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心灵鸡汤告诉我们,一个人越勤奋、越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成功源于勤奋”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被称为“成功意识形态”(achievement ideology)。但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社会学系学者汤姆·伍顿(Tom Wooten)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一项为期两年的人类学研究,从实证层面否定了这种观念(参见“延伸阅读”)。
汤姆·伍顿指出,与通常的刻板印象相反,处于贫困状况的年轻人并不是因为不努力而贫困,也不会因为贫困而放弃努力。相反在美国,穷人和工薪阶层的年轻人一般都有很高的抱负,即使屡遭挫折,他们也会努力追求进步,希望能够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这种努力却让他们陷入了“努力陷阱”。
所谓“努力陷阱”是指,“结构性环境促使受压迫的人们不可持续地付出努力,导致劣势的再生产,以至于更加努力只会让他们难以实现目标或加速他们的失败。”“努力陷阱”的基础,是一种个人奋斗的意识形态。这种个人奋斗的意识形态强调,一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完全取决于其自身,而与结构性的社会因素无关。这种意识形态掩盖了贫困和不平等问题背后结构性的阶级根源(及种族根源),将底层人贫困的原因完全归咎于自身的“懒惰”和“不努力”。
“努力陷阱”是一种基于个人奋斗意识形态的贫困再生产机制。它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个人奋斗的意识形态灌输。一方面,底层青年人贫困的童年经历让他们形成了一种通过个人奋斗来改变命运的强烈欲望。另一方面,学校、社会和主流意识形态也在给他们灌输这样一种观念,只有努力才能摆脱贫困,使他们进入一种为了实现自身的目标而过度努力的过程。比如作为汤姆·伍顿研究对象的S高中,反复向学生灌输尽最大努力的重要性。这所学校教室的横幅上写着“深入挖掘,挑战自我”,“没有奋斗就没有进步,也没有伟大”;教师经常使用“毅力”、“紧迫”、“努力”等概念。
第二,底层青年的过度努力不仅徒劳无功,而且适得其反。这些底层青年在进入大学和社会后,为了改变自身的境况,通过需要过度努力来“同时追求多个艰巨目标”。但这种过度的努力常常使得他们被困在其无法承受的工作和压力中,最终超过了其身体和精神所能忍受的极限,导致他们在精疲力竭中走向失败。
总而言之,“努力陷阱”根源于一种结构性的不平等,并且再生产出了这种不平等:处于弱势地位的被压迫者往往“需要承担更高的工作量才能维持生计并完成日常任务”,这使他们必须要付出超过可持续阈值的努力;但这些额外的努力降低了他们成功的机会或加速了他们的失败,从而再生产出了他们在社会等级制度中的不利地位。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