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一个好国企是怎样被糟掉的

银川骑 · 2006-10-28 · 来源:w_y_s博客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一个好国企是怎样被糟掉的
[银川骑]
--------------------------------------------------------------------------------


前几天,和一位企业朋友聊天,使我在【经济史】方面,增长了不少感性知识。

我这朋友原来是杭州低压电器厂的科技干部。他说:杭州低压电器厂那是个毛泽东时代创立起来的厂,生产交流接触器,俗称“交流开关”,大家家里厂里 都要用的。那时候厂里有500多位职工,欢欢喜喜,积极生产,积累壮大起来的一份好家当。厂里人人平等,普通工人也可以大大方方当面跟厂长提意见贴大字报 批评的,厂长也满虚心,不虚心还有在党委监督呢。工人当家作主,好厂。

后来改革了,搞市场经济了,事情就起了变化。外部有温州私企来竞争,内部有私企来“公关”腐蚀。

在外部的市场上,我们厂出价卖45元,温州私企就出35元;我们出40元,它们就30、20元。私企不讲行业标准,就按你提的买价来做。低压电器 开关里的铜皮,规定要用H62材料,它就敢用H57材料,反正不会马上断裂。铜皮厚度,技术标准规定用厚0·18毫米,它就敢用0·16甚至0·158毫 米。低压电器的塑壳用料标准规定用100克,他就敢用60克甚至50克,做得相当的薄。我们厂按规定用银触点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它们就用铜皮上镀一薄层 银来“降低成本”。偷工减料是私有企业的生命力之一,危害用户生命财产安全是它们不管的,钞票捞进算数。

私企还到我们企业内部来腐蚀。我们厂按规定去采购H62材料,台州路桥私企给有关人员提供H57材料再加回扣。这批原材料样品进厂后明明被质检不合格,厂里领导居然拍板,一买买了足够用几年的量!这当然是厂里搞承包以后的事。不承包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我那时经常去温州台州搞售后服务,就是帮用户维护什么的。你没有去路桥旧机床市场看过吧?那里才是温州模式的伟大成果。企业报废的旧机床在这里拆 拆弄弄修修,就又卖给另外厂了,精度当然是比较差的,但生产伪劣产品已经够用了。最有油水的是旧变压器。一只300元买来的旧变压器就可以让一户人家发 财。变压器里的绝缘油的质量本来就高,所以当然卖高价;底部的油脚可以卖给手扶拖拉机当燃料。变压器里面的矽钢片可以卖给做电风扇的私企做原料,手指头一 样粗的优质铜丝可以反复拉延做电线漆包线用,当然粗细是不均匀的,你做电动机什么的也就将就了。变压器外壳上的冷却管可以拉制做家具的无缝钢管,外壳本身 也是优质钢板可以高价出售。当然要想收购到旧变压器也是要给电力公司维修工好处的。

有家私企现在很发财了。当年他从沈阳低价淘了一台旧冲床来温州,过瓯江时雇人抬下抬上,就在个旧房子里安装好就开工了。生产什么电风扇用的电动 机。正规国企做电动机有严格的工序和技术标准,他老兄是会转起来就行。你规定用多厚的矽钢片,他就偷工减料用薄的。你规定多粗的漆包线、漆层多厚,他就用 细的越便宜越用。你规定绕一层漆包线包一层绝缘纸最后浸什么漆,他才不用绝缘纸最后随便浸什么漆。质量是你的好,产品危险是他的大,但他的便宜又有回扣。 所以不做假的公有制企业搞不过他。

私企就是用贿赂打开了社会主义的市场和政策,市场博弈的实际效果是劣币驱逐了良币,私企越来越发达而国企越来越落寞。

我们杭州低压电器厂,在温州模式的里外夹攻下,困难的生存着。谁知道,祸不单行,又遇上了浙江邪风。浙江邪风就是指浙江省从上往下刮的私有化邪风。

先是来了个“假合资”。一个所谓新加坡籍香港老板黄鸿年,还是杭州市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的家伙。它提出按【51:49】的投资比例控股我们厂, 我们厂的资产按桌椅房屋等实物折旧计算,我们厂的设计图纸、品牌、商誉等不准计算。我们这么一个有商誉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好厂就被它轻易的吞并了,还送了它 姚园寺巷这么好的市中心的地盘和半山的地盘。他用香港上市套钱。派罗元功做外方代理。后来这个罗老板因为经济犯罪被判了刑。

