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World Bank)周二公布了一项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广泛计划,呼吁中国为农民进城拓宽道路、提供更好的城市社会服务并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缓和社会紧张关系。
这份由世界银行和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报告还呼吁,中国应对地方政府的融资进行重大改革,扩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基础,以改善对数百万新增城镇居民的服务,同时允许地方开征新的税费,这样可以降低地方政府对卖地收入的依赖。
周二,世行常务副行长英卓华介绍了一项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计划。图为周日,北京,英卓华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讲话。世行常务副行长英卓华(Sri Mulyani Indrawati)在介绍该报告的论坛上表示,中国需要一支可迁移的、灵活多样的劳动力大军,而且这支劳动力大军应该有获得优质服务的平等权利。该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推进高效的城镇化。
英卓华指出,阻挡农村劳力迁徙的障碍人为地压低了中国的城镇化率,并且抑制了经济增长机会、加大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
她还称,中国的户口登记制度将农民限制在了农村地区,使他们无法享受城市的福利,这种制度需要转变为居住证制度;也就是说,只要满足一定的时间期限,本地居民就都能有资格享受社会服务。
很多建议与中国国务院本月发布的报告所规划的政策框架一致。国务院称,2020年前要实现大约1亿农村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城镇化率从2012年末的52.6%提高至60%。但根据这项政府计划,到2020年将只有45%的城镇人口可完全享受到城镇居民权利,虽然这已超过2012年年底时的35.3%。
中国的决策者们已将城镇化当做提振目前有所放缓的经济增长以及经济转型的途径。所谓经济转型,就是降低经济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
城镇居民的较高收入有望促进支出增长,并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目前消费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5%左右,尽管消费支出的绝对值一直在上升,但未能赶上总体经济的增长步伐。
报告称,农村土地向城市用地流转加剧了不平等状况,土地配置制度向工业用地倾斜,而给予农民的补偿款不足。
中国政府城镇化计划的很多批评者认为,该计划过度依赖于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未足够重视增加农民收入,或为他们提供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城镇化待遇。
报告称,在截至2010年的20年时间里,地方政府用比市值低人民币两万亿元(合3,280亿美元)的价格征用了农村土地。这些宝贵的资金本可以用于农民增收。
英卓华表示,中国的城镇化绝不能再以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融资机会来推动。
英卓华的言论和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的相关言论基本一致。史耀斌称,由于可用土地面积减少、成本上升,因此未来不能再依靠土地出让收入。
史耀斌在同一论坛上表示,地方税收体系需完善,依靠土地出让的做法不具可持续性。
史耀斌称,土地转让所得资金中的80%被用作赔偿金和其他支出, 收入仅占20%。
报告还称,中国政府需要弥补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报告还认为,地方政府应上调水、气、废物处理等服务的价格,同时寻找新的收入来源,例如征收房产税。
房产税目前已经在上海和重庆试点,房产税的实施面临来自地方政府相当大的阻力,地方政府将此看作是对土地出让的一个威胁,同时也间接给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带来影响。
报告还称,地方政府应被赋予发债的权利,并获得其他新的融资渠道,但在资金使用的问题上应当受到约束。
报告显示,城镇范围密度加大以及城镇土地获得更好的利用将提高效率,并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的依赖。
报告还呼吁限制土地征收,被征收的土地仅限用于公共用途。农村土地往往被征收用于私人开发项目,通常是造成社会局势紧张的一个原因。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