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之争应让位于新思想流派之间的争论
:知原
一、右派、左派、民族主义和新国家主义只是粗俗的思想划界,它们之间的的争论应该让位于各种思想体系、思想流派之间的争论:
我在我以前的文章中曾说过,当前的思想界被粗俗的划分为左派和右派,思想界的斗争被称之谓左右之争。这里的右是指自由主义,左却并不仅仅指新左派,而是指一切自由主义反对派,它包括新左派,也包括民族主义,还包括何新八九之后倡导的新保守主义或新权威主义和现今又提出的新国家主义。
许多知识分子和我一样,是不喜欢这种左右派的粗俗划分的,我在我的许多文章中都指出,中国目前需要的是新思想、新思想家,目前的左右之争,自由主义、新左派、民族主义和新国家主义之争,应该让位于各种思想体系之间的争论,就象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一样。目前的左右之争,只是由于这些新思想家还未出现或成熟,新思想体系还未建立或取得广泛影响的情况下出现的暂时现象吧了。新保守主义也好,民族主义也好,新左派也好,新国家主义也好,都是在中国还未真正出现大思想家、未建立起成熟的思想体系之前的临时表现。
二、中国现今正处于第二个百家争鸣的黄金时期,中国近现代最缺乏的不是大政治家,而是大思想家:
我们常常羡慕西方经历了两个黄金时期:古希腊和近现代西方,而我们只经历了一个黄金时期:春秋战国时代,认为这是西方在近现代超过我们的根本原因。不过许多有时之士都认为我们现今正处于中国的第二个黄金时期、第二个百家争鸣的时期。我是赞成这一观点的,不过与中国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产生的原因是自发的不同,中国的第二个黄金时期主要是西方文明冲击的结果。因此,中国的第二个黄金时期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中西文明融合的问题。而中西文明的融合是需要大思想家对这两种文明的本质进行深入思索以发现两者之间融合的切入点,并根据中国目前的现实需要加以取舍的。中国现今需要一大批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老子等大思想家。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中国根本就不缺乏大政治家,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将是名垂千古的大政治家,而缺乏的是大思想家。
三、中国的新思想、新思想家将主要从民间新左派中分化出来:
关于新思想、新思想家将产生于学院还是民间的问题,顾则徐先生认为,新思想、新思想家九成将产生于学院,一成将产生于民间。我相信顾则徐先生的这一观点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对此问题的看法,不过我不赞同这一观点,我认为,如果中国真能产生新思想、新思想家的话,那么他们八成将产生于民间新左派,一成将产生于学院左派,一成将产生于民间右派,零成将产生于学院右派。
因为,学问家和思想家是有区别的,学问家是旧理论的承继者和解释者,而不是新理论的开创者。学院知识分子绝大部分是学问家,而较少是思想家;民间知识分子尽管其思想很可能很幼稚,但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却是思想家的特征。另外,中国现今的教育体制也决定了其培养出来的是学习性的人才,而不是创造性的人才。因此,中国的学院知识分子更是学问家类型的,而极少思想家类型的。至于左派和右派,我在以前已经论述过了,左派知识分子更是思想家类型的,而右派知识分子则更是学问家类型的。事实上,学院知识分子如果要用左右来划分的话,正如许多人指出的90%的是右派,10%的是左派。因此,中国的学问家八成是学院右派,一成是学院新左派,一成是民间右派,零成是民间新左派。但思想家则相反,如果中国未来真能产生新思想、新思想家的话,那么其八成将产生于民间新左派,一成将产生于学院新左派,一成将产生于民间右派,零成将产生于学院右派。
当然,就目前来看,中国还并没有出现被公认的思想家,我上面所说的只是新思想、新思想家所可能产生的群体,以及认为民间新左派知识分子表现出来的特征是思想家的特征,在他们未被公认为思想家之前,他们只能称之谓思想者。不过,随着左派和右派争论的扩大和深入,我相信真正思想家型的人物将主要从民间新左派中分化和成长出来,尽管他们自己通常是不喜欢目前知识界的左右之划分的,而更喜欢以自己所创立的思想体系和派别本身作为划分的标致。当这类新思想家出现之后,中国目前知识分子的左右之争将退让给各个思想派别之间的争论。
四、思想家和学问家的区别: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波先生在他的《学问家和思想家》一文中认为,学问家和思想家是两种不同类型和素质的知识分子或文化人,它们的区别陈波先生说了四点:
1. 学问家以学问见长,其学问贵乎博与专;思想家则以思想行世,其思想贵乎新与深。
2. 学问家偏重于“我注六经”,思想家则热衷于“六经注我”。
3. 学问家靠的是功夫积累,思想家则常常靠“天纵我才”,可遇而不可求。
4. 就思维方式说,学问家偏向于综合,思想家则着意于创造。
我认为还有第五点比较重要的,就是学问家的思维主要是演绎的,即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演绎,寻找出其“隐”知识;思想家的思维主要是归纳的,即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归纳,归纳出更深、更根本的知识。
但学问家和思想家最大、最根本的区别是继承和创新的区别。学问家是已有知识的学习者、继承者和使用者,思想家是新知识的开拓者、创造者。
五、互联网上出现思想家和学问家争论的原因和意义:
互联网上为什么会出现思想家和学问家的争论?以及这场争论的意义是什么?
