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铁穆臻|毛泽东军事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毛主席的军事战术理论

铁穆臻 · 2025-01-09 · 来源:毛著和毛时代史Maoism研究|微信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前言

  很多人都知道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实际上,毛主席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战役指挥家、战术家。他不仅可以统筹全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且可以细致入微的具体进行战役战术指挥,还可以写出彪炳史册的战术著作。

  扩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反“会剿”、转战赣南闽西并建立中央苏区、三次反“围剿”、漳州大捷、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东征战役……都是毛主席亲自直接指挥的。理论高度的经典著作方面,毛主席不仅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这样的战略著作,而且有《论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战术——袭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样的战术著作。

  在毛主席的战略著作之中,也深刻论述了他精彩的战术思想。毛主席的战术思想,由游击战术、运动战术、歼灭战术组成,而战略上运动战是形式,歼灭战是内容,游击战是运动战的辅助,是要向运动战发展的战争形式,三者密切联系、对立统一。本文旨在梳理毛主席战术思想的基本内容,澄清一个事实——毛主席不仅是战略家,而且是战术家,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迄今为止军事理论最完整、军事实践时间最长、战争经验最为丰富、指挥战争和战役最为细致而专业的伟大领袖。

  笔者以孔见将军的作品《毛泽东兵法》中关于毛主席战术思想的框架为基础,结合我曾经阅读的毛主席军事著作,我在这里对毛主席战术思想的基本内容做一下梳理。

  一、游击战术

  (1)十六字诀

  毛主席的游击战术,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起初,他的第一个“师傅”,就是王佐的师傅朱聋子。朱聋子教王佐“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毛主席则分析朱聋子这个论断的优势和劣势,结合中国古代关于“以退为进”、“后发制人”的军事思想,根据战争实践的经验教训,总结了“既要会打圈,又要会打仗。打圈是为了避实击虚,强敌来了,先领他转几个圈子,等他晕头转向暴露出弱点以后,就抓准狠打,打得干净利落,打得要有收获,既消灭敌人,又缴获武器。”(《毛泽东年谱(1893~1949)》1927年,三十四岁。)“敌来我去,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毛泽东年谱(1893~1949)》1928年,三十五岁。)的战术。

  毛主席在前委给中央的信中,说了红军的游击战术“真是和古今中外的战术都不同”(毛泽东:《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并说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毛泽东:《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这十六字方针。这十六字战术方针,实质上也为他开创的“积极防御”战略理论也奠定了基础。敌进我退和敌疲我打,实质上包含了“战略上内线持久防御消耗战、战役战术上外线速决进攻歼灭战”科学思想的萌芽。

  在敌强我弱条件下,这种战术有利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有利于避实击虚、拣弱的敌人打,逐渐改变敌我力量对比状况。

  (2)化整为零战术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化整为零是为了避免被敌人聚歼、把部队有计划的分散、机动隐蔽、摆脱不利局面的办法,也是为了扩大工农武装革命力量影响力的办法。毛主席讲——“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毛泽东:《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

  毛主席讲:“这种战术正如打网,要随时打开,又要随时收拢。打开以争取群众,收拢以应付敌人。三年以来都是用的这种战术。”(毛泽东:《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他还强调了分兵和集中兵力的力度:“这里所谓‘打开’,就指近距离的……至于远距离的分兵,则要在好一点的环境和在比较健全的领导机关两个条件之下才有可能。因为分兵的目的,是为了更能争取群众,更能深入土地革命和建立政权,更能扩大红军和地方武装。若不能这到这些目的,甚至反因分兵而遭失败,削弱了红军势力……则不如不分的好。如果具备了上述两个条件,那是无疑地应该分兵的,因为在这两个条件下分兵比集中更有利。至于在严重环境下为保存实力避免目标集中而分兵,此点我在原则上是反对的”(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毛主席更是清晰的讲述了化整为零战术的实施条件和注意事项。他说:“(一)因敌取守势,暂时无集中打仗可能,采取对敌实行宽大正面的威胁时;(二)在敌兵力薄弱地区,进行普遍的骚扰和破坏时;(三)无法打破敌之围攻,为着减小目标以求脱离敌人时;(四)地形或给养受限制时;(五)在广大地区内进行民众运动时。”(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同时,主席强调——歼灭敌人还是要注意集中力量的。而且,各部队必须注意保持联系和有重心的活动。主席讲:“但不论何种情况,当分散行动时都须注意:(一)保持较大一部分兵力于适当的机动地区,不要绝对地平均分散,一则便于应付可能的事变,一则使分散执行的任务有一个重心;(二)给各分散部队以明确的任务、行动的地区、行动的时期、集合的地点、联络的方法等。”(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3)“打圈子”战术

