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杨生平:马克思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杨生平 · 2024-06-10 · 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要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必须在掌握马克思哲学精神的基础之上进行,马克思哲学精神是唯物主义精神与批判精神的内在统一,必须用马克思精神充实与完善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要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必须在掌握马克思哲学精神的基础之上进行,马克思哲学精神是唯物主义精神与批判精神的内在统一,必须用马克思精神充实与完善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与此同时,还必须开展哲学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研究的是最普遍规律,而哲学专题研究的是次一层次的普遍规律。两者不能相互代替,但可相互推动

  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产生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100多年的时间内,自然科学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西方哲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也自然要提上日程。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怎样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应以怎样的形态出现才算符合时代的要求?对此,笔者提出一些浅显的看法,求教学界同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必须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精神

  当代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高呼:“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一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在当今西方社会意识形态“终结论”与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不绝于耳的情况下,作为后现代主义重要的思想家,德里达的这番话是耐人寻味的。实际上,它既反映了时代的呼声,又反映了哲学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相反,它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因为,在当今世界,继承马克思主义的人自然离不开马克思精神,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实际上也离不开马克思精神,正如德里达所言:“值此在一种新的世界紊乱试图安置它的新资本主义和新的自由主义的位置之际,任何断然的否定都无法摆脱马克思的所有各种幽灵们的纠缠。”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影响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以新的形态与方式正面解释世界形势的发展并做出准确判断。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是马克思哲学不同于以往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但一种哲学要想改变世界首先必须要准确地解释世界。如果一种哲学连世界都难以解释清楚(准确地解释世界,实际上是哲学与世界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那么,它又凭什么要求人们掌握并根据它去改变世界呢?

  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不可或缺的思想,而现今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解释世界方面又不尽如人意,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能是在寻求到“马克思精神”的基础之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马克思精神呢?对此,德里达做出了一种回答。他说:“要想继续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中汲取灵感,就必须忠实于在原则上构成马克思主义而且首要地是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激进的批判的东西,那就是一种随时准备自我批判的步骤。这种批判在原则上显然是自愿接受它自身的变革、价值重估和自我再阐释的。这样一种自觉自愿的批判必须是根深蒂固的,它内在于一种还不是批判性的土壤中。”的确,“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哲学时就提出从事“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不过,这里我们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批判精神”究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个性特征还是整个哲学的共性特征?笔者认为,“批判精神”应该是整个哲学的共性特征。这不仅是由哲学史总是在批判中发展的事实决定的,更是由哲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决定的。由于哲学总是要从有限去把握无限,从已知去把握未知,因而很难保证任何一种哲学都绝对正确。另外,哲学总是通过理性与范畴的方式去把握世界,如果哲学家所用范畴一旦被科学的发展证伪,那么他的整个哲学结论就会被颠覆。也就是说,哲学的研究对象与运思方式决定了哲学这门学科应有“批判精神”。当然,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也有不同于以往哲学家的特点:它不仅要批判哲学文本,更要批判历史现实。马克思始终把自己从事的哲学研究当成是无产阶级的“头脑”,而无产阶级则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成解放的精神武器。另外,就对哲学文本的批判而言,马克思不仅批判以往历史上的哲学文本,还要求人们对他的文本进行不断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始终在批判别人与自己思想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

  那么,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有精神呢?显然是唯物主义精神。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新唯物主义”立场,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又再次重申了他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肯定世界在先存在,把哲学看成是对世界的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贯特点。当然,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又不同于以往的唯物主义,它在肯定世界在先存在的同时并不否认哲学乃至人的认识与活动的作用。因为,人们可以通过认识与实践去揭示世界,反作用于世界。这也正是马克思提出“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意义。

  马克思精神是“批判精神”与“唯物主义精神”的内在统一,体现了哲学科学信念与哲学科学研究方法的内在统一,割裂两者就会肢解马克思思想。如果只强调其“唯物主义精神”而否定其“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失去了哲学的本质特征,流于对日常经验的总结与归纳;如果只强调其“批判精神”而否定其“唯物主义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失去了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最终又流于空洞的批判形式。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与德里达将马克思精神只是理解为一种简单的批判精神所导致的结果是值得认真总结的。

  当然,马克思的哲学精神还有很多,如科学精神、实践精神、革命精神和解放精神,等等。这些精神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它们与马克思“唯物主义精神”与“批判精神”是内在统一的。不过,笔者认为,比较而言,后者更为根本,它们更能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于整个哲学的共性与个性本质特征;而且,前者还可以通过对后者的深化理解中得到说明。

