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尔:变化中的毛泽东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16:21 新世纪周刊
《毛泽东传》1980年首次以英文出版,从那时以来中国已经变化了,世界也变化了。中国在邓小平的领导下真的成功地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时代。近几十年来,全世界范围内态度强硬、魅力非凡的权力主义领导者,已不像在20世纪初期和中期,在列宁、丘吉尔、斯大林、罗斯福、戴高乐、毛泽东及其他巨人的时代那样受到尊重。这种“反英雄”的状态或许可能持久,或许不能。
同时,新近可以利用的材料,认可对毛泽东做出新的评价,亦可为他的人生描绘出更为具体的画像。与第一个版本相比,你手中的这本书更为强调的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毛泽东就怀疑革命的成功,并渐渐转入主观性的世界观和循环历史观。况且,他的确相信资本主义可能在中国彻底复辟。
新近可以利用的毛泽东自“百花”时期和“大跃进”时期的讲话,证实我当初的论点,毛泽东自这一时期以后已发生极大的变化。我现在强调毛泽东在鉴别人事时,纷繁复杂的记录。他热心支持的许多上层人物——康生、林彪、王洪文之流— —大多不是值得看重的好的人选,同时他恰恰没有支持许多值得推举的人物——彭德怀、陈毅、刘少奇等。
现在越发清楚的是,毛泽东在1960年早期不是真的“失去权力”,也不是通过“文化大革命”重新获得权力。他特意退却然后再跃至前台,或许是那一时代权力转移的重要举措。江青在“文化大革命”开始时的作用比我在第一版中所认为的要更大些。毛泽东转向她,可以归结为他个人的醒悟和他为其革命面临死亡的威胁而斗争。
我最早关于毛泽东个人事务的描写比中国在80年代以前出版的任何一本书都要大胆些。诸如关于毛泽东的心理,和女人的关系,对信仰、对死亡、对他自己孤独的极度痛苦,以及其他方面的揭示。这些都是我在完成《毛泽东传》并开始研究他的妻子的时候进行的。
在1980年第一版的诸多述评中,我曾因过于关注毛泽东的个性和个人事务而遭受批评。然而,近十年以来,在中国和海外相当数量的严肃著作中,在中国国内和国外,毛泽东的私人生活细节占据了中心舞台。
一名外国有机会同那些曾同毛泽东交谈过的世界性人物对话。这本书引起包括美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泰国及其他国家见过毛泽东的人们的回忆。在四分之一世纪前我撰写这部书的第一个英文版时,可资我利用的文献资料与近些年来有很大的差异。例如,自80年代到90年代出版的作品颇丰,有董边等人主编的《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郝梦笔、段浩然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六十年》、《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逄先知主编的《毛泽东年谱》,师哲的《在历史巨人身边》等。
根据这些著作及诸多其他新材料所做出的新研究,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大多数成就是由毛泽东一手完成的这一理念上打开了缺口。在解放以后的时期,毛泽东做出的决定似乎愈益特别甚至无序,不像我们通常所想象的那样。例如,在朝鲜战争问题上并非所有的毛泽东的同事都同意他的决定,并且,中国在那场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使它在对内、对外的政策方面付出了大的代价。
一部传记必须超越文献去描述人物的特性。在我的书中,理解毛泽东的一个关键是,他是一位半知识分子。他热衷于历史,也热衷于行动;理想和意志对他至关重要。第二的理念是毛泽东的“猴气”和“虎气”。这一显著特征根基于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西游记》是毛泽东爱读的。毛泽东身上的“虎气”使其从A点直奔B点,其猴气则令他对到达B点的愿望充满疑虑。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时间里,毛泽东自相矛盾、自我批判的嗜好,及“虎气”和“猴气”对其本性的交互作用使他难于一致。在另外的时期,他们特地被用做误导或借口。有时,他令康生或陈伯达去施展其谋略;接下来,他总是在他的来访者面前摊开双臂,宣称他不拥有任何权力。
时代变了,这并不否定毛泽东在其生涯为中国所建立的丰功伟绩。然而,时钟嘀哒运转,国家关系和社会的变化,时之所需,日新又新。毛泽东的声誉将没有最终的休寂之地。每一代人在审视他时都有自己的起点。有如参天大木之衰,在毛泽东逝世30周年来临之际,它作为森林中的一部分,其景观已开始显现出新的色彩和形状。创立人民共和国的英雄是位复杂的人物,马克思主义仅是其诸多成分之一。毛泽东一生是中国政治的一面镜子。
文章来源于特里尔为《毛泽东传》第四次印刷所写的序言,本刊有删节,标题为本刊所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