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新合作社经济 ——在四平市哲学社会科学二次创业座谈会上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平监管分局 姜? | ||
四平市是全国的粮食主产区,商品粮基地,是农业大市。农业大市表现出,一是农民贫,财政穷;二是农产品加工业水平低。如何将农业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现在看只有通过合作化办法将分散的农户组织到合作社里,大力发展新合作社经济,使千家万户的“小农经济”通过新合作社经济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系起来。下面我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大力提倡发展新合作社经济? 大家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加快农民合作社立法,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从梨树县百信农民合作社看,合作社经济能够促进农民增收。首先,从农民生产资料购买到农产品的销售,有合作社经济就能减少交易环节,提高市场地位和议价能力,实现农民收入的自我保护和增加。我市有53万农户,分散进入市场购买是相同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和农机具等生产资料,出售的是相同的农产品,由于没有合作社经济,他们买生产资料是高价的,卖出的农产品是低价的,有时还有假冒伪劣产品害农,农民正当权益也难以保障。这一买一卖,合作社经济和农户分散进入市场相比,53万户农户多支少收在5个亿以上。正像农民所说:不算不知道,一算下一跳,我们为什么不富,原来是没有合作社使大家联合起来,这高点、低点、假点、费点,这一点那一点,全流失了。我说农民流失的是劳动和劳动成果——农民的劳动力是从来不记入农业成本的。我市农民一年有5个亿的流失和拉动市场,却没有自已的钱上农产品加工厂。这5个亿的来源,由于时间关系,不说了。但用一个原理,大家都会算出来的,就是批发和零售的关系:工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买的越多,价格是越低的,质量有保证,服务也能跟上来;农产品有规模卖出,价格就会提高,就不会有压质压价的。这里算的帐,只是简单的,大家都能直接算出来的帐。所以说大力发展新合作社经济,能够实现农民自我利益保护,增加收入的。二是,新合作社经济能够拓宽农民增收增长点。农产品的价格,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农产品标准化、分级、(品牌商标)包装、贮藏、保鲜、运输、加工等,这些环节和由此带来的收入,都应属于农民的收入,应由农民自已来完成的。没有新合作社经济,农户分散状态下,无法组织联合生产,组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更谈不上以后需要大量资本和社会分工协作才能完成的增值收入。农民通过分散的经营方式,将自已的积累和剩余资金献给国家了,献给了城市,献给了工商企业。这样下去,不仅农民生活无法保障,农村难以稳定,而且会造成农业危险,会出现大问题的;同时农民购买力不足,城市工产品也难以下乡,会导致工厂产品积压,城市工厂开工不足,工人失业下岗,形成经济危机,造成国民经济困难局面。通过新合作社经济将农民组织起来,就是将农民的资金、劳动力、土地、市场组织起来了,这样农民通过合作社就有了钱办自已的农产品加工厂了,再用自己的市场培育和带动自己的工厂,农产品各个环节的增值收入就会留在农村,返还农民。农民增收了,就会拉动城市工产品下乡,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二、为什么下步改革要选择新合作社经济? 大家只道,家庭经营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得到了发展,创造了意想不到的奇迹,解决了中国吃饭问题。我们把家庭经营称做是农民的创造和选择,这是对的。家庭经营解决了人民公社体制下大归堆、大帮哄和大锅饭,重新确立了农户自主经营和财产制度以及农户和国家、集体分配关系,成为调动农民生产力积极性的主要手段。家庭经营为什么在八十年代获得成功,我们可归纳为:一是,农民广泛参与,成为推动制度变迁的主导力量,从而激发了被人民公社体制(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的自然解放;二是,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主要体现在良种、化肥和农药的应用上,带动和促进了生产发展;三是,农产品短缺经济和被严重扭曲的农产品价格的复归,拉动了家庭经营发展。然而,家庭经营必竟是种最原始和最落后的经营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我们在选择家庭经营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生产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倒退的。人还是那个人,只不过由集体的力量,变成了个体和分散的力量;土地还是那块土地,只不过是土地的基础设施被破坏或无力投入;生产力发展主要标志的大机器,退出了农业生产领域。我们选择家庭经营,是尊重农民的意愿,从而确立他们私有财产和自主经营地位,主要目的,是调动起农业生产者——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是为了退一步更好的向前发展的历史选择。家庭经营最大的成绩是动摇了人民公社体制,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观念——就是社会主义的说法哲学。然而我们必竟要正视现实,到了九十年代,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市场配置社会资源起到一定作用的时候,分散经营的“农户”经济和市场经济矛盾就突显出来。农民分散进入市场风险不断加大,买难卖难交替出现,增产不增收,结构调整在盲目和被动中进行,“三农”问题突显出来。我们在制度安排上,在选择家庭经营时,也注意到要有个组织来带动和服务农户经济的。