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级富豪的慈善之举向世人彰显了什么?
:知原
一、世界顶级富豪捐巨款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二富“股神”沃伦?巴菲特,二人都热衷于慈善事业,都反对世袭财富及布什政府的取消遗产税政策。这向世人彰显了什么?
据统计,盖茨至今已为世界各地的慈善事业捐出近290亿美元的财富,并打算将今后的全部精力都投身于慈善事业。6月25日二富巴菲特宣布准备将自己85%的财产(估计有370亿美元)捐给慈善事业,巴菲特这一数额巨大的捐款使他超越卡内基、洛克菲勒、福特以及盖茨,成为有史以来出手最为慷慨的慈善家。
至于剩余的财富,他们很可能还会继续捐赠,而不是留给其子女。因为,盖茨夫妇多次表示,他们死后,只留几百万美元的遗产给自己的孩子,其他部分将会捐给慈善事业;多年以前,巴菲特就对自己的子女明确表示:“如果能从我的遗产中得到一个美分,就算你们走运。”
更为可敬的是,盖、巴二人要捐的对象不论国籍,是捐给他们认为需要帮助的人。这是真正的博爱精神,诺贝尔和平奖历来有争议,吃力不讨好,如果把该奖颁给盖茨与巴菲特,毫无政治内容的,相信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拍巴掌。
比尔?盖茨现已身价500亿美元,巴菲特则拥有大约440亿美元的身家。这两人的财富加起来共有近千亿美元,相当于8000亿人民币,可以建四个半三峡,如果平分给地球人的话,每人可分130多元。
在美国和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像巴菲特和盖茨这样不愿给孩子留下巨额遗产的富翁大有人在。据美国募款策略协会统计,美国人每年的慈善捐款高达2400亿美元。建筑工程界巨子约瑟夫雅各布斯宣布只留给女儿自己公司价值100万美元的股份,大部分遗产捐给慈善事业。金融大鳄索罗斯也早就明确表示:他准备将自己在基金会里的工作交给已近40岁的长子,但自己的遗产则将捐给本国的公益机构和东欧的教育机构。
二、顶级富豪捐巨款是为了避税吗?
有人认为,这些世界顶级富豪捐巨款用于慈善事业,不是因为他们的道德情操高尚,而是为了逃避高额遗产税。我不否认确实有一些富豪捐款是为了避税,但我认为这一说法对盖茨、巴菲特等人是说不通的。因为,2001年当布什总统打算废除遗产税时,作为最大“受益者”的这些富豪们,反而予以了最强烈地反对。
包括盖茨父亲老威廉、巴菲特、索罗斯等在内的120名美国大富豪联名在《纽约时报》上刊登广告:“请对我们征税”。老威廉在请愿书中写道:取消遗产税将使美国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孩子不劳而获,使富人永远富有,穷人永远贫穷,这将伤害穷人家庭和社会的平衡。巴菲特也表示:“取消遗产税是个大错误,是极其愚蠢的。取消遗产税会造就一个贵族阶级。《华尔街日报》曾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即使美国取消遗产税,仍有50%的美国有钱人打算把自己至少一半的财产捐给社会,只留下一部分财产给子孙。
在纽约公共图书馆的捐赠仪式上,巴菲特和盖茨共同重申了反对取消遗产税的立场。盖茨称,遗产税可以鼓励人们为慈善事业捐款。此外,他还认为“不鼓励财产继承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巴菲特持相近观点,他指出,即便子女只继承他15%的遗产,也会成为全美1%最富有的人。因此,巴菲特感慨地说:“我可不相信制造大批世袭富豪的神话。”
巴菲特说,大部分来自社会的巨额财富必须大部分回报给社会。这个原则是累进税制的基础,也是美国保守派们的立场的对立面,因为他们认为,私人的财富属于赢得它的人,而不是别的任何人。
如果这些富豪捐巨款用于慈善事业是为了逃避高额遗产税的话,他们就不会去反对布什政府的废除遗产税的政策了,而是会大力支持。
三、巨富们生活俭朴,反对世袭财富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为这些富豪捐巨款,而不是留给其子女感到不可理解。有些人之所以理解不了,无非是他们缺乏这些富豪的心境和道德情操吧了。这些富豪捐巨款,而不是留给其子女,原因主要有二条:一是他们认识到了巨额留给其子女,对其子女的成长和发展并不是好事情,而只会使他们变得懒惰、娇惯和贪图享受;二是他们的道德情操确实比一般人高多了,是那些注重物质享乐的普通人理解不了的。其实这些顶级富豪虽然很有钱,但通常都是不注重物质享受的,他们赚钱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满足巨大的成就感而已——与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献身于科研其实是一样的。
盖茨与巴菲特,他们同为巨富,同样热心慈善事业,同样不愿给子女留钱,而且自已同样省俭。盖茨没有私人司机,公务旅行不坐飞机头等舱却坐经济舱,衣着也不讲究什么名牌,他还对打折商品感兴趣,不愿为泊车多花几美元;巴菲特至今住在50年前用3万美元买下的旧房子里,没有仆人,在香港出差的时候,他还用宾馆赠的优惠券去买打折的面包,家人给他买件新衣服他却拿去退掉。用美国人的话来说,他们“将让那些醉心于购买飞机、游艇、豪宅供个人享乐的暴发户们汗颜。”
看看这些富豪的下面的语录,我们是否应该为之动容?
