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操纵全球经济力不从心
罗伯特·萨缪尔森
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但可能已不再是世界经济领袖。二者之间存在区别。没有人怀疑美国经济的非凡财富和地位。美国经济规模约为日本的3.5倍、德国的7倍、中国的9倍。美元是世界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主要货币,约占各国政府外汇储备的2/3。美国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仍然无法超越。汤姆森金融公司表示,2003年全球公司和政府出售的股票、公债和其他债券在5.3万亿美元以上,其中58%的资金源于美国。全球最大的5家承销商都来自美国(花旗银行集团、摩根斯坦利国际投资公司和美林公司占据前三名)。美国经济各方面的优势都十分明显。
但领导能力在于通过强行实现自己的愿望或促使他人追随自己,从而确立并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全球化”成为时髦词汇前,美国便开始大力推行全球化进程,无意中削弱了自己的领导地位。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日益繁荣的世界上,开始出现与美国竞争的财富与权力中心:不仅包括欧洲和日本、还有巴西、中国和印度。
布什政府将在第二任期内不可避免地面对有限的经济领导能力。美国常常在推动局势发展的同时被其奴役。美国至少需要考虑三个关键领域。其一是石油。2004年,意外的油价迅速上涨危及了世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问题很简单。庞大的国内石油消耗推动油价上升。如今美国石油需求60%依赖进口。美国人口还不到世界总人口的5%,但耗油量占全球石油生产的1/4。
其二是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美国赤字如果无限上升,可能震动全球经济。标准—蒲耳氏公司的经济学家戴维·怀斯说,美国2004年的赤字达到创记录的6640亿美元,是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7%。美国人在海外的开支远远超过他们的收人;在22年内,美国21次出现经常账户赤字。同时,外国人利用他们的高额美元收入购买大量美国股票、债券、不动产乃至整个公司。截至2003年底,投入美国的外国净投资额达到2.4万亿美元。
其三是全球贸易谈判。二战以来举行过八轮导致降低关税及其他贸易堡垒的重要谈判。目前正在举行第九轮谈判。高盛公司的罗伯特·霍马茨说,截至20世纪90年代末,“美欧是世界贸易的决策者”。如今不同了。2003年9月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谈判以失败告终,几乎导致本回合谈判崩溃。以巴西和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认为美欧降低农业保护主义的计划不够公正,因此拒绝该计划。只有在美国和欧盟做出更多让步后,谈判才得以继续。
这些事件体现出一种普遍趋势,即美国就算和几位亲密盟友合作,也不能再随心所欲地操纵全球经济。
至于“美元危机”,这些巨额赤字并非由美国单方面造成——也不能由美国独自解决。原因之一是美国经济增长率高于欧洲和日本,刺激美国进口并损害美国出口。另一个原因是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拒绝重估本国汇率,也伤害了美国贸易均衡。美国必须放慢经济增长速度,并降低对进口的需求。这些措施很可能遭到反对。也难以确定它们是否能成功恢复对美元的市场信心。
全球化进程并非削弱美国经济领袖地位的唯一原因。一些有利的传统政治因素也消失了。最重要的就是冷战。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也是其主要军事盟友。它们依赖美国的保护伞。如今,美国的海外军事行动(即伊拉克战争)激怒了世界。抵制美国的领导反而受到民众欢迎。同样,美国以往受益于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前身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国际经济组织的控制。美国仍在这些组织占据主导地位,但势力已然减弱。更糟的是,这些组织的影响力也在下降。
当然,这些都未必说明美国注定失去其领导地位,但它们意味着领导的性质变了。美国的领导地位已不再是天经地义的事实。美国开始依赖说服工作而不是强权进行领导。亚洲金融危机既提供了教训也发出了警告。教训在于全球市场不能永远良好地自行运转。它们需要一些广泛的政治框架保障稳定、遏制不确定因素并处理危机。
(摘自2005年美国《新闻周刊》)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乌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