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网友(今日头条:近现代史论,2023-12-25 00:15)以《计划经济必然失败的四个原因》为题,介绍了四位经济学大师对计划经济为何必然灭亡的看法。原文如下:
“计划经济必然失败的四个原因
本文探讨了四位经济学大师对计划经济为何必然灭亡的看法。他们分别从企业家精神、价格体系、知识分散和官僚角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其中,熊彼特认为,计划经济扼杀了企业家精神,导致创新和增长无从谈起;米塞斯认为,没有私有产权和价格体系,经济计算和市场交易就无法进行;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的中央权力强制统筹安排,导致知识的消亡和经济的崩溃;布坎南则指出,官僚也是人,不是全知全能的天使。这些观点对于理解和避免计划经济的再次出现具有重要意义。”
这里的计划经济指的是哪一种经济呢?
是苏联模式的经济体制吗?如果是,那所谓的计划经济失败的原因探讨完全就是一种无知了。
因为苏联模式只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过渡经济模式,一种在工业化时期起过渡作用的经济模式,根本就不是什么计划经济。这些经济学家却把它当作计划经济来探讨,岂非无知?
什么叫过渡经济模式?那就是适应某种特定需要,仅仅在特定时期适用的经济模式,只是一种起过渡作用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是由社会主义革命的特殊性所形成的。把这种起过渡性作用的经济模式当作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来对待,这说明这些经济学家既不不懂马克思的计划经济概念,更不了解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特殊性。
由于社会主义革命,主要是共产党领导的、以劳动人民武装为主体的军事革命首先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取得成功。因此,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取得武装斗争胜利、建立国家政权之后,由于这些国家不具备直接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工业基础。因而这些国家只能建立过渡性质的产权公有制经济模式,积累资金,快速实现工业化,从而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形成生产力基础。因此,苏联模式只是社会主义国家处于过渡时期的经济模式,它只是一种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这个特殊过渡时期的、暂时性的过渡经济模式。
把苏联模式当作计划经济来研究,既没有必要,也缺乏经典意义。因为它只是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过渡阶段的暂时的经济模式。把这种特殊的过渡阶段的经济模式当作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模式来对待,当作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来批判,并由此而否定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否定计划经济,只是表明了这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完全不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实践,表明这些站在产权立场上的西方学者根本理解不了新兴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是在实现按劳分配的公有制的基础上的经济模式。而苏联模式由于建立的是产权制度,因而它并没有实现按劳分配,更没有体现劳动者当家做主的权利要求。因此,苏联模式只是一种半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半资本主义(产权制度)的过渡经济模式。把这种过渡经济模式当作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苏联人的一个误区。
苏联的灭亡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也并不等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失败。苏联和东欧等国,在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他们只是走到了过渡阶段:即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却没有建立体现劳动所有者的劳权制度,因而没有建立体现劳动者利益要求一一劳动所有权的生产方式。由于陷入了苏联模式的误区,而没有能够及时地把过渡经济模式推进到真正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这就是苏联及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在短短数年内走向灭亡的真实原因(经济制度上的)。当社会主义国家在实现工业化之后,实际上已经完成了过渡阶段,因而苏联模式的过渡经济模式也完成了历史使命。因此,所有建立这种过渡经济模式的国家都应该及时地通过改革把这种模式转变为劳权公有制模式,转变为实现按劳分配的公有制模式。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观念上的和理论上的突破,这些国家的改革却未能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而取得成功。而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实现工业化之后,仍然保留这种过渡经济模式,这种使这种过渡经济模式变成了一种不适应的经济模式,因而产生了缺乏动力、活力不足等诸多问题。
苏联模式,作为一种过渡时期的经济模式,它是非常成功的。依靠这种过渡经济模式,苏联在十多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工业化,并且苏联的经济发展规模曾经达到了世界第二经济体的水平。在我国,采用苏联模式,使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因此,用所谓的“计划经济的失败”来公有制的不适应,证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行不通,既不符合事实,更说明这些人的无知。
要真正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需要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而要认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灭亡原因,则需要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要弄明白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并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特殊性。如果连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知识都不了解,却在那里信口开河,除了表明你无知而无畏,还能说明什么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