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用1秒钟看清事情本质的人是如何修炼的——唯物辩证的世界观

Bilibili 28号研究室 · 2024-06-27 · 来源:Bilibili 28号研究室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在看待社会事物方面,一直以来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是形而上学的,也就是我们说的片面的,把社会事物看做静止的,孤立的;一种是唯物辩证的,把社会事物看成是相互联系的。而这两种思想会指导人,做出不一样的行为举动。

  原编者按:

  一、 辩证法法则是客观世界的法则,同时也是主观思想里头的法则,因为人的思想里头的法则不是别的,就是客观世界的法则通过实践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

  二、 在复杂的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一个是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与发展,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与发展。

  三、 事物发展中、内在矛盾是事物自身内部存在的对立和冲突,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联系、并随事物发展而变化。

  四、 就人的实践来说、主要矛盾一定包含内在矛盾。它可以是内在矛盾或外在矛盾和内在矛盾的综合。

  我们上学的时候、就时常被教育、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但这三观到底是什么意思?还很模糊。

  在后来的很多年后,对于世界观,我从来没有理解过,直到去年10月我开始深入的研究教员思想,对于世界观,虽不能全然理解,已能窥其八九分意。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就是世界观。在教员的《矛盾论》一文中,他称之为宇宙观,也就是对整个宇宙的看法,很显然我们一般的普通人,是没有这么宏大的命题的,所以为了便于理解,我们缩小氛围、就人对社会事物的看法和观点讨论。

  教员认为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着两种解释宇宙的观点:一种是形而上学的、一种是唯物辩证的。我们先说形而上学,如果要追溯形而上学,我们得从公元前335年的亚里士多德讲起,因为形而上学这个词汇的提出是后世哲学家——安德罗尼柯在整理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一书时取了个名字叫——Meta physika,后来清朝的学者将他翻译成——玄学,再后来由日本翻译正式称为形而上学,而形而上学在德国,经过黑格尔编撰的《逻辑学》声名大噪,于是有了今天形而上学这个词汇。形而上学,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思想,去看待社会事物要如何理解这一点。我们就“上大学”这件事来分析。

  90年代我们绝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随便读个大学,毕业后就可以轻松的,分配到公家单位拿到铁饭碗。

  又例如今天的很多家长为了孩子所谓的好的教育不停的报各种培训班、买适当的学区房。

  产生这种行为的动机是为了孩子在未来能有好的发展和生活。而现实与预想的落差正是因为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看待社会发展。

  我们回头看一下,90年代读完大学,恐怕没有随便拿到铁饭碗。而我们今天的很多家长,让学生参加很多培训班,买各种好的学区房的行为和动机,跟90年代这批家长的思想是一模一样的。

  为什么他们的指导思想不能使其愿景实现呢?究其原因是因为忽视了客观规律。就中学的学习来说,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科目上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有差异。而一味无聊的重复的训练不仅磨灭了孩子的兴趣、客观上更消灭了孩子发散思维的能力。那么在这样指导思想下,很多去了大学的孩子,会根本不想学习。

  按就业来说、这种指导思想的错误在于忽视社会的客观发展趋势。而这一时期正处于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发展教育,全国招生环境扩大,很多不知名的大学冒出来了,录取分数线降低了,这就是当时的环境。在这种局面下,全国那么多的学生一下涌入大学,等到毕业的时候每年铺天盖地的大学生,而社会工作岗位不足、如此一来就业是激烈的。所以今天大学生普遍的就业困境。

  因此我们不能把社会事物,看成是不变的,静止的,认为它会在那里等着你的,不能从一个狭窄片面的视角观察社会事物。

  如果用唯物辩证的指导思想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看待社会事物的第二种观点唯物辩证观。唯物辩证观认为,一个事物跟周围的其他事物是有联系的,而每一件事物的发展会相互影响并且紧密相联,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是在内部而不是在外部,外部只是一些条件,但不是核心。

  如何解释这一点?我们还是用上面例子解释。90年代的环境为:由于经济缺乏,国家从几个方面进行整改:

  1.鼓励民办学校;

  2.大力发展房产。

  那么民办学校的建设投入自然需要招生,而全国那么大的教育市场,如果中小学还是严格的教育升级制度(不及格要留级),自然不符合大学扩招的经济规律。于是在这种局面下,我们看到符合大学扩招的新制度建立,随后不知名的大学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在这种环境下,全国的大学生在没有质量保证下多起来,这是当时的教育环境。大学生多了,而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公家的要求自然就更高。因此你会看见今天的很多招聘方,要求硕士研究生。

