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国,象民国时期洋鸦片猖獗一样,洋节在一部分青年中的确盛行。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多么典雅而质朴的七夕节!
我绝对不贬低名副其实的西方的情人节或其他什么文化习俗;同样,我也绝对不鄙视本民族真正的传统节日。物种、人种的不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属性。他们根据生存的需要与“美的规律”塑造自己,同时也改造自然和社会。这正如狗吃肉,猫吃鱼,牛吃草,蚯蚓吃泥巴一样----各有所需,强求不得!比如,我养的一条纯种北京叭儿狗,就是因为宠惯了,强迫它吃进口狗食,结果饿死了。由此可见:北京的叭儿狗,无论如何是不能变成德国的牧羊犬的---虽然某些“叭儿狗们”无比渴望这种变化!
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历史、人文、社会乃至地理物候诸因素影响的长期 沉淀而形成的心理特征和外在表现形式。各民族的文化可以交流融会,但绝对不可能互相取代,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区分。一个民族的文化越是具有民族特色,她就越发具有世界意义----民俗也是这样!
其实,毛泽东同志早就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高度概括了批判继承中外、古今文化的辨证关系,指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正确方向。这样一个简单的真理,被某些有知识的“精英”们有意识的颠倒黑白,以至于误导了并产生了大批盲目崇外的、无意识的“张帮昌们”。这些“精英”们,打着开放的旗帜,不遗余力地贩卖经济上的自由主义、政治上的实用主义的同时,以“反思”为名,极力诋毁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成就,导致民族虚无主义和民族自卑心理在部分青年中滋生。相比较而言,“张帮昌们”有如“僧是愚氓犹可训”,而应该特别警惕的,是那些“妖为鬼蜮必成灾”的先生们!
2006年7月25日
=======================================================
[附原文]
再来看看农历七夕节——
:张邦昌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