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选》第二卷《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一九七八年九月十八日):
大大小小的干部都要开动机器,不要当懒汉,头脑僵化。当然这个懒汉主要是过去制度形成的。
《人民日报》1955年1月30日第1版《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应加强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领导》:
在我们的某些党员干部中,对这一点还有一些很不正确的认识。他们说:“现有的贫农大多数是懒汉和二流子。”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
新中国前三十年真的产“懒汉”吗?
1、革命带来一个坏处,就是大家太积极太热心了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
革命带来很多好处,但也带来一个坏处,就是大家太积极太热心了,以致过于疲劳。现在要保证大家身体好,保证工人、农民、战士、学生、干部都要身体好。当然,身体好并不一定学习好,学习要有一些办法。
......
我给青年们讲几句话:一、祝贺他们身体好;二、祝贺他们学习好;三、祝贺他们工作好。我提议,学生的睡眠时间再增加一小时。现在是八小时,实际上只有六七小时,普遍感到睡不够。因为知识青年容易神经衰弱,他们往往睡不着,醒不来。一定要规定九小时睡眠时间。要下一道命令,不要讨论,强迫执行。青年们要睡好,教师也要睡足。
毛主席《在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58年8月30日):
有人说,平均主义出懒汉,过去二十二年,出了多少懒汉,我没有看见几个,这是什么原因?主要是政治挂帅,阶级斗争,有共同的目的,为多数人而辛苦。......现在发明一个东西,要给一百块钱,倒是会出懒汉,争吵,不积极。过去创造发明多的很,哪里是钱买来的呢?计件工资不是个好制度。我不相信,实行供给制,人就懒了,创造发明就少了,积极性就低了。因为几十年的经验,证明不是这样的。
2、新中国将妓女改造成劳动模范
《人民日报》1956年7月27日第4版《新生的姊妹在前进》:
本报记者 周慧之
有些熟悉北京情况的读者来信说:解放前公园、饭店以及天桥、花市等地小巷中,到处都有野妓和暗娼。头二等班子集中地——前门外八大胡同更是乌烟瘴气,呻吟在娼妓制度下的一大批妇女真是苦不堪言。解放后,政府将她们解救出来,现在她们的情况怎样了呢?记者为此曾走访了有关人员,她们详细地介绍了北京市妓女改造的经过和现状:
1949年11月2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封闭了市内237家妓院,使1,286名妓女重见天日。并专门成立一个教养院,帮助她们改造思想,医治性病。经过半年多的教育训练以后,到1950年7月止,便有近六百人出院同工人、农民、店员、摊贩等结了婚,约四百人被父母兄弟领回家,六十多人参加医务、戏剧等工作,留下无处可去的二百多人,由政府买了八十二台织布机、成立一个新生织布工厂,组织她们学习织布。
妓院封闭后,公开的妓女没有了,但蹓公园、串饭店的野妓还没有停止活动。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在1952年冬季成立了生产教养所,又先后收容野妓一百五十多名,集中教养。后来又买了八十台缝纫机组织了一个前进缝纫工厂,直到今年“五一”以前,这个工厂才结束。这批人中有三十多人到东北一个国营农场被服厂里当被服工人去了,四十多人参加了北京市各个缝纫生产合作社,其余都已结婚或回家去了。
旧北京遗留下的一千四百多个妓女,现在都已各得其所。有的是先进工人,有的是集体农民,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革命干部,她们大都成家立业、生男育女。现在,再向关心她们的读者介绍一下几位新生姊妹的具体情况。
一位先进生产者
北京市某染织厂的第一车间里,有一位青年女工行动敏捷地巡回在五台布机中间,对于站在机旁参观的客人,她好像没有看见似的,连一声招呼都没有。这位女工是这个厂里的生产能手,是北京市的劳动模范,还是全国纺织工业中的先进生产者。现在她正在车间试行着从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学来的先进经验。
她工作起来很机灵,说话时却像旧社会里的乡下姑娘一样,特别是谈到她个人事迹时,更加无话可讲。为了进一步了解她的情况,我访问了这个厂的工会主席。工会主席也是一位很朴实的女青年,很爽快,直率、大方。工会主席对我说:“看见了吧!她的劳动态度就是这样,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劳动纪律很好,两三年以来不仅没有一次缺勤,就连迟到早退也没有过。去年棉布产质量全部提前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并且保持均衡生产,因此被评为北京市的劳动模范,不久前又被选为全国纺织工业的先进生产者。你不是看见她在车间里很紧张吗?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以后,她又多看了一台布机啦!”“你莫看她不多说话,待人却很真诚,帮助人更是热情,因此大家都很喜爱她。”工会主席接着笑笑说:“这本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根据我们这里的具体情况来看,的确也就不简单了。”
什么是这儿的具体情况呢?厂里机器老,设备差,工人工龄短,技术低。这个厂原来是属于北京市妇女生产教养院的,大部女工都是从妓院里解放出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创造了这样的成绩,确实也不太容易啊!
