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三农关注

直面中国的乡村教育(上)

马伟茗 · 2006-04-08 · 来源:血汗中的呻吟与远山的呼唤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血汗中的呻吟与远山的呼唤

——直面中国的乡村教育

“仰天长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空;   行路攻千里,上文即成书,实。”

写在前面的话: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在当代中国被誉为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泰斗——费孝通老先生在1947年完毕《乡土中国》的编写之后,中国连续几十年直到如今再也没有任何一篇关于乡土中国描绘和深思的文章可以在公认的情况下“与之抗衡”,当然我并不是说要推翻费孝通老先生的观点,或者说非要“长江后浪推前浪”,但是我觉得社会学和人类学不是语言文学,也不是文学著作,确切地说,我们的专家、学者的初衷绝对不是把社会学著作和人类学著作当着文学著作来书写。以共享一代又一代读者。

社会学和人类学是一门以社会现实为基础来描绘和描述客观存在,进而就问题本身和问题的根源给予较强的分析和深层次的透视,对社会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社会学,还是人类学都应该以书写社会现实,揭示社会中的问题,换句话说,社会学和人类学没有停止的时候,永远是一浪又一浪,不断地涌现出新的文章、新的思想、新的看法、新的见解……但是我并不是说新的东西出现就是对以前的东西的否认,我的意思是说,任何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著作与研究都是对他当时那个特定社会时期的个人理解、观察后的一种思考,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很多社会现实和社会客观存在都得变,那就不可能有任何一位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可以写出那种“放之四海皆可用”的社会学或人类学的著作。

社会学和人类学是直接与生活密切相联系的学科,遍及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努力寻找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定期终极目标,也就是永不停息地向更高、更适应时代规律的方向前进。每一个时代都有对这个时代的描述和研究,没有真正的问题预言家可以预见将来社会间会有什么样的社会问题,也没有真正的时间倒回隧道可以让我们本我亲身去感受那个“离我远去”的社会现实。无论是社会科学研究,还是自然科学探索,没有任何永恒的事物,没有任何绝对静止的事物,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作为社会学人类学的学者、包括那些社会学人类学的专家、教授们,我们都应该本着开拓进取,创优争先的精神,永远恪守学术研究不离田野调查这个信条。正如毛主席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费孝通老先生写于1947年的精典之作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对了解和研究那个特定的社会、历史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有部分专家、教授们把《乡土中国》中的许多观点和费老在书中提及的诸多社会现象作为当今的研究理论,似乎有些费解啊?对任何社会著作的研读都应该本着质疑的态度,以事实为根据,以观察、调研为理论。我觉得对任何学界名人的盲目崇拜、对任何学界名著的一味盲信、盲从都是对学术本身的亵渎。没有永恒的真理,只有不断的探索!

选择了社会学和人类学,就选择了无私奉献,就注定要从田野调查开始,永远不能忘记田野调查,走向田野、进入田野、成为田野人!作为我个人,坚决反对站在“象牙塔”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坚决反对坐在会议室里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我们的所有专家、教授、学者们都应该有那种“不能舍身实验室,应当埋骨边疆尘”的信条!

(一)·问题的引入:

在农村生活了十几年,和那贫瘠的土地,和那朴质的老农,和那睿智的儿童、和那山、那水、那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深深的渊源!自己成为幸运的孩子,在家庭和家人的鼎力资助下,在中考、高考的冲杀下,我终于走出了那一座座似乎可以压制所有人的大山,离开那贫瘠的土地,泪别了家乡了父老乡亲,来到了北京这个众人羡慕的地方,进入了北大这个让我梦寐以求的学府!

永远忘记不了离开家乡时,家乡父老乡亲对我的殷殷教诲,家族长辈对我的教导,还有那一群和自己同甘共苦的朋友和那一群群在比我小得对的孩子们,他们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是对教育的羡慕,对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憧憬,对农村现实教育的无奈,同时他们也希望我能够尽我最大努力做一些什么?进入北大这么久了,我也在思索:我究竟该做什么,我可以做些什么,我能够做一些什么?提起笔来呼吁一下我们的教育是有必要的,可是我的声音从来就没有发出过喉咙。

偶尔看看新闻,看见关于教育的报道令我不由得心里一振!中国乡村的教育路在何方?一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我在四川农村呆了十几年,亲眼看见了和我同辈的朋友、同学的求学失败的全部过程,亲眼看到农村现在的贫穷现状,亲身体会到作为农民子女在城市生活中所遇到的尴尬处境,亲身体会到农民们为了自己子女的教育而付出的代价,亲耳听到了那一桩桩农村子女在教育社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痛心遭遇!

