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方针和国家竞争力导向的发展战略
高 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指出》:“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把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
科技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
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科学技术实力、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的巨大差距。一个国家可以通过采矿、出卖劳动力或经商“致富”,但如果社会的学习创新能力和相应的组织能力不强,就不能得到内生发展的动力。历史说明,谁能在战略高技术领域的颈部掌握主动权,谁在国际政治中就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和控制力。“知识就是力量”,对科技知识的控制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资本,更是政治控制、军事威慑的手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科技创新能力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当前,我们处于科技革命的时代,发达国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形成巨大经济政治优势。我国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有日益扩大之势,这是我们在21世纪必须正面回应的尖锐挑战。我们必须重视科教兴国战略,争尽快缩短这一差距。大力提高本国企业和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并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是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也是摆脱不发达状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根本途径。
我国工业科技创新能力面临严峻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高速成长的同时,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也迅速提高。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得到外来技术支持的同时,我国科技自主发展的能力并没有随之增长。
当前,我国工业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薄弱,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对国外技术的依赖逐步加深。无条件的合资鼓励政策,加剧了跨国公司对我产业的分割,和对我自主创新能力的冲击。外商投资不断向工业上游伸展,产业体系的完整性正在被跨国势力侵蚀。多年来,我国在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方面没有形成协调一致、有效实施的国家战略,部门利益分散化导致系统集成能力降低,企业普遍缺乏创新动力和能力,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用于消化和再创造的费用和购买国外设备费用的比值为0.08%,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0%,在很多行业陷入了“引进—落后—依赖”的恶性循环。
从外部环境看,在开放环境下,自主创新面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打压。
无数事实说明,全球化条件下,“技术要素自由流动”是经济自由主义者制造出来的幻觉。不论在战略性技术(如高级加工设备、航空航天),还是普通的应用技术(如汽车整体设计的数据库),都是如此。
关系到国防的高技术买不到,花多大代价也要自己研发,而且很多情况下是研发成功的(如航天)。而在“战略性可贸易技术”领域,则需要面对技术资金市场的三重障碍。要引进先进技术,因我没有知识产权而处于谈判劣势,特别是核心技术绝不转让。而一旦我自主研发有了成果,人家马上降低转让门坎,甚至低价倾销。这就形成“引进一代、落后一代”的恶性循环,战略性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被压制衰落。
自立自强、自主创新,还是被动开放,依赖外资?
对任何国家来说,发展经济必须解决技术进步的源泉问题。先进技术的获得,大体有五种方式:
一是自力更生型。在得不到外界知识和技术供给的情况下,从对基础原理的学习起步,基本上通过自身的努力,综合国内资源,独立发展出自己的技术体系。我国的两弹一星就是典型。
二是学习创新型。通过高强度吸收消化—自主开发以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同时向前端基础应用科学延伸。这也是日本韩国通过“技术立国”迅速赶上先进国家的基本经验。
三是集成创新型。基于对市场需求和对现有技术的了解,从创新链的中端出发前向延伸,即利用他人的基础元器件技术,以我为主进行系统集成,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如我国的DVD技术和产业。
四是被动引进学习型。买设备,买专利,买图纸,直接投入生产,一度被看作“技术改造”的主要途径。或简单仿制,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引进、落后”,循环往复,亦步亦趋。
五是合资引进型。技术进步的主体已不是中国企业,技术主导权也不在自己手中。合资的出发点是“市场换技术”,以期外资企业的“本土技术溢出”效应。这种方式,技术的获得是完全被动的,无法把握本国产业的命运。
前三种方式构成“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所谓“自主创新”,首先要明确创新活动的主体:即必须是中国企业或机构控制产权或经营权、控制技术研发活动、控制产品品牌。只有在自己组织和主导的创新实践中,才能真正获得自己的技术能力,才能得到自己的知识产权以及相应的经济利益,才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具有实质意义。
在我们这样的大国,在开放条件下,以上五种方式可以同时存在,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根据和存在空间。但不同方式的背后,反映了不同的企业、行业的发展思路。
目前,上述五种方式中的后两种,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还在大行其道。企业倾向于买先进设备,消化吸收花钱多,费力不讨好,自主品牌争不过外国货。最好是合资傍外国大老板,见效快,出政绩,还“思想解放”。所谓“不求所有,只求所在”,解决税收就业,政府职能简单化为“搞好投资环境”,这几乎成为地方政府的思维定式。
这实际上触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经济建设是以GDP为中心,还是国家竞争力为中心?如果只考虑GDP的增长,靠低端产业发展、靠引进外资是最简单省力的。但是,已有的经验表明,依靠外资实现的地方GDP增长,不过是“中国得到GDP,外商得到利润”,外商雇佣廉价的中国劳动力,“付出30%现金,占有50%的股权,拿走80%利润”。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国家将失去增长后劲,失去对高技术的创造和主导能力。这种急功近利不顾未来的“开放引进”,至今还在受到理论界的鼓励和政策的支持。特别是有人错误理解“开放促改革”的本质要求,把引进跨国公司“合资重组”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途径,看作本地区的荣耀和政绩。这将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基础造成根本的损害。在一些人看来,开放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为了学习和激励自己提高竞争力。目前,这种观念的危害正在大量显现。
