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式程序”实质上是国有资产的流失
当高等教育日益成为一种稀有资源时,对于谁来享有高等教育资源的争论似乎也越来越大。无论如何,当我们称高等教育为一种资源时,这种资源是属于全民的,当我们把这种资源定义为资产的时候,它便是国有资产。
国家要培养人才,就必须转出一部分资产。而国有资产本身就是属于全民的,所以考生可以无偿的或者只是交少量的费用获得高等教育。只是获得好等教育的考生,必须经过一道严格的程序,谁让这份资产大家都想要呢。倘若这份资产不是通过正当程序转让出去的,即使最终的结果再公正,也无法实现程序上的公正,让广大的考生无法信服。
我们说的这种程序,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一考定终生,尽管学者始终对之种种诟病,却是相对而言公平许多的程序。然而,打着创新、多元化幌子的“复旦式程序”的高考招生模式最终还是出现了。
2006年4月1日、2日,1185名上海高三学生走进复旦光华楼,完成了2006年复旦大学自主选拔录取“面试”,经由面试专家综合评定,最终将预录取300名学生,这些学生可以不参加高考,直接入读复旦大学。录取结果将于4月5日后向社会公布。(《新京报》4月3日)
为什么是在上海,而不是在其他地方?倘若一所地方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实行“复旦式程序”,是不会有人去响应的。因为,复旦大学的高等教育资源是优质的国有资产,正是如此,复旦大学自主选拔录取“面试”注定了将是掌声稀松。复旦大学在行使国有资产的同时,是否有想到通过听政会的形式听听他的股东的意见,至少,复旦大学还是全国人民的复旦大学。
事实上,当人们讨论高考是否合理的时候,“复旦式程序”这种更加不合理的声音悄然出现,并且越发有不可收拾之势。高考试卷全国分流,以至于出现了一些省份的高考分数线异常高,相对而言一些直辖市分数线却是让人大跌眼睛。高考试卷全国分流是为了探索更好的高考招生形式,还是仅仅掩人耳目?我想不排除后者的嫌疑:正是因为高考试卷全国分流,各地高考成绩不具有可对比性,当然也就可以不按分数招生了。一些高校招生比例向本地严重倾斜不正说明了此问题吗?当高等教育资源向地方甚至一些小利益集团倾斜的时候,是否考虑过,这是在损公肥私,是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在明目张胆的实行一种不平等呢。复旦大学只是在这种不平等基础上又迈出了一步,只是这一步,迈的臭名卓著。
有句哲言说过,公正不仅要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的见的方式实现。这这里,人们看得见的方式便是高考,以及代表高考的分数。“复旦式程序”即使描述的再天花乱坠,也不过只是些人们看不见或者很难看见的方式。倘若人们看不见公正实现的程序,即使结果再公正,又有何用。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