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5-12-5 11:03:56
:李杰 盛若蔚
半是海水·半是火焰两组数据让决策者下定决心
河南鹤壁,古来有名 。“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让很多鹤壁人对这块土地颇感自豪。眼下让鹤壁人同样自豪的,却是一项冠名为“大学生村官”的计划——一个正在进行中的乡村试验。
从2002年开始,“大学生”、“村官”这个全新的“词组”开始慢慢为鹤壁人所熟知。2002年,有关部门调研得出的两组调查数据让鹤壁的决策者们坐卧不宁。
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01年底,鹤壁市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为43.5岁,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超过57%;而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为48岁,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竟占56%;同样,村委会主任平均年龄逾41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超过51%。
另一组数据则显示,鹤壁接收大专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近2200人,其中未就业的就达563人,加上此前尚未就业的,全市约有3000名毕业生仍无着落。
半是海水,半是火焰。一边是,长期形成的村干部产生办法和渠道,使在任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弊病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农村基层组织亟须补充新鲜血液。虽然,也有不少农村基层干部心存“领富”愿望,但终因缺乏致富能耐,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和群众脱贫致富的诉求,心有余而力不足。打造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需要的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由此成为当务之急。
一边是,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取消高校毕业生统分政策,加之高校扩招后的大批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就业难尤其在城市就业难的矛盾日渐突出。但对广袤的鹤壁农村而言,这又无疑是人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巨大的反差深深地刺痛了鹤壁的决策层。为彻底解决这一矛盾,市委决定选拔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以期搅活一池春水,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辟新渠。
2002年4月,在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淇县被市委确定为选拔大学生担任村干部的试点县,并喜获成功。次年6月,市委决定在全市公开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计划正式启幕。
村官“空降”·各方帮扶
选、育、帮、管力促新“村官”发挥战斗力
“大学生村官”的到来,让鹤壁的老少庄稼汉多少有些意外。一时间,各种疑窦纷纷冒头。
为避免“大学生村官”“水土不服”,市委边摸索,边规范,在选拔、培养、帮扶、管理上渐成机制,力促“大学生村官”发挥战斗力。
选拔是第一关。市委对“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异常重视。用市委副书记张俊成的话说,是按“干部公选的标准”来筛选。按照要求,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原则上须30岁以下,并热爱农村工作、有扎根农村干事创业的愿望。
很快,市里意识到,大学毕业生在本村任职更能发挥作用。因此,选拔本村的大学毕业生回村任职,成为“大学生村官”的首选。
同时,市委定下几个“优先”:即专业与当地经济发展联系紧密者优先,有致富和带富项目者优先,有农村生活经历和工作经验者优先,大学期间入党者优先。由此,淇县养殖业发达,就多选拔畜牧专业的毕业生;浚县几个二硫化碳厂技术总不过关,就将毕业于青岛化工学院的李玉会派回本村当村委会主任助理,解决工艺难题……
对选拔出的“大学生村官”,市委因才施用:是正式党员的,可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特别优秀者可任书记);是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也可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最近,全市以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为契机,鼓励“大学生村官”通过法定程序竞选村委会主任、副主任或委员,其中有10名“大学生村官”被选举为村委会主任、9名被选举为村委会委员。
“‘大学生村官’享受村干部相应待遇。”市委副书记余学友表示,市里还给他们一定的生活补贴,由县、乡财政解决,不增加农民负担。
为使这批新“村官”早日成才,鹤壁建立了一套实用的“大学生村官”帮扶机制。从县区领导直至村党支部书记,都对“大学生村官”负有帮扶责任,而帮扶的重点还是项目。淇滨区大河涧乡建立起“创业担保基金”,有效缓解了“大学生村官”的资金难题;淇县北阳镇新庄村“大学生村官”赵梅均在创办牧业公司时,得到县、镇两级党委帮助,资金、场地等难题一一化解……
此外,市委建立起两个月一次的调研督查制度,以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大学生村官”也必须每季度向党员和村民代表述职、接受评议监督。
选上“村官”并非一劳永逸,市委还建起激励机制和正常退出机制:各乡镇党委均与“大学生村官”签订责任书,将考核结果装入个人档案——优秀者给予鼓励,不称职者则及时淘汰。
明争暗赛·活力迸发
“鲶鱼”搅动“春水”凸显四大效应
3年前,在很多鹤壁的农村人眼中,“大学生村官”不算啥。3年后,“老把势”们来了个180度转弯:“这些娃儿有知识、有本事,就是不一样!”3年实践,“大学生村官”计划在鹤壁已成品牌,交上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为农村干部队伍带来生机与活力。“大学生村官”正在逐渐成为农村干部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他们的平均年龄为28.3岁,充实到村级干部队伍后,使全市村级干部的平均年龄下降了6.3岁。全市村级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明显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实施这一计划,为农村干部队伍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使村干部中一些自恃无人可接替、不思进取的‘太平官’有了危机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马葆青对计划的初步效果相当满意,“他们和‘大学生村官’明争暗赛,农村干部队伍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大学生村官”以新的视角审视村情民意,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发展经济上,带领群众搞畜牧养殖、种反季节蔬菜、试订单农业……让农民尝到了靠新观念务农、新技术种田、新产业致富的甜头。
——促进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面对矛盾、纠纷,甚至“陈年老账”,“大学生村官”敢于触及、公正处理。浚县卫贤镇裴村宅基地长期管理混乱,“钉子户”多占多用现象严重,致使上访告状不断。“大学生村官”李广华到任后,协同土地部门理顺群众情绪,做通多占户工作——遗留问题妥善解决。淇县桥盟乡郭庄村的“大学生村官”刘延海,用自己积攒的几千元钱,创办了“小小读书社”,为群众提供政策法律服务、先进实用技术和致富信息,引来村民阵阵好评。
——开辟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渠。每批选拔“大学生村官”时的报考人数均超过公告职位数的5倍以上,许多外市大学毕业生也踊跃应考。目前,全市选拔的“大学生村官”已占全市同期报到大学毕业生总数的1/3,大大缓解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鹤壁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3年后,又一组数据摆在我们面前:全市共选拔1018名“大学生村官”,分别在879个行政村任职,实现了村村都有“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新建养殖场44个,创办各类示范基地46个,推广科技成果79项,引进新品种35个;
2004年“大学生村官”创办的项目年产值已近2亿元,年创利润超过2700万元,吸纳从业人员2083人,带动了4000多户农民走上了科技致富路。
□人民日报记者李杰盛若蔚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乌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