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靠在大城市形成贫民窟不是我们要走的路
本报记者 孙琳 代晓明
25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步入设在自贡市委大礼堂的临时讲堂,这个与农民打了20多年交道,在40多个国家搞过调研的“三农”专家谦逊地说:“我不是什么专家,只是一个长期从事农村调查研究人。”3个半小时的精彩讲座,印证了一句话,温铁军是个用脚做学问的人。
不能把城市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温铁军去过很多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墨西哥、阿根廷……,他说他在那些人口过亿的大型发展中国家没有看到过一个成功的城市化典范。
“现在,讲到解决‘三农’问题,有人就会提出这样的破题之方――把土地私有化,放开城市户口,让农民变卖土地后进城,变成城市的打工族。这样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是不对的。”温铁军说,在巴西我看到,大量失去土地,没有生活来源的农民流入城市,表面看是加快了城市化但其实只是把农村的贫困人口移到了城市,在城市形成大量的贫民窟,我把这样的城市化叫做空间平移贫困。这种靠在大城市形成贫民窟的路子,不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要走的路。
简单地把劳动力推向市场并不是好事
我国大概有5亿农村劳动力,全国的劳动力人口大约是8个亿,这个数字几乎是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力总和的两倍。“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政府能够创造如此多的就业机会?如果简单化地把这个8亿多劳动力推向市场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温铁军反问。其结果必然导致劳动力价格的下跌。市场一旦确定一个生产要素不是稀缺要素,而是过剩要素,那么它的回报率就会降低,劳动力也是这样。而新农村建设恰恰可以反弹琵琶。让农民在家门口打工,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增加本地消费需求,又可以带动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拉动非农就业,也许有一天便可形成小城镇大发展的局面。
缓解“三农”问题不能单纯靠市场,而要以政府为主导
“我们当然欢迎各种各样的经济主体投身新农村建设,但我必须告诉大家,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不是市场而是政府。当下,政府不能仅仅承担经济发展的职能,而要更多地转向为提供公共服务。尤其是农村的公共管理、农民的社会保障、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都要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承担。”温铁军说,近几年,中央不仅开始加大对农村公共管理的投入,而且开始增加对农村医疗和教育的投入。并且规定,新增加的财政必须直接用到县以下基层,国家资金要用到村里和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型道路、小型电力、小型通讯、小型水利、小型沼气等小项目上,让农民直接获利,这些都是政府承担责任的表现,对缓解“三农”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
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怎样才能让他落到实处呢?“让8亿农民排着队领中央给的钱显然是不现实的。”温铁军说,我国农民基本上还处于高度分散、无组织状态,要帮助农民,就要帮在根本上,那就得按照中央2003年以来的一系列农村政策文件都强调的,帮助农民组织起来。因为,高度分散的农民不可能和外部成规模的主体之间通过谈判形成正常的契约关系。此外,我们说,建设新农村,最难是在以农民为主体。而在分散的小农经济下,农民不可能成为主体。调研中我发现,综合创建、整村推进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新农村建设的四点经验
温铁军介绍了一些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四点经验。一是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党委的“一把手”工程。新农村建设绝不仅仅是农业部门一家的事,而应该成为各地党委的重要工作,党委“一把手”要亲自抓。二是资金捆绑,集中使用,政绩分别纳入各个部门。现在许多地方的投入很分散,交通部门一点,教育部门一点,文化部门一点,每个部门的钱都不多,结果也做不成什么事。如果能将这些部门的资金集中起来使用,就能够做成一两件象样的事情。三是让农民参与决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政府的投入成为一个杠杆,以此来撬动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积极性的投入。四是搞好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许多地方搞新农村建设,不注意发动群众,如果建立不起好的制度,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让政府长期背包袱。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