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如此》:平实中的幽默与真诚
韩冬 发布时间: 2006-07-27 11:45 光明网读书频道
对于《不过如此》,我在读它之前对其是一无所知的,偶尔在图书馆看到,想着自己是学新闻的或许应该看看,而这一看却马上便爱不释手了。他平实语言中流露出的幽默令人忍俊,字里行间渗透着的真诚更令人感动。
本来,我对于明星出书是没有多少好感的,这种明星效应所带来的产物,其质量实在不敢令人恭维。
几年前看了吴小莉的自传《足音》,胃口大受刺激。而徐静蕾的《老徐的博客》,也很是让我痛苦了一把,此后怎么看徐静蕾也看不出先前美女加才女的感觉了,在这之前,我一直很有些敬佩徐大才女。
然而,《不过如此》给我的感觉大不一样,因为读的过程我一直在享受着一中快乐,崔永元的幽默我早在《实话实说》中便已领教过了,但没想到他写书也是这样的充满情趣,令人觉得仿佛是第一次发现幽默原来是如此讨人喜欢的东西。一个人躺在床上看,往往是不经意间,便笑出声来。一直在读一些新闻专业的书籍和一些杂七杂八的书,日子过的中规中矩,很少有开怀大笑的时刻,但这本书让我重拾了那份快乐的心情,那种轻盈的可以随风飞扬的感觉,那种沉浸在一种幽默境界里的轻松,感觉其实真的很好!
书中幽默之句信手便可捻来,有一中学生给“实话实说”写信:“最近看了你们的节目《成长的烦恼》、《继母》等等,我非常不满足,我认为你们应该讨论群众关心的重大的有轰动效应的社会热点话题,现在我推荐一个:当班干部吃不吃亏?”小崔有一次在电视上自我介绍,“我叫崔永元,永是永远的永,元是元帅的元。”过两天,一名观众在信封上赫然写道:“崔永帅收”,小崔便庆幸“幸亏没说是元旦的元”。
更难能可贵,书中除了这种随处可见的幽默,更令人感怀侧目的是幽默中蕴涵的真诚。时代的进步,物欲的膨胀,带来的却是人性真诚的缺失,但“小崔”的真诚是可以让人看得到,感觉得到的。陕北的老王是崔永元的朋友,手里掌握着3000多首陕北民歌,一次托崔永元的朋友办事,心意不过,捎过来一箱大枣。 崔永元把大枣转给朋友时,告诫了他这枣的意义,朋友郑重地说:这枣我一个一个洗着吃。回头崔永元又不放心,给朋友打了一个手机短语:三个钱买了两苗针,东西不多是个人心。 比如清贫时同学送他的十元钱,又比如失恋时朋友给他做的那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都写得很动情。一次,为身患癌症的小患者张穆然专门制作节目,他因为制作节目时对另外一个小病友的疏忽而深感愧悔,严厉拷问自己:在闪光灯的照耀下,本来纯洁的动机是否“有点变形”?
小崔,一直都是真诚的,不管是“实话实说”中那个普通的平民主持人,还是《不过如此》中这个诚实的小说。尽管得了抑郁症,严重失眠,但他做《电影传奇》很用心,我看的不多,但每期都很感动,他是个真正有责任的新闻人!
快餐文化的流行,日益物化的精神世界,人们开始趋之若鹜地去读一些所谓的畅销书,一些所谓的大家名作,功利的只是为了给自己增添一些晋升的可怜资本或是饭后闲聊的谈资。然而,我们却忽略了一样更重要的东西,那便是读书的乐趣。也许我们应该反思一下,也许我们应该学会用心灵、用无所求的心态去读一本书,就像傍晚出去散步一样,只是静静地看风景;就像在街角随意的徜徉一样,独留一份悠然与清静给自己;就像读《不过如此》一般,在朴实无华的语言中去体会那种不矫揉造作的幽默,去体会那种不经粉饰的善良与真诚!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