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时报:在中国,学位不是工作的保证
孙媛萍(音译)因为要参加面试而缺席了毕业典礼。面试需要一整天的时间,22岁的她感觉不错。毕竟,她拥有武汉一所名校的市场营销和植物学学位,在班上成绩排名第五。
但是,孙从未得到雇主的回音,她从去年6月毕业起就去应聘的其他十来家公司和政府机构也毫无消息。不久前,在经过痛苦的反思和多个不眠之夜后,她降低了自己的预期,开始向一些小公司发送简历,这些公司的月薪低到140美元,只有她希望赚到的1/3。
日子一天天过去,没有工作的孙仅靠父母每月给的100美元度日,她感到越来越内疚。“我一直以为上了好的大学,一切都会没问题。”孙在不久前的一个下雪天说,“我认为自己非常优秀。我还一时接受不了现实。”
直至本世纪初,在中国,一份大学文凭就意味着跻身精英之列。政府为毕业生安排进入公共机构或国有企业工作,失业从来不是个问题。
但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月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去年6月毕业的近500万年轻人当中,到秋天仍有大约145万没有找到工作。研究者估算到去年年末大约75%的应届毕业生已经找到工作。
中国的毕业生就业率相对有些国家来说还是不错的,比如在日本,年终前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占68%。不过,参加撰写社科院报告的北京学者杨东平提醒,中国的许多大学夸大就业率。不论数字是否真实可靠,“毫无疑问,毕业生找工作会越来越难。”
雇用率下降的部分原因在于中国大学扩招和新学校的成立。预计今年将有大约560万人从二年制到四年制的学院毕业,这个数字是2001年时的5倍。
但失业率上升也反映了中国教育体制、经济和以及许多毕业生预期过高的问题。研究者和公司招募者说,大量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市场缺乏准备。还有许多院校扩充法律等专业,而对于那些没有高学位的人来说,该行业产生的新职位非常少。
与中国的许多大学生一样,程小辉(音译)是家里惟一上大学的——事实上也是他们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两年前,25岁的他从湖北一所大学毕业。他学的是环境工程,由于就业市场不妙,程后来去武汉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他今年6月毕业,但从去年10月起就开始找工作了。本月,他回家过年,预料会受到村民们的热情欢迎。但程表示自己害怕回去,“他们肯定会问我有没有找到工作。”(:Don Lee)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