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西方经济学批判
征求意见版 未完待续 有意见发至[email protected]
一些热心网友对本文进行了转载,如果有转载,可以关注本文的后续部分,也可以联系告知转载的网址,我可以补充。另外我也将关注网友的意见,特别是一些无礼驳斥和谩骂,并且将我的答复和反驳作为文章的一部分。花许多经历把这些想法都写出来,希望以后就不用为这个东西再花任何精力了,更希望其中一些有价值的提议和问题能够得到重视。
另外笔者相关的文章有:《比拟化的经济观》,《就业新理论与解决就业措施》,《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成因、后果与对策》,《教育应当基本公费的若干理论依据》,《读书无用论的成因与对策》,《论理论的模糊性与超广义资源》,《热能有效转换-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危机的措施》,《收入分配差距及其激发的积极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开辟中国第四产业—创新产业》,《驳八大经济学家的祸国言论》等等。这些文章可以在百度和百度贴吧上搜索到。一些内容在本文中没有详细展开,望参照这些文章。欢迎批评,特别欢迎张五常这样的经济大家的批评。其实本文是存在一些漏洞的,除了言过以外,有些地方没有办法一一大费周折说的全面、严谨并且用词确切。
在过去的改革开发进程中,西方经济学成为我国的主流的经济学思想,同时也取代了其他的学科、包括社会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地位,经济学成为我国改革中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正是对西方经济学的盲目崇拜和滥用,以及对西方经济学缺陷的认识不足,导致改革中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到如今已经是积重难返,不仅出现了大量的失业,贫富差距飞速拉大,资源消耗严重,经济发展了,但是科技并没有同步发展,整个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同时经济的可持续性也受到威胁,内需不足就是一个不好的苗头。虽然这一切不能完全归功于西方经济学的作用,改革中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但是西方经济学的缺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新一代领导集体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即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着手造就一批学贯中西、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那么西方经济学的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呢?本文对西方经济学的某些问题给予批判,由于经济学的千恐百疮,因此评判内容也显得千头万绪,杂乱无章。笔者学识浅薄,望专家和高人指点。本文也指出了我国发展经济中的许多问题,这些都意味着我们的民族发展蕴含着巨大潜力,不是坏事,而是希望。这可以反驳那些我们的技术已经不能赶上发达国家的言论。
一、西方经济学理论批判
1. 自私人假设的不合实际及其危害
西方经济学以自私人假设为基本的假设,也就是说只有自私人假设成立才可以谈西方经济学的成立。但是这并不符合实际:第一,现实中并非每一个人都是自私的,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为公忘私的人,许多见义勇为,为了他人牺牲自己利益的人,难道他们是自私的吗?可以用自私人假设来解释他们的行为吗?西方经济学是戴着有色眼睛在看人,自己自私,就声称其他人都是自私的。更有说服力的是许多宗教都是提倡无私的,而且完全不追求回报,即使不承认存在天生无私的人,那么这其中必然有人达到无私的境界的。一些小孩天生有善良的心。第二,即使人自私,有时也会体现他的无私的一面,可能他的某些行为是无私的。第三,自私人假设人的行为都是理性的,但是现实中人的行为往往不一定是理性的,即使他是一个自私的人,但是可能他一时的行为会丧失理智,为情感所驱使。第四,人的行为还遵从道德、习惯、惯例、风俗、前人的实践,不一定是完全从自私的角度考虑的,还有许多因素,包括性格、心理状态、偶然性因素和大脑偶然的判断决定,在制约着人的行为,人在冲动时往往产生不理智的行为,这可能导致行为本身与自私角度考虑的背道而驰。第五,达到理性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目标,在这里提出一个自私人怪圈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知道,要理性判断决策是需要成本的,获取信息是要代价的,进行判断是有代价的,一个自私的人在进行判断的时候如果不考虑这些代价那么他就是不理性的,因此他应当考虑这个因素,因此作出理性的判断要求达到某一理性(概率上的一种理性程度)判断的成本小于达到某一理性带来的利益增量,但是同样对这一大小比较的判断是需要成本的,因此他要继续进行这一大小比较的判断的代价是否小于相应的利益增量,如此下去,他陷于了一个无限循环的怪圈,因此不存在完全理性的判断,实际的判断中由于智商、大脑处理信息的准确性、信息的不完全了解都会对理性判断决策打折扣。
