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三农关注

蒋高明|农民的生计问题就是农业安全问题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农民危机才是中国社会的真正危机,可惜的是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两级分化现象十分严重,有7017万现行标准线以下的贫困人口,他们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按照政府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使贫困人口脱贫,还有不到5年时间,仅靠中央财政资金,这个压力是很大的。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突出,这无疑影响了脱困目标的实现。近年,山东、河南、东北三省等地区的粮食连年丰收,但粮价一直低迷,玉米平均只有0.85元/斤,算下来,农民种地是赔钱的。可即使如此,也有价无市,多地出现农产品滞销问题,涉及主粮、蔬菜、瓜果、牛羊肉、奶类多种农产品。

  农民生计问题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中国毕竟是农民大国,农民所占人口比例最高,没有农民的小康,哪有国家的小康?可是,现实又非常无奈,因为农民这一最大群体却是弱势群体。这一弱势群体缺乏保护,在城里务工,连工资都要不到,还要承受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面临工伤的威胁;在农村种地,则完全暴露在农药化肥除草剂之下,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身体健康同样遭到损害,而且由于农产品价格低廉,种地甚至不如外出打工挣钱多。遇到天灾人祸减产,收入会大打折扣,即使粮食丰收,可收入也不会增加。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的农产品不但要与国内的市场竞争,还要与国际市场竞争,虽然近些年,政府也对种地农民进行补贴,但是这些补贴大多数进了包地大户的腰包,普通农民得到的有限。面对国际大粮商,一盘散沙的农民凭手里那几千斤粮食,根本没有议价能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人民公社保障农民的权利,但现在,根本没有一个机构和组织保障农民的权利。农民成了被盘剥的对象,在城里,受到包工头的盘剥,特别是每到春节,要不到工资的农民工纷纷以死相逼,跳楼、自杀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成了威胁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在农村,国内的、国外的粮商,甚至农药、化肥厂商和各级农贩子,也都盘剥农民的血汗钱。

  试想,农民连生计都成问题,自身都难保,怎么能保证我们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安全呢?当我们抱怨蔬菜里的农药超标,粮食里的重金属污染时,是否考虑过农民的付出和回报是如何得不成比例?农民不生产一克化肥,不生产一粒农药,我们怎么把食物污染的账算到他们头上呢?如果无农药、无化肥的农产品价格能够让农民过上体面的生活,农民虽然文化水平低,但也绝不会干另花钱购买农药化肥的蠢事。

  目前,800个种粮大县总共为国家贡献了70%以上的粮食,而其中竟有110多个是贫困县。如何让种地的农民得到合理的回报?如何将扶贫与产业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这几年,中国经济下滑的趋势非常明显,已经成为新常态,会有大量的农民工返乡,没有了务工收入,只有靠种地脱贫这一条路子,怎么脱贫?持续三十年的大化肥高农药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证明无法持续下去了,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破解农村贫困、消除乡村环境污染、带动农民和农二代大学生就业等系统问题的主要解决方案。

  粮价的持续下降与农产品滞销带来的冲击波已让农民遭受了实实在在的打击,突出表现在农民的收入急剧下降。如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导致中国严重的经济危机,对我国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造成重大创伤。我们试分析一下。

  第一,曾托起中国经济半壁江山的中国1.3亿农民工,正面临失业狂潮。有关部门对10省市抽样调查表明,近年不少农民提前返乡“过年”。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不断有制造企业倒闭的消息传来。“中国制造”企业“倒闭潮”袭来之日,就是农民工“失业潮”到来之时,农民工得不到社会保障,外出打工是许多落后地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经济不景气造成这一连续多年来支撑农民家庭的收入来源率先中断了。

  第二,农民再次遭遇“卖粮难”,种地收入告急。面对农民工大量返乡现象,有专家建议,非农就业形势不好的时候,农业就会成为劳动力的“蓄水池”,这个时候加强“三农”工作,保证农业生产,是稳定经济、稳定农民收入的好办法。但是,残酷的现实是:农村出现了“卖粮难”,粮食增产不增“收”。农民米袋子鼓了,钱袋子却瘪了,农产品价格低迷使得农民种地更加赔钱。与此同时,各种农资价格上涨却依然如故。农民说,粮食价格是一毛一毛地涨,但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却是一元一元地涨。可见,种地赔钱已经成了农民的魔咒。

  第三,养殖业面临严冬。养殖业是农民家庭除打工外的主要收入来源,在一些地区,养殖可占据农业收入的80%以上。近年来农村悄然兴起的秸秆畜牧业给生态农业带来了一线曙光,然而,这个新兴产业却遭遇了重大打击。“三鹿奶粉”事件后,牛奶卖不了好价钱,农民纷纷屠杀奶牛。后市场回暖,农民缓了一口气,可2014年到2015年间,由于经济下行,牛奶滞销,农民不得不把白花花的牛奶倒入沟渠。在肉牛养殖方面,因皮革工厂关闭带来的牛皮降价,肉牛价格暴跌。因养牛赔本,农民开始屠杀成年母牛和小母牛。那些屠宰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纷纷购进养牛户“淘汰”的母牛,而不买农民亟待出手的育肥牛,完全不考虑市场规律,目光短浅,损人利己。除了卖牛难,许多地区还出现了卖鸡难、卖猪难的现象,农民养殖积极性大大受挫。再加上禽流感,猪蓝耳病等肆虐,养殖风险进一步加大,养殖业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贡献已经到了尽头。

  在美国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农民收入的“两头”(打工和种粮)和“中间”(养殖)环节纷纷出了问题,农民收入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下一步很可能会打击农民种地、养殖的积极性,大量失业农民可能因不满社会现实而成为不安定因素。如果让农民持续贫困,将不会有积极性为城市居民生产食物。食物短缺将会造成城市低收入家庭破产,从而诱发全面经济危机。尽管中央采取了各项补贴措施,鼓励农民购买工业消费品,但因农民收入下降,而孩子上学、看病以及婚丧嫁娶的费用不但不降,反而上升,农民兜里确实没有购买“奢侈品”的钞票,仅靠补贴刺激农民的购买力,杯水车薪。出口受阻,内销又无法刺激广大农村这一巨大市场,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工厂关闭。总而言之,农民危机才是中国社会的真正危机,可惜的是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不是救美国就是救中国,

  而是救农民才是救中国。

  农民是最大群体,

  农民都成了弱势群体,

  中国怎能不弱势?

  救中国,怎么能不救农民呢?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小石头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5.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中国人喜欢解放军吗?”国外社媒上的国人留言,差点给我看哭了
  9. 掩耳盗铃及其他
  10. 从历史工人运动到当下工人运动的谋略——(一)历史工人运动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3. 与否毛者的一段对话
  4.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5.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6.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7. 社会乱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着
  8.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9.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10.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7.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红色旅游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