话题转到从教养院来的同志的身上去了,工会主席指着光荣榜上的五张照片对我说:“你看,那是我们厂里的五位劳动模范,除去一个男的,其余四个都是从教养院出来的。年轻,热情,接受新鲜事物快,这是她们的主要特点。”工会主席越说越有劲,越谈越高兴,她数着指头说:
“我们一车间八十多名女工中有六十三名是从妓院里解放出来的,现在这六十三人中已有二十多个被评为厂里的先进生产者。并有十几个青年团员,七个中共党员。”几年前还是畏惧劳动、不懂生产的人,现在一下都变成了工人、劳动模范,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啊!”
工会主席的悲惨身世
前面所说的这位工会主席,今年才二十三岁,但和其他所有从妓院解放出来的姊妹一样,有着很长一段痛苦的经历和悲惨的身世。她的老家在上海的乡下,父亲是一个很老实的农民。她五岁时,家庭被日军炮火破坏,便随着父母逃难到苏州乡下,到九岁时,家里因无力偿还债款,把她顶给地主家当使女。
十四岁那年,地主又把她带到北京卖给鑫雅阁老板——有名的母老虎,从此生活就更加悲惨,没有一点自由,吃饭时看老板的脸色,挨打受骂更是家常便饭,有一次被母老虎痛打一顿,睡了几天才能起身,她就这样在妓院中度过了漫长的两年,直到解放后才脱离苦海。
1950年春季,她到清河制呢厂学习织布,她第一次看到这样大的工厂,这么多的工人,大家那么的互相帮助、互相关怀,这使她感到无限温暖,便下决心做一个劳动人民。不久便到织布厂做工,参加了工会,以后一面生产,一面做工会工作,1953年参加青年团,1954年参加了共产党,并当选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55年3月脱离生产,担任厂里的工会主席。在这一阶段中,她的文化程度也从一字不识提高到初中水平。北京市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这个厂又和十四个私营小厂进行合并,现在这个厂共有四个车间、三百多名工人,工会主席的任务当然也就更加繁重,但她并没表示畏缩,她已做出计划,要把工会工作做得更好。
意外的喜事
北京市东四六条的一个院落里,一位中年妇女每天勤谨地操持着家务,这又是另外一个新生的姊妹。她在烟花巷里流落了十三年,今年怀了孩子,真是出人意料之外的喜事。她今年三十一岁,十四岁那年被不务正业的父亲卖到妓院里,十六岁到北京后,老板就教她抽大烟,吃白面,不久烟毒都有了瘾,同时又染上花柳病。二十一岁那年曾生过一个小孩,小孩生下后身上就溃烂,不到三个月便死了。她烟毒病害日甚一日,到解放时已经形容枯槁,病毒很深。到教养院以后,首先戒了烟,接着就治病。几年来光是油质盘尼西林就打了一百多针,又连续吃了半年多的中药,终于在去年把病治好了,并结了婚,但是关于再生孩子的事情谁都不曾想到过。
今年春天,忽然传出了她怀孕的消息,前进缝纫工厂的女工们都不相信地说:嘿!她能生孩子,真是天知道。但是,她的肚子却一天天真的大起来了,大家可高兴极啦,都说:要不是共产党,世界上早已没有这个她了,还谈什么生孩子呀!大家对她百般照顾,稍微重一点的活就不让她干。现在她已经怀孕七个多月,正在家里准备小孩衣服。
和治病一样,她的思想改造也是经历了很多难关的。她当初也讨厌妓院生活,希望有人能把她接出去,但是出去一次就被串卖一次,先后共被人串卖了五、六次。受尽百般欺骗和凌辱之后,她不再相信任何人,自己也习惯于假脸迎人了。久而久之,思想被麻痹,意志被腐蚀,对于那种散漫、堕落的生活,反而恋恋不舍。因之在第一次离开教养院以后不久,便又偷偷混起野妓来了,直到经过第二次教养,才改造过来。她现在不仅是一个健康的妇女,而且是一个很好的家庭主妇,家务管理得有条有理。她回家不到两个月已学会洗衣、做饭和怎样过日子,她家有三个人在外工作,平时家里人少就吃得简单些,星期日全家聚会,便做几样好菜让大家吃得舒服些。家里还有她丈夫的前妻留下的一个九岁小孩,每天上学都要经过大马路,她每天都亲自接送。并且还亲自动手替这个孩子做了衬衫、裤子和鞋子。家里人对她也不歧视,家庭过得很融和。
这些新生的姊妹,就是这样愉快地在新生活中不断前进!