利用西方经济学,可以很好地解释一些见利忘义,不道德,不人道的行为,却难于解释见义勇为,正义的行为却没有办法解释,可见西方经济学基础是不坚实的,而且是不道德的。西方经济学的涌入导致我国的道德严重滑坡正是说明了这一点,腐败也在这样的理论下越来越严重。虽然有人提倡将道德等计入理性考虑范畴,但是早已建立好的大树不可能一一纠正。经济活动中不符自私人假设的行为和组织很多,比如馈赠、半馈赠、各种免费活动(internet免费午餐),当然许多行为还是介于馈赠和盈利之间的,既考虑一定的感情和道德因素,也考虑一定的盈利性,再者非营利组织、慈善组织和公益组织等的存在也是一个反例,还有各种出于道义的行为,搭桥铺路。因此经济学无法解释见义勇为、舍己为公、扶弱济贫,却能够合理解释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亚当·斯密是市场浪漫主义的开山鼻祖。他在《国富论》中有一段经典表述: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其实这样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当人人都在谋求最大利益的时候,往往会损害别人的利益,不仅整个社会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而且整个社会可能陷入一片混乱和争斗之中。从兼顾个人和集体利益的角度来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但是如果人人都自私,社会肯定不和谐。如果某人拔一毛而利天下,但是从他自私人的角度来说,他应当是一毛不拔,这个典故也说明自私人假设是危害社会的。在道德问题上,也是如此。如果每一人都自私,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这最终将导致损坏自己个人的利益,因为每一个人都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你的利益,都可能损害你的利益,最终结果是人人自危。在爱国心和支持国货等问题上,也是如此。有些人把爱国和支持国货看作不理智、不明智的行为,而把为了卖价廉物美而购买外国货当作理智,其实这是小聪明而已,这最终将导致民族利益的牺牲,同时也是牺牲了个人的利益,特别是长期的利益。
可见自私人假设是片面的,它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而是和各种因素一起作用来导致个人产生行为。
类似非营利组织的行为无法用自私人假设来解释,或许西方经济学者又会狡辩,我们经济学把它作为一个特殊情况独立出来,建立一个补丁理论来给现有理论打补丁,那么这意味着现有的经济理论存在片面性,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但是严格地说除非巧合,也不能结合其他的补丁理论来用。更加可以说明问题的是,在社会科学问题上,许多概念都是模糊的,没有清楚的边界,没有绝对的极端,都是处于一种混合状态,那么这意味着经济学家用极端的自私人假设代替了并非如此的实际混合态。我相信许多的组织它是介于营利和非营利之间的混合态。
在腐败问题上,西方经济学者一方面鼓动和夸大人的自私性,漠视道德的存在,认为腐败是合理的,甚至是帕累托改进,另外一方面就说政府必然是腐败的,因此要尽量用市场来解决问题,政府要减少干预。这好比鼓动一个人去自杀,并且说这是应该的,然后得出结论,此人必然要自杀。
实际上经济危机也是自私人假设的一个结果,因为个人追求最大化,往往伴随马太效应,贫富差距加大,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生产过剩和失业,进一步导致贫富差距加大和有效需求不足,再次导致生产过剩和失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经济危机。可见自私人假设只能在短期内存在一定程度上静态共盈或者是静态的帕累托改进,但是动态或者从长期来看结果是共同崩溃,可见我们要追求长期的利益最大化不能用完全采用市场。
自私人假设和在其基础上建立的西方经济学对道德起到了很大的负面作用,成为逼善从恶的刽子手,会导致道德沦丧、凝聚力涣散、见利忘义。它使得协作减少,不利于整体利益。它还使得人们的积极性和动机高度依赖于金钱和利益,挑肥拈瘦,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没有钱就没有积极性,好比上瘾的人没有毒品就受不了。目前出现的一些抚养孩子和赡养老人不力的情况就是自私人假设的恶果。如果在家庭范围内,人们都那么的理性而没有亲情,小孩和老人就没有人养了,人类可能要消失了。改革前取得的许多成果都不是处于个人私利和理性,比如邓稼先的积极性是来于爱国心而不是理性人假设(人们也没有很好地酬谢他,倒是当年没有回国的杨振宁在中国得到了过高的高薪和礼遇。)根据亚当的理论推广,一切的干预和束缚都应当消除,让人无拘无束,这样法律和政府也应当退位了。
2. 令人心动的帕累托改进可望难及
