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万事忧
:梦里欢歌 提交日期:2005-4-6 10:08:39
近日和几位同事谈及人到中年的问题,大家对“人到中年万事忧”都有同感。俗语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还童。人生要经历的几个阶段中,“不惑之年”是最忙碌、忧虑的阶段了。忙和忧就在于“不惑”,因为“不惑”就得认认真真地做人、做事。“不惑”而“惑”也!
在“早岁不知世事艰”的时候,人是没有半点牵挂的,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少年不知愁滋味”时,也是“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也不会相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而立”之年,官场发迹还是落空,商海暴发还是破产,上岗还是下岗,都还折腾得起,因为还不必“瞻前顾后”的做人。但是进入“不惑之年”就“万事忧”了。自身的状况;父母的病痛;子女的出路;亲戚的拖累;朋友的误解等等。这些问题困扰着你,能不忧愁么?如果是条件好的,“忧”也许会少一点;如果是“穷家”,“忧”的就多了。
说到中年,人们很容易想起,湛容的作品《人到中年》里“主人翁”的困惑和忙碌。我想,谁到中年,都摆脱不了这种困惑和忙碌的。这种困惑和忙碌是命中的注定,人生的责任。孔子是五十岁后,读了《易经》才“知天命”的。他在此之前,奔波忙碌,周游列国,从不得志,中、晚年靠收门徒过日子。孔子是圣人还这么忙碌,何况一般人呢?对于中年,黄遵宪有“中年岁月苦风飘,强半光阴客里抛”的感受;郁达夫有“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的体会。我们无法与孔子对话,如果可以,我们可要询问他中年的奔波和不得志的心境。
有人把人到中年的“忧”说是“惧”。首先是“惧”年龄。中年意味什么?意味着人生“日过午”;意味着“青春已过”;意味着在少男少女面前“失体面”。其次是“惧”衰老。人到中年,做什么事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再次是“惧”重负。人到中年,几乎所有的压力和负担都接踵而来。我想,不管是“忧”还是“惧”,都是跳脱不了的责任。
《水浒传》里有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生在世,一辈子不可能一帆风顺,而中年之舟重载之时,令人甚忧矣!
草稿于二00五年四月六日凌晨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