  “强敌跟追,盘旋式打圈子战术”(毛泽东:《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是主席在转战赣南闽西的时候创造的重要战术。在面对强敌跟追的情况下,积极撤退,灵活的利用群众基础(配合消耗、迷惑、封锁敌人,搜集敌人情报等等)和有利地形条件(利用敌人笨重的弱点)和敌人周旋,在打圈子过程中扩大政治影响、注意发展革命力量,并发现和制造敌人的弱点,集中兵力消灭敌人——这就是毛主席的“打圈子”战术的主要内容。这种“打圈子”战术,也是我军摆脱被动,保持军队自由权——主动权的重要战术。

  利用地形条件打圈子的典型方式,就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主席还强调:“山地建立根据地之有利是人人明白的……我们必须到处于敌后的山岳地带去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起根据地来。”(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可见,有利于“打圈子”战术实行的必要条件,就是建立武装革命根据地。

  (4)袭击战

  毛主席讲:“讲到战术,则游击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不是别的,乃是袭击。袭击是攻击的一种,游击战争不注重正规的阵地攻击这种蓄式,而注重突然袭击或名奇袭的这种蓄式,这是因为游击战争是战略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非如此不能达到目的。”(毛泽东:《论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战术——袭击》)袭击,讲的就是灵活机动、集中优势、忽来忽去、出其不意。袭击战术也有很多附属部分,如袭扰战、破击战、水网战……

  在毛主席指导下,我党我军发挥战士、群众的智慧,还发明了地道战、地雷战等等经典战术。

  二、运动战术

  (1)打不赢就走

  主席就讲:“‘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就是今天我们的运动战的通俗的解释。天下也没有只承认打不承认走的军事家,不过不如我们走得这么厉害罢了。对于我们,走路的时间通常多于作战的时间,平均每月打得一个大仗就算是好的。一切的‘走’都是为着‘打’,我们的一切战略战役方针都是建立在‘打’的一个基本点上。”(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打不赢就走,为的是恢复主动权,也就是恢复军队的自由权。走,是脱离被动、恢复主动的方法。主席也讲:“打仗没什么,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实际上也蕴含了毛主席所讲的“打仗没什么,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样通俗、深刻而又经典的道理。毛主席讲:“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你打你的,我不被你牵着鼻子打,我走,保存和发展实力;我打我的,诱敌深入,大踏步的走,制造敌人的错误、发现敌人的错误,集中优势,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主席讲:“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毛泽东年谱(1893~1949)》1947年,五十四岁。)主席的防御战术,也是运动防御战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纲,不计一城一地得失。主席历来反对打盲目的、严重消耗实力又低效率、无有效战果的消耗战,无论是土城还是鲁班场,他一旦看到战局进入消耗阶段,立即撤离战斗,调整行军方向,才有了四渡赤水出奇兵。他还反对打无准备无把握的仗,力求战则必胜。

  (2)瘦的拖死

  主席讲:“如果进攻之敌在数量和强度上都超过我军甚远,我们要求强弱的对比发生变化,便只有等到敌人深入根据地,吃尽根据地的苦楚,如同第三次‘围剿’时蒋介石某旅参谋长所说的‘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又如‘围剿’军西路总司令陈铭枢所说的‘国军处处黑暗,红军处处明亮’之时,才能达到目的。这种时候,敌军虽强,也大大减弱了;兵力疲劳,士气沮丧,许多弱点都暴露出来。红军虽弱,却养精蓄锐,以逸待劳。此时双方对比,往往能达到某种程度的均衡,或者敌军的绝对优势改变到相对优势,我军的绝对劣势改变到相对劣势,甚至有敌军劣于我军,而我军反优于敌军的事情。”(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打圈子”战术,主席多次炉火纯青的运用!