帕累托改进是指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在西方经济学中,到处滥用这个辞,但是帕累托改进是否是很容易达到的一个目标呢?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在市场经济运转过程中,许多复杂、隐蔽和长期的作用。虽然短时间看不到明显的副作用,但是长期来看,往往存在负作用。比如有人加班加点工作或者兼职,看起来只是个人利益增加,没有损害其他人的利益,但是它会造成微妙的人力资源贬值,微妙隐蔽地占用他人的生存空间,但是这是很难被看出来的。经济危机的出现也有类似的隐蔽性。另外有些利益的侵害是在动态的情况下不断转移作用才体现出来的。经济学家到处滥用帕累托改进,甚至还证明腐败是帕累托改进的。之所以会有那么多帕累托改进存在,是因为经济学家用了静态、狭隘、短期的眼光。笔者提出了超广义资源的概念,就是来弥补经济学对于隐蔽和广泛的作用的认识不足。真正要实现这帕累托改进,往往需要政府通过再分配来进行利益调整,将损害他人的利益进行弥补。要论证一个改进是否是帕累托改进,采用经济理论几乎是不行的,因为经济现象的影响因素众多,而经济学忽略了许多的变量,而且经济的作用是持续而不是瞬间的,在持续的作用中,众多的量都在变化,要证明每一个人都没有变坏,是非常困难的。而采用经济学的方法,则可能因为忽略许多因素而被证明是帕累托改进,但是实际上不是帕累托改进的。
3. 西方经济学得出许多怪论、谬论
对经济学的盲目崇拜和滥用导致由此得出的怪论和谬论数不胜数。经济学家喜欢用很深邃的经济理论来说明问题,但是得出稀奇古怪的结论,岂不知这些东西根本不需要用经济学中经过n次简化和不严谨推导的结论和定律。我们不说其他的,仅仅西方经济学中互相矛盾的观点、结论都有好多,而且是基于其基础理论的。一个内部都钩心斗角的理论,如何谈其坚实性。下面我引用一篇经济学第一定律的文章来说明这个问题:
对于经济学家来说,100个人常常是有着100个以上的观点,而且这些观点可以很好地共存,这往往是其它学科难以看到的盛况。于是,有人说:“两个观点截然相反的人能够分享同一届诺贝尔奖,这种情况只有在经济学中才会出现,如缪尔达尔和哈耶克。”还有人说:“叶利钦有100个保镖,其中一个想谋杀他,叶利钦不知道他是谁;克林顿有100个经济学家,每次决策前克林顿都听取这些经济学家的意见,但是每次只有一个人讲对了--而且每次都不是同一个经济学家。”基于经济学家总是相互攻击的现实,也有人总结了所谓“经济学家第一定律”:“对于每一位经济学家,都有相应的、观点相反的经济学家存在。”还有人把经济学家的这种互相不能说服的危害推进了一步,指出:“惟一比经济学家更危险的,是业余经济学家,而惟一比业余经济学家更危险的,是职业经济学家。”
4. 不严谨的西方经济学打着数学严谨的幌子
西方经济学发展至今,出现了对数学的滥用和公式的迷信,经济学家认为必需要有数学公式的论文才是高水准的论文,认为没有数学基础就不可能是经济学人。的确数学非常重要,但是谁又知道,绝大多数运用了数学公式的经济学理论,都是经过了不断的假设,套用简化的,静态(也有些是动态的)的模型,经过不严格定义的概念,即使所谓的实证分析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不可能有完备的,时间上无限长的样本。他们从来不考虑那些公式是基于不严格的假设,在在经过千百次变形,不严谨的推导后得出的。经济学家不重视对经济学大厦中基本错误的纠正,却在岌岌可危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可笑的学说,当然一些经济学家也进行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矫正。
在经济学中,数据表明、事实证明、实践表明、事实胜于雄辩,这些频繁出现的字眼似乎很有说服力。但是凡是学习过数学的人都知道,证明需要有严谨性,我们可以用归纳法证明问题,但是我们知道我们的归纳本身就是完备的,而不是挂一漏万的。对于社会科学而言,许多现象只是可能现象中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能够用来说明整体的问题吗?再者,我们常常需要的是长远的、可持续的结果,但是现实中我们可以获取的是有限时间的结果。经济学中同样充满着比如必然、由此可见这样的字眼,它们同样是具有说服力的,但是社会科学中有那么多必然吗?许多概念本身都是模糊的,边界都不清楚,社会现象中人和动物的行为都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许多问题无法用简单的模型来概括,影响因素多的无法列举,社会科学中的推导很难严谨,这种不严谨导致的误差可能在不断的推导中传递并且放大。经济学也是如此,我们怎么样来相信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呢?
其实经济学认识之路就是发现错误之路,已经发现了许多错误,但是经济学依然不是那么具有说服力,我们不去从根本上纠正经济学的错误,而是基于实证的局部纠正可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可能是扭曲的纠正。
5. 不得已向计划和社会主义靠拢
为了解决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导致的共同贫穷这一完全有悖于西方经济学初衷,同时也有悖于资本家利益的现象,西方经济学家不得不承认西方经济学的错误,并且进行了改进,并且采取了许多向社会主义和计划靠拢的措施,但是当经济学家在讨论经济学时,把这种折衷后的经济才成为市场经济,而最初最纯的市场经济则是“伪市场经济”,因为它们导致很多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计划和市场的比较根本没有意义,因为显然当你把自己和别人的优点都拿过来后,别人怎么也是比不赢你的,因为他的优点也被你拿走了,还有什么可以和你比呢?
