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谐意识形态〉的诞生有何意义?
它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崛起。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政治经济学界发生了一个大事变,和谐意识形态一书的发表,使得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历史理论,全方位的复活了,换言之,不是一个枝节,一个局部,而是整体的复活了,使得中国本土有了自己的政治经济理论系统,它将使得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演进的目标和人民群众的信仰更加明确和有说服力。它使青年学生们在学习马列主义的时候,不再发生逻辑上的困惑,学习不再是外在的强加,而是一种自觉的追寻。
和谐意识形态不仅将为广大青年所需要,更为中国政治精英们所必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同时,又坚持市场经济,到目前为止,只有和谐意识形态 能够提供纯理论界面的支持。这个理论本身就是统一战线,左派需要他,右派学要他,社会主义派需要他,改革派也需要他,劳动人民需要他,上层建筑集团需要他,盼望中国人文精神重新光大的也需要他, ( 请读者在www.wyzxsx.com读书交流栏目下载,)不过, 此书不如流行歌女直观感性,要理解他,得费上一些功夫,但他的担保:无论是谁,不管学问多么高,或多么低,只要他追求真理,而不是把持自己的空头权威地位门派不放,他就一定能开卷有益。
2《和谐意识形态》的所述领域?
《和谐意识形态》不仅是一部经济学著作,它还是一部社会历史理论著作,它提出了新的历史观。它他能为上乘建筑集团提供完整的理论参照,但它不是政治学著作,它是纯学术的纯逻辑的,因而是离政治最远的。
3《和谐意识形态》创作时间?
它的酝酿时间较长,最远可以追述到的大学时代,具体的书写时间却是2001年到2005年。2006.6中国版权局依法进行了著作权登记。
4如何认定《和谐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性质?
《和谐意识形态》有着完整的逻辑体系和理论系统,在经济学上继承并完善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学说,在社会、政治、历史学上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学说,这两个基本点决定了它的性质必然是马克思主义的。
5.为什么说《和谐意识形态》顺应了当前的政治潮流?
和谐意识形态是在远离现实的抽象的纯理论和逻辑的层面把握客观实在的,但她近乎完美地体现了中共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殷切希望:
l 体现马克思主义学说精华。
l 中国化,理论创新。
l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社会主义方向。
《原理》在经济学上继承并完善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学说,在社会、政治、历史学上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学说,这两个基本点决定了它的性质必然是马克思主义的。
《原理》在马克思主义涉及的几乎所有主要领域进行了重大的理论创新,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因此,它必然是中国化的,有中国特色的。
《原理》在新的理论视角下,阐述了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这就给与了社会主义目标和共产党执政合理性与前瞻性以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和谐意识形态》这本书的命运要远远优于它的的命运。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理论,既然的本质已经物化在这本书中,那么,它的幸运正表示了的幸运。
6.什么样的人最适宜阅读《和谐意识形态》或最需要赞成《和谐意识形态》或最需要反对《和谐意识形态》?
1)马克思主义者
2)马克思主义反对者
3)社会主义者
4)社会主义反对者
5)改革派
6)计划经济派
7)市场经济派
8)《资本论》研究者或研究人员或爱好者
9)马克思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研究者或爱好者。
10)市场一般均衡理论的研究者
11)福利经济学帕雷托原则的信仰者研究者
12)英国剑桥斯拉法经济学的研究者
13)英国资本主义崛起的研究者
14)唯物史观的研究者
15)剥削理论研究者
16)剩余价值理论研究者
17)价值向价格的转型研究者
18)劳动价值论研究者
19)价值规律的研究者
20)斯拉法标准体系的研究者
21)边际效用的研究者
22)通胀通缩理论的研究机构或研究者
23)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者
24)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研究者
25)所有权或所有制理论的研究者
26)社会主义如何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理论的研究者。
27)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研究者
28)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的研究者
29)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共产主义关系研究者。
30)儒家的信仰者宗教的信仰者
7.《和谐意识形态》的全名是什么?篇幅多大?
