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下面两篇讨论三峡水库对重庆气温影响的文章,一篇是02年中科院的预测性研究结果,另一篇是三峡建成后的实际气温报道。说法不一,大家只能自己判断了。
其一:中科院:三峡水库将使重庆冬暖夏凉
来源:国家中西部网2002-09-28
三峡水库蓄水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将成为"空调",使山城气候冬暖夏凉。这是中科院三峡水库形成监测研究项目历时5年的论证结果之一。
该项目属中科院重点科研项目,并于日前通过评审。项目负责人、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虞孝感说,1997年项目启动后,中科院便派出6个学科的专家,对三峡库区的气象、地理、地质、生物等方面展开研究。研究范围上至重庆,下到湖北宜昌。
研究表明,三峡水库将淹没632平方公里陆地,库容393亿立方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库区原有河流的水文特性、水化学性质、沉积物类型等都将发生变化。届时,三峡水库好比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内陆海",周围的空气湿度明显增加,库区形成湿润多雨的气候,水生动植物、鸟类亦会增加。虞举例说,以前,由于长江三峡水流较急,生活在湖泊地区的鸟类几乎无立足之地,水库形成后,宽阔的湖面和温暖的气候将成为鸟儿们生活的"天堂"。同时,水库的建立把各条河流的食物"拦截",使库里的鱼儿们生活得更富足。
"其实受益最大的是重庆市民。"参与该项目的专家说,理论研究表明,三峡水库形成后,393亿立方米的水,就好比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盛夏,它能帮火炉山城降温;冬天则会因这个大"空调"升温。据估计,夏天气温可能会因此下降5摄氏度,冬天气温可能会上升3到4摄氏度。
其二:重庆气温高达43℃:三峡大坝“木桶效应”?
消息来源:中国时报
据中国时报报道,四川盆地旱情严重,重庆市近来气温高达43℃。
北京地理环境学者王红旗表示,水气是产生降雨与平衡气温的关键。如果把四川盆地比做一个大木桶,最短的一根木条就在三峡的位置,这个自然形成的狭长缺口成为向盆地输送水气的关键。
王红旗说,三峡大坝使自然地貌遭人为改变,短的木条被接长,水气循环的主要通道被阻挡,经年累月导致“桶内”气温失衡,伏旱高热天气随之产生,这就是所谓“木桶效应”。
他指出,解决之道为寻找适当的地方开辟水气通道,例如打掉一些自然形成的阻挡水气的山头,让大自然自己实现“空中的南水北调”,否则就像人的血管阻塞,全身血脉不能正常循环,会生大病。
针对“木桶效应”,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表示,四川高温现象是在大系统背景下造成的,今夏副热带高压“西深积点”普遍高于往年,整体副热带高压较往年向偏西偏北偏移,且持续时间也很长。他认为“木桶效应”说并无充分科学依据。
无论是否有科学根据,中国西部地区遭逢五十年来最严重的一场乾旱,至少一千四百万民众饱受无水可用之苦。重庆地区已连续七十天没有下过一滴雨,当地三分之二的河流都已乾枯,农田严重荒芜。
重庆媒体报导,重庆市政府办公厅昨天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单位轮休避暑。当地一所医院的急诊室医师表示,每天大约有超过二万名中暑病患求诊。
而前天起,重庆于是从昨天开始对主城区近四千辆没有空调的公车提供大冰块,进行人工降温。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