6.西方经济学漠视科技
真正发展经济不是在于出一些歪主义,不在于要人们加班加点,感觉到生活的压力很大,然后就不顾身体健康地工作,如果是这样,和让我们倒退到原始社会有什么区别?给老百姓施加压力,说:“你不辛苦劳动就饿死你,不让你看病,不给你房子住”。这样导致大家都辛苦劳动,这违背发展经济的目的。真正的发展是要切实提高科技和生产力。我们过去许多看起来非常好的做法只是玩游戏,造出一些经济数据来蒙骗人而已。。发展科技是许多国家的立国之本,但是科学和技术这种东西往往是整个国家的需求,企业的需求,全民的需求,没有谁愿意支付费用资助那些没有产权的研究,因此在宏观经济学中,往往不重视科技的作用(虽然微观中把技术当作核心竞争力)。在GDP等指标中,都没有考虑科技因素。发达国家的企业可以凭借他们过去技术开发的成果来获取高利润,他们的企业凭借这些利润,可以投入科技研究开发中,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基础。但是在实力不强大的企业,没有利润来源,技术也相对落后,他们开发技术风险也很大。他们将随着马太效应而越来越落后,可见西方经济学是强者的学说,利于强国,利于富人。如果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崇拜它,只会随着它导致的马太效应而越来越相对地落后于发达国家。
对于没有技术的国家,只能依靠出卖资源,出卖市场,依靠辛苦劳动作发达国家不作的事情,而发达国家凭借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科技投入来换取我们的劳动成果和资源,甚至利用不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来开发技术,为自己的未来领先奠定进一步的基础,而他们的人力资源和其他的资源大都投入到科技和创新行列,为他们立于不败之地建筑壁垒。而落后国家如何谈长远的发展,技术越来越落后,资源被卖,未来的利益大大牺牲。
一般的劳动生产产品很难积累,具有坐吃山空的特点,而且它们消耗资源,但是科技成果可以积累,可以在此基础上再创新发展,它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具有一劳永逸的特点。可见经济学在一些方面本末倒置,忽视科技成果的存在和经济的可持续性。科技资源是一种没有损耗的资源,我们应当很好地掌握它、利用它,同一般的资源比较它可以无限利用。
7.市场的弊端和局限
第一,市场是利于强者和富人的。富人(或者有其他资本的人)凭借其资本,在市场规则下有更多的选择权,更多的要挟能力,可以支配和使用更多的资源和超广义资源,取得有利的地位,在博弈中处于更加有利,可以选择的余地更大,因而具有更多的获取利润的途径和能力。那么抛弃穷人利益不谈,是否市场就一定利于富人呢?经济危机就是反例,它不能避免贫富差距的越来越大,就不能避免有效需求的不足,从而产品过剩,导致进一步的失业和有效需求不足,导致进一步的产品过剩,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可见不给穷人消费能力也危害了富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违背了经济学的任何初衷,无论是其吹嘘的利于所有人,还是多数嫌贫爱富的经济学家心里偏向的利于富人。第二,市场是风险和不稳定的,风险性高与效率不存在正相关,而可能是负相关,同时也带来了不公平。虽然现在有保险等来降低风险,但是保险本身可以认为是一种计划或者是平均,它让一个集体来共同承担风险。第三,市场还导致有些人投机倒把,但是显然投机倒把与效率没有正面的相关,而且还导致了人力和其他资源浪费。第四,市场竞争并不一定降低价格和提高活力,它会提高成本,从而导致价格的升高,而且越是自由的竞争,往往重复建设和人力等各种资源的投入越多,成本越是高。有人用优胜劣汰的自然现象来说明必须自由竞争才会有竞争力,他们只看到了竞争有利的一面,但是没有看到竞争往往会带来损失。我们加入WTO的时候居然有经济学家说是为了让企业更加有竞争力,但是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被淘汰的往往是落后的企业,我们的民族企业的沦落证明了这一点。如果能够把所有互相竞争的企业的资源都整合进行通力合作,发展可能更好,从而效率更高。显然竞争并不是唯一的激励措施,而且许多情况下不允许用竞争来进行激励,进行公平的评价并且根据情况进行直接的激励效果可能更好,而且避免了损失。其实象优胜劣汰这样的现象在自然中存在只能说明该现象可能存在,不能说明该现象必然存在,也不能说明该现象就是比其他的可能现象更优。比如是否物种的进化一定要优胜劣汰呢?不一定,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说我们有可能通过直接改变劣质物种的基因来实现进化,这显然比没有人性的优胜劣汰要合理。有人会说为了消除竞争带来的危害,已经有反不正当竞争法来消除危害,但是该法并不能完全消除不正当竞争,法律有一刀切的明晰边界,但是实际上不正当竞争的边界是模糊的,总是可以打擦边球的,它不能防止低度不正当竞争。第五,垄断是驱之不去的,没有绝对的自由竞争,垄断永远是相对存在的,虽然制定了反垄断法,但是同上面的问题一样,不能防止低度垄断问题。垄断与许多因素有关系,地域、技术、资本和资源都可能导致低度的垄断,壁垒本身也是相对垄断的一种体现。自由竞争只有在短期、静态和理想的情况下才能存在,经济学家都说优胜劣汰利于发展就说明自由竞争最终会被少数企业垄断取代,可见垄断则是长期的,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垄断更加依靠技术,而技术的壁垒上很难突破的,申请专利的技术有专利法保护一段期限,保密的技术更难于获取。从更加深入的角度,任何企业都具有垄断性,否则利润怎么来的。