我去过令人神往的雪域高原,看见了那里神秘的牧民孩子们教育情况;我去过茫茫的青海,看见了格尔木大风下农村孩子们的教育;我去过干燥的甘肃,看见了省会兰州和国家级贫困县定西的教育差距;我去过山城“棒棒军”统治下的重庆,理解了郊区与市区截然不同的教育质量差距;我去过楚地、山峡湖北,看见了武汉、襄樊、宜昌三个城市教育的差别;我去过喀斯特地貌显著的贵州,看见了贫瘠土地上养育的农家子弟在学校中的畸形待遇;我去过塞上明珠宁夏,看见了农村教育的悲惨情况;我在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长大,从农村走到城市,亲身感受了城乡教育之间的绝对差距!我的眼泪为农村教育而留!每当看见农村那一张张渴望学习、渴望知识的面孔,我的眼泪不由得夺眶而出!

当城市里的妈妈在讨论如何对自己未来的宝宝实行胎教的时候,是否有人想过,我们农民家的妈妈们在干什么啊?她们在那贫瘠的土地上劳动、在为了生存而劳动,而起早贪黑地超负荷劳动!

当城市里的宝宝刚刚出世的时候,全家人都来宠爱,亲朋好友买来的都是高科技的产品,吃的都是什么高智商的东西,用DV、照相机把这些都保留下来,留下的是美好的回忆,就在此时,是否有人又想到我们的农村,妈妈在乡镇上那破难的产房里生下孩子,为了节约那来之不易的金钱而尽快回家,吃的还是那些东西,偶尔可以多吃一些肉什么的,宝宝们玩的都是最简单不过的玩具,留下的都是淡淡的回忆!

当城市里的孩子们在高科技下迅速成长的时候,当他们在接受先进网络文化的教化下的时候,当他们在浩瀚的书籍中博览之时;当他们在学习什么吉他、二胡、钢琴、绘画等艺术特长的时候,当他们在吃麦当劳、肯德基的时候,当他们在讲说英语的时候,是否有人又想过,我们的农村孩子们在干什么?他们弱小的身影晃荡于那片茫茫的原野或者是那崇山之中,他们在和他们一样的小伙伴玩着亘古不变的“家家宴”的游戏,他们在田野中和青蛙、蟋蟀为伍,他们在“享受”王二小放牛的故事情节,他们在学习父辈们的“棍棒”教育,他们的身影又时常出没于那片田野之中,他们已经学会了做饭、烧菜、洗衣服,他们不知道什么叫KFC、Internet,他们只知道“外国”是一个对待中国不好的“国家”。

当城市里的孩子们在小学里苦战奥数的时候,当城市里的孩子们考试的压力下痛苦不已的时候,当城市里的孩子们在初中被老师、家长压制的时候,当城市里的孩子们在中考时挑灯奋战时,当城市里的孩子们在高中普遍接受魔鬼似的训练时,当我们的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在抗议我们城市里孩子们压力大的时候,当我们有的所谓的专家、教授、学者在振臂疾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时候,当我们的国家拨给城市学校巨资用于学校硬件设备的建设的时候,当我们还在为我们的城市孩子们失学和社会负面影响鸣不平的时候,这个时候是否有人想到了,我们农村的孩子们平淡地接受乡间教育,还在学校里自由自在的玩耍,在家里悠闲得看电视,没有机会和前途的他们看明白了许多东西,而他们的家长们多么希望他们的子女能走出那块贫瘠的土地啊,有金钱铺开教育之路是他们的唯一选择,可农村教育的残酷现实让他们不由得直摇头,那是血汗在呻吟,那是大山在呼唤——教育为什么不公平?城乡差距与贫富分化何去何从?

引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新的生活力,使学生向上发展;我们深信应当把环境的阻力化成助力!

血汗在呻吟,大山在呼唤。让我们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那些农村的孩子们、为那些苦难的农村家长们、为那片贫瘠的土壤、为那巍峨的大山奋笔疾书!