曾经有两个温州老板也要买我们厂,上级部门已经同意了,但职工感到不对头了,要求职工自己集资买下。但是上面有人给温州老板透露消息,温州老板就知难而退了。

不过我们厂还好,杭州电缆厂更亏。规模比我们还大的二级企业,竟然一美元就卖了。该港资老板还一口气收购了那么好的生机勃勃的杭州橡胶厂、杭州啤 酒厂。原厂长坚持新购进口设备的未还贷款应由占有该设备的买方负责归还,竟被市领导以“改革意识不强”为由免职,另任命外方指定的人也就是我们厂的外方老 总去兼任。后来这位老总因为其它经济犯罪被逮捕判了刑。但是我们厂已经被糟蹋完了。

听完他的陈述,我久久地沉默。无数革命先烈生命换来的公有制,无数职工辛勤劳动创造与积累下来的公有资产,怎么会变成新资本家的产权了呢?是谁作的孽?

附,杭州部分全民所有制企业名单:

               杭州无线电元件厂;
               杭州半导体厂;
               杭州无线电厂;
               杭州无线电三厂;
               杭州无线电六厂;
               杭州电声总厂;
               杭州电子管厂;
               新安江电子管厂;
               杭州光学仪器厂;
               杭州自动化仪表总厂;
               杭州无线电专用设备一厂;
               杭州电线电缆厂;
               杭州发电设备厂;
               杭州电气控制设备厂;
               杭州电机总厂;
               杭州电梯厂;
               杭州电焊条厂;
               杭州起重机械厂;
               杭州西湖台钻厂;
               杭州砂轮厂;
               杭州工具总厂;
               杭州机床厂;
               杭州重型机械厂;
               杭州链条厂;
               杭州汽车发动机厂;
               杭州内燃机缸垫厂;
               杭州制动材料厂;
               杭州汽车配件厂;
               杭州第二汽车配件厂;
               杭州弹簧厂;
               杭州汽车制造厂;
               杭州叉车总厂;
               杭州千斤顶厂;
               杭州轴承厂;
               杭州水泵厂;
               杭州齿轮箱厂;
               杭州空气压缩机厂;
               杭州制氧机厂;
               杭州农机厂;
               杭州锅炉厂;
               杭州气轮机厂;
               杭州环境净化设备厂;
               杭州阀门厂;
               杭州自行车厂;
               杭州手表厂;
               杭州钟厂;
               浙江轻工机械厂;
               杭州轻工机械一厂;
               杭州电池厂;
               杭州灯泡厂;
               杭州热水瓶厂;
               杭州人民玻璃厂;
               杭州搪瓷厂;
               杭州云母纸厂;
               杭州新华造纸厂;
               杭州华丰造纸厂;
               杭州卷烟厂;
               杭州食品厂;
               杭州啤酒厂;
               杭州火柴厂;
               杭州东南化工厂;
               杭州牙膏厂;
               杭州孔凤春化妆品厂;
               杭州香料厂;
               杭州橡胶厂;
               ………
               ……

老杭州们和了解杭州的网友们看一看,现在还有几家没有变成私有制企业?极少了吧。现在这个毛泽东时代建立的基本工业体系、这些工人阶级创造的财富中的绝大多数,都肥了“民营”新资本家和境外“投资者”。真是不动枪不动炮,————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附,有关黄鸿年的背景资料,有兴趣可以参阅:

黄鸿年 国企收购先行者
   2004年07月15日 新浪财经

昔日的“投机倒把”者,在日后被收购并购企业的中国企业家们广为效仿。

在香港和新加坡股市,57岁的黄鸿年仍然享有“股市金手指”的称号。而在1990年代初,他在中国掀起的国企并购浪潮,让中国企业界至今难忘。

印尼第二大财团金光集团董事长黄奕聪的次子黄鸿年早在1984年即萌生了兼并、收购与重组中国国有企业的念头,然而当时的政治气氛并不合适,黄乃退而结网。1980年代末,黄脱离家族自立门户,在香港成立中策公司作为其大本营,伺机进入中国大陆。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之后,黄便果断出击。