第六,商品(服务)在市场上能够流通不代表是对社会和个人是有益和有贡献的,如毒品就是严重危害社会的,另外有些医生为了能够多开处方和获得动手术依据,就采取欺骗病人的方式,不仅对就医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直接损害就医者的身心健康。虽然法律对于毒品有规定,但是有些商品则是介于对有益和有害之间的,但是仍然能够在市场上流通。第七,市场行为中,有许多生产、销售、消费都是对整个社会有着复杂影响的行为,不仅仅是生产、交易、使用中参与者的事情,关系到国家、社会、他人的利益,比如环境污染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许多其它影响广泛的行为并没有象环境污染一样受到法律法规以及涉及利益个人团体的约束,因此需要辩证看待市场行为的自由,需要适当的政府宏观调控和干预,大众需要有合理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第八,对社会有贡献未必会得到经济的回报,如爱因斯坦的学说给人类带来科技进步和巨大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没有办法在他生前转化为生产力,也无法申请专利,他并没有从商业和经济中获得报酬。第九,上面也提到了,许多法规的制定是考虑到市场经济中的一些局限性,但是在合法与非法之间是一刀切的,许多经济活动却在和法律打擦边球,有待于政府更加有力的调控与引导。第十,市场也有鞭长莫及的地方,许多能够给社会带来巨大效益的商品、服务和行为,无法来收取回报,比如环境保护,它的受益面非常广泛,价值难于衡量,即使衡量出来,如果是小额费用也难于收取。虽然环保可以由政府来出资,但是还有许多是政府无法投资的。可见政府的合理干预不仅仅在保证社会公平中非常必要的,要真正提高经济效率,政府的干预和协调也是必不可少的。许多地方市场和金钱不能解决问题,许多东西不是用金钱可以换取的,这是由于市场惟利是图的本性决定了的。第十一,许多商品价格即使不合理也并不代表无法销售和盈利,消费者对于价格也有一定的承受的幅度,这导致了企业的净利润变化空间可能很大,进而导致贫富差距加大,也不公平。在人力资源的待遇报酬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此外消费者对于商品的购买除了价格以外,还会考虑效用和成本,而这些对于消费者往往是不知情的,因此有一定的盲目性,无法达到市场经济中的理性化。第十二,市场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但是科技发展史表明,重大的成果往往是源于非功利性的研究。对社会有益的东西不一定是由功利而产生。市场形成一种倾向就是没有利益的事情就没有人做,结果只能导致公益的事业没有支持。第十三、市场的调节,优化资源配置等说法也是在完美情况下的一种说法,实际上要素的流动具有粘滞性,而且是消耗的,存在摩擦损失,虽然要素象水有趋于平衡的特点,但是也存在着加剧不平衡的因素,特别是在动态的环境下。一个例子就是水往低处流,但是河水和海水最终没有变平。第十四,自由竞争是为了优胜劣汰,那么显然自由竞争最多只能是短期的事情,垄断必然形成,但是经济学却以自由竞争为假设,那么经济学显然有点自相矛盾了。当你追求的效率和优胜劣汰目的达到的时候,自由竞争不存在了。经济学已经无法自圆其说了。第十五,市场追求自由,反对政府的作用,但是缺乏管制的环境中,往往是对强者相对更加有利,但是也存在两败俱伤的一面。之所以要建立市场规则,就是因为自私人假设无法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要限制自由,统筹均衡利益。实际上极端的自由往往都是危害社会的,比如自由与民主,自由与强制从来都是相伴随的,如果放任自由,社会多半是一片厮杀。经济方面也是如此。第十六,由于市场经济中企业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市场的无序性造成供需关系的紊乱,一些有需求的产品没有供给,而一些产品却过剩。第十七,市场的不均衡性和风险性使得可以找到很好的例子来证明它是很好的,但是实际上计划体制则相对均衡稳定,资源利用的效用会更高。
8.经济学的狭隘性
在经济学中,由于经济学家的狭隘眼光,对GDP等进行了狭隘和绝对化的定义,导致经济理论成为一种非常片面的学问,在此基础上的经济学只重视少数人(特别是交易双方的需求)需求,不重视公益性(集体性、全民性)的社会需求(因为很难索取报酬);重视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如科技和军事);重视物质需求,轻视精神需求;重视显性需求,不重视隐性需求(因为很难索取报酬);重视本代人利益和需求,不重视后代利益和需求;只重视产品带来的正面的价值,不重视负面价值(如环境污染,产品使用带来的危害,破坏和摧毁);只重视可以计算或者可以用经济衡量的需求或者价值,却不重视不可以用经济来度量的需求或者价值(因为很难讨价还价);只重视对于确定对象产生价值的产品,不重视对于不确定,随机对象产生价值的产品(因为它们难于找到回报的主体);重视直接需求,不重视间接的,半成品的需求;重视对于产品的需求,却忽视对于休闲、安逸的需求;重视可以获利的需求,不重视难于获利的需求;重视局部,轻视整体;重视比较大的作用,忽视微妙的变化(特别是针对整体中的每一个个体微小的副作用,而这样的情况下,可能在整体上积累起来是很大的副作用)。此外还忽视对伦理道德方面的需求,包括对于正义、公平的需求等。还应当看到存在介于需求与非需求之间,和介于正面需求与负面需求之间(在一些方面体现正面,一些方面体现负面)的“模糊需求”。目前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这说明我们要扣除GDP对于社会负效应,有些象环境污染、超负荷劳动等“副产品”和“产品”是在某种程度上违背大众需求的,应当作为一种负需求,根据其负效应扣除相应的GDP值。同时环境保护和治理则应当计入GDP。还有诸如社会安定、公平正义彰显、参与经济政治活动的决策权力等也是大众的需求。当然广义需求也不应当被乱用,成为罪恶和道德败坏的借口。同时需求也不一定要用钱来满足,因此钱不是万能的。不同的需求同时也可能互相交错矛盾,有时候社会的需求和个人的需求往往存在抵触,则需要协调,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虽然西方经济学也逐步认识到产品的广泛性,比如教育、医疗之类的公共产品,但是还要许多产品是抽象、隐蔽、模糊的,如果仅仅将现在认为是产品的相应经济指标纳入考虑的视野,还是非常狭隘的。
