走向一条坚决依靠工人阶级,依靠强有力的革命组织的道路。
辛亥革命看似兵不血刃的就推翻了清王朝,但这本身就不是革命的胜利,而是军阀们的胜利,是完全与无产阶级无关的胜利。太平天国之所以处于那样激烈对抗的战场,处于全国范围内最恐怖的“大破坏”中,恰恰这就是真正的革命,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在调用一切被组织起来的阶级力量,在进行拳对拳,肉对肉的激烈对抗,是两个阶级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
无产阶级今日要吸取历史上一切革命的教训,切不可再幻想什么兵不血刃的革命,幻想什么传檄而定,幻想通过精彩的演讲和舆论就能逼迫资产阶级下台。无产阶级必须被组织起来,被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才能称得上是阶级力量,否则就只能是一盘散沙。
是时代交给我们这一代马列毛主义者的责任。我们要去肃清机会主义和错误路线的流毒,树立起马列毛主义的旗帜,坚持去建立这样一个强有力的革命组织,才能在未来,真正担负起改变历史,重新建设无产阶级专政社会的重担!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