《和谐意识形态》的全名是《政治经济学原理——和谐意识形态》;
WORD统计显示,《和谐意识形态》的字符数19.2万,由于有大量公式和图表,据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某编辑室主任计算,该书付印后字数为34.1万。
8. 为什么说《和谐意识形态》全面复兴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历史学的理论核心。
原因有4
1在历史学方面,它建立了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全过程的社会历史动力学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包括英国资本主义的崛起和中国近代的衰落在内的诸多历史迷题。
2在古典经济学方面,集斯密、李嘉图、马克思、斯拉法的劳动价值学说和一般均衡理论及福利经济学精华为一体,创立了新劳动价值理论体系。
3在货币经济学方面,它创立了简明独特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理论。
4在政治学方面,它建立了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包括资本主义进化理论,社会主义进化理论(与生产力关系的理论),社会主义量化理论,和谐意识形态理论。
9.《和谐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理论结构采取了什么样的形式?
《和谐意识形态》虽然是一部跨学科的著作,但却是有着严密逻辑体系的整体,具有着辩证的理论架构。
它的第一个层次讲述的是超宏观的历史经济规律,生产力函数(第一章),实际上是一种新的历史观,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种提升;它的第二个层次阐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一种动态演化的宏观理论(第六章、第七章);它的第三个层次阐述了市场机制的微观和中观经济规律(第二、三、四、五章)。因此,本书是微观、中观、宏观、超宏观理论互相之间有机联结、全方位辩证复合的整体理论系统。(参见本书辩证结构图)
10 《和谐意识形态》与《资本论》的关系是怎样的?
21世纪与19世纪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21世纪的《和谐意识形态》与19世纪的《资本论》存在一些相辩证的观点有着深刻的必然性,但是《和谐意识形态》的属性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的。我们这样说不仅因为无论是理论构架上,还是理论的基调和色彩上,甚至是讨论的选题上,《和谐意识形态》都受到了马克思作品的强烈感染和启迪,还因为本书采用了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和继承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如果有读者借此评价它已经落伍,那不会使感到任何不快,若一个学术问题被学者们争论久了却迟迟没有得到解决就可以将之定义为落伍的话。
《资本论》的精华在于唯物的辩证法,这种方法主要表现在《资本论》的结构上。由于《原理》继承了这一方法,它的结构与《资本论》相比,必然会呈现出某种程度的相似,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本书的第二、五、三章与《资本论》的第一、二、三卷存在着对应的关系。认真地审视这些对应,会发现曾经深入精研马克思体系的一些痕迹,体味到《原理》怎样地维护、扬越、调动了《资本论》的思想精华。(参见本书与马克思主要著作对应关系图)
当然,除了马克思,斯拉法、凯恩斯、马歇尔、瓦尔拉斯、德布鲁等学术前辈的作品也对本书思想的形成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并不直接表现在文字上,表现在对他们的理论赞成或反对上。它们以某种方式进入了的潜意识当中。没有这些东西,超越马克思缔造的庞大的思想体系好像是不可能的。
11为什么《和谐意识形态》不用经院哲学语句?
《和谐意识形态》有着论文一般简捷凝炼的表述方式,在很小的篇幅空间内,容纳了相对更多的理论和观点。这样的写法合乎的性格和我们的时代。一部写了几十个印张却不能使读者获得什么明显增益的理论作品,那不是一种深奥,那是一种智识方面先天的无能。当一个成年人无法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他要交流的内容时,或者说,短短一组明确的语言就可以表示出的内容,有人却用了上千页的语句,那不是明显的弱智又是什么呢?语言越多,在表达内容不变的条件下,语言的效率越低。理论的精华在于抽象,在于概括归纳,在于演绎和思辨,而不在于将同一内容稀释成一幢摩天大楼。
理论不是历史,越详细越宏富越可贵!也不是电视连续剧,越长越能卖出更高的价钱。
多说是无益的,有学问和没有学问的人都这样感觉。
12《和谐意识形态》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严肃的独立的理论支持为什么?
《和谐意识形态》不仅是一部科学著作,还是一部鲜明的意识形态著作。
它成功地将自己的理论体系与国家意识形态做了正面的沟通,从而为它们的根本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严肃的、独立的、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这种意识形态特征并非写作之先的某种预设,也无法做出这种预设,读者现在看到的绝大多数结论、论证都可以说是研究过程的某种意外,而研究之初的观念绝大多数都被一一否定了。从预设的角度来分析所做的研究,国家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容,本是远离主题不必加以讨论的,然而当本书的理论主体初步具备了之后,发现二者之间兼容的程度如此之高,以至于完全可以将二者统一为一个整体,于是预设又一次被抛弃了。
为什么要故作姿态远离政治呢?