黄鸿年收购中国国有企业的方法,通常以同国企整体合资开始,然后逐渐通过增资由参股变为绝对控股,再将被收购企业股权纳于海外控股公司名下,海外上市集资,实现滚动收购。

在1992年4月到1993年6月的短短14个月中,黄鸿年组建了庞大的企业帝国。他在不同行业打造的中策企业集团,被分别拿到海外上市。

典型的黄鸿年式收购,是一揽子收购一个地区的全部国企或在某行业大量收购企业。泉州即为著名的典型。黄鸿年在1992年收购了泉州市所有37家国企60%的股权。而在大连,中策公司与该市轻工业局协议收购了101家轻工企业。

黄鸿年的收购手法在当年引起巨大争议,被认为是典型的投机倒把。

现在,人们逐渐明白,这就是资本运作。香港《明报》出版社出版的《黄鸿年传》如此评价他对中国内地企业的影响:“他……的运作手法,如今正被内地企业家广为效仿。”(文/《环球企业家》□ 李波|文 出自:2004年7月 总第100期)


企业家的政治搏弈术
2006年08月30日 新浪财经
吴小波 著名财经作家

……在外来商人中,黄鸿年最具典型性。小平南巡后,加快开放顿时成为共识,便在这时,印尼巨贾之子黄鸿年第一时间来到中国,他先是在香港组建了一 个中策公司,自称是“配合中国改革开放策略”之意,然后便在国内开展大规模的收购活动。他的购并基本上都是“市长工程”:与政府一把手直接沟通,利用他们 急于创造改革业绩的心情,借南巡东风,用好政治牌,……。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中策斥资4.52亿美元购入了将近300家国营企业。黄鸿年之后将优质资源 包装,出售于其他跨国公司或在海外上市,成为当时获利最为丰厚的外来资本者。


www.chinanews.com.cn
外资进入中国之事件备忘
文 / 王安

黄鸿年启蒙资本运作

1992年,黄鸿年年近50,新加坡籍企业家。

但他更像个中国人。这不仅因为他是印尼著名华人财团金光集团董事长黄奕聪之次子,也不仅因为他的中策公司总部设在香港。更是因为,1960年12岁的黄被送回国就读于北京26中,1966年毕业后,经受"文化大革命"洗礼,并到山西插队。整个一知青。

……黄鸿年20世纪70年代初出国后,协助其父经营家族产业。1980年代末,黄自立门户,在港以中策公司为基地,伺机进入中国内地。1992年,中国经济加速,机会来了。

中策公司开始大量收购国有企业,步骤大致如下:投入资金与国企合资,通过增资上项目等方式取得合资企业的控股权,将股权纳入海外控股公司名下,海 外上市套现,实现滚动收购。 两年间,中策分别收购了太原双喜轮胎公司(注入499.8万美元)和杭州橡胶厂(注入1524.9万美元),将股权纳于在百慕大注册的中国轮胎控股公司名 下。而后以ADR方式增发新股,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共募资1037亿美元。之后,又用所募资金收购了重庆、大连和银川等地的3个橡胶厂,资产规 模大增,这5家企业有3家是中国轮胎行业的9大定点厂。

用同样方式,黄鸿年还杀入了中国啤酒行业。这些都是进口关税较高的行业。黄鸿年最有名的是一揽子收购泉州全部37家国企,组建中侨公司。

黄鸿年的戏法儿引来纷纷议论。赞成者称:这种做法是国外金融资本的正常操作,至于转卖股权,实际上是二次招商引资,有利于企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反对者说:此事虽合法却不合理,黄购买两家轮胎企业的控股权不过用了3000多万美元,可收回的钱却大大多于此数,都成了中策一家的盈利,这是典型的投机 挣快钱,占了我们的便宜。

