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潘岳为“世界工厂”下的新定义谈起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近年来,靠着“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即“原料来自国外,产品销往国外”的经济模式,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许多中国人也为此沾沾自喜。但就在这时,我们忽然发现,我们这座“工厂”拿的只是一点血汗钱,而环境污染、资源耗费的严重后果却都要由自己来承担。日前,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发出感言:“什么是‘世界工厂’?就是用自己的资源替发达国家生产低级工业品,用自己的身体去承受污染,所赚取的不过是微薄的加工利润。”(7月19日《中华工商时报》)
潘岳的说法不是“无的放矢”,有数据为证:现在中国每天的耗水量世界第一,污水排放量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二。每到用电高峰季节,就频频拉闸限电,而不少地区民众想喝一口干净的水却不可得,这些都让国民感受到了切肤之痛。付出了这样大的代价,收益如何呢?有学者作了这样一番估算:外国投资商拿出30%的资本,拥有50%的股份,拿走了70%的利润。而“贴牌生产”更甚,外国人拿走了92%的利润,中国只拿到8%。
更糟糕的问题还在于,中国要摆脱目前的处境相当困难。有专家指出,现在中国经济对外国的核心技术、资金及市场的依赖,远远超过外国投资商对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依赖,这使得我们几乎无法和他们讨价,只能接受他们的不合理条件。
既然代价如此沉重,收益如此可怜,那么为什么还有人会振振有辞地声称要继续发挥“比较优势”,不惜继续为外国人“打二十年工”呢?现在看来,除了认识上的误区之外,还有一小部分人,主要是一些地方官员、为外资提供各种配套服务的新一代“买办”以及依附于国际资本的一部分“经济学家”等,他们从这个结构当中,最大限度地获得了好处:不仅获得了有利于快速升迁的GDP数字,而且分得了留给中国的那一小部分利润中的绝大部分,在消费水平上以大跃进的速度实现了和西方接轨,他们当然要乐此不疲了。
依此“发展道路”继续走下去,不仅当代人会身受其害,我们更无法面对子孙后代。那么如何才能“解套”呢?在我看来,仅仅按照别人制定的“游戏规则”,靠自发的博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智慧,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用迎头赶上的方式跳出恶性循环的怪圈。像潘岳这样敢于直面“世界工厂”的真相,并将其坦然地告诉人民,则不妨视作这次绝地求生努力的第一步!
邬凤英责任编辑:任远飞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