既然中国的“政治文化”已经进展到那样的程度,对比一下“文革”时代就可以知道,它已经站在文明之邦的石级之上,它已经有了建设文明之邦的物质基础,因而自然表现出更加开放的意识形态心胸,并且已经用逐步升级的方式表达出了这一心胸,并且这种心胸正是世界历史的大潮流,正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传统,正是中国共产党存在的合理性、执政的前瞻性的表现。那么,还有何必要闪烁其词呢?
13新史观(《和谐意识形态》第一篇)讲什么?
《和谐意识形态》共四篇八章,第一篇里新史观里只有一章经济绩效函数。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讲生产力的。
生产力的发展如何会导致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它的主要内容。但是,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最关心、最需要回答的并不是生产力发展后会怎么样的问题,而是生产力如何发展的问题。
对于后者,很多一流的经济学家都试图回答这一问题,象斯拉法、马克思、凯恩斯、诺斯等,政治家也在自己活动范围回答它,象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
在这几位政治家中,邓小平的理论具有高度的实践性和原则性,它是怎样回答的呢?
概括地讲: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 改革政治经济制度(开放、建立市场体系皆为改革的一部分)
这就说明:邓小平将“科技”和政治经济制度作为影响生产力的两个主要因素。显然这两个因素是从中国科技落后和计划经济弊端重重的特定国情中科学地总结出来的真理,它的正确性已为中国经济成功起飞所证实。但是,我们可否跨时空地审视这两个因素呢?它们是否具有超越中国特殊性的普通含义呢?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又这样设问:
1. 科学技术总是生产力吗?
2. 科学技术总是第一生产力吗?
3. 改革政治经济制度总是生产力吗?
4. 改革政治经济制度总不是第一生产力吗?
5. 历史上有没有其它因素充当过第一生产力?
6. 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制度等因素是以怎样的方式作用于生产力的呢?
7. 可不可以将上述问题结构成一个问题?
8. 有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回答它们?
9. 可不可以数学化呢?
如果我们创立了这样的理论,它一定是针对人类社会历史而言的,因此,它代表了一种新的历史观,而以上这些问题则是新史观与邓小平理论之间的桥梁。
如果我们的理论是一种新的历史动力理论,那么,它就能有效地解释至今仍然众说纷纭的资本主义崛起之谜,更应该能够解释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必然的转化之谜,这样的问题有了较为满意的答案后,有关中国王朝的科技发展的著名的李约瑟问题,似乎也已经不再成为问题了。
14《和谐意识形态》的第二篇劳动价值原理是按什么规律构建的?
《和谐意识形态》的劳动价值理论共分3章,按从质到量、从本质到现象的规律构建的。创生劳动章讲的是质,转型理论章与价值向量和方程章讲的是量,这个量的规定也即是所谓的价值规律。
15为什么说《和谐意识形态》的第二章创生劳动为了完善劳动价值论而不得不扬弃剩余价值论?
创生劳动是抽象劳动。
马克思在《资本论》卷一种科学地提出了抽象劳动的概念,但在后来的阐述中却一步步将之具体化,特定化了。
只有那些与物质产品时间空间上完全处于统一状态的“车间工人的劳动”才被视为形成产品价值的“抽象劳动”,其它为商品生产必须付出的劳动则被排斥在价值概念之外。在《资本论》第三卷,我们可以看到流通业中的雇佣工人创造商品价值的资格都被取消了。这就形成了大多数社会财富皆来自极少数物质商品制造业车间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结论。多数人被剥削变成了多数人剥削人;少数人剥削人变成了少数人被剥削。注2可见,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的存在正是以侵害劳动价值论基石——抽象劳动概念——的逻辑完整性为前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紧张对立的,如果想完善劳动价值论,势必要对剩余价值论加以扬弃。如果保留剩余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则会处于逻辑矛盾之中。
本章的分析表明,直觉上应该正确的剩余价值理论过不了逻辑关,相反,劳动价值论则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看来直觉并不可靠。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剩余价值理论可以在史料中找到“无数”例证,他的意思是剩余价值存在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这也与在写作之初的想法相同。但事实恰好相反。
16《和谐意识形态》的第三章转型理论是如何超越萨缪尔逊和斯蒂德曼的?
