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哥达纲领草案提出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错误观点。他指出,劳动不是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物质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而要生产某种使用价值,仅有劳动不行,还必须有自然物质。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马克思指出:“只有一个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把自然界当做隶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哥达纲领批判》第7页)这句话是强调,人进行生产劳动,创造财富,必须具备物质前提条件,人在同自然界的关系中处于所有者的支配地位。也就是说,人在劳动之前就要以所有者的身分来对待即占有自然界,把自然物质当做自己的东西来有目的地使用和处置,这样,人的劳动才是现实的,才能成为使用价值和财富的源泉。如果离开自然界,不仅无法生产使用价值,就连劳动本身也无法进行。恩格斯也明确说过:“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08页)可见,劳动必须同作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第一源泉的自然界相结合,才能创造物质财富。而物质资料在任何社会中都有一定的占有形式。哥达纲领草案避开劳动的物质条件和占有形式,空谈“劳动”,这等于说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单凭自己的劳动就可以创造出财富。这正是资产阶级的说法,因为它抹煞劳动所受的自然制约性,给劳动加上超自然的创造力,就掩盖了资本家靠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工人的事实。正是由于劳动所受的自然制约性,才使得丧失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在剥削阶级社会中都不得不为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者做奴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无所有的工人就不得不出卖劳动力,为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做奴隶,为资本家创造财富。哥达纲领草案抹煞劳动所受的自然制约性,既抹煞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的必要性,也抹煞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的一定的社会形式。这样就掩盖了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掩盖了几千年来阶级社会中丧失生产资料的劳动者遭受剥削的事实。
以上说明了一个道理,劳动者只有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创造财富。也就是说劳动者只有占有了生产资料才能真正的为自己创造财富,否则,只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在私有制社会里,大多数劳动者失去了生产资料,所以,多数劳动者是不会依靠劳动致富的,而富起来的人多数是靠剥削他人的劳动而致富。所以劳动致富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只有这样,劳动者的劳动才能为自己创造财富,只有这样,劳动者才能共同致富。否则,只能是两极分化,而处于底层的永远是劳动者,劳动者只能为他人创造财富,而自己却一贫如洗。再怎样的博爱和施舍也无济于事!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青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