警惕外资巨头在华展开的行业扫荡式并购
2006年6月20日 来源:新华信正略钧策管理咨询 :艾西南

……

外国资本在中国采取行业扫荡式并购的扩张方式由来已久,早在十多年前的1992年,印尼籍企业家黄鸿年曾在中国“首创”行业扫荡式并购,在当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黄鸿年1991年12月12日在香港收购一家经营业绩很差的上市公司――红宝石公司,更名为“香港中国策略投资公司”,简称“中策公司”。 1992年4月,黄鸿年以中策公司的名义首次收购山西太原橡胶厂,1992年5月在福建泉州收购了该市全部的国有企业,共37家。1992年9月收购大连 轻工局下属的全部企业,成立合资企业102家,以后又连续在杭州、宁波、无锡等地区设立数十家控股型合资企业。中策公司分区域、分行业、成批地并购国有企 业后,一部分经过包装后在境外上市,如在百慕大群岛注册一家由中策公司全资控股的“中国轮胎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丰厚的资本利得,但对企业的发展很不 重视。“中策现象”首次引起了人们对外资并购的担心或恐惧!

……黄鸿年是外资巨头在华采取行业扫荡式并购的开山鼻祖,但与现代欧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比,黄鸿年先生只是“小巫见大巫”,望尘莫及。

黄鸿年谈在中国做生意秘方。
商坛一哥
● 徐伏钢

……本地著名投资家、集年投资公司主席黄鸿年,昨天在腾福法律事务所(Stamford Law Corp)和Sweet & Maxwell亚洲联合主办的题为“跨越龙门”(Crossing over the Dragon's Gate)专题研讨会上,……谈到当年他在泉州一口气买下41家工厂的经历,黄鸿年说,那是他同当地市长书记们喝过三瓶茅台酒后的杰作。

他说,当时三杯下肚之后,趁大家酒酣耳热,自己的胆子也壮了许多。对方要他为家乡“做点事情”,他顺势提出要收购对方手中的全部41家工厂。“每想到1亿多美元的生意,就这样在饭桌上搞掂了。”

按当时的政策规定,当地官员的审批权其实不得超过3000万美元。但谁都知道,中国历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地政府部门把这41家工厂化整为零分成四个项目来签约,结果合理合法地顺利通过。

黄鸿年说,现在讲这些Grandpa、Grandma(祖父祖母)的陈年旧事,无非是想告诉大家,“吃饭”在中国是一种文化,许多事情就是在吃饭 的过程中解决的。同时,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要太过精明。俗话说,吃小亏占大便宜。他说:“在中国,吃亏跟吃饭一样,也是一种文化”。

……黄鸿年那年去山东烟台洽谈并购业务,上午飞抵当地,下午开会谈判,当晚就拿到营业执照。原来,市长要求当晚赴宴的所有负责官员们随身带上公章,当场盖章通过。于是,黄鸿年马上打电话给美国的银行,资金第二天就到达对方账上。
(新加坡《联合早报》)

 
黄家“天使” 
2006-07-24 经济观察报 
吴晓波

1992 年,小平南巡讲话公开之后,4 月份,一个身材高大、脸庞饱满的44 岁的印尼华裔商人来到了中国。他可能是最早从南巡讲话中读出商机的外籍企业家。这个名叫黄鸿年的中年人有一个显赫的家族,他是印尼第二大财团、金光集团董事长黄奕聪的次子。

印尼华商的崛起,大多与政府主政者有丝缕关系,所以也特别注重维系与官方的互动。或许正因为如此,60 年代初,黄奕聪把他的第二个儿子黄鸿年送到了高干子弟云集的北京26 中就读中学,黄鸿年参加过红卫兵,还短暂地到山西农村下乡插队。30年后,当他转战中国的时候,那些已经当上了领导职务的学兄学弟们自然为他提供了大量的 方便。

……

黄鸿年试水的第一家企业是在他当年插队过的山西省。黄回忆说:我去山西,有一天,吃完晚饭,当时的省委书记王茂林同志问我,“明天有事吗?” 他要去考察一个他蹲点的工厂,当时叫做太原橡胶厂,我可跟他去。看了工厂以后,当时的厂长谢功庆做了一个汇报。这个企业的设备、厂房都是典型的老国营企 业,王书记问我有没有兴趣合资,我当场就答应了。从我们讨论合资到签约,到新公司开业,到我们资金到位,前后也就一个来月的时间。