  二、马克思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理解了马克思的哲学精神后,我们就必须对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做出说明;而这一说明实际上涉及到对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解。目前有一种理论倾向:当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时,就必然要拿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说事,似乎现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已经千疮百孔,弊端多多。不可否认,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确有一定的弊端,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以马解马”、“以西解马”甚至“以中解马”的做法都是有价值的,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历史,不能完全否定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价值,毕竟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是有贡献的。否定历史就等于否定现实的说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来说同样适用。当然,这样说也不是毫无保留地为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与教材辩护,毕竟这些成果是历史写成的,经过时间距离的检验其中一些问题也慢慢表现出来了。因为,不同时代的思想家都会碰到不同的时代主题,这些主题构成了思想家研究哲学问题的问题域,思想家们是在问题域中与传统、与经典作家对话的。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它又形成了新的问题域。这就要求新的思想家根据新问题域的要求在与经典作家对话中重新谱写哲学。许多问题域中的问题都是经典作家自身没有碰到或未加详细说明的,但经典作家的文本中也有这方面的论述。因此,它就要求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与传统对话中寻求新的解释。另外,不同时代的思想家都是在用代表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从事哲学写作的,因而,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新的思维方式的出现,哲学原理的重写是必须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是一个永恒的问题,也是一个常话常新的问题。

  那么,究竟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呢?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必须完成三步走的战略:一是从总体上判断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过时;二是若没有过时,就要检查目前的哲学研究与哲学原理教材问题存在之处;三是从研究现实问题与当今的科学理论、总结哲学史(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批判性地借鉴现代西方哲学研究成果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打造与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体系。而在这三步走的过程中,探讨并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始终是核心问题,判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过时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理解之上。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精神,世界是第一性的,意识只是对它的反映,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需要用主观臆造的联系代替现实世界的联系,更不需要设想一种独立于客观世界精神之外的精神并用它来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一种对世界研究和总结以后形成的世界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现代唯物主义“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它不应当在某种特殊的科学的科学中,而应当在各种现实的科学中得到证实和表现出来”。

  那么,进一步落实与完善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就成了摆在我们哲学工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有人根据恩格斯上述思想以及他关于现代唯物主义“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与辩证法”的论述,得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认识论的结论。这是不正确的。恩格斯的这些论述只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已不同于以往哲学,它不是用所谓的精神实体去解释世界,而是用科学的认识与辩证的思维去揭示世界。哲学用科学的认识去揭示世界并不意味着哲学只研究认识过程、认识方法以及认识中的世界,这些问题的研究最终都是为揭示客观世界服务的。因为,科学的认识之所以科学,就是因为它能反映客观世界本身的内容,即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反映客观世界,还要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与规律。因此,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首先必须说明的内容。世界观主要包括自然观与历史观,由于历史是人活动的场所与舞台且马克思对历史观研究有独特的贡献,因此,唯物主义历史观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第二内容。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世界观是通过科学的认识与方法加以说明的,所以,认识论与辩证法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第三与第四部分内容。