(二)·立体剖析农村教育的现状:

 1·正视农民这个群体:

     针对农民这个群体有许多人都著书立说以深入的剖析他,诠释解释他,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家世代住在农村,我置身于农民中,对农村有一些深入的观察,我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悟展现出来:

1)农民外出务工狂潮,子女家庭教育路在何方?

说到农民,我们就想到了土地。勿需多言,按经济学的投入、产出来讲,土地(特指以种植业为主的小农业)绝对是一个投入大于或者等于产出的,而且中国农民的投入是没有算自己的劳动力的,得到的是可以满足一家人一年的口粮!而当代中国中西部农民绝大部分是靠那微薄的几亩田地来生存,土地上没有经济价值,迫使他们陷入经济困境。困难与解决困难时一起出现的,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狂潮席卷整个中华大地,外出务工成为农村里时代的潮流,于是青壮年农民纷纷外出务工,在四川很多村落里留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幼,其实妇女也早已加入了“打工”的队伍行列,下面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子女!父母亲都外出务工,子女理所当然地留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也就是说,做子女的家庭教育主要来自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也就是隔代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一个问题!

家庭教育是孩子们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孩子的成长和人品、性格的形成有着主观重要的影响。祖父母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势必对我们的农村孩子们产生代际影响,祖父母的时代局限性和对事物的认识程度直接在潜移默化中给我们的农村孩子带来取向引导,但是在当代中国现代急剧变迁的社会里,祖父母的思想、思维、价值取向都是和时代差距太大,孩子们在小的时候或许迫于压力而相信,但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加,接受了许多书本上的所谓现代化知识,在社会中看到了许多与祖父母讲授所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社会现象,于是他们就敢于挑战权威,和祖父母对抗,不听从祖父母的教导,这就是社会学中讲的“代沟”(这里是更大的代沟),孩子们就会出现“叛逆”的心理和动机,致使农村青少年社会化在家庭中的失败。还有祖父母对孩子们的学习是没有任何办法监督和管制的,因为在农村大部分的老人是不认识字的!

今年在四川一个农村小学做调查时,一位教师告诉我,每次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参加会议的有60%的是老人(也就是孩子们的祖父母或者是外祖父母)。所以这就给我们的学校互动成功教育带来直接的影响,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缺乏互动,导致本来就落后的乡村学校教育的质量再大打折扣。所以,我觉得这是农村教育中的一个巨大问题——如何使外出务工的农民子女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2)·拜金主义风靡乡村,农村孩子远走高飞:

很明显,在中国现目前是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城市的辐射作用不可低估,越靠近城市的人民收入普遍高于远离城市的人民。同时在目前的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与教育质量是正相关。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越是靠近城市的学校,其教育质量普遍高于远离城市的学校;于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其教学质量普遍高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学校!这是被我们广大农民所公认的。

农民外出务工是为了经济利益,当他们在经济发达地区务工时,他们看见了知识的力量,正如培根所说:知识就是权力!他们看到了教育的程度与经济的关系。他们被现代化的科技所折服,西方的现代文明使他们认识到了教育的严峻性。

他们在城市里处境十分狼狈、生活十分困窘,看见都市那些“白领”中产阶层,看见那些腰缠万贯的老板,看见那些腐败的政府干部们,他们就不平衡了,于是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寄希望于子女。(关于农民进城务工的意义和影响在我的另一篇文章《“城乡畸形人”的展望》里有详细评说。)他们很明白“经济基础对社会一切存在的决定作用”,于是直接或者间接地通过金钱打通各个关节,进而让他们的子女离开那个贫穷的地方,到教学质量相对较好的地方学习,如果钱更多,可以到城市读书,接受更为先进的文化。

在四川调查的时候,一个乡村中学的校长告诉我:近两年内,他们学校有近五十人离开他们学校,到好一点的学校读书,而他们学校一共才五百人,也就是说每年学校流走了近10%的学生!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乡村教育发展的严峻性!学生是学校存在的基础!那位校长还说:如果局势仍然这样发展,市教育局将把附近的三个乡镇中学合并!这究竟是教育畸形发展的尴尬,还是教育的发展前途?