发展军事不仅利于国家的安全,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个人而言,还存在着个人自豪感和自信心等许多的好处。这就是许多人愿意捐款制造航空母舰的一个原因。或许有经济学家要说科技和军事是另外一回事,不是我们研究的范畴,但是如果是这样那么经济学能够用于决策吗?当然不行,如果另外专门分析科技和军事相关的部分,然后与现有的狭隘经济学理论简单地相结合显然是不严谨的,还是必须结合科技和军事等广泛因素从头开始分析。看下面的例子:一年之内道路翻修三遍,GDP也翻了三倍,可是老百姓只感受到了堵车带来的不便,这就是因为我们计算GDP只计算正价值,不计算破坏和负价值,只看价格,不看效用。从正负价值的角度。翻修正负价值抵消,而老百姓受到的堵车不方便本身也是负价值,实际上对整个社会是负价值(除非最终的道路比原来的价值高,那么可以增加一个产量的差额),还有洪灾有利于拉动经济发展的论点,完全违背发展经济的初衷,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过洪灾造成的负价值是自然造成的而已。还有医生开大处方也促进经济发展,则是因为GDP的计算不重视效用。还有一些人为了销售自己的产品,搞破坏来制造需求,这和马克思说的医生希望人生病一样,都是市场和看重产值造成的弊端。
上面还仅仅是从需求、产品、产值来讨论经济学的狭隘性,其局限就非常明显。西方经济学在分析中,将人性、道德伦理、亲情、感情(包括民族感情)忽视,西方经济学还忽视那些难于衡量的因素,这使得西方经济学的大部分的分析和结论都是片面、狭隘、偏颇的。被西方经济学忽略的因素远远不止这些。
在此笔者建议建立广义GDP、广义需求、广义价值、广义产品等概念。如环境污染纳入负价值和负GDP范畴,广义需求包括各种生理心理需求,以及休闲、舒适、健康、安逸的需求等,甚至还有轻度的工作需求,因为往往人完全不工作反而不好受,也包括科技和军事需求,权力需求,参与决策需求,企业需求,资源保留的需求,子孙需求,它包括个人需求也包括集体、民族、企业、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包括短期也包括长期需求。社会的需求需要社会共同参与,政府发挥作用。社会和集体需求也往往意味着过多的,更加复杂的主体,因此不能依靠个人和多方面的协商来解决,政府的干预不可避免。同时也要认识到需求存在合理需求与不合理需求,适度需求与过度需求,合法与非法需求,利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需求和危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需求,还有阶级和利益集团的需求。需求同时又是动态的,各种因素导致它发生变化。
同时GDP的计算应当是基于效用,而不是基于价格和价值,有些奢侈消费具有虚高的价格,而一些重要的、必要的消费价格比较低廉,如粮食价格、食品价格等,显然后者的效用大于前者。如果根据价格来计算有失客观,也违背了发展经济的目的。如一个国家贫富差距过大,许多人衣食住行都无法满足,但是一些人却进行奢侈豪华消费,用目前的GDP计算方法,可能GDP很高,但是社会总体满意度和居民生存质量肯定是很低的。GDP还应当考虑对社会的负价值和破坏作用,比如环境污染。一些地方政府喜欢不断建新工程,马上又拆了再建,这好像是带来了2个工程的产值,但是产值的目的本身是让产品发挥作用,如果不发挥作用和效用,GDP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因此,那个拆工程的过程就是产生负价值的过程,如此一来实际上只应该计算一个工程的产值。
可见在计算广义GDP时应更加注重产品的效用的产生和发挥,因为生产产品最终是要发挥效用,让发展经济更加务实,能够真正为人民带来实惠和好处,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目前的一些豆腐渣工程、假冒伪劣产品、重复建设、反复拆建工程、形象(豪华)工程,不仅效用低下或者没有产生效用(如有些产品在没有发生效用是就被破坏和拆除了),而且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在现实中却给老百姓带来很大的不方便。随着广义需求、广义产品、广义GDP概念的建立,许多利于社会和个人的产品都通过企业和政府得到生产,当然这其中许多的产品,特别是社会需求、长期需求、隐性需求相应的产品,由于受益者广泛,回报长久,效用难于度量和被认识,报酬难于收取,往往不适宜于通过市场机制来交易,许多应当通过政府来提供。这样可以将大量的冗余劳动力投入到广义产品的生产中,大大解决就业问题,也让人民和社会的需求得到最大满足,让社会更加和谐。但是需求不是任意的,违背道德的,堕落的,不应该打着广义需求的名义来败坏社会道德。为了衡量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应当建立时变GDP的概念,用时变量来衡量取代静态量。之所以西方经济学中的这些概念如此狭隘,笔者认为可能是西方经济学宣扬市场万能论,为了能够自圆其说,他们不能将他们的需求、产品和GDP等概念加以推广到市场不可以作为的地方。虽然西方经济学在发展,不断扩展其概念,但是还是远远不够的。
