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以来,不仅农村自然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社会面貌与精神道德面貌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地方先后出现了吃饭食堂化、托儿互助化、米面加工厂、缝纫组、制鞋组、洗衣站等社会组织和老人幸福院、产妇医院等社会福利事业。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新事业呢?从前农村家庭生活所需的碾米,磨面、做饭、缝纫、洗衣、育儿、养老等家庭繁杂琐碎的工作,在农业合作化后也都还是分散的、个体的,以家庭为单位去进行的。这种从旧社会长期流传下来的个体家庭生活,对社会主义的集体生产是不相适应的,它妨碍着集体生产向前发展。
随着生产大跃进形势的出现,人们要求妇女从家庭中出来参加生产劳动,要求生活集体化。因此,就必然要使家务劳动社会化。自人民公社建立以后,生活集体化更加巩固和发展起来了,加之,由于人民公社完成了集体所有制,和实行了“工资制与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便引起了家庭的巨大变化。
家庭组织和男女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曾发生过不少的变化。随着私有财产的发生与母权制度的废除,父权制度的确立(恩格斯称为“女性的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男女之出现了不平等。
自从有了正式家庭,家庭中的分工,就形成所谓“男外女内”,如恩格斯所说:“确立了男子在家中的统治地位;妇女的家庭工作,现在跟男子谋生的劳动比较起来,失掉了它的意义;男性的劳动至高无上,而妇女的工作则只是微不足道的附属品了。”
这种关系一直贯穿在阶级社会的家庭中,虽然各个阶级社会历史时期的家庭有所不同。我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婚姻法、宪法都规定男女完全平等。妇女在政治上和法律上都有和男子一律平等的地位。但由于多数妇女还紧紧束缚于繁忙、琐碎的家庭劳动中,家庭收入一般不由妇女支配,所以在经济上、文化上和精神上还不能取得和男子完全平等的地位。
家务劳动社会化与生活集体化后,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使妇女摆脱了“磨房、厨房、绣房、卧房(育儿)”的束缚,参加社会生产劳动。虽然做饭、缝纫、洗衣、育儿等工作,也还需要一部分妇女去担任,但由于这些劳动已经社会化,其性质如同工业、农业生产一样,成为光荣的社会劳动事业,而不再束缚妇女了,这是妇女的彻底解放。
从此,他们也如同男子一样,直接担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并且也有了像男子同样的机会学习文化、科学、技术和参加社会活动。这就从实际上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将很快地根本消除男女在社会生产、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本质差别,彻底实现妇女解放与男女完全平等。
恩格斯:“妇女的解放,只有在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庭工作仅占有她们很少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
在资本主义社会,即使在劳动人民家庭里,男女也是不平等的。所以恩格斯说:“男女的实际平权,在我看来,只有消灭了资本对两者的剥削,而家务劳动从现在的个人操作变成社会的一个生产部门时,才可能实现。”(恩格斯:海奥姆——沙克的信)
列宁说:“只有开始把琐碎家务,普遍改造为社会主义大经济的地方,才有真正的妇女解放,才有真正的共产主义。”这些科学的预言在我国已开始实现了。
在人类阶级社会历史中,家庭总是社会的缩影。在封建社会里,家庭是封建制度的缩影。如同封建等级一样,人格隶属关系,也存在于父母与子女和夫妻间。家长有支配一切家庭成员和决定一切家庭事务的无上权威。
由于我国历史条件的关系,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广大农村家庭,还带着封建家庭流传下来的许多残余。土地改革,按人口分配土地,家庭成员在财产上有了发言权;农业合作化动摇了私有财产,按劳动日分红,凡能劳动的,在家庭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的权利。
但由于生活仍以个体家为单位,收入仍归家长支配,所以封建残余的家长权威仍然发生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妇女和子女在很大程度上还受着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压迫和束缚。
家务工作社会化与生活集体化彻底解放了妇女,而“工资制和供给制”就连子女也一同彻底解放了。青年男女从劳动中所得工资自己完全可以自由支配,而供给制的集体生活和普及义务教育使他们对家庭已不再有任何依靠。因之,他们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家庭中获得解放,获得独立人格,获得平等。
生活集体化,教育普及化和公共福利设备,对青年一代从托儿所、幼儿院一直到大学加上集体劳动和集体娱乐,一方面可以根除家庭私有观念,克服并防止个人主义思想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培育着集体主义精神,并把他们培养成共产主义社会里的“全新的人。”
家务劳动社会化与生活集体化,是由于集体生产与个体家庭生活矛盾而发生的,是生产大发展要求突破家庭生活小圈子而发生的,实际上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在发生着作用。
它是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而发生,它反过来对社会主义建设又发生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家务劳动社会化、生活集体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生活方式,是生活上的大革命。
它把广大妇女从家务劳动解放出来直接参加社会生产劳动,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大量的劳动力,它把广大青年男女从家长束缚中解放出来,为社会提供了独立自立的敢想敢说敢做的共产主义突击队员。这对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都将发生着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家庭形态有什么变化呢?