于是乎,在我们现在的乡村学校里,学生们信奉“书中自只有黄金屋,书中只有颜如玉”也就不值得奇怪了。拜金主义广泛传播,乡村教育举步维艰!这值得我们来思考和反思!

3)·“城乡畸形人”煽风点火,“可恶舆论”造弄教育:

所谓“城乡畸形人”简单的说就是:那些生活在城市边缘,生活在农村中心的外出务工的农民。他们频繁往返于城乡之间,融合了城乡文化!变为“不门不类”的人群!我个人把他们定义为“城乡畸形人”。我们可以看看我们外出务工的农民们(也就是我所说的“城乡畸形人”),在农村社会有这么一种亘古不变的信念,那就是:谁有能耐离开农村,抛弃农民户口就会被当地公认为了不起的人!

我们在费孝通老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里可以很容易知道:农村社会中的舆论力量相当大,这就造成我们的农民之间的相互攀比和遵从、服从舆论。当然外出务工的农民们为了不落后于他人,于是努力地想办法让自己的子女也离开农村,得到舆论的认可。同时,农村孩子在那种舆论下也越来越多的倾向于离开本地,到外地去读书,离开苦不堪言的舆论压力,获得大家的认可或者是称赞,这正是那些外出务工的“城乡畸形人”所需要的。

或者确切说,外出务工的农民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别处读书被看成是一种有能力的表现,同村人会称赞他们,那么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民们觉得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认可,实际上是自己在农村这个小社会中获得一种权力,可以叫它时势权力。也就正如我在《“城乡畸形人”的展望》一文中谈到的:其实那群外出务工的城乡畸形人在城市里绝对处于边缘,而在乡村里他们又处于中心,那这种差距注定了他们的心理畸形,所表露出来的言行举止也是畸形的!

所以,我们不难看住:这种“城乡畸形人”是我们乡村教育现状的根源,“可恶舆论”是时势条件下的帮凶!

4)·职高、中师、中专路漫漫,农民们何去何从:

前面我们谈到了城乡差距下乡村义务教育的尴尬处境!下面说说职高、中师和中专在乡村中的前景,中师、中专和职高本来应该是很有前途和生气的,但是随着中国高校扩招,文凭明显贬值,所以这三类学校出现了就业率低,就业形势低迷,而毕业人数越来越多,像这类学校生存的基础就是就业率,既然现在就业率特别低,那就注定了人们放弃它!

据我在一个乡镇调查,场镇上“打摩的”(四川方言,即是一些自己又摩托车的农民利用赶集时间,用摩托车载人赶集、回家而得到经济收入。)的人中,50%是受过中专或职高教育的,大部分是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

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和中师、中专和职高的教育质量严重滑坡,学校风气很是不好,所以,在农民心目中对这类学校越来越没有兴趣,更重要的是读书之后没有“用武”之地。就这样,通过高中上大学时众多家长给子女的必由之路。

于是乎,我们的家长有开始向上面我们所谈到的那样“用经济打通一切关节”,向高中、而且是向质量好的高中进军!那就造成了另一个趋势那就是——“口碑好的高中人满为患,大学升学率低的高中学校‘门前冷落鞍马稀’,职高、中师、中专的老师们到处宣传、找生源!”而我们的农民们是没有选择余地的,那就一句话,你有多少钱,你家里有多大能力,你的子女就读什么样的学校!前面我们讲到了农村中的舆论,所以它迫使我们很多农民想尽一切办法让子女到好的学校去!当然没有钱的家庭也就只有向阿Q一样自我安慰了!

也就在这时,农孩子们之间、家庭之间的差距就拉开了,而且拉得很大,或许就是有的教育专家、社会学家、广大学者们心目中的教育提前筛选功能吧!这是教育的目标吗?我想可能不会使吧!!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南山一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2.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3.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动,迫使中国放弃毛泽东思想!
  4. 侯立虹|谁在动摇“两个毫不动摇”?
  5. 以色列会亡国吗?
  6. 从两处战火看东方和西方思维方式
  7. 司马南:美国为什么没能把巴基斯坦彻底拉过去?
  8. 这才是最难打的战争,国安部门刚发出积极信号
  9. 郭松民 | 评普京年度记者会:“过度轻信”及其他
  10. 大陆认定台湾设置贸易壁垒,惠台政策即将终结
  1.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2.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这是一股妖风
  5.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8.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