在山西得手后,黄鸿年转赴杭州,在市长王永明的一力促成下,黄收购了两家效益很好的企业,西湖啤酒厂和杭州橡胶厂,同时还“搭购”了一家亏损的轮 胎厂,黄自嘲说,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80%的农民决定了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决定了意识形态,讲究配套,配给我一个亏损的电缆厂,我也莫名其妙地答应 了。

黄鸿年在杭州的购并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中策现象”由此而生。南巡讲话后,发展意识复苏,举国期盼开放而不得其法,黄鸿年高举“为改造国企服务” 的大旗,自然一呼百应。通过前两年的改革,各地对于通过引进外资来改造国企已渐成共识,黄鸿年平空而降,自然让各地官员大喜过望。杭州之后,黄鸿年来到祖 籍所在地福建泉州。黄说:“市委书记和市长跟我谈了很久,希望我能在泉州搞个项目,我就问市长,你们泉州市总共有多少个厂?市长说总共有41 个企业,我说一起合了行不行?市委书记当场给省里的陈光毅书记和贾庆林省长打电话,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两天两夜内,我们喝了一两瓶茅台酒,把这个项 目签了意向书。很快,在7 月1 日党的生日前夕,我们在香港签下正式合约,向党的71岁生日献礼。”

从以上三地情节来看,中策购并基本上都是“市长工程”,黄鸿年的做法如出一辙:与政府一把手直接沟通,借南巡东风 ,用好政治牌,……

黄鸿年趁热打铁又在大连一揽子收购了101家国营企业。从 1992年4月到1993年6月间,中策集团斥资4.52亿美元购入了196家国营企业,随后又陆续收购了100多家,后虽因中国政府的干预中止了部分合同,但中策仍在短短的时间内组建了庞大的企业帝国。

在收购之初,黄鸿年把重点放在了橡胶轮胎和啤酒两大行业。他将太原和杭州的两家橡胶厂纳入在百慕大群岛注册的“中国轮胎控股公司”名下,而后增发 新股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然后,他又将募资所得的1亿美元先后收购了重庆、大连、银川等地的3个轮胎橡胶厂。在啤酒行业中,中策收购了北京、杭州以及 烟台等地多家啤酒厂,组建了在百慕大注册的“中国啤酒控股公司”,在加拿大多伦多招股上市成功,数年后,黄鸿年又将手中所持股份的整体出售给日本伊藤忠, 伊藤忠再售予朝日啤酒。

就当黄鸿年在各地大肆收购的同时,尾随其后的是由理论界和传媒界人士组成的庞大的“啦啦队”,他的出现让改革派理论家们似乎看到了让国企摆脱旧体 制的曙光。他像是一个“天使”:背着钱袋从天而降,用一堆真金白银换走一张股权证,然后人不换,事不管,却可以让企业从此摆脱“婆婆们”的束缚,换来一个 全新的“老板机制”。于是,对之的称颂便有点“上纲上线”,有些竟带有幻想的玫瑰色。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中策现象是国有企业重组的有效模式”,“是中国 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时代产物”。这些热烈的言论给予了中策现象以无比崇高的改革定位,使之收购行为“超越”了商业利益的自身逻辑。在众多媒体的轰拥下,黄 鸿年和中策意外地成为了中国企业改革的新风标。

黄鸿年后来回忆说,中策进中国,一开始是来试水的,没想到会受到如此欢迎,其收购成本又能如此优惠和低廉,其后便一起热昏了头,很多项目是糊里糊涂地定下来的,泉州和大连的两起“一揽子计划”更是在热浪中匆忙实施的“不可能任务”。

……
在很多接触过黄鸿年的国企经营者心目中,黄鸿年绝对是一个“人物”,最重要的表现是,“他能经常与中央领导人聊天。”他有不少张照片,一些中央领 导人抱着他的女儿与他全家快乐地合影,可以看出他们有非常良好的关系。每到年底,各地的中策公司总经理前来北京汇报工作,他必包下中央领导接见外宾的钓鱼 台国宾馆某号楼,总经理们进来都要验证登记,每个人汇报时间不超过15 分钟,一一鱼贯进出,其气氛既轻松又肃穆,很让来者肃然起敬而终生难忘。