互联网之所以兴起学问家和思想家的争论,不是如Wdyan网友所说,有人把“思想家和学问家截然分开”。而是恰恰相反,人们常常混淆了思想家和学问家之间的区别。由于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鲜有思想家出现的时代,而博学多才的学问家却并不缺乏,只不过,古代以儒家经典为学问,近代以西方经典为学问,毛泽东时代以马列经典为学问,改革开放之后又重新以西方经典为学问。这造成了人们常常喜欢用学问家的标准来衡量、评价思想家。他们要求思想家的思想,定义明确,论证严谨,论据翔实可靠。这对思想家的产生、发展,以及被社会认可是极为不利的。思想家贵乎新与深,过于明确的定义,严谨的论证,翔实可靠的论据会花去他们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限制他们思想的张力。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反对“定义明确,论证严谨,论据翔实可靠”。而是,我认为从思想发展到学问需要一个长期的完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好几代人来完成。思想家有思想家的局限性,他只能做他力所能及的事。
对思想家和学问家的辩明,有助于我们正确的理解、评价和接受思想家,认可他们产生的时代背景、作用和意义。
我本人也并不是那种高扬思想家,而贬低学问家的人,我认为,任何一种有价值的思想,发展的最终结局就是要演变成一门严谨的学问。
只是我认为,中国目前面临着两条出路:一条是融合中西文化开创出一种新型的、更优秀的文化;另一条是全盘西化。融合中西文化,开创出一种新型的、更优秀的文化,最需要的是创新,因此这项工作、这条道路只能由思想家来承担、来完成;全盘西化,最需要的是学习、继承先进的西方文化,因此这项工作、这条道路只能由学问家来承担、来完成。而在这两条道路中,我本人是赞同中西文化融合,而反对全盘西化的。所以,我认为我们目前更需要的是思想家,而不是学问家。
另外,我认为,从思想发展到学问一般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而在我们目前的这个需要融合中西文化的伟大创新时代、一个类似于春秋战国的时代,更需要的是思想家而不是学问家。一旦这个创新时代已完成、已过去,我们又会回到学问家的时代。
互联网兴起的思想家和学问家的争论,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有助于我们辩明中国未来的走向与其主导这一走向的知识分子或文化人的关系问题,有助于正确看待和引导中国未来的发展。
六、现今的民族主义的作用是树立我们正确的心态,这种心态有助于造就当代的大思想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民族主义与五四运动时期的民族主义有很大的不同,五四运动时期的民族主义是全盘接收西方文化及全盘打倒中国传统文化;而现代的民族主义则恰恰相反,他们对西方文化抱着怀疑和有选择的学习,对传统文化也不是完全排斥而是抱着学习和吸收的态度。
从道理上讲,现代的中国人应该远比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理解的透彻,为什么他们反而怀疑起西方文明了呢?为什么他们反而重新接受传统文化了呢?我觉得这正反映了中国的民族主义已经走向成熟。五四运动的中国面临着亡国亡种的危机,他们不能冷静的思考中西文化融合的问题,而现今的中国虽然还有很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但中国的国力已经上升到世界前列(这可是在远没有全盘西化的条件下取得的成果)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所以现今的中国人可以冷静的思考中西文化融合的问题。
五四运动的民族主义一直影响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形成了十分不利于中西文化融合的环境——盲目排斥中国传统文化和崇洋媚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民族主义是对这种环境的反击,它的最主要作用是树立我们正确的心态——从中国的实情出发,以中国的繁荣强大为本。这种心态可以端正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近现代西方文明的态度和看法,有助于形成思索中西文化融合的环境,有助于造就当代的孔子、老子等大思想家。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