如果说创生劳动概念的提出在于完善劳动价值论的质,那么,国际上曾经广泛讨论的价值向价格转型问题的彻底解决,则是完成劳动价值论量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中间环节。
萨缪尔逊提出并回答的到底需不需要从价值向价格转换的问题和斯蒂德曼提出的根本无法从价值向价格转型的结论比同时代转型研究家们提出并回答的到底如何从价值向价格转型更为根本,然而,萨缪尔逊和斯蒂德曼也不是问题的究竟,原因在于两个不再转化的描述同一个市场经济的概念体系的选择和比较,并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一旦我们在它们之间做出了合适的选择,压在劳动价值论上百余年的也曾为意识形态争执利用的巨石,顷刻间,便会被轻松移开了。
17为什么说《和谐意识形态》的第四章价值-价格方程是对马克思和斯拉法的理论以及帕雷托最优的扬弃?
将马克思和剑桥斯拉法的理论劣势剔除,可以建立价值—价格方程,在这个方程中,读者可以看到供求对价格的作用,也可以看到劳动时间对价格的作用,还可以看到经济系统结构参数的作用。
这意味着,供求决定价格是片面的,劳动时间决定价格是片面的,供求与劳动时间的复合决定价格的理论仍然是片面的。
因此,必须把结构因素考虑到价值概念中去,才能复活马克思提出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价值规律。一旦我们这样理解价值,价值—价格方程立即成为价值规律的数学表达,劳动价值论的数学化也即完成。
由价值—价格方程表述的价值规律,作为自由市场机制的根本法则还可通过帕累托最优的概念来阐述,这当然需要对帕累托最优的缺陷加以修正。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最感到不适意的将是那些排斥马克思经济学,视马克思经济学为古董的一类中西经济学家们,因为他们推崇的核心概念之一,优化以后竟以价值规律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18《和谐意识形态》的第三篇市场经济原理是如何建立独特的通胀通缩理论的?
和谐意识形态的第三篇只有一章,市场经济原理。
投资和货币币值的稳定性是市场经济最主要的现象。政府经济行为、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或者是它们本身的外化形式,或者是以它们为目标。因此,研究市场经济原理首先应该研究投资和货币币值稳定性的理论。
把投资与马克思开创的两部门模型结合可得到三部门模型,从这个模型中又可得到三部门再生产关系式,这个关系式对于n部门网络生产仍然适用。以之为基础,就可以详细地探讨货币币值的稳定性问题了。通胀通缩理论于是产生了,它也可以用对数表达,但它的解释力与统计得来的对数公式有本质的区别,它们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传统的独特延伸。
19《和谐意识形态》的第四篇社会主义原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它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按照什么规律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应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是否已经主流化和全球化了。
20为什么说《和谐意识形态》的第六章社会主义制度均衡理论蕴藏着马克思主义者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
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是全球后资本主义现象。
马克思的预言已经成为历史现实。
社会主义的演进方式是多元化的。和平演进达于市场社会主义与武装革命经由中央计划体制达于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就进化的目标而言,没有区别。放长观察的视界,每一个人都能看到这一点。
对于西方社会主义运动,应该予以足够的证视。马克思揭示的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否定,是真理,而不是意识形态标识。正如瑞典模式并没有穷尽“社会主义”发展形式,并没有完成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模式也只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状态,中国的社会主义确实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也只能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平和发展已是世界的主题,摆脱冷战思维,才能看到社会主义大潮不可逆转,才能将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同与资本主义接轨相区别,中国社会主义目标的合理性、前瞻性才能获得根据。
这种思维的转换应该从明确“社会主义”概念入手。
21为什么说《和谐意识形态》唯一的以继承为主的第七章决定了全书的马克思主义性质?
在这一章中,如果说《和谐意识形态》对理论界和社会有什么贡献的话,那只能因为它将人们的注意力重又转移到作为一个哲学家的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所做的诸项规定上来。《和谐意识形态》第一次以一种完全接受的态度,在自己的理论体系内彻底继承了他人的理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这使得《和谐意识形态》的必须向世人讲,《和谐意识形态》虽然是一部具有独特理论系统的政治经济学专著,虽然它已将作为经济学家社会历史学家的马克思的几乎所有结论作了辩证的思考甚至在一些关键的地方也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但《和谐意识形态》从性质上来考察,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或者说是共产主义的,并且,他的从他的信仰上来界定,只能是马克思主义者或者说是共产主义者。原因很简单,他经过了长期的理论研究后仍认为青年马克思对共产主义这个人类最终归属点的论述是无懈可击的,并且这个人类最终归属点同时就是《和谐意识形态》一书理论的归属点。
22为什么《和谐意识形态》的第八章结论中主要强调了革命导师列宁?