  所以一个事物的内在矛盾,是跟其他事物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的,他们绝对不是静止的。又例如学区房的产生:是1994年碧桂园房子卖不出去,杨国强想到了把教育和住房绑在一块,以此为营销噱头。并在这种生存的困境下,与国家颁布的就近入学原则耦合,形成一套组合拳。这在我的《学区房的本质》一文中,有非常详细的说明。

  明白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关系,我们在回到原始问题,如果我们想要让孩子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那么:

  第1:我们就需要让孩子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事物的发展规律。

  第2:让孩子了解自己,我作为一个人生存在社会上,我应该读什么书,我有什么优势,哪个方向是我的热爱。

  只有在这两方面有了更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才能把握人生中各个风浪,才会具备超强的自我驱动力。

  所以在看待社会事物方面,一直以来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是形而上学的,也就是我们说的片面的,把社会事物看做静止的,孤立的;一种是唯物辩证的,把社会事物看成是相互联系的。而这两种思想会指导人,做出不一样的行为举动。

  我们再回到开篇讨论的,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世界观呢,正确的世界观,就是通过观察事物发展的内部联系,去看待事情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这个观点是最贴近客观规律的,就像一个没没读过大学的人如果我们说:你没读过大学除了进厂能干啥呢,像人家一样坐在办公室工作?洗洗睡吧,怎么可能?而这就是片面的,认为社会是静止不变的,没读大学就从来不可能坐在办公室工作。

  而如果一个人,可以通过不停的观察坐在办公室工作的人,需要什么能力?那么他不停的去研究探索,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学习计划,那么他照样可以坐在办公室做相当轻松的工作,由此可见拥有不同世界观的人,在行动上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而这正是我们学习矛盾论的核心,让我们学会通过事物的内在联系去看待这个世界,并以一种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社会和自己。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也谈胡锡进想干什么
  2. 谁要进行“控诉”?为什么要进行“控诉”?
  3. 北大教授劝年轻人不要躺平继续卷,青年回应:你懂内卷和努力的区别吗?
  4. 江南士绅与阶级固化
  5. 72亿身家的老板与“我早上没吃饭”的员工,一出幽默的时代讽刺
  6. 中国新闻学又“闪耀”了一回
  7. 该不该抱怨大环境?
  8. 从呼市杀人案看调整土地承包政策的必要性
  9. 郝贵生|浪花造就英雄 —评《三国演义》开场词
  10. 用认罪换取自由?自由灯塔彻底倒塌!
  1. 形势会急转直下吗?
  2. 多个部门因姜萍事件丢尽老脸,一个草台班子造神闹剧
  3. 司马南|这是胡锡进的历史功绩之一,也是南方周末的滑铁卢
  4. 皇帝的新衣终于露馅了?
  5. 南海这一刀,砍出了“纸老虎”!
  6. 郝贵生:一把刺向“资本主义复辟”的锋利尖刀——评古正华同志大作《却道天凉好个秋》一书
  7. 打工人共鸣,满屏都是“打得好”!
  8. 李玲:医疗腐败泛滥,谁是罪魁祸首?
  9. 女汉奸搞反华游行,结果被警察打了一顿
  10. 从李昌平被禁言说起
  1. 新时代、苏联初期和列宁功绩
  2. 腐败已经非常猖獗了
  3. 毛远新|关于“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的说法
  4. 欧洲金靴|《光明日报》嘲讽群众与武大选调生侮辱嘉峪关,本质是同一件事情
  5. 郝贵生再发旧文:能够把《决议》作为评价“文革”的标准吗?
  6. 美国让震住了没有,台独让吓住了没有?
  7. 一定要警惕东林党!
  8. 李昌平:解禁感言!
  9. 杨松林|关于中国共产党四个三十年的对话
  10. 小岗村的这故事编得也真的有点太离谱了
  1. 毛泽东主席晚年的眼泪
  2. 女汉奸搞反华游行,结果被警察打了一顿
  3. “六.二六指示”思考:赤脚医生是怎么垮掉的?
  4. 邓选学习(71)决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
  5. “六.二六指示”思考:赤脚医生是怎么垮掉的?
  6. 毕业典礼打人的学生,已保送北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