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死的不重要,为什么死的才是重点。
同人的确不同命,这个现实你不服不行。
比如日本母女在中国被刺轻伤,全网媒体聚光灯汇聚;两名中国药企高管被菲律宾撕票,口水浪潮势如钱塘;同一时间韩国电池厂活活烧死19名中国人,这大案舆论却安静如鸡,一点声音都没有。
最近,某核心金融企业去世了一名三十岁的女员工,因为跟“减薪、退薪”联系起来,舆论又迎来一波巨浪。
金融业刚刚开始降薪退薪,马上就有这种“浙大高材生、热爱生活、高颜值女孩、买房、贷款、清零”各种关键词直击、痒痒肉全挠到的典型女员工意外身亡。然后马上又被什么神秘力量推动着火遍全网。实在是一气呵成。
可仔细想想,这号称刚毕业几年就买了贷款千万大宅,每年能攒百万的金领高薪阶层,不过亏了个首付,就难受的哭爹喊娘寻死觅活。那些每月几千块的普通人,同样遭遇的人有多少?他们又该怎么样?可有这位金融金领百分之一的声浪?
当初雍正爷要搞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以前特权不交税的,现在要跟平头老百姓一样纳粮,马上江苏就有大儒读书人“被逼的上吊”。是真的没钱交所以要上吊吗?真假并不重要,反正逼死读书人这个大帽子压下来了,正常皇帝那肯定不能继续推行新政了。只不过碰上雍正这个混不吝,交税钱或者交人头,二选一硬生生靠腰刀把新政推下去了。
如今金融单位要减薪,退薪,刚推行没多久,又有龙头金融企业的浙大才女因为“裁员降薪”逼到自戕,这画面是不是有点熟悉。舆论折腾翻涌,“逼死小镇做题家”,这帽子又快成型了。
别装外宾了,这几年能进这龙头金融大司的,哪有什么“小镇做题家”
浙大才女到底怎么去世的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把去世和“减薪退薪”联系起来,口水巨大,形成声势,老套路了,大家都熟。“信心如金子般珍贵,要保护市场参与者的信心”
其实,对金融企业已经够优厚了。前几年融资难,金融机构帮企业融到钱,除了正常佣金,“居间费”、“咨询费”那都是明码标价,融资成本5到7个点,居间费就能到1到2个点,这都快成了“行规”。融资一个亿,一两百万的居间费,不管国企民企,都是这个价。很多国企融资,为了给这笔费用开出票来,甚至要各种辗转腾挪的折腾。
为什么利息那么低,资金还空转,你们金融口的人真的不知道原因嘛?
说句不好听的,这钱如果衙门的人拿了,那都是得牢底坐穿的。现在不过让金融单位自查,把这些“居间费”吐出来就好,并不抓人,他们就如此就地打滚。而且时间恰恰巧巧,推出来一个完美受害者,暗搓搓的暗示“退薪影响到经济预期、大局安定”。想绑架民意舆论给自己撑腰?
共克时艰,让衙门让利喊的比谁都响,轮到自己身上,又有一千八百个理由,“信心、惯例、与国际接轨、市场化薪酬”,反正就是动不得。
真的动了他,什么“历史的垃圾时间”、什么“无恒产者无恒心”,各种怪话都出来了,各种帽子都抛出来了,同气连枝的各路人等都开始敲起锣打起鼓了。
说白了,犹太人几千年为啥到哪都被人喊打?金融这个东西,的确是有原罪的。除非是瑞士这种小国,但凡大国,金融搞出花来的,没一个落了善终。色字头上一把刀,金融这快钱,卖粉都比不上,谁还干实业?17世纪荷兰海上马车夫仗剑行商横行四海,结果阿姆斯特丹创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之后三十年,空心的马车夫就被挤下台。19世纪末英国金融大爆发,伦敦成了第一个全球金融中心,三十年后空心化的日不落,就把第一工业强国的宝座拱手让给了德国,直接引发了一战,日不落变成三个岛。美国冷战后金融独步天下,短短三十年,美军也不能横行了,宇航员也回不了家了。金融玩出花的,底子再厚也撑不住这帮人的胡吃海塞。咱们家底还没美国厚,咱们能顶住这饕餮几年?
只能说,搞金融的这帮人,无论中外,无论古今,的确不是东西。
所以这次咱们金融改革,金融业回归银行为主,服务实体经济,那真是确保民族复兴的大事。说到底,金融又不是达摩院的数学考试,能干的人多了去了。
只是这既得利益者众,面对改革,怕是又要闹出什么幺蛾子。如今赶上如此大变局,这帮穿鞋的人,真的靠得住吗?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