列宁曾给了苦难深重的动乱中的中国人民以革命的希望和火种,中国人民应该记住这个名字。且:列宁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武器,时至今日仍然是适用的。列宁果断地抛弃马克思的某一理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又果断地抛弃马克思的个别理论去尝试用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将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活的规定并用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是列宁主义的核心。
这样高度灵活的取舍,无疑增添我们不为死去的教条所束缚的勇气和探索精神。
23《和谐意识形态》逻辑体系的51个核心概念定理及解释(上)
《和谐意识形态》是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政治经济学专著,在继承马克思哲学方法和理论取向的同时采用了全新的范式内涵,这就决定了它的体系的独特的自我规定性和时代特点,这些特性的诸多环节可由下面51个概念定理来初步把握。
1.唯物史观的适用域:
指自由资本主义 - 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起点为自由资本主义,终点为社会主义。
2. 派生性上层建筑:
指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需要特定的制度安排。
3. 压抑性上层建筑:
指决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历史上它常与暴力专政相联系。
4. 一体性上层建筑:
指充当经济基础的一部分,或作为经济活动的指挥组织中枢发挥功能的上层建筑。
5. 新史观:
指用上层建筑类型、意识质量、自然资源与生产力(经济绩效)的相互关系,解释人类社会宏观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6. 生产力(经济绩效)函数:
Ft =(A1/b)(ab*)^+(A2/b) (- (ab)*)^ + (z+s )/(1-ab)
其中:
a为当期意识质量转化为下期生产力的能力系数,
b为当期生产力转化为下期意识质量的能力系数,
s代表上层建筑类型,
z代表自然资源,
F代表经济绩效,*代表平方根,^=t+1
A1, A2为由初始值F0, F1确定的常数。t代表时间区间数。
7. 创生劳动:
指由人类一般劳动过程分化出来的,使生产要素按特定目的完成有机组合的一种劳动。这种劳动是抽象劳动而且在资本主义时代获得了普遍性和独立性。
8. 劳动价值论第一定理:
任何商品都是劳动的产物,商品的价格数量上是生产该商品所有工序中耗费的劳动价格的总和。p=0^∞∑( mi+vi),p价格,m利润,v工资
9.三部门再生产模型:
用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最终消费品三个部类刻画市场经济的模型。
10. 三部门再生产模型基本关系式:
0^1∑(m+v)=Δc+ c2 或 Ⅰ(m+v) =Ⅱc+Δc
11.含有折旧的三部门再生产模型基本关系式:
0^1∑(m+v)=Δc + c2- l0- l1 或Ⅰ(m+v) =Ⅱc+ⅠΔc-Ⅰl
12. 市场经济投资分配定理:
市场经济中如果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投向中间品部类(Ⅰ部类)的比例为k,最终品部类的比例为1-k, ,要使经济部门扩大再生产有效进行,则一定存在a使得 k>a,其中a为常数 ,013. n部门市场网络生产关系的基本关系式:
∑ m +∑v +∑l =∑c +∑w m利润,v工资,l折旧,c投资,w商品价值。
14. 超额需求函数:
Z = (m+v)•(APC–1–X2 +X1 )
其中, X1=c/(m+v) 是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
X2 =l/(m+v) 是折旧占国民收入的比例。
15. 市场内生通胀公式:
ln(X0+1)=lnAPC-ln(1-X1+X2)
其中,X0 为通胀率
16. 货币增量型通胀:
指非经济增长下的增量货币不通过生产系统直接形成国民货币收入从而导致的一种通货膨胀。
17. 成本推动型通胀:
指非经济增长下的增量货币以生产者工资的形式,通过生产企业系统形成国民货币收入从而导致的通货膨胀。
18. 经济增长型通胀:
指货币增量是以新增投资品和消费品的形式,通过生产企业系统形成国民货币收入从而导致的通货膨胀。
19. 货币增量及固定资产增长型通胀公式:ln(X0+1)=lnAPC+ln(1+Y0)-ln(1-X1+X2)
其中 Y0为货币增量对国民收入的比例
20. 消费品增长型通胀公式:ln(X0+1)=lnAPC+ln(1+Y0)-ln(1+Y0-X1+X2)
21. 消费品生产的通缩效应:
指当固定投资大于本期固定资产折旧时,银行系统增贷货币生产消费品不但不会使通胀增加,反而会使通胀减小的经济现象。
22. 投资品消费品共同增长型通胀公式:
ln(X0+1)=lnAPC+ln(1+Y2)-ln(1+Y0-X1+X2)
其中Y2 新增消费品产值对国民收入的比例
23. 经济增长与通胀关系定理: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新增投资量占总增长量的比例是决定增长是否带来通胀的关键因素。当这个比例高于基期固定投资与折旧之差占国民收入比例的时候,就会产生通胀压力,反之则会产生通缩压力,二者恰好相等,则经济增长与通胀通缩无关。
