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村”掌门人吴协恩
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2004年的乡镇企业总销售额达到263.1亿元人民币,利税超过10亿元,成为中国第一个销售超两百亿的村级经济体。村级经济的壮大,不仅给华西村1500多名老村民带来了年收入翻番、平均年薪超8万的新收入水平,还惠及近年来华西村的2万多名“新村民”。
华西村原有面积仅为0.96平方公里,2000年开始,通过当地农村体制改革,吸收了周边16个经济相对薄弱的村庄,村民超万余,加上近两万名外来务工者,华西村已成为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万多的“大华西”。面积扩大30倍,人口增加20多倍,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如何建设成一个人与人和睦团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华西村”,成为他们这4年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
2003年7月,在华西村第六届党代会上,吴协恩全票当选村党委书记。吴协恩走上前台:“我们新一届党委要按照‘美丽的华西村,幸福的华西村’标准,建设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村’……”
2005年5月,在时隔两年之后,记者再次踏访华西村,汽车沿着华西宽阔的马路缓缓行驶,除了华西的标志性建筑“华西金塔”依旧容光焕发,又有三座“金塔”拔地而起,形成一道蔚为壮观的塔群风景线;沿路一排狭长的崭新商务楼分外显眼,楼下的商铺鳞次栉比、生意兴隆,让人感觉仿佛是走在大都市的步行街上。
今天不是节假日,可村里来来往往的行人穿梭如织,有参观旅游的外地游人,有考察学习的政界要人,有操着西方口音的外国客人,听一位村民讲,现在华西每年接待的游客量在100万以上。汽车行至华西三村,这里厂房林立,车来车往,在华西化纤厂前,一位村民兴奋地告诉记者,目前华西化纤厂的这条生产线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
也许2003年华西村的新任掌门人吴协恩上任之初,还有很多人心存疑虑,但今天,当他们再次来到华西,他们会惊奇地发现,华西村比以前更漂亮了,华西村民比以前更富有了,华西的经济比以前更强盛了。
2003年,在吴协恩上任的当年,华西村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成为全国第一个“百亿村”;2004年,华西村销售收入达到了惊人的260亿元,再次令世人对“天下第一村”刮目相看;华西村民收入逐年增加,新加入华西大家庭的16个村的2万5千多名村民的富裕度再度提升;同时,新一任党委书记吴协恩郑重宣布:2005年华西村的经济总量将超过300亿,用了三年共1000天的时间,华西村将实现1000亿的梦想。
“千亿华西”的宏伟蓝图,将在华西新一代当家人手上实现,毋庸置疑。吴协恩已经很好地接过了老书记吴仁宝的接力棒。
---- “新政”树立威信
记者专程造访吴协恩时,正碰上吴当兵时的一位战友也同时到达。战友相见分外亲热,但寒暄几句后,那位战友便道出了此行的目的。原来复员后,他做起了生意,这次就是冲着华西集团来的,他想做集团的原料供应商,想到吴协恩是自己的战友,又是集团的董事长,便希望吴能到采购中心去给自己开个小灶。当着客人的面,吴协恩没等他说完便不加思索地婉言拒绝:想做供应商的话,你自己到采购中心去谈,我是不可能帮你开小灶的!那位战友见吴协恩态度坚决,只得先行告辞。
这时,记者不免仔细地打量起眼前这位“村官”:和普通人一样,“不惑”之年的吴协恩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中等匀称的身材,稍显黝黑的皮肤,简单随意的衣着,连说话都慢条斯理的,也许唯一能看出他身份的便是一根接一根的“华西烟”。都说老书记爱抽烟,一天要抽三包,看来吴协恩连这一爱好也继承了下来。
看到记者一直盯着自己,吴协恩赶忙打圆场:“怎么,是不是觉得我对战友很无情啊?”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吴协恩打开了话匣子:“华西的制度是我定的,我自己就必须自觉遵守,如果一把手通过给人开小灶赚了一块钱,那么下面人可能就会赚两元、三元,这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道理。”
