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的什么话!
摘自李志宁个人网站
据2005.12.13.的网上消息,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了几句很令人莫解的话:
1、他说:“不要动不动就向富人开枪”。
我不知他这里说的“开枪”是指什么。如果是指人们“批评的矛头”,他这就是要为今日中国的“富豪们”来压制社会的批评了。
这可不是一个“学者”应当做的事。
历史上,真有学问的学者,指责穷人而巴结富豪,实在是大失人格的事。谁都知道,自古以来,所谓“嫌贫爱富”并不是中国社会的美德。我才疏学浅,只听说所谓“道德文章”。但我想,和任何人一样,学者首先应当有“德”,是不错的。中国历史上未闻指责穷人、而为富人张目的学者为“德”。当然,今日中国,已经真的颠倒了是非和道德,学者们不为穷人讲话,而为富人呼号,成了时髦的事了。就这样,他还能被人称作“经济学家的良心”!
看来,就是人们找到了经济学家的“良心”,也不过如此,仍然还是仰富人的鼻息而已。
我看,当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是几千年来最没有骨头的一代。
不过也可能,吴先生说的是真正的开枪,我记得好像发生过这样的事。是前两年的事吧,是动枪、还是耍刀弄杖,我就不记得了。在中国,的确是有极个别富人被人打死了。这是事实。但这并非是有“中国特色”的事,国外也会发生这种事。不过,这可急坏了中国的一批学者,为了保护他们心爱的富豪,我在网上看到,当时就有人疯狂地建议:1、富豪是否可以向国家特殊部门申请枪支?2、企业家是否可以受到国家警察部门特殊保护?他们还发出狂言道:“我们的社会需要打造一个和谐、均衡的生存环境以适于富人阶层的安全。”
看来,这些人真希望,中国成为一个富人直接掌控暴力的天下。
这样,富人就可以随意从口袋里摸出枪来,“动不动就向穷人开枪”了。
当然,如果真如学者所愿,真到了这么一天,那么革命,也就又快到了。
2、吴敬琏说:“什么人可能反对改革?一个是既得利益集团,一个是贫困群体。他们可能在反市场体制上结成联盟。打着弥补市场缺陷的口号,大众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会就此改变。”
这真是不可思议!在这位著名的、资深的、得大奖的经济学家看来,贪官污吏和贫穷群众将会“结成联盟”。怎么?贪官和穷人将“结成联盟”?老天,就是最富有幻想力的神怪小说家,其胡思乱想怕也难以达到这种出神入化的境界。
我实在浅陋,只听说过“官商勾结”,还有“官匪勾结”,却从来没有听说过“官民勾结”一说。吴敬琏的意思是“贪官和人民相勾结”吗?那今天这位“著名经济学家”可是有新创造了。
这里,经济学家还顺便威胁人民道:官贫勾结,大众的命运就会改变!
但我不明白,这种逻辑不通的威胁有什么用?穷人还怕命运会改变吗?穷人的命运再改变,会变成怎样?无非是两种:一种是死,一种是砸碎锁链。当经济学家们把穷人逼到非死不可的时候,穷人就会起来砸碎锁链。同时,经济学家们的那点理想,也会被一起敲得粉碎。
3、吴敬琏说:“改革当然要付出成本,从过去的经济结构调整到新的经济结构当然是有成本的。但不改革也要付出成本。因为旧的价格机制应该市场化,但没有市场化,给我们很多错觉。”
这种已经说了20几年的经济学家的蠢话,当初用来骗骗人或许还行,但是直到今天还在说,说明我们的学者们真是有点“词穷”了。理屈词穷么。
我实在不懂,改革为什么要支付什么“成本”?
只要是一个好的制度上的改变,就会带来利益,并不一定非要付出“成本”。改革又不是做一个产品,一定要预先支出原材料和工资等“成本”。改革只是制度上的改变,如果一定要支付大量“成本”,这本身已经就是一个失败。
为什么经济学家要大讲“改革成本”呢?
