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异化与异化之教育
新的学年又开始了,开学不久便耳闻目睹四川一所最有名气的重点中学发生的几件事情,记录如下。
其一,该校初一某新生,因开学时学校纪律要求严格,上晚自习前在宿舍耽误稍微久了一点,宿舍的楼道大门已关,大叫生活老师,无人答应(据称生活老师已关门走了),眼看上晚自习的时间就要到了,铁的纪律逼迫他挺而走险,从三楼窗户往下面的小树上跳,想跳到小树上然后顺着小树爬到地面,赶快去上晚自习以免迟到,结果腿和脊椎骨被摔断,摔成重伤。事后家长却出奇的“理解”、“配合”学校,既没有向校外尤其是媒体声张消息,也没提出高额的赔偿金,只是要求学校除负责儿子的治疗外,有老师能够辅导其儿子被耽误的课程并能继续在该校读书即可。
其二,一位朋友的女儿初中毕业上高中了,于是托人找到在该校教书的我哥哥,因为他是学校的教学骨干,人缘也比较好。但该女生成绩较差,最后只好在该校旁边的分校借读(被收取了更多的费用)。也是开学才几天,班主任、各科老师和学校都对新生强调纪律的严格,要给学生一“下马威”,尤其是成绩不好纪律也差的“双差生”。该女生恰好在一次自习课上把不允许带的手机悄悄拿出来看了短信,不好,被班主任发现了,当即被训斥。女生有点受不了,“态度不端正”,“没有立即认错”,于是被拉到德育处办公室。手机被没收了,并接受多名德育老师的“训导”。女生终于受不了,说了声“我要回家”,突然冲出“德育处”,往校门外跑,这还了得!于是,学校的保安在德育老师的呼喊中立即冲了过去,强行拉了回来!女生受了很大刺激,吓坏了,脸色苍白直到发紫,几次哭喊着要回家,但都被强行拉了回来,最后几乎昏迷,虚脱。“德育处”、班主任才慌忙通知家长接回家,并明确告知:你女儿不服学校老师的“教育”,而且抵触情绪如此强烈,肯定容易出事,谁还敢要?不要来读了云云。
女生在家呆了一周,情绪也稳定了。才读了几天,费用交了几大万,还是托熟人找的“关系”,好不容易才读到的重点中学,就这样不读了?女生和家长当然不甘,都要求返校上课。但是班主任、德育处主任却坚决不同意,执意不收这样的“双差生”!学校领导支持班主任、德育处老师的意见,但没有最后做决定。最后,家长赶快又通过熟人到处做“工作”、求情、送礼(据内部人士称,就是与班主任、德育处主任关系好的中间人也是每人3000元的红包)。最终在家长都几乎“绝望”,准备“放弃”的时候,学校终于同意上课了。女生也做了检讨认了错。家长为此付出的特别是精力也可想而知了。
其三,我哥的干儿子小学毕业上初中,经过艰难考试,还差30多分才能成为这所重点中学的“正取生”,因此在每年1.5万元“教育成本费”(该校已改制为私立学校,其收费是允许的)基础上,再收了3万元(差一分多交一千)而且还是找“私人关系”才读到的,据称此“中间人”还收了5000元“中介费”,但学校没有住宿了,只得住我哥那儿,一间小屋小床,以前也租给学生,一般每月500元。当然,干儿子的父亲是做生意的,毫不含乎的早早交齐一学期的住宿费,还听我母亲说,干儿子的母亲还买了一条铂金项链,花了2900元,托干爹送给班主任。
四川某外语学校这几年因为升学率,重点率高,况且常出省市“状元”,还出了像“哈佛学子刘亦婷”那样的顶级学生等等,所以门庭若市,家长趋之若骛 。据称就造成这样的“良性循环”:学校由公立学校被改造为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精神”的学校制度,即对学校进行了私立化改造。学校由大集团公司收购,并与市政府教育局合作。政府出“政策”,主要是收生收费政策。可以先于市区任何学校收生,划定自己的录取线;可以收取每生每年1.5万元“成本费”(学费、书费、生活费另外),“择校费”学校可以自行决定。作为基础教育学校,行政当局每年不但不用拔划任何费用,反而可以收取30%的管理费。该校幼儿圆到高中“一条龙”7000人左右,再加上它的“分校”,保守的估计每年收费也在亿元以上。也就是行政当局不但没有任何负担,还可以收入3千万以上,况且还省事省心,这就是一个“好点子”“好政策”产生的价值和效应!而且“符合不同家庭对优质基础教育的市场需求”。该校的高中始终坚持不扩大规模,保持在4—10个班以内,坚持选择“尖子”,再多的钱,成绩不好也不收,即使个别特别“关系”也只能“借读”,不能以本校学生名义参加高考,(成绩变好了的当然可以,特别差的正取生也要劝其转入其他学校参考)。因此,能够始终保持几乎100%的大学升学率,高重点大学率或省市状元,也吸引到了全国一些重点大学甚至北大、清华在此招保送生,偶而再出个“刘亦婷”那样的哈佛学子。所以学校每年高中带动初中甚至小学,甚至分校,挤破门槛!尤其是初中收20多个班但每年至少5千人以上报名参加考试。往往考上的,基础不错,家庭经济也有实力。教师也是全省应聘而来应付考试的教育“骨干”“能手”。学校“软件不软,硬件很硬”,实力强劲,“教育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每到星期五下午,接送孩子的小车将学校方圆若干公里造成交通拥堵,知情人也都知道:这些车的主人多数是“非官即商”,(当然,特别拔尖的平民子弟也有不用缴费的例外,只是极个别,而且他们也更愿意选择开出免费条件的重点公立学校),他们的孩子读上该校也正符合他们的身份,小车只是一种象征,这时,无数的小车就成了学校一到独特的风景!
呜呼,今日之学校之教育,种种现象难以描述致尽!我这里记录的仅仅还是“公认”最成功的一所城市重点中学的一点事例,至于其他农村、普通和“薄弱学校”、甚至我们的整个基础教育现状其实也就不难大致设想。
哲学家和经典社会学者们怎样解释定义“异化”一词已不重要。当我们的学校、教师、铁的纪律在归训教化、管理学生而没有以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为基本限度的时候;当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取决于儿童所在的家庭的社会地位的时候;当学校也表达出政治法律的某些等级性或阶层差别特征的时候;当我们的学校也像工厂,教室像间间厂房,教师按规定的教材,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步骤,规定的检验(考试)方式,生产一定规格的"产品"时候,难道不正是“教育的异化”或“异化的教育”吗?它损害的一定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健康、人格、个性、创造力、希望和未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