我们首先选择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以村乡两级集体经济组织为服务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然而由于村乡没有及时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仍将人民公社体制敝病延续下来,造成政经不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农户失去了监督机制和能力,集体经营成为政权的财政,失去了经济组织功能,造成了无力带动农户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点生机,然而农民并没有广泛参与进来,大部分没有成功(极少成功地区,是由于农民参与和产权进行了改革)。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提出了建立为农户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然而这一难得的改革设计,再次脱离了农民自主办服务的机遇,而是由政府主导下的职能部门来办,结果形成了两个利益主体不一致的组织和制度安排,国家投入大量的财力,没有达到效果。九十年代后期,进行了一系列农村改革,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供销社体制改革、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等,都没有从制度到政策上安排农民是这一改革主体,因此,农村改革始终处在徘徊中,改革没有实质突破。九十年代末和现在推进的“公司+农户”为主导模式的产业化经营,正在暴露出机制上的敝端:富了公司,穷了农户。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农村改革的主体是农民,推动改革的力量是农民自己,这符合小平说的农村改革关键是“农民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农民没有参与农村改革,说明我们的改革政策选择没有调动农民积极性,这样的改革是白付出成本,又当误农村经济发展的;另一方面,农民没有主动参与农村改革,是因为改革所带来的利益与农民关系不大。以上对我们农村改革二十多年简单回顾,说明这样一个真理,没有农民主动和主体参与的任何农村改革,都是不能成功的。新合作社经济,能够将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成为推动农村改革的主导力量,因为新合作社经济能够让农民得实惠,能够让农民自主选择参与广泛的社会经济管理。十六届三中全会鼓励农民发展各种农村合作社和中央1号文件明确加快农民合作社立法,扶持合作社发展,这就为下步农村改革做了准备和提供了主要政策依据。 三、新合作社经济模式的选择和如何发展新合作社经济? 大家清楚,梨树县百信合作社成为我市新合作社思想和文化的发源,并正在向全省和全国传播。包括:农民、政府、各高校、中国社科院、农业部、人大等,也就是从农民到学术界、知识界、政府和国家立法机关,都对梨树县百信合作社新合作社思想、文化和实践产生了独特的兴趣了。国际合作社组织也对梨树百信合作社创造性的把“国际合作社原则与中国农村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应用,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那么新合作社有哪些品格和魅力呢?首先在于她的思想和文化来源于农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的创造,并经过系统的总结,又反复的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的过程而形成的思想和文化。这种新思想新文化来源于农民的实践创造,经过系统总结必将是服务于农民群众的文化。新合作社思想和文化,是坚定的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新合作社思想和文化,坚持了农民是农村改革主体和推动农村深化改革的主导力量的世界观;新合作社思想和文化,坚持了农民群众能够自已改造和提高自已,能够自已解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新合作社思想和文化,坚持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新合作社思想和文化,坚定的继承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合作思想和理论。我们知道,发展经济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主要方法。但是发展经济需要很多要素相互支持和作用才能完成,如资金、市畅土地、劳动力等。如何将这些发展经济要素资源,通过组织的形式,将它们组织好,使之能够互相支持和发挥促进作用?无凝新合作社模式是最佳选择:以农民的生产合作、购销合作、信用合作为一体,或是形成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民(生产和购销)合作和农村信用合作相结合的“两个组织一家人”的农村合作经济制度、体制和机制,并配以国家与合作社组织的共建的农业保险体制,这样农村经济就能适应市场经济而发展起来。新合作社体制和制度的建立,就会不断的将农民组织到合作社里,形成经济上的联合,从而产生抗拒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遇到大的自然灾害通过互助自救和农业保险补偿,就会很快恢复生产从建家园。新合作社文化主张,在上述农民合作经济体制确立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农民在医疗、教育上的广泛的社会互助,解决个体农民因博因学、因智、因老返贫问题。新合作社文化,是极其丰富的,通过合作社将农民组织起来,进行自我学习和教育,从而解决国家投不起和农民拿不起的教育发展问题。新合作社文化,是将群众的文艺活动和他们的文化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将新合作思想、文化和价值观,通过群众易于接受的办法普及到小孩中、青年中、老人中。新合作社思想主张,只有新合作社文化传播,农民才能用合作社方式实现自我组织。广泛开展新合作社文化教育,就是动员和引导组织农民进入合作社实践的过程。我市是新合作社思想和文化发源地之一,一定要把握好和运用好新合作社文化带动合作社发展的作用,做好新合作社文化产业大文章(以后再讲这个问题)。下面,就我市如何支持合作社发展,提出三点意见:(一)深入调查,系统总结,提出综合配套扶持政策;(二)培育典型,加强指导,完善政策,督促落实;(三)总结经验,典型示范,加大宣传,调整政策进行推广。 |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乌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