技术进步是单纯依靠合资引进,还是积极主动、在学习消化中提高内生的创新能力,这将决定未来中国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命运,决定结构升级和持续发展的主导权,即经济主权的归属问题。况且,很多重要领域的先进技术根本买不来。如不具备和保持主动追赶的意志和能力,必将危及国家安全和主权完整,危及全民族的未来生存状态。
必须指出,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不是要否定开放引进。开放引进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加强自己,而不是要跪倒在外国人面前。人类的知识永远是互相交流激荡共享的。但今天要警惕的是,有人在否定闭关自守同时,有意无意地连自立自强的建国理想也要捎带批判奚落。今天特别应该发扬光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两弹一星”精神。
根本的问题在于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开放环境下,是不是坚持产业和科技发展自主权,要不要保持自主创新和赶超的意愿和毅力,是被动跟进,惟洋人马首是瞻,拱手把技术进步主导权让给洋人,还是以我为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从引进消化开始走自主创新道路,最终形成创新型经济?这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发展观和发展路线,是影响未来百年的大政方针问题。是不可回避,不可不讨论清楚的。
我国必须实行国家竞争力导向、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点的发展战略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行业、国家组织能力为基础的国家竞争,是中华民族的长远和根本利益所在。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着想,我们不能满足于“发展中国家前列”的位置。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以国家竞争力导向、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我们的战略目标。
多年来,以“市场化和外向化—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招商引资—推动GDP增长”这一发展思路,已经成为从上到下的权威理论和经济工作的思维定式。针对“自主创新方针”主要的不同意见是,我们的初级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低成本劳动优势还没有发挥完,解决就业问题仍是主要矛盾,资源过多地向高科技倾斜是不经济的。
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把主要的资源投向基础设施和传统产业是必然的。但决不能以此为理由放弃自主创新方针和国家竞争力发展目标。理由是:
第一,我们是处在初级工业化任务和和全球化的双重挑战下。人家的科技在加速进步,差距还有可能进一步拉大,不追赶不行。
第二,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不断积累,不论谁,在全球竞争中止步不前,为一时的眼前利益而放弃实践和学习机会,就将永远失去学习和创新能力。科技发展要从长远考虑。20年后要达到的科技竞争力水平,必须从今天起步。
第三,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如不及早动手,越到后来越赶不上,从长远和更宏观的角度看,未来的“补课费”要大的多,甚至可能永远被“锁定”在低端位置,造成更大危害。这才是最大的“不经济”。
第四,我国不是西方教科书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而是发展中的大国,是复合型的经济结构,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科技工业基础,有必要在国际上发挥相应的影响力。在科技进步和科技产业问题上,被动的、无所作为的观点是错误的。
现实的发展战略,是基本(传统)工业化目标和科技及科技型产业发展目标的平衡。这应该成为长时期内,我国经济起飞的两个“引擎”,缺一不可。
在过分强调“发挥比较优势”的背后,其实隐藏着这样的潜台词:本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乃至国家安全问题,可以依靠外力解决。中国穷,搞科技争不过别人,不如“引进外资、拿来技术”,“用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收入”。但他们不明白,我们可以买产品,买图纸,买设备,但不可能买到技术能力,能力来源自己的实践和学习,这是不可能让别人代替的。依靠别人的民族是没有出息、没有未来的。惧怕眼前的艰苦学习创新,只顾眼前收益,是误国误民。个人安于当打工仔事小,一个国家如果不奋发图强,甘居落后,不努力维护自己的科技和经济自主权,就是拿国家的主权和命运当儿戏。
体制创新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前提
建设创新型经济,必须加大科技投入,调动各方面的科技创新积极性,促进知识的流动,促进科技成果向经济的转化,提高全社会创新效率。这就要求超越传统的以短期的总量增长为中心的思维定式,兼顾经济和科技、眼前和长远,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需要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相互配合,也就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提高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是基础。同时,必须充分发挥院校和科研单位科学技术创新的主力作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社会中介机构协调纽带作用,将产学研合作研发制度化,集中优势企业和地区行业力量,进行“高强度的消化—再创新”,克服技术资金的瓶颈,才能抵御来自国际市场的打压,才能将创新链延伸,获得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
后进国家要实现赶超目标,必须处理好对国内骨干企业的“保护”和“鼓励竞争”之间的平衡,处于幼稚阶段的民族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如缺乏国家保护可能被强大的对手压垮,永无翻身机会;保护过度又会使企业“变懒”而最终失去竞争力。所以必须处理好“开放度”的把握问题。这里的关键因素,还是通过体制变革加强企业和产业组织的微观活力。
总之,国家创新体系,要求发挥微观活力和贯彻国家意志、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并重,要求兼顾体系的开放性和自主性。这里的关键,在于国家经济科技战略思路的根本性调整。20多年来,我们习惯于建议国家管的越少越好,把“放”作为“思想解放”的标志,今天这种单向思维应该变一下了。选择以自主创新为基点的发展战略,要求国家和企业增强学习和组织能力。这不仅意味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意味着政府调控力度的增强。这首先需要解放思想,破除崇洋媚外情结、树立自立自尊自强,靠自己的努力奋斗争得国家富强的理念。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