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一种新“读书无用论”开始出现。《中国青年报》等单位组织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有34.7%的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都觉得“后悔”。无论是想学习的还是想找工作的,对大学的满意度都严重下降,问题折射出公众对大学出现的功利化倾向的焦虑。
这些年来,在教育产业化的闪亮外衣下,很多大学出现了商业化、功利化的倾向,从学校到老师,再到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进行着沉沦式的自我放逐。作为高校,态度非常清楚明了,你挤破头颅到我这里读书四年,其实就是为了一纸文凭,只要没有什么意外,到钟以后给你便是了。作为大学老师,误导而偏颇的教师评估机制,使得他们要成天面对着“论文、课题、经费”等等与教学无关的事宜,哪有闲工夫在教书育人上下工夫呢?作为学生,大学生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谋个好饭碗,很多人从大三开始就已经在社会上四处活动寻找后路,所以根本就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我们常常喜欢把教育功利化的鞭子抽打在教育产业化身上,其实,这是一种误读。“产业化”不等同于“商业化”,更不等同于“功利化”。国外很多著名高等学府的例子告诉我们,教育产业化与教书育人并不矛盾。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高等学府都是私立学校,按理说他们应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才对,可是这些学校的“老板”们都清楚,你越是追求商业价值就越有可能得不到,功夫在诗外,他们在坚持从严治教的同时,摸索出一套利用大学的科研实力使学校成为工业研究和开发中心,通过与工业的联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教育产业化之路;同时,依靠大量的社会募捐,使大学的经费问题得以解决,他们绝不容许大学作为“保存、发展、传播普遍价值和文化遗产的公共机构和追求真理的场所”这一根本立场的动摇。相反,我们的所谓产业化是见钱眼开、急功近利的产业化,是没钱莫进来的产业化,这是被误读的教育产业化。
当教育领域的所有主体与客体都变得世俗与功利的时候,我们要思考的就不是一个行业正当性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首先,在一个还不成熟的市场环境里,急功近利几乎是所有市场主体的最佳选择,社会的功利化无处不在。如果把大学的功能只等同于在社会上找工作的敲门砖,那么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不如高级技工美妙,就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情。同理,如果把接受大学教育单纯看作是一种投入产出的经济行为,那么我们就不应该期待这种回报会很快到来,教育毕竟不能等同于炒股票,不可能及时套现。还有,一个浮躁的社会往往愿意寻找到一种最低成本的评价方法来区隔市场主体的优劣,于是一种简单而拙劣的评价方法便会应运而生。考核的标准一旦量化,就会很现实,就会使所有的学生或者学校为了完成考核的目标而倾其所有。考核虽然能暂时分出个上下高低、优良中差,可是相对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长远教育目标来讲,我们现有的评价体系几乎束手无策,这是最让人无奈与慨叹之处。
有意思的是,尽管调查中只有47.6%的人明确表示“不后悔”,但被问到“如果重新选择会怎样”时,60.1%的人仍然会选择上大学。高等教育一不小心就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上大学不好,不上大学又不行。如果说哈佛女孩刘亦婷让我们对教育模式、素质教育产生反思,那么新“读书无用论”让我们反思的则是读书的功利化与教育的商业化,而这,应该与真正的教育产业化无关。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