3、改造二流子
《人民日报》1950年9月24日第7版《互助模范黄永德 领导贫苦农民走上富裕生活的道路,改造二流子勤劳生产成为新人》
《人民日报》1960年3月30日第8版《废物不废》
就拿我所在的公社情况来说吧:自从成立了人民公社以后,真是没有闲人了。二流子早就被消灭,老大爷照料牲口,老大娘在托儿所看小孩,托儿所的小孩也利用游戏时间在地里挖野菜补充副食。敬老院的老人们也都不愿闲着,要种种菜,养养鸡,为社会生产增加一分财富。
《人民日报》1956年12月22日第3版《高级社突出地显示出了优越性 山西农村一年来发生很大变化 一万七千多个高级社已经基本上巩固下来》:
晋南专区1月到9月内民事案件比去年同期减少68%,偷盗现象减少二分之一,许多原来的二流子懒汉也在农业社督促教育下,转变为正直的劳动农民。
《人民日报》1955年2月8日第2版《农村市场的变化》:
如河南陕县薛店乡农民说,统购统销带来了“七多、四快、三少”;七多是:牲口多,农具多,水车浇地多,用肥料多,生产社多,信用社多,新房子多。四快是:化学肥料销售快、建筑材料销售快、脚车车轴销售快、棉布销售快。三少是:高利贷少,买卖土地少,二流子懒汉少。
《人民日报》1955年4月24日第2版《引导农民认识目前农村中的新气象》:
(十)农村风俗改变了:过去小偷、二流子、赌钱的多,现在小偷、二流子大大减少了,赌钱的没有了。
4、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
《中国共产党简史》(2021版):
全国城乡迅速形成参加和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的热烈氛围。这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对工业化的无限憧憬,激发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从未有过的劳动热情。“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这种充满时代精神的号召,生动反映了工业化目标所激发的建设热情。新中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工业建设战线喜报频传。1953年12月,鞍山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举行开工生产典礼。包头、武汉的大型钢铁企业先后开始施工。限额以上的较大项目,平均每天都有一个开工或竣工。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一个个建立起来,一大批工矿企业在内地兴办。旧中国重工业过分落后的面貌和不合理布局大大改观。五年间工业生产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新中国迅速从废墟上站起,为我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
从1956年到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十年,虽然经历曲折,仍然取得了无可否认的巨大成就。工业建设、科学研究和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以及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的许多工作,都是在那个年代开始布局的。
工业建设,以1966年同1956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三倍。在钢铁工业方面,除了我国最大的鞍山钢铁基地进一步建设以外,武汉、包头两大内地钢铁基地主要是在这十年中建设起来的。在机械工业方面,分别形成了冶金、采矿、电站、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本行业,并且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一部分现代化大型设备。1964年,我国主要机器设备的自给率已达90%以上。
特别突出的是,石油工业发展成为这个时期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设完成了大庆油田,随后又开发了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到1965年国内需要的石油已经全部自给使我们能够自豪地宣布: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交通运输业长足发展。从1958年到1965年,全国新增铁路营业里程9000多公里。鹰厦、包兰、兰青、兰新、川黔、黔桂等线建成通车。全国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铁路,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火车。公路、水运、航空等事业也有较大发展。
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大型枢纽骨干工程和各类水库,在当时和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发展成绩显著。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有力打破了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基础科学研究方面,1965年我国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
弹爆炸成功教育卫生事业成就可观。1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毕业生近140万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约211万人,分别为1950年至1956年的4.9倍和2.4倍。医疗卫生机构大幅增加,全国城乡卫生医疗网基本形成。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天花、霍乱、血吸虫病、疟疾、鼠疫等疾病,或被灭绝,或得到有效防治。毛泽东曾写下“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的诗句,表达对消灭血吸虫病这一奇迹的赞叹。
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大量涌现,如小说《青春之歌》《创业史》,电影和舞台剧《红色娘子军》《霓虹灯下的哨兵》,歌剧《江姐》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更是这一时期的经典。
……
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
值得自豪的是,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精神力量上也获得了巨大丰收。我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于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涌现出大量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抒写了无数改天换地的壮丽诗篇,形成了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时代精神。
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为了早日甩掉中国“贫油”的帽子,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情,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决心,用三年多的时间,建设起了我国最大的石油基地--大庆油田,铸就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
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他们把热血洒在戈壁滩,把青春和生命奉献给新中国国防建设事业,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永久镌刻在中国大地上,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动力源泉。
像这样让后人景仰的英模和精神还有许多。这是新中国建设困难重重、艰苦奋斗的年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精神昂扬的年代。为了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翻身做了主人的中国人民与时间赛跑,用生命和鲜血描绘了一幅幅最新最美的图画,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前进。
《中国共产党简史》(2021版)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解读一下结束语:
“中华民族有史以来”,这个修饰语,意思是空前的,之前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超越毛主席,也就是历史第一人。
“最为广泛而深刻……”,“最”这个修饰语,意思还是第一,无人超越。最为广泛,就是最全面,真正的代表了人民群众;最为深刻,意思是地覆天翻。中心思想也是历史第一人。
“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一切”这个修饰语,意思是所有的、全部的,也就是说,所有的发展、进步概莫能外都离不开他。
“物质基础”,意思就是物质积累,没有了这个积累,一切都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也无法进行下去。
5、新中国前三十年成就
新中国在短短30年不到时间里,成为世界第五大工业国。详见微信公众号“井冈山观心1927”文章:
《邓选》学习 (二十七)改开前后发展速度对比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