似乎有个合理的解释:因为他们早就知道,所谓改革,一定要使很多人贫困,失去医疗、教育和住房保障,甚至使不少穷人死于非命。但是如果告诉人民,这是必不可少的改革成本,人民(特别是穷人)知道自己就是改革要支付的“成本”,即使心中气恼一阵子,但事已至此,也只好算了。
我想,这恐怕就是经济学家的如意算盘罢。
我还要说,如果要支付过高的成本,那么这种“昂贵的”改革本身,也就成了人民的负担了。我认为,改革,如果不是为人民而生,还要倒过来,人民要为改革而死,那么这改革就会变成人民的祸害。
此外,这种改革,除了要让当代人民的利益作为“成本”,还要让中国人民的子孙后代也作为“成本”。因为中国的环境、生态、还有自然资源等,已经大量地被充做“成本”了。据报刊材料: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45种主要矿产已探明可采资源能保证需求的只有6种。目前呢,例如我国900余座县级以上国有金属矿,2/3已进入“中晚期”。在事情已如此紧急的情况下,“专家们”仍然说由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因此加速了消耗。
如果仅仅几十年之后,我们的子孙这一辈人,就进入了资源耗竭时期,这样的“高速发展”实在是一个祸害,高速的“成本”真的太高了,这种“经济发展”,的确是不要也罢。
不然,后代将诅咒我们这一代人,尤其是经济学家!
==========
吴敬琏动了感情:不要动不动就向富人开枪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什么人可能反对改革?一个是既得利益集团,一个是贫困群体。他们可能在反市场体制上结成联盟。打着弥补市场缺陷的口号,大众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会就此改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12日在《财经》杂志2006年年会上,出人意料地用这一段话来结束自己的主题演讲。
一向以理性著称的经济学家因何动了感情?吴敬琏言语间隐含着深深的担忧。日前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收入不平等有两个可能的来源:一个是机会的不平等,一个是结果的不平等。目前中国社会贫富悬殊,主要来自机会的不平等。他解释,就像贪官污吏通过盗窃公共财产,通过买官卖官,很容易就成了千万、亿万富翁。但现在好像集中注意的是结果的不平等,于是就要限制国企经理的最高薪酬,对一般的富人征高额税等等;还动不动就要“向富人开枪”。这种说法和做法不但没有抓住要点,还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贫富悬殊,是腐败、是用权力换取收入,即权力寻租造成的。”
事实上,贫富差距的扩大正成为许多政策权衡的焦点。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国企MBO的“放与收”等等,这些争执的背后隐藏着同一个问题:当贫富差距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时,是通过扶持弱势群体,加速深化改革,解决市场经济中的不公平现象,还是走平均主义的老路?
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贫富差距加剧,增长方式粗放,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已到了必须解决的关头。如何破解这些矛盾?是走回计划经济的老路,还是深化改革、继续走市场经济的道路?这决定着亿万人的命运,也考验着政府的智慧、经济学家的良心。
吴敬琏为解决这些问题开出的药方针对着12个字:“增长方式、市场机制、政府职能”,而转变政府职能是破解矛盾的支点。他指出,“目前政府职能错位相当普遍,一是越位,二是不到位。不该管的管;应该管的,管得不够或没管好。看得见的手压住了看不见的手。”
吴敬琏不赞同为考虑改革成本而放慢步伐的做法。“改革当然要付出成本,从过去的经济结构调整到新的经济结构当然是有成本的。但不改革也要付出成本。因为旧的价格机制应该市场化,但没有市场化,给我们很多错觉。”
他分析,“电解铝为什么上得这么多?重要原因是供电价格。90年代给电解铝企业优惠的电价,客观上起到了误导企业的作用。”电解铝企业表面赚钱,但如果考虑资源消耗的实际成本,是赔钱的。“改革不能太快,但改革太慢,成本也很高。像这样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亏损,也不行。”
他说,制定九五计划时就提出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转变的结果不如人意。以至我们每一次经济加速发展,保持9%以上的增长率,但很快就出现资源紧张,经济过热。主要原因是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各级政府在土地、信贷等资源配置中仍然有过大的权力。其二以GDP增长为主的政绩标准。其三,财税收入的增长主要依靠生产型增值税。其四价格扭曲。
“高度扭曲的土地、水、信贷资源都是行政定价过低,引导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以浪费资源的方式提高增长率。”因此他认为,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是:将以行政配置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变为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