过去还有这样的说法,在经济萧条时,让一部分失业者去挖沟,可以解决失业,而且这些人具备了消费能力,让经济循环起来,另外再安排一些失业者去填沟,同样这些具备消费能力,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这同样不是给GDP增加了实质性的产值,一挖一填等于没有做,但是这之所以能够促进经济,和社会保障实质上是一样的,赋予没有消费能力的人消费能力,但是不同的是一挖一填过程中损耗了资源,浪费了人力。可以说,这是就业只发挥了它的利用人力资源和进行社会收入分配功能中的一个功能,就是进行收入分配,但是并不创造价值,浪费了人力资源。其实一些工程一建一拆不仅没有产生实际价值,反而因为施工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并且浪费资源,在我国能源和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更是带来了许多的副作用。
9.市场与计划、公有和私有等田忌赛马式比较
在过去的学术讨论中,对于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等许多的做法进行过比较。比如说计划体制导致企业没有活力,没有效率,没有劳动积极性。但是大锅饭不等于计划经济,吃大锅饭只是计划经济中一种具体的实现形式选择而已,而且是一种不公平的、较差的选择。把它拿来给私有和市场机制相比较,没有任何意义,古代有田忌赛马的典故,如果用别人的劣等马和你的优等马比较,是不公平的比较,其结果不能说明问题。国有企业纷纷亏损是在改革开放后,为什么在开放以前国有企业没有说亏损,国家没有喊穷,这其中有许多的原因。虽然改革开放前是吃大锅饭,但是那是人们满怀激情与斗志,一直非金钱和利益的激励因素在激发人们的积极性,西方经济学认为人都是理性自私的,这导致了开放后道德迅速滑坡,大锅饭的弊端就因此格外显目。另外国有企业的亏损也与没有良好的管理有关系,财务上对企业进行了松绑,自私人假设鼓动腐败的作用(你不自私就不是人,因为人人都是自私的),管理层各种各样的鲸吞行为让企业纷纷亏损。其实国有企业不是没有主,而是没有让全国人民、人大及其授权机构来很好地管理自己拥有份额的企业,人民的权力没有很好传递和体现。如果能够成立和国有企业数目相当的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国有资产监管结构,同时在财务上进行监督,象老板一样对自己的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和收入分配等进行监管,就不存在这样的行为了。同样国有企业也可以按劳分配,也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评价和激励其效率。其实如果是对国有企业很好监管,它比私营企业有更多的好处,比如国有企业利润是全民分红,可以作为社会保障和公共投入的资金来源,同时也可以做许多公益性的事情,国有企业在合理的管理下比私营企业不择手段,惟利是图的动机要少。数目庞大国有企业的监管可以使得监管更加经济,更加专业化,加大监管力度,减少监管成本。目前对于国有企业的监管缺乏足够的投入和手段,当然问题层出不穷。一些经济学家说国有企业无主好比是一个笨小孩不会做题目就说这个题目没有解,凭借不全面的考虑来证明某个问题不存在显然是不严谨的。
自由竞争有它的好处,也是一种有效激励手段,但是它也带来损失,如自由竞争必然有重复建设,由于自由竞争也不是直接的激励,激励转移的时候有损失和变味。同时它不是唯一的激励手段,也不是最好的手段,比如非权力和非利益的影响力同样也可以激励人,如责任感、自我价值实现、道德也起着很大激励的作用。合理有效的评价考核体制同样可以激励管理者和企业员工。竞争的激励作用是间接的,除了正面作用外,还导致企业的损失,这本身违背了激励效率的初衷。经济学家指责计划经济中存在垄断问题,其实只要政府进行价格干预,或者制定良好的价格形成机制,是可以限制垄断利润的,在市场中相对垄断状态也是无处不在的,有什么理由要求计划情况下完全自由呢?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是不完美的,其实计划中信息对称也可能很完美,如果知道所有信息,对个人的工作和贡献进行直接的激励评价给予报酬,岂不是更好,这样的激励更加富有效果。
市场的鼓吹者声称:计划体制是没有效率的,如果我们假定这是正确的,我们看看我们的企业内部,它们难道是市场化的吗?不是的,而是具有高度的计划性。根据这样的观点,企业是没有效率的,但是市场化下的经济本身也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则整个市场化是没有效率的,这样的说法是自己砸自己的脚,不攻自破。
张五常这样的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是经济民主的表现,顾客用购买商品来投票,但是穷人没有钱哪里能投票呢?即使投票,票数也相对要少,可见市场不是民主,而是“钱主”或者说“资本主”。而计划体制在政治体制充分民主时,经济上同样能够得到民主。西方经济学之所以不赞成政府干预,在于政府如果从国家利益和全民利益出发,往往会削弱资本的掠夺性质,这是一些利益集体不愿意见到的。
在计划和市场经济的比较中,应当采用在纯粹计划和纯粹市场经济中各自最优或者说已知最优的方法的比较,而不是用相对优秀的与相对落后的实现形式相比较。当然更不能用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优势结合后再与计划经济比较,这是不合理的。而最终实现上,我们应当是将市场和计划的优势互相结合互补,很少有极端例子是最优化的,在计划和市场问题上也是如此。其实计划体制的初衷本身就是要有一个好的计划,利于全民,代表大众利益、集中了智慧的计划,而不是为了私利、短视的计划。如果我们举例用一种不好的计划体制的实现形式去论证所有的计划体制的实现形式都不可行,是没有说服力的。