  这种战术,如主席所说,就是强敌进攻的情况下,先退一步,不让敌人找到自己,在运动中拖累敌人、牵制敌人、消耗敌人,使敌人逐渐战线拉长、士气沮丧、兵力分散、急躁忙乱,而我们自己以逸待劳,把敌人拖垮,然后集中兵力,在根据地群众配合下各个击破敌人。

  (3)蘑菇战术

  主席讲:“我之方针是继续过去办法,同敌在现地区再周旋一时期(一个月左右),目的在使敌达到十分疲劳和十分缺粮之程度,然后寻机歼击之。我军主力不急于北上打榆林,也不急于南下打敌后路。应向指战员和人民群众说明,我军此种办法是最后战胜敌人必经之路。如不使敌十分疲劳和完全饿饭,是不能最后获胜的。这种办法叫‘蘑菇’战术,将敌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之。”(毛泽东:《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蘑菇战术是运动战的具体战术之一,想实行的话,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是良好的群众基础,有利于我军扰乱、疲惫敌人,第二是有利地形,有利于我们和敌人兜圈子。

  打“蘑菇战”,第一要“磨”,用小部分兵力佯动、诱敌、牵制敌人,在利于我的区域内打转,创造歼敌条件;第二,必须隐蔽我军企图,隐蔽我军主力,不能被敌人发现;第三,我们牵制敌人,把敌人弄得殚精竭虑、斗志锐减,目的就是要聚歼敌人、消灭敌人。陕北战场,毛主席既从容不迫的用他精妙绝伦的战略思想和战役指挥艺术细致指挥全国战略转折,又用他的“蘑菇战术”直接指挥西北大军,领导我军取得了辉煌战绩。

  (4)伏击制敌

  主席讲:“我之部署应是以次要兵力钳制敌之数路,而以主要兵力对付敌之一路,采取战役和战斗的袭击战法(主要的是埋伏战),于敌行动中打击之。”(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伏击战是运动战的重要战术之一,这种战术关键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逸待劳,从而克敌制胜。伏击分为预先在敌人必经之路待伏、引诱敌人的诱伏、以猛烈兵力打击运动之敌逼迫其跳进我们伏击圈的逼伏。

  伏击,要注意用小部分兵力占领险要地点,用火力杀伤、牵制敌人,主力埋伏在便于出击的地点,突袭敌人——注意隐蔽,放过先头和本队,袭击后尾,前堵后截,力求全歼,速战速决,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5)动中歼敌,连续作战

  毛主席讲,在敌强我弱条件下,“为了实行速决,一般应不打驻止中之敌,而打运动中之敌。”(毛泽东:《论持久战》)因为运动中的敌人比较麻痹,展开战斗部署不方便,有利于我军各个击破。主席认为,运动战最大特点是流动性,敌变我变,实事求是的根据实际情况有利于否转移兵力、调整计划。而“围城打援”战术,则是调动敌人、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重要战术之一。以一部分兵力围困敌人必救的地方,引诱敌人增援,进而集中主力打增援的敌人。围城是虚,打援是实,“只有在‘围城打援’的方针下,目的不在打围敌,而在打援敌,对围敌作战是准备着相当地持久的,但对援敌仍然是速决。”(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围城为的是调动敌人打运动战。运动中歼灭敌人,要充分利用军队的惯性,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多打几仗。

  (6)虚实战术

  主席讲:“而且我们可以人工地造成敌人的过失,例如孙子所谓‘示形’之类(示形于东而击于西,即所谓声东击西)。”(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四渡赤水,就是毛主席把“虚实“战术运用到极致的典例。

  虚虚实实,弄得敌人晕头转向、手忙脚乱,最终竟然以三万人跳出四十万人包围圈,取得了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悬殊、最困难的战役胜利奇迹。笔者曾经专门写过关于四渡赤水的文章,这里就不展开了。

  (7)敌进我进

  毛主席指挥战争,向来是坚持实事求是。主席讲:“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毛泽东年谱(1949~1976)》1950年,五十七岁。)面对美帝国主义威胁我东北、华北甚至整个东亚安全的时候,毛主席毅然决定先发制人、敌进我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

