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财富和人民贫困是一回事
2006-5-23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中国的工业化基本完成,中国的GDP连续二十多年保持9%以上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综合国力的进步已经引起西方世界的阵阵恐慌。但是,中国的贫富差距却在不断扩大,农民和城市贫困者的境况就像处在齐脖深的水中,一阵猛浪打来,就可能致其死命。面对此情此景,很多人不能理解,其实,马克思早就告诉我们,只要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国民财富和人民贫困是一回事。”(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
其实古人早就理解了其中的道理,在一首童叟皆知的古诗中写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妇犹饿死。农业的丰收,经济的繁荣并不能带来农民的温饱,自古如此。农耕文明的胜利并不能带给农民实际的地位的改善,同样,工业文明的胜利也不能给工人的命运带来太多的福音。正如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中说的那样“这些宝贵的成就使少数人的收益大大超过多数人的收益。归根到底,为雅文化付出代价的是多数人。”不过,他又说:“显然文明的到来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反动,不过文明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成就。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尽管存在着这些不平等和剥削,历史仍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与工业革命很相似:工业革命最初导致了令人痛苦的社会分裂和人类苦难,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它却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和生活福利。”这就是历史学家的两难选择,一方面认识到社会财富与人民的贫困是一码事,另一方面强调,人类的福利得到了改善,这就是说,少数人的富有的收益远远比多数人的贫困更重要。很显然,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在解释这一问题时是无能为力的,更不可能有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动性。
其实还是有人更好地解释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这个人就是马克思。只可惜研究马克思的人越来越少了。中国的工业化过程能否解决财富的增加与人民的贫困共存的问题,我们只好拭目以待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