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农业与社会分工
2006.07.22
当我们在谈论城里人和乡下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城市和乡村等诸多现代问题的时候,其实我们在很多时候忘记了,所有的城市均源自乡村,所有的职业均来自农民,所有的城里人均来自乡下人。现代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性随着农业产值占GDP的份额越来越小而逐步被很多人淡忘,以至于当我们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个命题的时候,不少人已把它作为一个纯粹的口号。本文试图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全球的视野,讨论农业与人口、农业与社会分工、农民与城市等诸多历史和现实问题,让更多的人更清楚地了解农业的基础地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命题。
一、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到食物生产者
“人”何时出现在地球上,或者说,有一种动物何时被称作“人”,这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事情。我们在这里假定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学会如何说话、制作工具和使用火而进化成了“人”。此时尽管他们的本领超过其周围的动物,但他们仍然和其他动物极其相似,他们仍然像猎食其他动物那样靠捕杀猎物为生,仍像完全依靠大自然的无数生物那样靠采集食物为生。这是怎样的一幅图画:为了追寻猎物,、寻找野果或渔猎场地,他们不得不过着经常流动的生活;而且由于一个地方提供的食物十分有限,他们只好分成小群行动。在这一过程中,原始人类开始驯化动物和简单地种植,但食物采集活动显然能提供不同种类的食物满足人类多样化的食物需求,原始的农业活动,即食物的生产活动中能提供的食物品种要少得多,并且自然风险极大。因此食物采集活动仍在继续着。
在距今10000年到2000年这一段人类发展史上相对短暂的时间内,全世界大部分的人类都转向农业,。显然这是一次强制性的转变,因为没有一个靠捕猎为生的原始人会自愿放弃那舒适而又可靠的生活方式,去做被终日禁锢在自己土地或牧场上无休止耕作的农民。迫使人们转变的是人口压力。虽然在上万年的时间里人口增长缓慢,但还是让除了南极洲之外的各个大陆住满了人,靠捕猎为生的得人类发现靠采集是不足以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不得不用自己种植的实物来补充。其实,他们并不希望总呆在一个地方种植庄稼或饲养牲畜,但随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工具的改进和耕养技术的进步加快,,相对于单位土地而言,农业养活的人口远远超过了食物采集。为了供养虽增长缓慢但越来越多的人口,从事农业成为他们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农业首先在那些少数又可以驯化的动植物的地区成为主业。随着野生动植物长得越来越大,提供的食物越来越多,靠捕猎为生的原始人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做食物生产者,放弃更多的食物采集活动。最后,他们就变成居住在村庄中的农民。从狩猎到农业的转变尽管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长,但经过几个世纪之后,人类已经能够让各种植物适应各式各样的环境并远播他方。从而在某个地方形成织物多样的农业。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随着人类的迁移,也就从中东地区、地中海沿岸地区、墨西哥、中国北部和秘鲁传播到全球的大部分地区。
二、农业的自然律与社会分工
农业劳动的特点在于只要人付出了一部分劳动时间,自然界就提供一部分畜产品、粮食等生活资料。相对于一块好地而言,只需要播下种子,就会有好的收成。因此,农业劳动总是表现为人与自然共同作用的结果。
农业劳动的这种自然生产率是一切劳动的基础。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到食物的生产者,再到后来演化的各种社会分工,尽管职业的细化越来越复杂,但是一切劳动最初是以占有食物为目的,因此农业劳动必须有足够的生产率才能保证农业人口自身对食物的占有需要,从而保证非农业人口对食物的需求。正是由于农业劳动能提供足够的食品,这些食品除了能满足农业人口的需要外,还有足够的剩余保证非农业人口的需求,社会分工才有可能。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种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人口的不断增加,村庄拓展为城镇,城市扩张为拥有巨大宫殿和庙宇以及集聚大量财富的帝国。无论在我们所称得奴隶社会,还是封建时代,城市的繁荣、贵族的享乐以及城市工商业的繁荣,都离不开农业所提供的剩余。有很多学者在谈到中国封建王朝的重农思想时,总是不屑一顾,但农业兴则王朝兴,农业衰则王朝危的现实让历代统治者牢记一条古训,农业为国家之本。
工业革命的成功使得人类进入到一个新的世纪,工业文明史的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现代工业和商业的发达使得城市急剧增加和膨胀,也对农业的供养能力提出了挑战。但很欣慰的是,工业革命的成果同时惠及农业,新技术和新机械不断走向田间,一方面使得农业人口急剧减少,纷纷走向工业和商业部门,为现代工商业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另一方面,越来越少的农业人口却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保障了越来越多的非农业人口的食物需求。如果单从物质层面看,农业对非农产业的作用已非常明显。从价值层面来考察,工业和商业资本的利润从哪里来,工业的积累是如何完成的,这个问题经济学家一直在思考,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我看来,马克思有一个观点我是赞成的,那就是一部分人(农业人口)从事必要劳动,另一部分人则从事剩余劳动。讲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毛泽东在提出“以钢为纲”的同时,更强调“以粮为纲”。为什么向美国、英国等这些发达的工业国家仍试图冲破WTO规则的种种限制,向农业提供在我们看来是如此巨大数量的补贴,以保障即便是在最危急的关头也有最基本的食物供应。
后工业时代如何理解农业与工业、商业、和信息产业的关系,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关系,已变得非常复杂。农业产值的份额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越来越低,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下降的更快(主要指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中国正在加入这个行列。),人们的食物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转基因技术和其他的生物技术正改变着农业的生产方式,现代国际贸易的发达让地区间的食物供给在全球范围内求得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有人甚至惊呼,农业将消失,农民将不复存在。真得如此吗?事实上,农业人口的锐减、农业产值在总产值中比重的降低和人们对食物数量和质量的需求的骤增是同时存在的。食物供给结构随着人们食物需求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由于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农业,单个农民的食物生产量明显增加,农业的自然率明显提高。但传统农业的重要性并没有降低,这主要是由于热门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基因食品受到质疑,人们更希望食品绿色化。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笨蛋”比养殖场的鸡蛋更受欢迎,天然养殖的禽、鱼肉产品更受欢迎等。可以说,工业文明离不开农业的支持,信息文明更应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这就不难理解已进入信息时代的美国对农民的补贴仍保持着在欠发达国家看来近似天文的数字。
没有农民就没有商人、工人和工厂主。没有农业就没有工业、商业、金融业和信息产业。这不仅是历史的结论,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农业的剩余是一切利润产生的基础。歧视农民,轻视农业,无疑是在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釜底抽薪。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