  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必然要回答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要回答后现代主义对宏大叙事质疑的问题。应该看到,小叙事(微观研究)在当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中有一定意义。因为,随着科学宏观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发展,专业化越来越明显,分工也越来越细,因而专门化的研究就渐渐显示出它的价值。另外,大叙事(宏观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也制约了小叙事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由此就否定大叙事的研究价值,因为,科学研究与社会发展在不断专门化与细化的同时,一种总体把握的宏观研究更显得必要。另外,过分制造大叙事与小叙事的对立也会导致不可克服的矛盾。因为,只强调小叙事的理论实际上也是从另一种意义上弘扬了大叙事。只不过这个大叙事不是以直接的宏大形式出现,而是由以若干小叙事组成形式出现的间接宏大叙事。在处理大叙事与小叙事的关系问题上,我们赞同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与斯蒂文·贝斯特的观点。他们说:“后现代理论倾向于从事片断性的图绘,忽视了现代社会理论所关注的社会结构中的那些较为系统的方面和关系。故此,我们呼吁在批判的前提下,将现代理论和后现代理论批判结合起来,以便既能图绘出社会组织和社会冲突中的那些较为广泛的方面,同时又能图绘出其片断性的方面以及各种微观领域。因此,在接受后现代理论对理论重建所提出的某些建议时,我们反对它对宏观理论的放弃。”其次,必须回答当前有关“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中关于“实践”观点的问题。“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确具有很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也确实曾用“实践的唯物主义者”指称他们自己。但实践的观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更不是实践本体论。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首要地位是十分明显的,但它却不是马克思主义物质本体论的首要观点。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物质本体论理论是在实践发展中形成的,甚至也可以说整个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理论也是跟特定时期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但在这里我们必须区别本体论(即本体)与本体论理论(关于本体的理论),前者是客观的,属于存在论范畴,后者是主观的,属于认识论范畴。一种本体论理论是哲学家通过认识建构起来的,对它的说明的确离不开实践;但本体却是客观存在的,它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马克思主义物质本体论要向人们呈现的是客观世界的存在状况,而不是要向人们说明对物质本体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将实践的观点看成是马克思主义物质本体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必然会将马克思主义物质本体论变成一种认识论。另外,就历史观而言,情况较为复杂。从历史的存在与生成来看,它是由实践构成的。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但历史的发展却不完全由人的实践决定;相反,人的实践却往往要受到历史发展的制约。因为,人们在从事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关系(尽管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对实践的理解得到说明),它内在并制约着人们实践活动的发展,就像人们发明足球并制定足球规则但最终往往要受到它们制约一样。不过,也不能低估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的作用。因为,一方面历史由实践构成且历史的规律是通过对实践的理解得出的,另一方面实践对于我们理解特定时期人类存在与发展的状况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实践的研究,它不仅能告诉我们特定时期人们的社会关系是怎样形成的,而且它还能告诉我们个人在其中的具体作用。在这里也许引入当今西方哲学关于语义学与语用学的争论,是有借鉴意义的。针对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语言是由陈述句构成、其意义是由不同语词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观点,英国语言学家奥斯汀则提出了语用学理论,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它的应用决定的。事实上,这两种语言学理论各有利弊。索绪尔的语言学可以让人们客观地理解一种语言的整个存在(具有类似语言世界观的意义),但它却无法让人们知道个人在语言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毕竟语言的形成与发展是靠个人来完成与推动的。而在这方面奥斯汀的语言行为理论却表现出了优势。它不仅能说明个人在语言应用中作用,还能说明个人在应用语言时所导致的意义。因为,语言起的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功能,它还可以起到完成一个命令、提出一种话语以及实现一种霸权等作用(即它可以促成或阻碍一种意义的实现,但这种意义已不是语义学中的意义,而是人际关系中的意义)。当然,奥斯汀语言行为理论也有明显的局限,因为它不能客观地陈述一种语言的产生与发展。如果只有语言行为理论,而没有语言陈述理论,语言的意义也是很难实现的。事实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就像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它正面陈述了历史的发展及其规律,而实践理论就像奥斯汀的语言行为理论,它可以说明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准确而生动地解释历史的发展。

  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还表现在哲学专题研究上。哲学体系是研究世界最普遍的规律,而专题哲学则是研究次一层次的普遍规律。哲学研究要善于处理这两者的关系,不断捕捉新的专题哲学问题,并以此充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杨生平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06期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蜗牛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美国让震住了没有,台独让吓住了没有?
  2. 真要把历史旧账翻一遍,难堪的绝不是毛主席!
  3. 从徐辉院长的被围攻看乏走狗们的下流和愚蠢
  4. 秦明|张文茂老师揭开了毛时代被指责“饿肚子”的奥秘
  5. 铁路员工自述:关系决定收入,管理依靠罚款
  6. 普华永道在中国的崩塌意味着什么?
  7. 孤岛废翁:北大尚教授的公开信让公知们以为他们的时代重新降临?
  8. 高考参考人数冲破1300万,4年之后等待他们的将是更残酷的就业市场
  9. 兰斌强:公知如此讨伐徐辉将军意欲何为?!
  10. 张文木:斯大林最后一次见周恩来时特别叮嘱:必须警惕英美特务!
  1. 腐败已经非常猖獗了
  2. 一定要警惕东林党!
  3. 要彻底打倒一批与人民为敌的人
  4. 如何看待最近爆火的“经济学家”周XX及其观点
  5. “你好,同学。请问你关心政治吗?”
  6. 站在老百姓立场上,毛主席是对的,因为毛主席阻止了走资派搞修正主义
  7. 曾庆红母亲邓六金的大爱人生
  8. 新时代、苏联初期和列宁功绩
  9. 小岗村的这故事编得也真的有点太离谱了
  10. 卑鄙下流
  1. 中化董事长,农业部长,疯狂的狗咬狗
  2. 秦安:很多人睡不着觉了,俄已向中国移交针对中俄的颠覆活动材料
  3. 农业部长唐仁健落马!下一个正部级近在咫尺
  4. 腐败已经非常猖獗了
  5. 欧洲金靴|《光明日报》嘲讽群众与武大选调生侮辱嘉峪关,本质是同一件事情
  6. 这只“恶虎”终于露出了猫原型
  7. 温铁军: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从资本主义的演变看今日的冲突环境
  8. 对小岗村提五个疑惑
  9. 新三座大山,新社会四害
  10. 李昌平:解禁感言!
  1. 陈先义:开国上将李聚奎去世前给子女留下了什么遗产?
  2. 美国的沉默,让许多人急了
  3. 小岗村的这故事编得也真的有点太离谱了
  4. 有感于刘少奇同志的论“领袖”
  5. 沉痛悼念张文茂同志
  6. 卑鄙下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