24. 成本推动型通胀公式:
X0=Y0/(1-X1+X2)+(1+Y0)APC/(1+Y0-X1+X2) - 1
Y0生产者工资上涨总额对国民收入的比例。
24《和谐意识形态》逻辑体系的51个核心概念定理及解释(下)
25. 李嘉图噩梦:
指平均利润率参与决定价格的理论,因其约束了思索劳动价值的空间百余年,故称之为噩梦。
26. 逆转型:
指马克思对价值向价格转型的否定性反思,它的现实基础是超额利润存在的普遍性。
27. 生产价格曲线:
指生产同一商品的所有厂家按各自的生产价格由低而高排列形成的数量—价格分布曲线,它更为本质的表征了供给曲线的内在设定。
28. 马克思均衡分析:
指马克思应用于差级地租Ⅱ的边际均衡分析,它的表格形式与马歇尔的曲线形式传达的内容并无差异。
29. 瞬时转换:
指转型解法的一项主要特征,转换某一时点的价值量到同一时点的价格量。
30. 体系择优法:
指借助比较价值系与价格系之优劣来研究转型问题的一种方法。
31. 边际效用恒定定律:
在消费未达饱和之前,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消费将获得同样的效用增量,达到饱和点之后,效用突然变为负值。
32. 组合偏好:
指如果两个商品是无差异的,这两个商品的凸组合一定优于任一商品,从而表现出对组合的一种偏好。组合本身就是有效用的。
33. 抽象劳动:
指撇开劳动的具体特征,为生产商品付出的无差异人类劳动,它由马克思首次提出,是劳动价值论的基石。
34. 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是一个决定于生产体系的向量,它由生产结构参数和劳动时间之积决定。供求作用于商品的价值形成商品的价格。价值决定价格,表现为一种必然性,供求影响价格,表现为一种偶然性。
35. 价值—价格方程:
商品价格 P=HA 或 P=(UL)A
其中: H 为价值向量, A为供求向量, U是经济系统的结构参数,L 是劳动时间。U 和L 都是与供求无关的。因此,H=UL 也与供求无关,只要实物体系结构和劳动时间给定, 便唯一的确定下来。向量H 就是存在于商品之中的价值。
36.价值规律的帕累托最优表达:
MRS1,2=MRT1,2=P1/P2等价于 MRS1,2趋向于P1/P2,P1/P2趋向于MRT1,2
MRT1.2 表示厂商边际转换率,MRS1.2 表示消费者边际替代率。
37.缺陷假设:
运用抽象法则,忽略掉一部分因素,而保留另一部分因素,对于现实问题来讲,就形成了非实在的前提条件假设。这个前提条件假设乃至以此为始点的演绎过程和最终结果即使经过正确的推理也一定与真实的前提条件下的演绎结果相偏离,这样的假设为缺陷假设。缺陷假设的演绎结果可称为理论或理论模型。
38.非真假设:
如果一种假设,它不是将现实的前提条件集合加以抽象,舍弃次要,保留主要,而是将它加以更改。以此为起点的演绎过程和结果不是现实过程的一个偏离,而是与现实过程相背离。这样的假设称为非真假设。非真假设的演绎结果可称为游戏或游戏模型。
39. 资本主义社会:
即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就是资本家凭借创生劳动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通过货币媒介有机地组合起来,通过市场交换,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分配社会最终产品的一种社会经济结构。
40. 市场社会主义社会:
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辩证否定形式。它以资本运动和市场为社会主要的生产模式和交换模式,以价值规律和国家税收共同作为社会主要的分配模式,将社会最终产品从价值规律的作用中抽调出来实现社会福利化分配理念的政治经济结构。
41. 共产主义社会: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向量趋于零,产品生产无法也无需用创生劳动来组织,计划生产和计划消费已经成为社会全体人员效用最大化的共同选择。因而实现了无市场、无货币,按需计划、按需生产、按需分配的社会经济结构。
42. 社会主义制度均衡定理:
给定多党制和普选制。如果多党之中有唯一的社会主义—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政党存在,则:
ⅰ 所有政党都将和平演变为社会主义政党;
ⅱ 整个社会将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ⅲ 这种转变是不可逆的。
43. 社会主义适度需求规律:
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路径必然是沿适度需求点逐步提升生产力的路径,社会主义程度受制于生产力水平,它不能偏离与特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适度需求点独自提高,这一结论可以称为社会主义适度需求规律。
44. 国有制中性:
指各种颜色的政权,都可以建立目标各异的国有制,国有制本身并不代表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国有制利润的分配去向决定了国有制的性质。
45. 社会主义的量化指标:S=(公共支出/GDP)*(社会保障/GDP)^
* ∈[0,1], ^∈[0, 1]
46. 意识形态:
指统治者或国家政权机构强制推行的某种理论体系的纲领或信仰,它包括宗教意识形态和世俗科学意识形态两种形式。