吴协恩说到做到,执掌华西村两年来,他身先士卒,既继承了老书记艰苦奋斗的作风,同时也在新班子中实施了“制度管人”的新政策。“实施新政策并不代表就是‘新政’”,在吴协恩眼里,老一辈的艰苦奋斗和智慧还是要继承的。“有些亲戚对我有点意见,包括我的亲舅舅有时候工作上找我帮忙,我都会当场拒绝。说实话,我小的时侯他们对我非常好,从内心来说我感到很惭愧,可华西的财产不是我个人的,是大家的。”
吴协恩一再声称自己和老书记没法比,差距很大。不过,华西村的村民们已经慢慢感受到了,吴协恩正以自己独特的个性魅力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信。
----“吴仁宝的儿子”不好当
谈话中,吴协恩多次强调,在工作上从来都不把自己当成是吴仁宝的儿子,所以他一直以普通村民的心态摆正好位置。吴协恩还在做集团总经理时发生过这样的事,村里新来的一个司机,在华西干了半年多的活才弄清楚了吴协恩是吴仁宝儿子的真实身份。当然,做吴仁宝的儿子有时候还要付出点“代价”。
吴协恩11岁那年,华西村村民孙良庆家12岁的儿子在游泳时,不慎溺水而亡。为了抚慰孙家的丧子之痛,吴仁宝狠心把“阿四(吴协恩)”送给了孙家当继子,虽然心里一千万个不情愿,可年幼的吴协恩却不敢“违抗”父命,他知道父亲在村里说话从来都是一言九鼎。
吴协恩自幼要强,虽然自己的生父是村里的父母官,可他从来没有依靠过生父什么,他要用自己的脚去走自己的人生之路。为了体味在没有吴仁宝的光 环下自己的独立性,吴协恩在高中毕业后选择了去安徽当兵。他当的是后勤兵,修汽车的,三年半的军旅生活,不仅培养了吴协恩吃苦耐劳的品质,也让他在思考问题上更加理性和坚定。
1985年,吴协恩退伍后,没有申请分配一个好的工作,而是回到了华西村,并且和孙家女儿阿小喜结连理,成了孙家的“倒插门”女婿。当时,正值华西工业化起步最困难的时候,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吴协恩凭着自己在部队学的驾车技术,主动当起了驾驶员,并很快就成了村里的一匹“快马”。吴协恩要用行动证明,吴仁宝的儿子不用靠别人,只靠自己。而后,吴协恩又成了铝制品厂的一名供销员,并且最终靠实干当上了厂长。
----新书记是众望所归
吴协恩认为,自己当选为华西村的新书记,是因为他为华西做的贡献。
1990年,吴协恩当上了铝制品厂厂长,当年销售量就超过1000万元。
1993年,吴协恩实施品牌合作,与云南“玉溪”和江苏烟草合资合作,联合出品“华西村牌”香烟,当年仅“华西村牌”香烟就赚了近千万元。后来,吴协恩又促成与五粮液合作,联合出品“华西村酒”。
1994年,华西村系列品牌先后蓬勃兴起,而且效益很好。
1995年,为了响应国家的扶贫号召,吴仁宝打算到黑龙江肇东小山屯村创办一个“新华西村”,从而让更多的人富起来。面对艰苦考验,吴协恩第一个报了名,在村党委会上,大家也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在了吴协恩身上。
吴协恩在黑龙江一呆就是三年,他与村民一同吃苦创业,筑起了10多公里引水沟,使3500亩荒地实现了引水治碱,种上了水稻,还办起了工厂,他使当地人均收入从1000多元提高到4000多元,并最终帮助村子实现了脱贫。
随后,吴协恩又服从华西村党委的安排,以满腔的热情在宁夏银川和江西吉安扶助了两个“新华西村”。
2001年,吴协恩开始筹划以“一分五统”方式将周边16个村“并”入大华西,走共同富裕道路。
2002年11月,吴协恩接任华西集团总经理。
2003年7月,吴协恩全票当选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我只想干十年
吴仁宝在换届的党代会上,曾这样解释:“要说知识面,协栋比阿四(吴协恩)广,要说驾御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协德比阿四强,主要还是考虑阿四比较年轻。如果选协栋,只好干五六年,选协德,也只好干10年,而阿四可以干21年”。但吴协恩却说,他只想干十年,“原则问题,我绝对听父亲的,但具体问题,我要自己去闯。”
吴协恩不喜欢人家说他是华西村的“第二代掌门人”,他觉得,无论是父亲还是自己,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为了华西这个群体,自己不过是延续父亲对一方百姓服务的过程,所以谈不上是第几代,如果非要加个“代”字,他认为自己是过渡的一代、是继往开来的一代。在吴协恩看来,华西要真正实现社会化和市场化还需要一个过渡期,而他想通过十年的努力去完成。
至于十年后会由谁来接任,吴协恩很坦然:“我不希望我儿子接任,那时我儿子也才29岁,我想大家应该明白。”
吴协恩语气坚定地说:“一切按客观规律办事,由决策层来决定,而不是由我决定。”
对未来的发展,吴协恩说“对华西村而言,‘做大做强’不是主要目标,‘健康长寿’才是更高追求。而我的责任就是要沿着老书记指引的方向,带领这一届班子不断推动华西村的‘社会化’进程。”(摘编自苏商网)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