在商业运作上,黄鸿年充分利用了中国现行法规的某些漏洞。原中外合资法规中允许外资分期到位,中策的收购往往预付15%-20%的投入就控制了国 企,将头批企业在海外上市后所获资金再投入滚动式收购。又,中国法律规定外资合资方不得转让其合资股权,中策却转让了持有这些股权的海外控股公司股份。同 时,中策利用中国对合资的额定各种税收优惠、汇价双轨制等获利匪浅。他收购红宝石改组成中策时,公司尚亏损 1476万港元,而仅一年后,该公司净利润竟高达 3.12亿港元,成为香港股市上的一只“奇迹股”。

黄鸿年本人从无实业经验,也对此毫无兴趣,他收购上百家企业,从来没有派驻一个人,全靠原来的厂长们继续经营,总部仅有两三位财务人员全年巡回审 计。收购之初,由于体制解放自然可激发生产力,出现了反弹式的效益增长,然而随着大陆经济氛围的日趋市场化,体制优势日渐消失,原有的国企老问题一一凸 现,黄鸿年收购有余,整合无力,进入迅速,退出犹豫,以致最后陷入具体的经营泥潭。中策旗下企业,除了橡胶和啤酒两个行业群整合出售获利颇丰外,其余都成 尾大不掉之势,泉州的一揽子方案后遗症无穷无尽,手笔大到让人吃惊的大连“101计划”更是半途而废。这时候对中策现象的批评之声也频频出现,有人指责黄 鸿年的“空手套利”是“既无技术又无管理经验的商业投机”,“炒卖企业使国企肥水外流现象严重”。

到1997 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黄鸿年损失惨重,他遂将大部分股份分次出让,套现约7亿港元,彻底脱离与中策的关系。1999 年,与黄鸿年已经无关的中策“中国轮胎”及其他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共亏损2.32 亿港元。


1992年 黄鸿年
2003年11月06日 新浪读书
连载:25年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王安

……80年代末,黄脱离家族自立门户,在港以中策公司为基地,伺机进入中国大陆。1992年,中国经济加速,机会来了。

中策公司开始大量收购国有企业,步骤大致如下:投入资金与国企合资,通过增资上项目等方式取得合资企业的控股权,将股权纳入海外控股公司名下,海外上市套现,实现滚动收购。

比如橡胶轮胎行业。两年间,中策分别收购了太原双喜轮胎公司(注入499.8万美元)和杭州橡胶厂(注入1524.9万美元),将股权纳于在百慕 大注册的中国轮胎控股公司名下。而后以ADR方式增发新股,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共募资1037亿美元。之后,又用所募资金收购了重庆、大连和银 川等地的三个橡胶厂,资产规模大增,这5家企业有3家是中国轮胎行业的9大定点厂。

……
黄鸿年的戏法儿引来纷纷议论。赞成者称:这种做法是国外金融资本的正常操作,至于转卖股权,实际上是二次招商引资,有利于企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反对者说:此事虽合法却不合理,黄购买两家轮胎企业的控股权不过用了3000多万美元,可收回的钱却大大多于此数,都成了中策一家的盈利,这是典型的投机 挣快钱,占了我们的便宜。

……如今都在吆喝卖企业,今天的口令是“靓女先嫁”,今天的春联是“差的送,好的卖,实行非公有化一步到位”,今天着急的是怎么不多来几十个黄鸿年!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乌有之人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2.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3.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动,迫使中国放弃毛泽东思想!
  4. 侯立虹|谁在动摇“两个毫不动摇”?
  5.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6. 郭建波|《文革论》第二卷——《理论曙光(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7. 以色列会亡国吗?
  8. 从两处战火看东方和西方思维方式
  9. 司马南:美国为什么没能把巴基斯坦彻底拉过去?
  10. 郭松民 | 评普京年度记者会:“过度轻信”及其他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4.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5. 这是一股妖风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8.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9.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10.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