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中国社会“断裂”迹象 |
|
赵敏 |
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6-3-23 http://guancha.gmw.cn |
|
刚刚出炉就荣登媒体学术图书排行榜榜首的《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以下简称《失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一本学术著作,——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孙立平教授却在序言中写道:这不是 一本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学学术著作,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去掉了艰涩难懂,简明透彻不弄玄虚,吸引了更多受众,引起了学术圈内外的共同反响。 《失衡》其实可以看作去年出版的《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的续篇。为什么会形成种种断裂的迹象?在《失衡》一书中阐述了原因:不同社会群体在社会权利上的高度失衡是社会断裂的基本机制和基础,而不同群体在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能力上的失衡又是他们之间社会权利失衡的结果。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利益均衡的机制。市场经济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种种制度安排来和它配套。尽管即使有了这些安排和机制,穷人也不会变成富人,弱势群体也不会变成强势群体,但至少可以使利益格局不至于过度失衡。而我国目前,这种机制还未能建立起来。种种社会断裂现象即由此而来。可以说,如何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建立起利益均衡的机制,是当前我国面临的根本性的挑战之一。 在《失衡》一书中指出了走出“失衡”的途径:用有效的制度安排来确保社会权利的大体均衡。这意味着以下四点:第一,承认不同社会群体追求自己利益的合法性并保护其权利;第二,在几个最主要的社会利益主体间建立沟通和协商的渠道;第三,明确国家或政府在利益均衡机制中的恰当角色,即国家充当规则的制定者和冲突的裁判者的角色;第四,形成制度化解决社会利益冲突的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王春光对《失衡》一书给出了较高评价,认为书中探究的问题贴近生活又非常深刻,对问题的分析透彻入理,充分说明对社会问题有较强的敏感度和洞察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高深的学术问题,把学术从书架的至高点拉到读者眼前,又增进了与读者的距离。王春光也谈到了《失衡》的一些不足:它对如何构建权利均衡机制的探讨尚需深入,并缺乏对价值层面上的失衡的分析。但总体来说,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 文本已被阅读 239 次 文章来源: 中华读书报 |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