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风华正茂

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内蒙古在“支教”心得

宋元莉 · 2008-06-05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内蒙古在“支教”心得

在哈中(全称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哈毕日嘎镇中学)教学已经半年,经历的事情想起来还是蛮多的,到底有多少细节过程已经快记不起来。但刚到哈中那两天的感觉还是记忆犹新的:第一天上午副校长和教务主任用两辆车把我们三个志愿者从旗里拉回来,校长在摆放着水果和矿泉水的崭新的会议室里接待了我们。随后车就转到后面的生活区,我被安置在一排宿舍区里的最中央的一间房里。提着行李走进房间,我看到三张上下床摆在不大的屋子里,靠窗的两张已经有人住了,靠门还有一张床,就是我的了。屋里有一个人和我打了个招呼不一会儿就出去了,剩下我一个人一边摆行李一边仔细打量这个新家。墙壁刷得雪白,地面铺着碎花方块砖,明亮的大窗户上还有一块漂亮的蓝色窗帘,让人看着赏心悦目,和我想象中某个灰暗破旧的宿舍完全是两个样子。我的床的对面是一座高大的木头立柜,门后屋角处搁着扫帚拖布和水桶,除此之外还有三张单人桌和凳子。住宿条件已经完全超乎我的想象了。

可是工作还没有安排,因为校长说刚开学事情多,要等两天。于是还不知道会让我做些什么,自己又能干成什么样,心里没底。生活也是全新的,出去看看,小镇上一色的平房,目光越过房顶就看到一大片农田和不太远的小山,见不到什么人。和北京能看到的极不一样,是两个世界。看着辽阔的草原上无垠的天空,想想十天以前刚刚告别了许多熟悉的人,现在已经辗转来到这千里之外的地方,心里老有些空空的。翻开刚到哈中那天的日记,开头这样写道:“我不知道对于学校能做些什么,又感到焦虑,希望做些什么 …… 我还需要考察客观情况才能对这个问题有所回答。”这正是我当时最突出的感受。日记结尾是这样一句话:“先从哲学入手吧。”因为当时刚买到一本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随后几天就看了几章,最大的收获是理清了思绪,晓得要从主观的情绪里走出来,面向新生活,迎接新的挑战。

校方没有让我们多悬着,两天以后就给我们安排了工作。开始时让我教初二一个班的物理,我很认真地对待这份工作,和学生也很快熟悉起来。但一个月以后因为教育局从校内调走了一位老师,校内不得不一下子调整了七八位老师的岗位,我也被调整为教初三一个班的物理。记得刚得知调班时我感情上一时接受不了,舍不得原来那个班,情绪就不太高。我去这个班上第一堂课时发现纪律又挺乱,情绪更低沉了。不一会儿下课了,我刚走出教室的门,一群学生就背着书包拥了出来,洪水泄闸般地从我身边流过,我有一种被淹没在其中的感觉。正在苦恼间,一个男生从门内出来时笑着对我说:“老师你别生气,我们班同学就是爱闹,他们其实并不坏。”(记不全原话了,总之是这个意思)。我没想到自己的心思一下子被他说中了,突然觉得他们十分地可爱,十分地懂事,什么烦恼都忽然跑光了!从那天起,我从心里正式接下了这个班,与他们还有他们的班主任共度了三个月的风雨。

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学生的学风问题,二是教师的教风问题。学风问题是明显的、大量存在的: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死板只会死记硬背。学风其实反应出了背后的教育质量问题:部分小学的老师不负责任,教书如同放羊,使得学生到了上中学的时候连基本的两位算术都不会;中学教师在此种棘手状况下教学压力很大,管理困难,部分教师于是求助于体罚、责骂等粗暴的方法,而真正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则很少进行。

体罚是不解决根本问题的,但是与 那些 老师争论也是不能改变他们的看法的,因为他们的做法据说是“实践出真知”,而我的观点却还只是空中楼阁,没有说服力。面对这种状况,我的对策是一面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一面以自己的行动和成果示范给其他教师,有了事实才有说服力。本着这个原则,我在三个月时间内进行了三次探索:第一步是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我觉得这其实不难,只要多为学生着想,关心他们,多进行平等交流,学生就会喜欢这个老师。第二步是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进行要求,我和班主任联手在所教的班上整顿了抄袭和纪律这两个顽疾,使很多人第一次面对自己的真实成绩。第三步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授课不是以知识为核心,而是以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为核心,这项工作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表现为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普遍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是我这半年支教生活的重头戏,对我来说,自身得到锻炼可能是最主要的。我对这三个月中每一步的脚印都非常清楚,对每一个挫败和成功有了具体的理解,明显地感到了自己内在力量的壮大,这可能就是那种被人们称之为自信的东西吧:它的壮大使人能承受更大的压力,更迅速地从挫败中站起来争取胜利。

在大学里,同学们经常讨论乡村教育向何处去的问题。现在我作为一名中国的大学生志愿者,来到了西部乡镇,我看到了一些东西,体验到了一些生活,我认为现在的乡村教育是以城市需要为目标的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是以城市生活所需要的知识为内容,考试是以城市知识为标准的选拔手段,因此无论从竞争角度还是从素质培养角度都对农村孩子不利。农村的发展需要本土化教育,即以了解本地区,发展本地区为目标的人才教育。但这个目标与现实的大环境存在着众多取向上的冲突,如何实现之是一个需要继续探索的大问题。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我愿为草原的儿女们效点滴之劳,和他们一起奋斗不息!

2004 年 3 月 4 日

宋元莉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有之人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2.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3. 星话大白|越南
  4.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6.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7.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8.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9.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动,迫使中国放弃毛泽东思想!
  10. 到底是谁在夸《新闻女王》?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