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人民公社制度是先进还是落后时,文章中提到了三种生产力:封建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力。对此,有网友提出了质疑:
生产力还有社会性质之分吗?回答是肯定的。
其实我们通常谈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时,这里的生产力只是一个简称。
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力总是社会生产力。因此,说全了,应该说解放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社会生产力本身仍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而还是要更进一步具体化的:例如封建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力、社会主义生产力等等。
当我们考察现实中的社会生产力、而不是概念上的生产力时,我们必然会涉及到社会所有制、生产主体及利益要求、企业制度等等。
有位叫静水的朋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力。 设一片土地上有两个农场。一个是社会主义的国营农场,另一个是资本主义的私营农场。两个农场用同样功能的机械和同样技能的工人耕种。请问,这两个农场的生产力的区别是什么?”
当我们以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为考察对象时,它总是以一定的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力。例如,当我们说到资本主义生产力时,它就是以生产资料的资产者所有制与劳动者只占有自己的劳动力为前提条件的。在这样一种所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生活资料。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力是在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形成的。资本家或股东进行投入货币资产,购买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然后通过组织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力就是资本的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实现了公有制。因此,人格化的资产者消灭了,因而劳动者成为了唯一的生产主体。同时也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消除了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仅劳动者是唯一的生产主体,而且其利益要求也表现为劳动所有权。因此,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形成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基础上的,即通过劳动者按照报酬劳动的方式与公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形成的生产力。由于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劳动者只能在保值的前提下使用公有资产,因此,社会主义生产力是作为劳动者工本的生产力存在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就是工本的生产力。
具体到社会主义性质的农场和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其所有制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劳权制度基础上的经济模式,其生产力特点表现为工本的生产力。因为在建立劳权制度条件下,社会生产主体是劳动所有者,生产过程当然是体现劳动者对劳动所有权的过程。因此,形成的生产力也必然是工本的生产力。后者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与产权制度基础上的经济模式,其生产力特点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因为在建立产权制度条件下,社会生产主体是资产所有者,生产过程当然是体现资产者对资产所有权的过程。因此,形成的生产力也必然是资本的生产力。
现在我们用股份制企业模式与生产队模式作一比较,就立即明白资本生产力与工本生产力的区别了:
股份制企业的生产主体或老板是谁?股东。股份制企业的经营目标呢,那就是资产增殖,更通俗一点说,就是每股收益的不断增长。股东取得股利的本是什么?资本,即股东投入企业的资产量占企业资产总量的比例,即占股比。一个股东的股份数量占有企业股份总量的比例越大,他受益也就越大,因此,占股比就是股东资本的量化体现。
那建立工分制的生产队的生产主体或老板是谁?社员。生产队的经营目标呢?就是社员收入最大化。更通俗一点说,就是工分单价的不断提高。那社员取得收入的本是什么?工本,即社员投入生产队的劳动量占劳动集体劳动总量的比例,即工分比。一个社员的工分占生产队工分总量的比例越大,他的收益也就越大,因此,工分比就是社员工本的量化体现。
资本生产力的发展是以股东资产的增殖状态为衡量标准的。股东的资产增殖幅度越大,那么说明资本生产力的水平越高。它是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中心,一切以服从股东们的财富增长为目的。其动力机制就是资本投入、资产增殖,资产的扩大投入,资产的进一步增殖,如此不断循环;工本生产力的发展是以劳动者的生活水平的扩大、丰富和提高为目的的。其动力机制是工本的投入、劳动者的消费价值水平的提高,劳动投入能力增强并再投入,一切以扩大、丰富和满足劳动者消费需要为中心,如此不断循环。
生产力发展状态,有其衡量指标。
对于资本的生产力衡量指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说明,那就是资本事实上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而衡量资本生产率的就是所得剩余价值量与可变资本之比。对于工本生产力的衡量指标,则同样可以把工本区分为不变工本(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一一即生产资料投入)和可变工本(投入的活劳动),而衡量工本生产率的公式就是消费价值与可变工本的比值。
对于工本生产力怎样计算呢?
假如按照市场劳动力价格水平,一个人工是200元人民币,如果生产的结果是消费价值正好也是200元人民币,那说明工本生产处于劳动力简单维持的状态,既没有扩大,也没有缩减。而如果大于这个价值,则工本生产力处于扩大状态;反之则说明处于缩减状态。
资本的生产力是以资产者为主体,它表现资产者利用自己占有的资产吸收劳动者剩余劳动的能力;工本的生产力是以劳动者为主体,它表现劳动者发挥自己劳动潜力的状态。
有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可以说明工本生产力与资本生产力的性质区别:
在人民公社时期,一对夫妇两个劳动力,除了要负担一、两老人的生活需要之外,有三、四个孩子是几乎普遍的情况。而社员所以愿意生养三、四、五个孩子,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负担这些孩子从出生到成家的生活需要基本不成问题。这是在我国农业还仅仅是在以体力和畜力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的水平上的情景。
现在,50年过去了。现在的夫妇两个劳动力,那怕都是打工,有了一个孩子之后,就不再或者不愿再生第二胎了。原因很现实,因为生不起,你不能确定自己能够负担两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家的生活需要,你不能确定自己的收入能够负担孩子读书、买房、结婚等所需要的支出。
谁都知道这50年来的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为什么现在的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夫妇两个劳动力至少要能够负担两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家的生活需要才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难以维持呢?
生产力是大发展了。但生产力事实上有资本生产力和工本生产力的区别。当我们把主要的方向和精力放在资本的生产力发展上时,工本生产力就处于萎缩状态。这就是我国人口进入负增长的根本原因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人人都知道“发展是硬道理”。因此,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最时髦的口号。但是,如果仅仅只知道“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具体化,我们必须进一步认识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而社会生产力又有资本的生产力和工本的生产力之区别。因此,你必须明确要发展的到底是资本的生产力还是工本的生产力?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