巴菲特说,创造大量的“王朝财富”不符合我的世界观……我认为我的孩子不应当继承我的社会地位……不能因为你出生在这个家庭就得继承相应的社会地位。有一次正值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巴菲特在会上说:“那种以为只要投对娘胎便可一世衣食无忧的想法,损害了我心中的公平观念。”巴菲特说这番话的时候,1.5万名股东听罢掌声雷动,巴菲特接着说:“我的孩子们也在这里!他们是不是也在鼓掌?”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曾经说,只赚钱的公司是一个穷公司。卡内基也曾经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所以他们在有生之年就把自己的巨额财富回馈给社会。比尔?盖茨则说,巨额财富对他来说,“不仅是巨大的权利,也是巨大的义务”。
可以肯定,盖茨与巴菲特等这些热衷于慈善事业,而不愿意将其巨额财富留给子女的富豪们,一定会被后世时时提及,而提及他们的最大理由,一定是因为他们的善举,而未必会是“微软”和“股神”……
四、中国的富人们在做些什么?
对比这些世界顶级首富的慈善之举,我国的富人又再做些什么呢?长沙街头明星们烤一个肉串,有人花一万元抢着买;50克不起眼的茶叶有人花2万元买下。然而那些躺在医院里无钱治病的老人,那些无钱上学的准大学生,他们也许只要几千元就足够挽回一条生命,或者能够凑足上大学的费用,可是又有谁来“买”他们的帐。相比之下,中国富人们的“斗富”比起他们的“怜贫”要重要得多了。
2003年“非典”期间,中华慈善总会总共才收到了770万元捐款,其中只有一个富人以个人名义捐了200万元人民币。一组数据:目前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捐赠。
美国钢铁大亨卡耐基说,“富人在道义上有义务把他们的一部分财产分给穷人”。我国的一位富人却说,“自己创造的财富是自己的,没有义务送还社会”。不是早有经济学家说“富人有功”吗?为什么到该立功的时候,把头缩进了乌龟壳里去了呢?
有一位有钱的富豪,身家数亿,几个子女却一个比一个不成器,住豪宅开名车挥金如土,这位富豪频频慨叹子女不肖,却从未想到要捐赠一部分家产。另一位富豪不到四十岁已家资亿元,近来忽然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甚至想到了轻生。他为什么不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会,做点慈善事业呢?看到自己亲手创造的财富变成别人幸福生活的来源,他不就觉得活着有意义了吗?!
今天有个常被提及的说法,认为中国的富人之所以吝于行善,乃是因为对捐助实行减免税优惠的政策法规还没有到位。我认为,构建慈善事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以此激励捐赠,当然必要。但是,社会责任感的有无多寡,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美国的富豪是在公平的环境下,完全通过个人的努力和能力而获得的,这些人是真正的商业奇才和社会精英,这些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非常高就是很容易理解的了。而我国的一些富豪恐怕是通过违法乱纪,官商合污,将国家的钱弄到自己的腰包里而获得的,这些人自然是缺乏美国的那些商业奇才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
一位企业家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穷不可怕,资源匮乏不可怕,落后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缺乏起码的人文关怀。
五、世袭财富将导致“第二代穷人”与“第二代富人”的对立
《中国经济周刊》的一则消息说,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各占总人口20%的高、低收入阶层收入差距已达33倍。这个数字可能还是比较保守的,实际差距可能要远大于这个数字。阶层的差距产生生活的隔离和心理的不平衡以及情绪的对立,以至形成了一个世人深信不疑的说法:“仇富心理”。于是,每当有某种极端事件出现,人们就归结到这种社会心理。
我不知道这“仇富心理”具体指的是什么。按道理说,大家都喜欢富裕。看来“仇富心理”不是指这个“富”——追求财富,“为富有仁”是大家欢迎的,大家仇恨的应当是“为富不仁”、“不公而富”。
与“仇富心理”相比,中国穷人的另一大特点可能还在于,他们正在被世袭着。走过旧体制的上一代穷人已经老了,他们除了等待社会给予最后的体恤,对社会提不出自己的要求,他们即便是有一种“仇富心理”,也不足以构成现实的忧虑。现在最值得关心的是“第二代穷人”与“第二代富人”的对立。
所谓第二代穷人,是指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里,被隔离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主渠道以外的贫困劳动者的后代们。他们可能是城市下岗工人的子女,也可能是新一代农民工。他们的童年可能被高额学杂费门槛阻拦在义务教育的大门之外,而今天,他们只能进血汗工厂,他们的劳动可能挣不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他们只能跟穷人结婚组织一个贫穷的家庭,他们看不到新的希望,一番艰苦的奋斗之后,又只能回到原点。
所谓第二代穷人,基本是这样“世袭”而来的。那么穷人为什么会世袭?世袭的第一要因是我们的上一代是穷人。因为穷,于是便没有富裕的机会。一夜暴富,白手打下一大片天的魔法时代已经过去,如今资本只会青睐资本,钱只爱钱,即使有一肚子的奇思妙想,没有资金,也只能烂在肚里。
与此同时,第二代富人也自然形成。他们对穷人的生活有很大的隔离,不知道,不理解,甚至不同情。
本来老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穷人也无三代,可是现在,有些人富了,我们大多数人还穷着,而且看来还要继续穷下去;不仅富人有世袭N代的可能,穷人似乎更有世袭下去的趋势。事实证明穷过三代比富不过三代的可能性更大。富人们不仅在自己这一代拼命赚取财富,并且为守业创造了各种条件:培养下一代。
富人可以世袭,而贫穷的世袭化是可怕的。现在最首要的问题是必须马上消除明显的歧视和不公,使第二代穷人感到公正是可以追求的,感到生活毕竟有一些奔头,感到他们的下一代有希望摆脱世袭的贫困。
六、我们应该从中思考些什么?