  不仅战略层面,战役战术层面,毛主席对这一战法都是运用自如。东征战役,就是毛主席面对敌人围剿,面对敌人进攻的威胁,主动打到外线去,变被动为主动的经典战例。

  三、歼灭战术

  运动战是歼灭战的形式,歼灭战是运动战的内容。毛主席创立了全新的歼灭战理论,他的这一理论不仅包括战略层面,而且包括战役战术层面,还包括其他各种保障方面。由于这里篇幅有限,只围绕本文宗旨论述战役战术层面内容。

  (1)伤其十指(持久消耗)不如断其一指(速战速决歼灭战)

  主席讲:“歼灭战,则对任何敌人都立即起了重大的影响。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只有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给敌人造成整建制的难以及时补充的实质性的打击,才能逐渐彻底、干净、全部消灭敌人。所以打歼灭战,以成建制消灭敌人整军、整师、整团为目标。面对敌强我弱的现实,主席指出——我们不能在战役战术上和敌人拼消耗,因为我们和敌人差距悬殊,战役战术的消耗战、持久战是敌人占据优势的。

  我们只有战役战术上实行集中力量、以多胜少的歼灭战、速决战,才能打赢战略上的、全局的消耗战。正如主席所说:“战役和战斗的原则与此相反,不是持久而是速决。在战役和战斗上面争取速决,古今中外都是相同的。在战争问题上,古今中外也都无不要求速决,旷日持久总是认为不利。惟独中国的战争不能不以最大的忍耐性对待之,不能不以持久战对待之……第一,红军的武器尤其是弹药没有来源;第二,白军有很多支部队,红军只一支部队,打破一次‘围剿’要准备迅速的连续的作战;第三,白军各个虽然分进,但多是比较地密集,打它们中间的一个如果不能迅速地解决战斗,其余各个就都来了。为了这些理由,不能不实行速决战。”(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2)拣弱的打

  毛主席讲:“弱军对于强军的再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拣弱的打。”(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十大军事原则,就极其清晰而又具体的对毛主席这一科学论断做了发挥——先打分散和孤立的敌人,后打集中、强打的敌人,先打乡村、小城市、中等城市,后打大城市;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和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能夺取的地方坚决夺取,有夺取可能的地方相机夺取,不能夺取的地方绝不能夺取,不打无准备无把握的仗。

  (3)集中兵力

  毛主席讲:“主动地位不是空想的,而是具体的,物质的。这里最重要的,是保存并集结最大而有活力的军队。”(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他告诫我们:“要完全达到这种目的(掌握主动权。——引者注),集中兵力、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都是必要的条件。而集中兵力,是首先的和主要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役战术上重视敌人。战略上——防御、消耗、内线、持久、以一敌十(全局以少胜多)——量变。战役上——进攻、歼灭、外线、速决、以十敌一(局部以多胜少)——质变(局部战役的质变是全局战争的量变)。这就是毛主席的歼灭战理论创新组成部分之一。

  (4)四面包围战术

  毛主席讲:“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五倍或六倍于敌人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全面包围住敌人,有利于全部歼灭敌人。主力要抄敌人后路,不能让敌人漏网。这种四面包围战术的实行,关键在于选择分散孤立的敌人进行歼灭,尽量避免打那些容易被增援的敌人,以免陷入反包围。

  (5)狠插猛割

  毛主席坚持“蒋军经过整编,其战斗力一般加强,我军对其作战时,必须取集中优势分割歼灭方针,其比例为三对一或四对一,否则不易解决战斗,欲速不达。无好打之机会时,宁可迟几天,等候机会。”(《毛泽东年谱(1949~1976)》1946年,五十三岁。),通过穿插分割敌人,使我取得在局部上的迅速、绝对优势,实现全歼敌人的目标,给敌人毁灭性打击。

  毛主席很重视这一战术的运用。在他1947年8月给彭德怀的电报中,就讲过“分割该敌为几部分,逐一歼灭之”,在他1948年12月给粟裕的电报中,强调“我各纵应大胆插入敌各军之间,分离各军,以利歼击”。

  (6)先打要害

  毛主席打歼灭战,不仅紧紧把握全局,而且抓紧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关键环节。毛主席讲:“然而全局性的东西,不能脱离局部而独立,全局是由它的一切局部构成的。有的时候,有些局部破坏了或失败了,全局可以不起重大的影响,就是因为这些局部不是对于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东西。战争中有些战术上或战役上的失败或不成功,常常不至于引起战争全局的变坏,就是因为这些失败不是有决定意义的东西。但若组成战争全局的多数战役失败了,或有决定意义的某一二个战役失败了,全局就立即起变化。这里说的多数战役和某一二个战役,就都是决定的东西了。”(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袭击关键环节、打要害,典型就是毛主席指挥刘邓打进大别山,以及指挥林罗刘先打锦州(也就是辽沈战役的关门打狗)。

