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使少数人富起来的改革》(二)
岁月之书2006年7月13日http://blog.sina.com.cn/m/days
二、城市改革部分
使用的词汇是"城市改革与血汗工厂的增加:中国崛起的明显矛盾"。
1、列举数字,2003年外资企业占到中国出口的55%,在98年到02年期间,外资企业在高科技产品出口中从74%增加到了85%,在国内销售中则从32%增加到了45%。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20多年的平均9%的经济增长值,没有带来更多工作机会、更高工资、更好工作环境和产业升级,工人面临更低工资,国家工业沿着价值链向下滑行,不是"中国"变成世界工厂,而是中国变成"世界"的工厂。
2、引用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以及Dic Lo(迪克·罗)1997《中国工业化中的市场与制度规范》中的数字与观点,认为毛时代的国有企业虽然存在一些官僚管理和技术问题,但总的来说在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方面都表现优越。
3、1984至1992年,国有企业的主要改革形式还仅仅是承包制、打破铁饭碗、市场化决定价格等等,虽然在对待工人的待遇上,分成了正式工、合同工和临时工,大大降低了新工人的待遇,但并没有进行实质的私有化。
4、1993年以后,国企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做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开始了大规模的国企和集体企业的私有化过程,奇怪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仅仅是工人成了"改革成本的负担者",而导致"企业效率不高"的管理层,反而摇身一变,成了主要是MBO的私有化的受益者。
5、引用卡斯腾·霍尔茨《屹立不倒的中国国有企业:戳穿财政表现不佳的谎言》数据,认为改革之后虽然造成贪污腐败,但国企企业的经济效益(利润和税收占营业额的比例)完全与其它类型的企业相当,好于外资企业,与私有企业几乎等同, 但国有企业承担了更高的税赋。
6、由于实行超国民待遇的税赋政策,中国吸收了大量的国外直接投资,但因为同样原因,也流失了同样数量甚至更高的国内资本,在所谓的"外商投资"当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这种国内资本。
7、由于国家政策的偏袒,国有企业承担了更高的税赋、更多的社会福利责任,而在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中,逐步放弃这些责任,消弱了国有企业的人力竞争之后,中国从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血汗工厂"。
8、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外资企业在利用WTO条款争取国民待遇,而在中国,本国公司在利用WTO规则要求平等待遇。
9、2004年,香港教授朗咸平指出,管理层收购案中,存在大量贪污暴利,引起国内广泛争论,曾经中断管理层收购短暂时间,但不久就又开始了这场瓜分盛宴。
10、国家政策与资本相互勾结,工人被日益边缘化,经济繁荣的收益者是资本及其代理人:
A、轻而易举的从劳动力中获得利益降低了私营企业追求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的动机,国有企业被过度征税而没有资源进行创新--其结果就是,除少数例外,本国企业在高端市场和高附加值领域正在输给外国公司。
B、两极分化之后,少数人的消费习惯成为购买高端的进口产品,大多数人为医疗、教育等生存而储蓄,结果导致国内市场停滞甚至衰退,依赖出口似乎是国家经济的唯一出路。
11、中国目前的发展模式不可能持续增长,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7,工人反对私有化的示威中高举毛泽东的画像,珠三角已经面临劳动力的不足,提高工资会面临出口困境,"发展"会缓慢下来;继续维持原有的道路,等待暴力?
12、根据中国加入WTO时的承诺,2006年底国内将放开金融市场,这是一个极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类似拉美东亚的金融危机,中国已经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上,选择哪个方向?是继续新自由主义的改革?还是试图离开、转变方向、避免灾难?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