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绝大多数哲学家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不可知论者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
但是,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在近代哲学家中,休谟和康德就属于这一类,而他们在哲学的发展上是起过很重要的作用的。对驳斥这一观点具有决定性的东西,已经由黑格尔说过了,凡是从唯心主义观点出发所能说的,他都说了;费尔巴哈所附加的唯物主义的东西,与其说是深刻的,不如说是机智的。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
思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1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16-317页。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设想,如果人有了更多的感觉或器官,他就能够认识自然界更多的属性或事物。在外部世界中,不论在无机界或有机界中,没有什么更多的东西。人恰恰具有使他从世界的完整性、整体方面来感知世界所必需的足够的感官。
这对于反对不可知论是重要的。
列宁:《费尔巴哈<宗教本质讲演录>一书摘要》,《列宁全集》第38卷,第64页。
思维和存在虽有区别但同时互相在统一性中存在着。
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6页。
每一个个别人的意识的发展和全人类的集体知识的发展在每一步上都表明,尚未被认识的“自在之物”在转化为已被认识的“为我之物”,盲目的、尚未被认识的必然性、“自在的必然性”在转化为已被认识的“为我的必然性”。
从认识论上说,这两种转化完全没有什么差别,因为它们的基本观点是一个,都是唯物主义观点,都承认外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和外部自然界的规律,并且认为人完全可以认识这个世界和这些规律,但是永远不能够彻底地认识它们。
我们不知道气象中的自然界的必然性,所以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气候的奴隶。但是,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个必然性,我们却知道它是存在的。这种知识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呢?它同物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以我们的意识为转移这种知识同出一源,就是说,从我们知识的发展中得来的。我们知识的发展千百万次地告诉每一个人,当对象作用于我们感官的时候,不知就变为知,相反地,当这种作用的可能性消失的时候,知就转化为不知。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191页。《列宁全集》第14卷,第194页。
恩格斯把休谟和康德的信奉者们放在这两者之间,称他们为不可知论者,因为他们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在《路·费尔巴哈》中,恩格斯只是对休谟的信徒(就是那些被弗雷塞称为“实证论者”而他们自己也喜欢以此自称的人们)使用了不可知论者这个术语,而在《论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恩格斯就公开讲到“新康德主义的不可知论者”的观点,把新康德主义看作不可知论的变种。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27页。《列宁全集》第14卷,第20-21页。
我们唯物主义者,象恩格斯一样,把康德主义者和休谟主义者叫作不可知论者,因为他们否定作为我们感觉泉源的客观实在。不可知论者这个词来自希腊文:在希腊文里α是不的意思,gnogis是知识的意思。不可知论者说,我不知道是否有我们的感觉所反映、模写的客观实在,我宣布,要知道这点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知论者就否定客观真理,并且小市民式地、庸俗地、卑怯地宽容有关鬼神、天主教圣徒以及诸如此类东西的教义。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126-127页。《列宁全集》第14卷,第126页。
不可知论(来自希腊文,《α》是不的意思,《gnogis》是知识的意思)是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动摇的,实际上也就是在唯物主义科学和僧侣主义之间动摇的。康德(康德主义者)、休谟(实证论者、实在论者等等)的拥护者和现代的“马赫主义者”都属于不可知论者。
列宁;《纪念约瑟夫·狄慈根逝世二十五周年》,《列宁全集》第19卷,第62页。
恩格斯把哪两条哲学路线对立起来了呢?一条路线是:感觉给我们提供物的正确模写,我们知道这些物本身,外部世界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这就是不可知论者所不同意的唯物主义。而不可知论者路线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他不超出感觉,他停留在现象的此岸,不承认在感觉的界限之外有任何“确实可靠的”东西。关于这些物本身(如果用贝克莱所反驳的那些唯物主义者的话来说就是自在之物、“自在客体”),我们是根本不能确实知道的,这就是不可知论者的十分肯定的声明。
这就是说,在恩格斯所谈到的那个争论中,唯物主义者肯定自在之物是存在的,是可以认识的。而不可知论者连关于自在之物的思想都不容许,宣称我们根本不能确实知道自在之物。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105页。《列宁全集》第14卷,第104页。
正是绝对地无条件地承认自然界存在于人的意识和感觉之外这一点,才把辩证唯物主义同相对主义的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区别开来。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268页。《列宁全集》第14卷,第277页。
“直接感知的东西”和“实际感知的东西”这类字眼是马赫主义者、内在论者以及哲学上其他反动分子的糊涂话,是不可知论者(在马赫那里有时又是唯心主义者)用以伪装唯物主义者的假面具。
对于唯物主义者说来,“实际感知的”是外部世界,而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对于唯心主义者说来,“实际感知的”是感觉,而外部世界被宣称为“感觉的复合”。
对于不可知论者说来“实际感知的”也是感觉,但不可知论者既没有进一步唯物地承认外部世界的实在性,也没有进一步唯心地承认世界是我们的感觉。……对于唯物主义者说来,实在的存在是在人的“感性知觉”、印象和表象的界限之外的,对于不可知论者说来,超出这些知觉的界限是不可能的。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109-110页。《列宁全集》第14卷,第108页。
恩格斯公开地明白地说过,他和不可知论者的区分不仅在于不可知论者怀疑模写的正确性,而且还在于不可知论者怀疑能否说物本身,能否“确实地”知道物的存在。巴札罗夫为什么要偷天换日呢?就是为了蒙蔽和搅混唯物主义(以及唯物主义者恩格斯)所说的基本问题,即关于作用于我们感官而引起感觉的物在我们意识之外的存在问题。不肯定地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作一个唯物主义者,但在感觉给我们提供的模写的正确性的标准问题上,尽管看法各有不同,却仍然可以作一个唯物主义者。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111页。《列宁全集》第14卷,第110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天才也表现在:他们蔑视学究式地玩弄新奇的名词、古怪的术语、狡猾的“主义”,而直截了当地说,哲学上有唯物主义路线和唯心主义路线,在两者之间有各色各样的不可知论。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147页。《列宁全集》第14卷,第147页。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