巴菲特的捐赠,提出了一个我们并不经常思考的问题:慈善事业对于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究竟有什么意义?正在走向市场经济,并且经历着历史上最急剧的财富增长的中国社会,必须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深入的理解。
美国的慈善事业之父卡内基120年前说:他激烈攻击那种相信自己有权利把所拥有的财富花在自己身上或者传给后代的人。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把一生都浪费在积累数百万美元的财富上,而不将之贡献于社会,那简直就是近乎犯罪,公众对他的判决是:这个人富裕而可耻地死去!也正是如此,卡内基后半生献身于慈善事业,把自己的财产一分不留地捐了出去。
托克维尔认为,美国与欧洲最大的不同,在于美国老百姓能够处在大致相同的起点上竞争,没有欧洲那种世袭贵族的统治。从卡内基到盖茨和巴菲特,都认同这种平民主义的社会理想。他们知道,如果他们这样的人都把财产留给自己的子孙,美国马上会通过财富的继承而形成一个世袭贵族阶层,并使之统治整个社会。美国的民主精神就会丧失。
卡内基说,财富可以继承;但是,一个人的管理天赋却没有办法传给下一代。一个最有竞争力的社会,必须保证让那些最有天赋、最有工作伦理的人成为优胜者。而财产继承则把一些没有经过竞争的弱者指定为优胜者。从长远来看,这将损害一个社会和种族的进化。
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两次经济增长,一次就是19世纪末卡内基的时代。美国正是在那个时代跃居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另一次则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盖茨和巴菲特的时代。在这期间,美国的经济总量几乎是另外5大发达国家经济总量之和。每一次急剧的经济增长,都产生了高度集中的财富,挑战着美国的民主理想。而每一次都有市场经济最大的赢家(如卡内基、盖茨和巴菲特)通过慈善事业来回应这样的挑战。他们很清楚:如果他们不出来负责地重新分配自己受托监督的财富,那么美国要么选择由国家来进行财富重新分配;要么建立一个由世袭贵族所统治的等级社会。那种小政府治下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就无法维持。
尽管有卡内基、盖茨和巴菲特这样热心于慈善事业的富豪,但是,上苍造人龙生九种,各个不同。有些人视财如命,有些人见死不救。推食解衣那种慈善很高尚,可惜,大多数慈善是寻找一种美妙的感觉——一种与衣锦还乡很相似的感觉。多数情况下,慈善是一种功名。清朝时,有钱人会捐款买个官位,光宗耀祖,名扬乡里。美国人有钱则办基金会。在美国的富人看来,基金会可以帮助富人流芳百世。还有些美国人捐款,则是出于避税原因。
慈善是美国的优良传统,也是一种时髦。美国各种慈善机构多如牛毛。要想当大慈善家,就必须一手给钱,一手赚钱。足够有钱,才能出手大方。
盖茨和巴菲特能够富甲天下,首先归功于其父母遗传给他的聪明才智,但恐怕更得感谢美国的制度。美国的贫富差别实在太大,巴菲特自己也承认,他之所以捐出巨款,是因为“市场制度对穷人不灵”。相反,德国和日本没有那么多的慈善家,没有那么多的有钱人,但社会发展得很好,人民安居乐业。
慈善再好,也是一种施舍。捐与不捐、捐多捐少以及何时捐,全凭慈善家的兴致。大家得眼巴巴地等待。总之,是他们尽兴之后,是他们耍钱耍累后才把钱捐出来。
因此,对于穷人来说,与其眼巴巴地等待这些富豪们耍钱耍累后而捐赠,不如从一开始就避免两极分化社会的产生;与其依靠这些富豪们的自觉行为——不将巨额财富留给子女,不如将废除财产世袭制上升为一种国家政策。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