  (7)歼灭战和歼灭性打击并重

  毛主席坚持打歼灭战、反对打击溃战,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敌人强弱状况,也制定了打歼灭战和给敌人歼灭性打击同时注重的战术。毛主席讲:“在目前情况下,给敌以歼灭与给敌以歼灭性打击,必须同时注重。给敌以歼灭是说将敌整旅整师干净全部地加以歼灭,不使漏网。执行这一方针,必须集中三倍或四倍于敌之兵力,以一部打敌正面,以另一部包围敌之两翼,而以主力或重要一部迂回敌之后方,即是说四面包围敌军,方能奏效。这是我军的基本方针,这是在敌军分散孤立、敌援兵不能迅速到达之条件下必须实行的正确方针。但在敌军分数路向我前进,每路相距不远,或分数路在我军前进方向施行防堵,每路亦相距不远之条件下,我军应当采取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针。这即是说,不要四面包围,只要两面或三面包围,而以我之全力用于敌之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不以全部歼灭敌军为目标,而以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为目标。这样做,可以减少我军伤亡,其被歼灭之部分可以补充我军,其被击溃之部分可以使其大量逃散,敌能收容者不过一部分,短期内亦难恢复战斗力。”(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为什么这样打、具体怎样打、这样打会有什么重大意义,毛主席说的都太清楚了,我在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8)零敲牛皮糖

  这一战术创新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朝鲜战场地形狭长复杂,不便于大规模作战。美帝国主义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强大的海陆空力量,我军和美军火力差距还很大。所以,主席讲:“为了打落敌人的这种自信心以达最后大围歼的目的,似宜每次作战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军每一个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美、英、土军一个整营,至多两个整营,也就够了。”(毛泽东:《对美英军目前只宜打小歼灭战》)

  可见,主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敌我力量对比出发,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有什么敌人打什么仗,不打力量不足还硬着头皮上的仗。毛主席实事求是的调整战役战术打法,他指出:“假如每次每军能歼敌两个整营,共有十六个整营,那对敌人打击就更大了。如果这样做办不到,则还是要求每次每军只歼敌一个整营为适宜。这就是说,打美、英军和打伪军不同,打伪军可以实行战略或战役的大包围,打美、英军则在几个月内还不要实行这种大包围,只实行战术的小包围,即每军每次只精心选择敌军一个营或略多一点为对象而全部地包围歼灭之。这样,再打三四个战役,即每个美、英师,都再有三四整营被干净歼灭,则其士气非降低不可,其信心非动摇不可,那时就可以作一次歼敌一个整师或两个、三个整师的计划了。”(毛泽东:《对美英军目前只宜打小歼灭战》)“零敲牛皮糖”战术的重要精神,就是集中尽可能绝对优势的兵力,逐渐的消灭极其小股的敌人。

  以上是毛主席战术思想的基本内容。我所列举的还远远不足以概括主席博大精深的军事思想的全部内容。本文所有正确、精华的内容都要归功于毛主席的伟大、光荣、正确,而本文的如果有不足之处,则完全是我个人原因。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从历史工人运动到当下工人运动的谋略——(一)历史工人运动
  4. 如何看待某车企“中国工人”在巴西“被指处于类似奴役式环境”
  5.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6. 到底谁“封建”?
  7.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8. “中国人喜欢解放军吗?”国外社媒上的国人留言,差点给我看哭了
  9. 乌克兰逃兵
  10. 韩乱时,朝鲜做了三件事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3. 与否毛者的一段对话
  4. 元龙:1966-1976,文人敌视,世界朝圣!
  5.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6. 社会乱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着
  7. 不能将小岗村和井冈山相提并论!
  8.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9. 元龙:特朗普一示好,主流文人又跪了!
  10. 乐观与悲观,三天一个大翻转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7.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元龙:1966-1976,文人敌视,世界朝圣!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机关事业单位老人、中人、新人养老金并轨差距究竟有多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