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经济形势务虚会
2006年2月13日下午,中国税务杂志社408会议室,六位学者对一系列重大命题的热烈讨论正在进行。此次座谈缘起于王建在中国税务杂志社《香港传真》上的一篇名为《改造我们的研究》的文章,文章列举了十个有悖于传统经济理论的现实问题,此文引起了不少学者对现实问题的共鸣和思考。参加此次讲座的学者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农业和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丁宁宁、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研究员王建、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小虎、国家发改委体改所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梁、中国税务杂志社社长张木生。
下面是王建和温铁军的简短对话:
王建:我不同意温铁军关于土地问题的看法,把土地还给农民就能够解决其离开土地到城市打工的问题吗?农民是希望富裕,还要用城市化来解决。农民出来了,农村的土地人均占有量就增加了,这是解决的根本出路。我们目前的情况,中国的轻壮劳动力都出来了,靠着老弱病残就把地给种了,就是农村劳动的剩余非常充足,现在要看我们是不是要给那些到城市来的人创造就业的岗位。资源不够,这是我们城市化的障碍,但这样我们就只能停滞不前吗?我认为还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前进的办法来研究。把土地给农民,让农民不上访,这绝对不是长久之计。现在农村爆发土地矛盾主要在城郊,城郊的地征得比较多。2005年征地的矛盾上访的七万多起,并不算严重。三年问题的本质还是劳动力转移不出来,停滞在那里。按照“十一五”的规划,人口增加六千万,粮食现在人均383公斤,增加4500万吨粮食。现在应该让农村人口出来,把自然村合并成新村,将土地置换出来,这非常重要。“十一五”期间一定会爆发粮食矛盾,我们未来会是滞胀而不是通缩。
温铁军:我比较认同现在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为这并不是纯粹从“三农”角度出发的讨论,而是从整个国家的战略来考虑。其一,我们知道现在消费能力最弱的人群在农村,国家增加在基层的小型项目投入会带动农民在当地的非农就业,提高农民的现金收入;而按照农民的消费能力,基本上是购买地方中小企业的产品,这就会促进地方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当地的更多非农就业,这可以比喻是反弹琵琶。第二是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这是政府偿还多年来的欠帐,过去村以下的项目投入基本靠农民自己,如果国家增大投资,多少能解决乡镇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就等于改善了农村的投资环境,也意味着扩大了整个国家的资产总量。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宏观方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