47. 五维度自由:
指人们拥有占有自我实践本质的5种选择权,它们是事件起始点的选择权,终结点的选择权,目的选择权,手段的选择权,内容的选择权。
48. 共产主义的社会价值观:
即共产主义价值观,指马克思创立的共产主义的自由观。这种自由观是以全面发展了的人或人类的自由劳动为内容, 以完成了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相互的平等和相互的义务) ,人与类的和谐(人权民主)为表现形式。
49. 和谐意识形态:
共产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如果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它也称为和谐意识形态。
50. 列宁主义:
指由列宁开创的将唯物的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主要支点并用以推进社会主义进程的学说。
51.马克思主义:
指马克思创立的一种社会进化学说,它告诉人们自由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社会主义又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共产主义将是人类社会经济形式进化的终点。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两项本质规定为:唯物的辩证法和共产主义。
25.《和谐意识形态》是如何评价唯物史观的?
1. 唯物史观的伟大历史意义
由于它是对资本主义内在特殊规律的宏观概括,因此,它准确地预言了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这一真理已被各种方式取得执政地位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推行的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政策的成功实施所证实。议会道路和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建设社会主义与美国的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主义运动等等史实对于证明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质是同样有效的。
2. 唯物史观的局限
(1) 由于它的前提被给定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生产力的增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唯物史观没有讨论生产力是如何发展的,即生产力函数的自变量都由哪些构成,它们又是以怎样的相互作用关系形式形成了生产力函数。
(2) 它不是一种完整的历史动力理论,它的起点是资本主义终点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唯物史观的适用域决定了用它只能解释社会主义的崛起,但无法以之说明资本主义的崛起。
26.主仆模型是怎样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内在的逻辑错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讲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中外唯物史观的资深研究家们,立即会翻开马克思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那个著名的段落中找到这样一句话: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然后,他们会说:
经济基础变更了,上层建筑亦随之变革,讲的就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资深研究家们的话正确吗?我们用一个主仆模型分析之:
假定世界上只有我和我的仆人。我的仆人是我的信仰者,我是我仆人的上帝。我的仆人的一切行为,情感甚至于死亡皆由我决定。当然,我不是万能的,我的生活资料要靠我的仆人甘心劳动奉献。显然,没有一个人会怀疑我与我的仆人之间的关系是:
我决定了我的仆人的一切行动、思想乃至死亡。
有一天,我犯了一个错误,我让我的仆人投河自尽了。换句话,我决定了他的最终命运。不幸的是,随着仆人的死亡,我的生活资料的供应彻底中断了。我也随之消亡了。
现在有甲这样的推理:
我的仆人的死亡,导致了我的死亡,可见,我和仆人的关系应该是:仆人决定我。
其中的逻辑错误在哪里呢?
甲用“我的死亡”的概念替代了“我”的概念,用“我的仆人的死亡”的概念替代了“我的仆人”的概念。
换言之,由于“我的仆人的死亡”与“我的仆人”,以及“我的死”和“我”完全是不同的,两人死亡之间的关系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任何关联。因此,某甲的推理是错误的。他偷换了概念。
对我与我的仆人之间的正确关系的描述是:
我决定我的仆人。
至于我仆人的死亡决定我,那里面讲的已经不是我与仆人之间的关系了。他都死亡了,我与“他”的关系已经消失了。
根据这个模型故事,我们知道经济基础灭亡上层建筑会随之灭亡这一事实,不能推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