自从私有制发生以来,“个体家庭便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了”(恩格斯语)在长期的农业经济社会里,家庭对社会的职能是:生产单位、生活单位和与此分不开的“养老、育幼”任务。
农业合作化后,主要生产资料公有,集体生产,家庭已不成为生产单位了。自从家务劳动社会化与生活集体化后,家庭也不再是生活单位了,而由于有幸福院、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立,养老、育幼的任务也没有了。既然家庭成员集体生产、集体生活,老有所养、幼有所长,那么家庭对社会还有什么职能呢?很显然,以前的职能没有了,以后的职能仅仅是夫妻关系和繁殖后代。
人口的生育为人类的本能作用,也是社会的延续,属于人类生存的永久范畴。因之,繁殖后代是很自然的事。但其意义与以前有本质的不同。以前生儿养女,完全由父母自己负责,而父母希望晚年得到子女的赡养。
人民公社成立后,有的公社免费托儿,有的公社竟把七岁以下的小儿的生活供给也完全包下来,实行公育;七岁和七岁以上的儿童,一面受免费义务教育,一面参加生产劳动,也不需要依靠父母了。在这样情况下,母亲对儿童的责任,也只有哺乳一事(如果母亲缺乳,或因疾病或因工作不能哺育,公社也可以牛乳、羊乳哺育)。
这样,父母同子女之间,由于原来经济生活关系所产生的感情和意识,越来越淡薄了。既然父母达到一定年岁不能劳动或失去劳动能力,可以住幸福院度过自己的晚年,当然丝毫不必指望儿女赡养自己;既然有了幸福院可使“天下父母度过其晚年”,子女也不必再为其年老父母的生活而担心。
由此可知,从公社发展趋势看,父母与儿女在经济上是没有什么关系了。这是家庭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带有根本性的变化。这个变化实质上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变更,它将推动社会生产力以更大的速度向前发展。
当然,现在许多公社对儿童生活与老人生活,还没有完全包下来。但随着公社生产的发展再发展和生活供给部分的增大再增大,儿童生活与老人生活逐渐完全由公社负责,是必然的趋势,是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运用。因为这样做,有以下的优越性:
(一)便于父母专心从事社会生产和一切文化科学技术学习与活动,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二)便于依科学方法和集体设备教养儿童,使儿童成为有文化、有技术、有才能的劳动者;
(三)根除家庭私有观念,加速向共产主义过渡,并巩固共产主义社会。
自从人类历史上发生了私有制并确立了个体家庭之后,家庭即成为一种与社会对抗的力量了。由于家庭自成一体,它与社会形成一种矛盾。在社会利益和家庭利益发生矛盾时,社会利益往往受到牺牲。从来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持其统治,便把国家摆在首要地位。但在阶级社会里,由于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家庭和社会的矛盾,只能通过伦理、道德和法权加以缓和,但是永远无法克服。
人民公社扩大了公有制并扫除了私有制的最后残余,随着阶级的消灭,家庭和社会的矛盾就根本解决了。在根本废除了私有制和消灭了阶级的社会中,由于人人平等,人人都有独立人格,人人都是社会的成员,他们在生产上与生活活动上都和社会直接发生关系,所以再也没有什么家庭和社会的矛盾了,而只留下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了。
从此,人们在社会上获得彻底解放。人民公社的建立,一系列的生产关系的变更——生产资料完全公有制、按劳取酬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家庭和社会矛盾的根本解决,是对人的彻底解放,因此,就形成了无穷无尽的力量。这是新的生产关系,推动了生产力。
家庭既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家庭形态和夫妻关系将是怎样的呢?
家庭既然已不再是生产单位,生活单位,又没有养老、育幼的任务,那么所谓“家庭”就只有单纯的夫妻关系了。这种关系正是马克思所谓“两性关系的一个较高的形态”。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书上答复“共产主义制度对家庭将产生什么影响”时指出:“两性间的关系,将成为仅仅和当事人有关而社会无需干涉的私事。这一点之所以能实现,是由于废除私有制和社会负责教育儿童的结果”。
恩格斯设问:“既然一夫一妻制的发生是由于经济上的原因,那么当这种原因消灭的时候,它是不是也要消灭呢?”
他答道:“它不仅不消灭,反而只有那时才能十足地实现,……而且会最后对于男性也成为现实”。
因为一般说来,从来一夫一妻制,好像只是要求妇女遵守的。恩格斯在以后又说:“在这里,一个在一夫一妻制开始发展时,还只有过萌芽的新因素开始发生作用了——这新因素就是个人的性爱”。
这样的一夫一妻制能不能巩固呢?既然离婚自由,在今天都是允许的,那么在更高级的社会形态里,由于男女双方没有经济上和后代养育的顾虑,离婚就更可以自由了。
恩格斯讲:“如果只有根据爱情结成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就单只继续有爱情存在的婚姻,才仍然是合乎道德的了。可是,个人性爱的长久性在各个不同的个人中间,……是各不相同的:要是感情已完全消失或者已经被新的热烈的恋爱所排除,那么离婚无论对于双方或对于社会,都成为一件幸事了”。
在私有制和阶级社会里,有不少男子运用经济力量或其他社会权力去购买女子的爱情,而也有不少女子除了爱情以外,还为了某种其他动机而委身于男子,或者对经济后果与非法生育的后果的恐惧而拒绝她所心爱的男子。在那里,男女的结合,一般不可能建立在纯真的爱情基础上。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男女的结合,既然再也没有什么经济力量和社会权力支配的因素,也没有对生育后果的顾虑,那就只能是以纯真的爱情为基础了。恩格斯:“到那时候,除了相互的爱慕以外,再也不会有别的动机存在了。”
但男女双方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属于社会的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因此,男女结合必然以共产主义道德,和有利于社会发展、个人进步为依据,而不能像原始社会人类那样任其性欲冲动“为所欲为”的。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以合作友爱代替了自私自利,以真诚代替虚伪,人们对社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对将来都有无限的美好希望,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决然牺牲自己利益,对人诚恳坦白,互助友爱,把舍己为人当成乐事。
想一想,这样类型的人,怎能只顾自己利益给别人制造痛苦,怎能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呢?因此,男女双方的结合与分离,都会自觉地遵守共产主义道德,并要符合生理上、心理上的科学规律的。
在这样情况下的爱情,将成为个人“力争上游”的一种动力,而男女双方正是以这种纯真的爱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道德品质与活动能力。纯真的伟大的爱情,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也才能发生巨大的力量。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