大锅饭是一种很差的计划体制的实现形式,但是对于解决大部分人的生活是有帮助的,计划体制不等于大锅饭,但是由于当时思想道德高尚,已经将吃大锅饭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而且也没有造成很明显的影响,但是改革开发后,这些问题却非常突出,我们声讨的国有企业的腐败问题也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由于当时粮食生产不足,进行平均分配也有助于更加有效的解决温饱问题。
实践表明,医疗和教育都不适宜于市场化,那么其他的事业是否就应当完全市场化了呢?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相似度,市场的弊端也可能在其他的行业和产业上存在,只是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已,因此我们应当将市场和计划的优势有机结合,特别是我国企业在实力不强大的情况下,我们的民族企业应当是对内(国内企业)联合,适度竞争;对外竞争为主,必要时联合。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国家竞争力。不仅如此,教育收费大大伤害了学生对于民族和祖国的感情,促进了个人的自私,经济学家宣称教育收费是一种个人消费或者投资,那么学生毕业工作后就不会顾及民族感情和祖国的利益,而是去挣钱,也不会管是否是为自己的祖国服务还是在为祖国的对手服务。教育收费在一定程度上瓦解着我们的民族凝聚力。
其实现在的西方经济体制也采用了大量的计划或者社会主义手段,比如保险就是一个小范围的风险平均分担形式。宏观调控中的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也具有计划和追求趋向平均的性质。许多的市场规则本身也是一种具有一定自由度的计划和干预。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相比较也有许多弊端,即使市场在发挥作用,没有微观调控,但是还是有许多法规等变相进行了微观调控,网吧管理中对于某些地域的限制,本身就是变相的微观控制。宏观调控效果慢,而且不能完全控制市场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完全遏制损失。
计划和市场是一种相对的关系,前者具有强制性,而后者则比较自由,当市场的的自由度无限小的时候就等于计划。
同样公有和私有也是如此。
10.学术界的故步自封、崇拜权威与对不同见解的抵制
学术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除非不得已,不会去承认对权威的否定、批判和质疑,比如我对量子不可克隆定理提出质疑,而且那几乎是一个完全狭隘的证明,但是专家却认为虽然它可能是错误的,但是没有事实证明的时候不能去质疑它。另外我指出仙农(香农)证明一次一密是不可攻破中存在错误利用定理的问题,但是要么是审稿人在几个月后才得出一个指不出具体问题的退稿理由,要么是说虽然有价值,但是不适合发表,许多的杂志没有经过审稿直接认为不适合自己刊物。而一些杂志指出别人的问题必须得到该的同意,对于已经去世的专家怎么来征得同意呢?学术界还重视数学和公式,不重视简短概要的新想法,重视具体的,不重视抽象的、原创性的。如笔者提出如果能够有效、不受约束地将常温下热能转换为其他能源,这样能源就循环起来,取之不尽,则我们不用担心能源危机了。这样的文章投稿也是没有回音。
目前学术界陷入一种对于科学和权威的迷信之中,把科学与现有科学理论相等同,对于不符合已有理论的事实不愿意承认,不同的新理论不愿意接受,打着科学的幌子,到处挥舞“伪科学”和“迷信”的大棒,把一些创新,甚至中医也当作迷信(这是对于民族的传统的诋毁,瓦解我们的民族自信心),缺乏学术自由和创新环境,更不谈对于创新的激励了。一些学术杂志的审稿一方面拒绝和害怕新理论,害怕错误,不喜欢源头创新和简单的新思想,不重视新问题的提出,或者是半成果,半成品,而只重视已经完成的研究结论,另外一方面对于空洞而鹦鹉学舌的文章以及那些填满公式,而且公式非常复杂,还有上下标、左右标,让专家都半懂不懂,又抓不着把柄的文章很欢迎。
如果说自然科学理论还有一定的严谨性,虽然使用了很多的假定,论证中许多地方不严谨,但是一般还是可信的。而西方经济学的严谨性根本不能和自然科学理论相比较,居然有人把它当作科学,这简直是一种学术迷信。对于科学的滥用和不严谨地使用“科学”这个词,将会玷污科学的概念。
至于经济学,虽然它本身不严谨,但是专家们认为,它的概念和体系已经深入人心了,就不应该继续再创造一套经济学说。岂不知如果它的根基都站不稳,再发展枝叶也徒劳,使得学说脱离目标和初衷。我提出了比拟化的经济观,但是也很难被接受。对于西方经济学也有其他的批判,但是故步自封使得荒唐的学说依然在流传和主导世界经济发展。
另外我们也看到一些权威根本不严谨的理论却广为崇拜,比如张五常动不动就是先决、必、不可避免,但是问题不是那么简单,之所以一些经济学家想出必然这些话来,问题在于要么他们是在找借口有意误导大众,要么是他思维不健全,目光短浅狭隘,坐井观天。经济现象非常复杂,存在的必然性不多。但是一些经济学家的言论往往都是为富人说话的,而且是偏颇的言论,我们在想是否是他的脑子恰好都是想到那些利于富人的结论呢?我想太巧了。那些拼凑理由和借口去论证有目的性的理论的经济学家不妨称为借口经济学家,其学说则称为借口经济学。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