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后现代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根基应链接在哪里?
——《和谐意识形态》1.1节如实回答:
1.1
唯物史观
马克思对唯物史观有这样的经典论述: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了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注1
据此,我们可以绘成唯物史观的逻辑框图,上面第一行是不断发展中的社会生产力的若干变项,中间一行是被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若干变项;下面一行是随生产关系变化而变化的上层建筑。
生产力 1 2 3 ……
生产关系 1 2 3 ……
上层建筑 1 2 3 ……
(图 1- a)
图1-a表达的唯物史观是不完整的,它没有表达出生产力1到生产力2的变化细节。这些细节表达在下图中:
1 生产力 a b c d e
生产关系 1 1 1 1 2
(图 1- b)
表示适应, 表示对立和矛盾
首先,生产力逐渐地由a ~ b, 再由b ~ c, 由c而d的发生着渐变(见图1-b)。与此同时,本来相互适应的生产力a与生产关系1变成了生产力b与生产关系1的轻微的矛盾、对立、不适应的状态,于是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过程开始了,也即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过程开始了。我们用一个向上的箭头,表示这个轻微的反作用的力度。而后,生产力又由b自主地运动到c,而生产关系仍然保持固定。这时持续增大了的生产力与一直保持固定的生产关系之间的张力要比生产力处于b状态时增强了,我们用两个向上的箭头表示这个张力。当生产力发展到d状态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冲突达到了极限,“生产关系从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最后,社会革命将生产关系1强制性消灭,转换为生产关系2。生产力与旧有生产关系的张力全部释放完毕,对抗由和谐取代,生产力在新的和谐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发展,开始了与生产关系的新的矛盾运动。
要判别这个理论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真理性, 需要研究两个问题:
i.马克思根据什么怎样推出了以上理论?
ii.什么样的史实能够支撑以上理论?
为了回答第一个问题,必须仔细阅读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一章的全部内容。在这里,我们重点分析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C 部分的关键一段:
“蛮人占领了罗马帝国,这一事实通常被用来说明从古代世界向封建主义的过渡。但是在蛮人的占领下,一切都取决于被征服民族此时是否已经象现代民族那样发展了工业生产力。其次,占领的性质是受占领的对象所制约的,如果占领者不依从于被占领国家的生产和交往条件,就完全无法占领当地银行家的体现于票据中的财产。……最后,无论什么地方,占领很快就面临结束之日,那时已经没有东西可供占领了,需要转向生产……
定居下来的征服者所采纳的社会制度形式,应当适应于它面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如果起初没有这种适应,那末社会制度形式就应当按照生产力而发生变化。这也就说明了民族大迁移后的时期到处都可见到的一件事实,即奴隶成了主人,征服者很快就学会了被征服民族的语言,接受了他们的教育和风俗……
因此,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注2
这段引文似乎恰好说明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生产力是决定性的, 随着它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逐渐产生了矛盾, 在新的生产力的要求下, 生产关系发生了变革。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是历史冲突的根源。
但是,稍加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并不是源自蛮族生产力本身上升并同本身原有的生产力相矛盾,也不是源自文明民族的生产力发展了与它“一直生活在其中的财产关系(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是源自一种历史冲突。即蛮族的占领才导致了文明民族生产力和蛮族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显然,马克思把问题的结论概括反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不是一切且历史冲突的根源的因,而是特定的历史冲突的果。
因此,马克思上述论证,对于说明1859年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阐述的“唯物史观”两个核心要素——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自我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表现为与自我原有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紧张——毫无助益。注3
马克思根据一个极其特殊的历史事件在倒因为果的推理形式下得出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这就是我们对前面提出的问题i的回答。
现在来解决问题ii:既然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时期所作的论证注4中列举的事实对于证明唯物史观无效,那么,我们到底能不能发现唯物史观能够解释的历史现实呢?
在寻找实例以前,将唯物史观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表达为经过化简的等价形式是有益的。
生产力是一个定性的模糊的概念,我们将它量化为:最终社会总产品的数量。总产品的数量越多,生产力越好,因此,用它代表生产力是合适的,无论如何不会引起歧义。
生产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也是财产关系,我们赋予它三项内容:
l 产品的生产时形成的关系
l 产品的分配时形成的关系
l 产品的交换时形成的关系
这样的概括,从生产开始到消费结束所形成的一切与产品(财产)有关的关系都包纳在 其中了。因此,将之视为生产关系的等价形式是可以的。
既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等价形式找到了,那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等价于生产力的等价形式与生产关系的等价形式之间的矛盾。显然,它是指:
. 总产品数量与总产品生产之间的矛盾;
. 总产品数量与总产品分配之间的矛盾;
. 总产品数量与总产品交换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的增加导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等价于产品数量增加导致了矛盾 ,矛盾 ,矛盾 。
由于生产过程与生产结果的统一性,我们首先可以排除产品数量增加导致了矛盾 的可能性。
那么,寻找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支撑性历史事实,首先应该寻找具有产品数量增加导致了矛盾 ,矛盾 这一特征的史实。即什么历史时期或者说有没有这样的历史时期,它具备这样的特征: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分配与之产生矛盾,交换也与之产生矛盾,分配和交换变得越来越不可行或越来越困难,甚至于形成了分配和交换与产品数量增加之间的激烈冲突。
强权经济是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的。因为它可以决定增产的产品的分配去向。
中国王朝不存在这种现象。
中世纪欧洲封建国家不存在这种现象。
计划经济是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呢。
中国或苏联东欧不存在这种现象,因为计划经济的优势之一就在于能够按计划利用社会最终产品。
自由资本主义可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呢?
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商品的交换变得日益困难,这又引致分配在实际中无法实现,从而使生产力与它生活在其中的生产关系发生了逐步升级的对抗性矛盾,这种矛盾迫使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分配关系进行调整,调整的实施者只能由独立于生产分配关系之外的第三者——上层建筑——来充当,在确立新型的适应某一生产规模的生产分配关系的同时,上层建筑的性质也发生了转变,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了,对抗性暂时地消失了。(而这一切运作,又都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准确地反映出来。)
生产力首先变化,然后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再然后是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以及它自身的转变以及作为它自身反映的意识形态的改变,这是唯物史观的准确内含,另一方面,同时又是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运动的写照。
唯物史观在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发展中获得了历史的支撑。起于自由资本主义终于市场社会主义的广阔历史时段就是唯物史观的适用域。于是,我们回答了问题ii。
当我们在思辨的帮助下找到唯物史观的历史支撑后,原本没有引起我们注意的马克思在
以“占领”为前提论证“一切历史冲突根源在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矛盾”这一命题前面不很遥远的地方的另一段关于历史观的议论变得格外引人注目:
“最后,我们从上面所发挥的历史观中还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生产力在发展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带来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机器和货币)。与此同时还产生了一个阶级,它必须承担社会的一切重负,而不能享受社会的福利,由于他被排斥于社会之外,因而必然与其余一切阶级发生最激烈的对立;这个阶级是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从这个阶级中产生出必须实行根本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意识……” 注5
上段引文中,马克思所称的生产力发展到这样的阶段是指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在这个阶段内才出现了产品数量与交往手段的矛盾,这层含义可由后面论述的被压迫被排斥在社会福利之外的那个阶级会产生“共产主义”意识来确定。可见,马克思唯物史观在创立的过程中,本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历程的准确概括。只不过在思路的发展过程,将这一概括无条件扩大了:
l 他把只有在给定自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前提下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引申为不受约束的生产力动力论。
l 他把只有给定自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具有的生产力的发展催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社会经济现象理解为人类历史运动的普遍规律。
l 他把上述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视为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而不只是资本主义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根源)。
根据上面对唯物史观的分析,可以有如下结论:
1. 唯物史观的伟大历史意义
由于它是对资本主义内在特殊规律的宏观概括,因此,它准确地预言了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这一真理已被各种方式取得执政地位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推行的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政策的成功实施所证实。议会道路和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建设社会主义与美国的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主义运动等等史实对于证明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质是同样有效的。
2. 唯物史观的局限
(1) 由于它的前提被给定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生产力的增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唯物史观没有讨论生产力是如何发展的,即生产力函数的自变量都由哪些构成,它们又是以怎样的相互作用关系形式形成了生产力函数。
(2) 它不是一种完整的历史动力理论,它的起点是资本主义终点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唯物史观的适用域决定了用它只能解释社会主义的崛起,但无法以之说明资本主义的崛起。
1.1节 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